淺議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的現狀及發展對策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和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企業管理的專業性、復雜性越來越強,現代企業管理層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有效的整合企業內部資源。內部審計作為企業的一個內部監督機構,作為企業董事會對其管理當局實施監督控制的一種手段,對企業的發展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興衰成敗。本文探討了企業內部審計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由此提出一些企業內部審計改進策略。 關鍵詞:企業內部審計 獨立性
審計方法 對策 二、內部審計的現狀及問題 隨著企業經營管理涉足范圍的加大,企業核算的內容也越來越多,內部審計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目前內部審計并沒有被我國企業領導者說重視,因此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一) 內部審計缺乏足夠的獨立性 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的內部審計和其他職能部門一樣采用受領導層管理的模式。一方面這種模式能夠充分顯示出內部審計機構的地位,有利于管理層更好地作出決策。另一方面這一模式帶來的缺點也是不容忽視的,內部審計機構的地位不明確,既要受到管理層的控制,又要對管理層進行監督,而且在實際工作中,管理者又能夠控制自己工作的“生殺大權”,使得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很難正常開展,內部審計機構形同虛設。 (二) 內部審計手段和方法不恰當 目前很多企業不能及時根據企業總體目標的變化適時的調整內部審計的手段和方法,其內部審計仍局限于以“查錯防弊”為主的合規、合法性審計和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沒有及時擴展到管理領域和業務經營領域,審計目的沒有達到“合理性、有效性”。同時由于審計水平的限制審計方法也沒有建立起集管理、技術評價等一系列新的方法為一體的審計體系,而局限于傳統的查帳方法。而且在審計風險控制方面沒有過多考慮,一味的降低成本,容易放棄正確的審計程序,降低審計質量,加大審計風險,達不到審計的目的。 (三) 內部審計人員業務素質較低 很多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人員沒有受過專業系統的培訓,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水平還不高,難以順應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當前市場要求企業內部審計人員不僅要精通審計和會計的法律法規,能夠把審計理論和方法熟練運用到實踐工作中,同時還應具備運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知識和能力。很多企業的管理者往往只是隨意設置了內部審計部門,審計人員素質良莠不齊,甚至一些員工根本沒有專業的審計能力和知識,以致不能出具正確的審計報告,造成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失,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三、完善企業內部審計的對策 (一) 讓內審部門真正獨立 內部審計是企業進行自我健全、監控的約束機構,是企業管理機制的組成部分,是保障企業所有者權益的手段,其在企業的地位應該超然獨立于企業的其他管理機構。要讓企業內部審計充分發揮其監督作用,筆者認為最科學和有效的管理模式是董事會下設置審計委員會模式,這樣使內部審計完全獨立于其他管理機構,避免在審計工作時受到他人的影響和干擾,從而得到正確的審計結論。另外,可以通過加強外部監督來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如:增加內部審計結果在企業的公開力度,把企業內部審計工作透明化。內部審計在企業的透明化,增加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壓力的同時也能加大其工作動力,這樣能夠提高內審人員的工作質量,提高內審部門的工作效率。同時,在企業全員的共同監督下,能夠大大降低內部審計工作出現虛假和錯誤的幾率,因此也就減少了不真實的審計結果給企業所有者帶來的利益損失。 (二) 運用現代審計方法,風險與效率兼顧 首先,在企業運用以風險基礎審計方法為核心,并與之融入詳細審計與抽樣審計相互結合補充的現代審計方法。能夠克服傳統審計方法隨機抽樣的不足,合理確定樣本量,做出正確合理的審計判斷。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和推動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和執行,防范審計風險,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再者,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進審計方法手段,運用計算機輔助審計,積極開發計算機輔助審計軟件,運用計算機系統明確審計人員的職責權限,嚴格控制審計工作流程,進一步規范內部審計,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質量。 (三) 提升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 目前我國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大都是從企業內部其他部門調動,許多人沒有專業的審計能力和知識,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審計工作經驗缺乏,這個企業審計工作的正常發展帶來了困難,企業可從以下方式提升審計工作人員的素質:(1)積極引進人才,引進審計工作經驗豐富且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以及有專業培訓經歷和學習經驗的高素質人員。 (2)鼓勵從外部引進新人,實行競爭上崗制度,使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在被公司淘汰的強烈危機感下不斷地學習和完善自身專業知識,提高業務水平,提高公司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3)鼓勵和加強后續培訓,通過繼續教育工作,不斷完善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也了解和學習最新的規章政策和審計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對內部審計人員進行職業道德素養的培訓,以減少工作人員的弄虛作假、違反規章的行為。 (四) 擴展內部審計范圍 隨著企業經營范圍的擴大,企業內部職能的細分,企業生產組織管理職能也日益凸顯。因此,內部審計的范圍也應相應擴展到對管理組織結構職能的有效性、管理機構的合理性進行監督審查。在實際工作中,企業內部審計機構應將審計重心放在經營活動中帶傾向性的、重大的問題上,顯現出審計監督的職能。對于審計重點,應花費更多的精力,深入透徹的進行調查,做到不僅要有正確的處理,還能夠針對性的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把內部審計工作對被審計部門或被審計單位的作用發揮出來。同時,內部審計部門在工作中還應該正確處理與被審計單位的關系,尊重被審計單位的有關意見。但又要堅持原則,做好按制度要求如實上報檢查事項的協調工作,共同形成為企業領導負責的融洽局面。 參考文獻: [1]呂欣航:‘內部審計問題研究01.財經界(下半月),2006(10). [2]張謹.淺談審計的獨立性. 中國外資,2009(11). [3]張華:論內部審計的企業定位-'91.現代商貿工業,2007(12). [4]王艷芳.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現狀及對策分析.經濟研究導刊,2009(02). [5]張東銀:企業內部審計的新對策0t.管理與財富,2006(6). [6]劉科.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的成因及防范措施.現代商貿工業,2007(12). [7]胡兵:企業會計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會計之友(中),2007(1). |
|
來自: 昵稱10178900 > 《待分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