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財富要靠投資理財而不是靠工資
財富積累必須靠資本的積累,要靠資本運作。只有通過有效地投資,讓自己的錢流動起來,才能較快地積累起可觀的財富。
一般來說,創(chuàng)造財富的途徑主要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是打工,目前靠打工獲取工薪的人占90%左右;第二種是投資,目前這類群體占總?cè)藬?shù)的10%左右。
一些專業(yè)人士對創(chuàng)造財富的兩種主要途徑進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了一個普遍的結(jié)果:如果靠投資致富,財富目標則比打工的要高得多。例如具有“投資第一人”之稱的億萬富豪沃倫.巴菲特就是通過一輩子的投資致富,財富達到440億美元。還有沙特阿拉伯的阿爾薩德王儲也通過投資致富,他目前才50歲,但早在2005年,他的財富就已達到237億美元,名列世界富豪榜前5名。
通常來說,在個人創(chuàng)造財富方面,比起投資,打工能夠達到的財富級別十分有限。但打工所要求的條件和“技術(shù)含量”較低,而投資創(chuàng)業(yè)需要有一定的特質(zhì)和條件,因此絕大多數(shù)人還是選擇打工并獲取有限的回報。但事實上,投資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為、都要為的事。從世界財富積累與創(chuàng)造的現(xiàn)象分析來看,真正決定我們財富水平的關(guān)鍵,不是你選擇打工還是創(chuàng)業(yè),而是你選擇了投資致富,并進行了有效的投資。
巴菲特說過,一生能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于你能夠賺多少錢,而取決于你如何投資理財。李嘉誠也主張,20歲以前,所有的錢都是靠雙手勤勞換來的,20至30歲之間是努力賺錢和存錢的時候,30歲以后,投資理財?shù)闹匾灾饾u提高。所以李嘉誠有一句名言:“30歲以前人要靠體力、智力賺錢,30歲之后要靠錢賺錢(即投資)?!?/FONT>
錢找錢勝過人找錢,要懂得讓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中國的俗語也說:人兩腳,錢四腳。意思是說錢追錢,比人追錢快多了。為了證明“錢追錢快過人追錢”,一些人研究起了和信企業(yè)集團(臺灣排名前5位的大集團)前董事長辜振甫和臺灣信托董事長辜濂松的財富情況。辜振甫屬于慢郎中型,而辜濂松屬于急驚風(fēng)型。辜振甫的長子——臺灣人壽總經(jīng)理——辜啟允非常了解他們,他說:“錢放進我父親的口袋就出不來了,但是放在辜濂松的口袋就會不見了?!币驗椋颊窀嵉腻X都存到銀行,而辜濂松賺到的錢都拿出來作更有效的投資。結(jié)果是:雖然兩個年齡相差17歲,但是侄子辜濂松的資產(chǎn)卻遙遙領(lǐng)先于其叔叔辜振甫。因此,人的一生能擁有多少財富,不是取決于你賺了多少錢,而決定于你是否投資、如何投資。
“投資理財可以致富。”有了這種認識至少可以讓你有信心、有決心、充滿希望。不管你現(xiàn)在擁有多少財富,也不管你一年能省下多少錢、投資理財?shù)哪芰θ绾?,只要你愿意,你就能利用投資理財來致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