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很多東西,我們從不珍惜它們,甚至根本就未曾發(fā)現(xiàn)它們的存在——像父母的愛,我們看著它們從身邊無聲地滑過,就像是空中飄過的一簇白云,不留下絲毫痕跡。然而,它卻始終以巨大的力量默默地感染著你,直到將來的某一天,給你以幫助。
歐爾文有這樣一段話“兄弟姐妹可能鬩墻,夫婦可能拆散,但母親始終不渝。不論她的兒子有好名聲或壞名聲,甚至遭舉世唾罵,一個母親卻始終愛他,而且仍然盼望他幡然悔改。她仍記取嬰孩的微笑曾使她滿懷高興,她仍記取他幼時的歡笑叫嚷,他少年時候的許諾,她永不能想到他完全無用。”
的確,父母是你永遠的依靠,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孝敬父母呢?
現(xiàn)在的我們總覺得“孝敬”這兩個字離我們太過遙遠,其實,在我們呱呱落地那一刻起,為人子女的責任就已經(jīng)開始了,那就是孝敬。天下的父母都很容易滿足,只要你在父母累時給他們敲敲背,渴時給他們遞上一杯熱茶,蹲著時拿來一把小凳,這樣,足以將父母灌醉。
子曰:孝,天之經(jīng),地之義,民之行也。孝不僅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更是衡量一個人品德的重要標準。
1962年,62歲的陳毅,任國務院副總理、外交部部長等要職。當時,他過八旬的母親住在成都他弟弟家,而且身患重病,有時會尿褲,有一次,陳毅抽空去看望母親,恰遇母親要換尿褲。他懇切的說:“我小時候,您給我洗過多少尿褲,今天,讓我給您洗一回吧。”于是,陳毅為母親洗凈了尿褲和其他的衣物。還有毛澤東因母親去世,他懷著十分沉痛的心情寫了一篇《祭母文》,其中有這樣贊美頌母親的話:“吾母高風,首推博愛,遐邇親疏,一皆覆載;愷惻慈祥,感動庶匯。”這樣的事跡已數(shù)不勝數(shù)。
孝心如詩。擁有孝心也就擁有了一顆金子般的心,能夠顯示你的高尚與純粹。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xiàn)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苦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天下的兒女們,請給自己的父母一份關注,一份體諒,一份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