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深淵的時候,悲觀主義者太短視,長期前景未必那么糟糕。 鄧普頓在更早的時候,三十年代股災期間,用一萬美元買了100種仙股,結果雖然有一部分破產了,但有一部分漲幅驚人。這是跌過頭的機會。 某日朋友跟我討論,說美股有香格里拉藏藥,市盈率0.25倍,我說你弄錯了吧,怎么會有0.25倍市盈率呢?0.25倍PB有可能,市盈率怎么會這樣,2.5倍吧。眾人討論檢驗,確實是因為買殼反向收購上市,估值特別離譜。 當然這可能是有欺詐在其中,企業基本面有不甚了了的地方。但美股確實是有部分中概股市值小于手持現金(扣除負債后的凈現金)。這真是很離譜的事情。更何況這些公司是德銀等大公司推薦IPO的,造假可能性小,但在熊市深處,居然有這等便宜貨。港股也有一些類似公司。 以前看價值投資的書,認為格雷厄姆等,都是老古董,在一個馬車時代才能找得到這種凈資產打五折,市值小于凈現金的東東。但是不然,市場先生現在就是很沮喪,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統統持否定態度――除了少數幾個特別透明特別被認可的品種。如同仁堂科技之類。 隨便翻翻,港股有七八百家公司跌破凈資產值,有400多家PB小于0.5,部分公司更低至0.3。這讓A股情何以堪哪?過往20年,一旦跌破發行價,就有人跳出來呼吁救市,上升到影響國企改革,阻撓國家改革開放之高度,以至于中國股市有數度停止IPO、停止再融資的所謂休養生息階段。如今只有少數銀行股、鋼鐵股在凈資產價格附近波動,但遠沒有到打五折的程度。 當然,港股公司的凈資產值也比較虛。大量的地產股,都是資產重估過的。跌到0.5倍凈資產一點不說明低估。同理,A股公司的凈資產很多還是低估的。例如重資產公司如鐵路、公路股,早年的建設成本明顯低于現在,重置成本大大高于其凈資產。資源類公司,尤其是國企,其采礦權、探礦權的獲得都是極為低成本的,所以在資源價格暴漲的時候,顯得利潤特別高,ROE特別驚人。事實上這是凈資產遭隱形低估的原因造成的。 但是不管怎么說,當企業的主要資產是實實在在的,行業又處于極度慘淡的時候,充分洗牌之后的龍頭公司,是有梅開二度的機會。那么凈資產大幅折扣的機會是令人垂涎的。港股剔除地產金融股、老千股、莫名其妙股,應該還能剩下幾個被錯殺的,手持一把現金,資產負債表實在的公司。 不過,反轉型公司,在事后看都是美麗的,漲幅都是驚人的,任何一個小散,抓住幾個這樣的機會,都可躋身巴菲特行列。但事后看跟當時當地,完全是兩碼事。 2009年漲幅最大的個股之一是玖龍紙業(2689.hk)。牛市最高點因為它是九條龍嘛,所以被爆炒到26元。當時的凈資產價格大概是2.6—3元左右。10倍市凈率,通常只有茅臺等強品牌公司才配得上,由此也可見市場先生真的是很亢奮,投資者真的很不理性。當26元股價被抹去整數,剩下6元股價的時候,作為全球最大的廢舊制品回收和制造公司,按說不算太貴了。但瞬間跌破凈資產值。然后一路跌至7毛,相當于凈資產的3折。哎,抄底抄在半山腰的人,當時當地是何心態如今已無法考證。2009年反彈高度是14元。20倍的利潤,幾人能賺到? 超跌周期股的組合其實是不易做的。對頭寸管理、市場情緒波動都要十分有經驗才行,而且還要伴隨一些輔助性的衍生工具來對沖風險,否則極有可能抄底抄到崩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