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近幾天腸胃不好,雖吃藥吊水幾天病情漸好,但吃飯還是挑三揀四,這天可能是心血來潮,忽然想起要喝她姥姥以前曾做的面筋疙瘩粥,母親做的面筋疙瘩粥口感滑爽,筋道有味,透明乳白色的湯汁上漂浮的面筋如絲如縷,像云像霧,我小的時候經常喝她,母親說它既補肚又健胃,沒想到連女兒也對此飯感興趣。
記得小時候父親曾講過一個故事,說三國時有位孫權皇帝特別喜歡吃面筋疙瘩,在他稱帝后為了表示對大臣的愛戴,每逢佳節喜慶,就親自下廚洗制面筋疙瘩宴請群臣,大臣們以能吃到他做的面筋疙瘩為榮幸。后來孫權的后裔為了紀念孫權皇帝,就把面筋稱為孫權面筋 。因為有了這個不知是事實還是杜撰的故事,我就對母親做的面筋多了幾分好感,每次在她做時就多加留意,吃時也津津有味的喊它孫權面筋。 我雖然不曾動手做過這面筋粥,但憑著對母親制作過程的熟悉,也像模像樣的制作起來,先是把小麥面粉和點水在碗中用筷子不停的向同一個方向攪動,直到攪成的面團緊緊的粘縮在一起,像膠一樣的黏糊,記得小時候小叔叔常用這樣的面團附在長長的竹竿上粘樹上的知了,當得意喊叫在枝頭上的知了一遇到這粘面,它的命運就是終結,就是變成我們口中的食物,即使它撲騰著翅膀喊叫著也無濟于事,當然那時心中還沒有環保的概念,只是感到這攪出的粘面有種神奇的力量。 下一步母親就把這面團放在盛有清水的碗中,然后稍等幾分鐘用手的五指在碗中抓揉面團,直到清水變成了純白的淀粉汁液,而先前的面團也濃縮成柔軟且富有彈性的面筋疙瘩了。 面筋疙瘩可以伴青菜炒著吃,味似瘦肉,所以有人把它稱之為“素肉”;也可以把它撕成片下入咸湯或甜湯里,用洗它的淀粉水攪拌鍋中,只見一鍋湯鮮味美、清澈見底的粥就擺在人們面前,女兒要喝的就是這種甜湯。 我也學著母親的樣子和面、攪動,然后用手不停的在水碗中揉抓面團,我想我做的程序應該是對的,母親的這個動作已在我面前重復了千萬遍,可我揉捏的面團漸漸變小,清水卻混沌成面糊直到我手中無物可抓,看著這碗中細碎的面筋溶于糊液中,失敗是注定了,我匆匆的把它倒掉,心想可能是某個細節有誤,又重來一遍,不愿敗在女兒疑惑的目光中。 沒想到在我第二次嚴謹的制作中,這面團像專門與我作對似的,眼看制成了可就這最后一道工序又和先前一樣,前功盡棄敗下陣來,我沮喪的坐到一旁。 拿起電話問母親個中緣由,母親不厭其煩的講述了幾遍,我制作的過程幾乎與她講的無異,我納悶,為什么我揉不出面筋卻碎于面糊中? 繼續揉抓,母親說??墒俏矣X得已經制不成了,那也得繼續,母親又說。我就照著母親的話將信將疑的在這沒有希望的面糊中揉抓起來。 感到手中有一絲柔軟慢慢的聚攏,漸漸的增大,不一會就出現一團棉花似的面筋疙瘩溢于水面,而剛才模糊的面糊也立竿見影的澄清成淀水,我的心也隨之清澄起來,成功只在這最后的一瞬間。 看著這碗中面筋及淀粉隔離的一清二楚,誰不會想到它剛才的模糊,我不由的想起那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春”,是呀,希望就在這混沌的背后,貴在堅持到最后,母親不會說這個道理,她只是要我繼續、繼續,我在繼續的堅持中露出了笑容。 原來它只是給我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在即將成功時卻給人造成失敗的假象,若不堅持下去就敗在這失敗的假象里。生活中有許多事情莫不如此,就在你一直努力的時候,面前卻突然出現阻擋視線的屏巒疊嶂,或者是腳下牽拌的遍地荊棘,或者是分不清方向的迷朦大霧,你通常是迷惘、痛楚、或者是放棄,你不知道它是黎明前的黑暗,是成功前敲起的鐘鳴,成敗只是這最后關鍵的一步,堅持自己的步伐,成功在向你揮手! 我望著甜滋滋喝粥且不時稱贊我手藝的女兒,就微笑著告訴她制作面筋疙瘩是個簡單的過程,然而在這小小的制作過程中卻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啟示,讓我們多了一份思考。 別一朋友講述甜面湯的做法: 下面轉述它的大致做法:。
碗里先放一些面粉,少量的水,用筷子往一個方向攪,一直攪到那團面和筷子緊密結合為止,這時拿起筷子和那團面粉,碗里干干凈凈,一點面粉都沒有,醒上十幾分鐘。往碗里放水,順著攪的方向慢慢小心地把面筋層層分離開來。等鍋里水開再了,把碗里的面粉水和面筋一股腦地倒進鍋里,快速地順著當初攪的方向攪動……。a2557a7b2e94197ff7《》 of 晉江原創網 @ 另一朋友談河南面湯
看到別人都有高強的廚藝,像我這種跟廚房不沾邊的人,只能喝湯了,不過有一種湯特別適合現在喝!讓大家也看看河南的飲食魅力,即使是一個小小的湯也有很大的妙處哦!
原料:面粉,水,雞蛋一個 做法:1.將適量的面粉放在碗里加入適量的水,攪拌成一團面糊糊即可(能用筷子提起來最佳) 2.然后就放那醒會兒,大約停個七八分鐘,再用筷子不停攪動(跟打蛋液是一個原理)通常這個過程中為了口感好更為了衛生,(這樣可以把多余的面糊瀝掉,剩下的就會有面筋)通常我會加點涼水攪拌下,把多余的水瀝出來,再攪拌面糊醒會兒,如此反復五六次,碗里的面糊大部分都成了面筋,而且另一個碗里會多出一些稀面糊(這些都有用,千萬不要倒掉) 3.等待鍋內水開以后,先把面筋多的倒鍋里用勺子不停的攪動,防止糊鍋這時你會看鍋里有絲絲縷縷的面絲,再把水多的一碗面糊到鍋里,那湯是清白色的很誘人,這時再把打好的蛋液慢慢倒進鍋里形成蛋花! 4.、完工,這時湯清清亮亮,面絲淡黃,蛋花嬌黃! 最重要的這個面湯還有一個功效就是敗火,《中華醫藥寶典》專門有一期就是介紹該湯的,其中有一個小故事講的是,豫劇大師馬金鳳,在早年唱戲時嗓子壞了,就是喝此湯把嗓子治好的! 一個更詳細的甜湯:
原味面筋湯[龍騰四海] ![]() 查看原圖 “河南老鄉,吃饃喝湯”。此話也許有一定根據,因為我們比較喜歡流食。早晨稀飯,中午面條,晚上稀飯好多人有這樣的生活規律。 雖然我們的飲食在“與時俱進”,但惟獨對于面湯,卻是情有獨鐘,難以割舍。 特別是感冒發燒,或者其它的身體不適,胃納不佳時,面湯往往是最佳的食品,適口,養人。 最喜歡那原味的面筋湯,簡單,方便,爽口。 原料:面粉50克,清水650克。 步驟: 1. 把適量水加入面粉中,用筷子攪成絮狀。 2. 再用筷子攪成光滑面團。 3. 沿一個方向用力攪動,使之起筋。 4. 添一點水,浸泡20分鐘。 ![]() 查看原圖 5. 用筷子挑動面團,洗出面水。 6. 湯鍋添水,把面水倒入鍋中攪開。 7. 余下的面糊中,再添水,洗出面水,入鍋。 8. 如此4到5次,把面筋洗到清澈為之。 9. 把面筋挑開,攪到鍋里煮熟即可。 ![]() 查看原圖 ![]() 查看原圖 ![]() 查看原圖 ![]() 查看原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