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參清開靈注射液治療急性高血壓、腦出血療效探討
發表時間:2010-1-5 15:12:46 來源:創新醫學網推薦
丹參清開靈注射液治療急性高血壓、腦出血療效探討 趙永忠735000甘肅酒泉市肅州區銀達鎮第二衛生院 關鍵詞 腦出血,高血壓,丹參,清開靈 資料與方法 2004年以來收治急性高血壓、腦出血患者46例,均為72小時以內的發病患者。經顱腦CT檢查證實,出血量<30ml,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為中型(16~30),因各種原因行非手術治療者。 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26例,男14例,女12例,平均58±3歲。出血部位:基底節區14例,丘腦7例,腦葉5例,平均療程30±3天。對照組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60±2歲。出血部位:基底節區9例,丘腦6例,腦葉5例,平均療程29±4天。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對照組以西醫控制腦水腫,調整血壓,吸氧,保持病人安靜,暢通呼吸道,治療原發病,預防并發癥,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營養為主要治療原則。治療組在對照組用藥的基礎上,于發病24小時以后給予丹參注射液20ml,溶于生理鹽水250ml,清開靈注射液20~30ml,加入5%GS 250ml中靜滴,1次/日,連用15天,觀察1個月復查顱腦CT。 療效評定標準[1]:①基本治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病殘程度0級。②顯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病殘程度1~3級。③有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病殘程度4~6級。④無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7%以下,病殘程度7級。 統計學方法: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臨床療效比較采用秩和檢驗。 結 果 治療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見表1、表2。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表2 兩組血腫吸收情況比較(X ±S) 不良反應:兩組無再出血和血腫擴大,治療后血、尿、糞常規、肝腎功能檢查未出現異常變化,無不良反應。 討 論 活血化瘀藥具備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供血,促進血腫的吸收[1],具有抗腦內血腫,加速血腫的吸收,抗腦水腫等功效。 丹參注射液已成為活血化瘀中藥注射類的代表,丹參可促進纖溶系統的活性,改善血液循環,抑制缺血區的脂質氧化反應,提高超氧化物歧化物的水平,從而清除氧的自由基,對腦水腫的防治有重要意義[2],療效確切,質量穩定。 現代中醫認為,腦出血急性期病理變化的特點是本虛標實,風、火、痰、氣、血兼雜,可單獨致病,常互為因果,綜合交織,選用清開靈注射液符合辨證施治的原則,具有清熱解毒,化痰通絡,醒神開竅之功,可明顯改善急性期意識狀態,特別對痰熱蒙蔽神竅而出現神志恍惚不清,譫妄、頭痛、嗜睡、熱病等有較好療效,并可防治病毒和細菌感染。動物實驗表明清開靈注射液能促進血腫的吸收,增強膠質細胞的吞噬消化作用,消除腦水腫。活血化瘀藥具有的功能,能降低血液的黏稠度,降低血細胞的瘀滯,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從而起到軟堅消腫的作用,具有抗腦內血腫,加速血腫的吸收,抗腦水腫等功效[3]。 在西藥治療常規的基礎上聯用丹參注射液、清開靈注射液,中西醫相互協同活血化瘀、醒神復蘇、化痰清熱、降低體溫、降低顱內壓、消除腦水腫,有效提高生存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梁煒,李世華.出血性腦血管病早期應用活血化瘀藥及腦缺血治療探討.中西醫結合實用臨床急救雜志,1998,5(3):93-94. 2 李泓,李先浩.活血化瘀治療原發性腦出血急性期適宜性的探討,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1997,4(11):481-483. 3 張偉,斯重陽.邢峰麗.聯用丹參和清開靈注射液治療急性高血壓腦出血療效觀察.臨床薈萃,2004,15(19):876-8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