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綱病證鑒別要點
表證和里證鑒別要點:主要審查寒熱、舌象、脈象。
鑒別項 |
寒 熱 |
舌 象 |
脈象 |
表 證 |
發熱惡寒并重 |
舌苔少變化 |
脈浮 |
里 證 |
發熱不惡寒 或但寒不熱 |
舌苔多變化 |
脈沉 |
寒證和熱證鑒別要點:主要審查寒熱、渴否、二便、舌象、脈象。
鑒別項 |
寒 證 |
熱 證 |
寒熱 |
惡寒喜熱 |
惡熱喜冷 |
口渴 |
不渴 |
渴喜冷飲 |
面色 |
白 |
紅赤 |
四肢 |
冷 |
熱 |
二便 |
大便稀溏,小便清長 |
大便干結,小便短赤 |
舌象 |
舌淡,苔白膩 |
舌紅,苔黃 |
脈象 |
遲或緊 |
數 |
虛證和實證鑒別要點:同一癥狀,多有虛實之分。
鑒別項 |
虛 證 |
實 證 |
氣 |
肺氣虛 |
氣喘息短,自汗言語無力 |
肺氣實 |
胸痞頭眩,痰多氣壅不得臥 |
中氣虛 |
四末微冷,腹脹時減,痛而喜按不欲食,便溏瀉 |
胃氣實 |
中滿,嘈雜,懊憹噯腐吞酸,嘔吐呃逆 |
|
|
腸氣實 |
腹脹滿,繞臍痛,大便秘結,或下利赤白,潮熱譫語 |
元氣虛 |
多虛陽上浮,顴嫩紅帶白,耳鳴虛聾,頭暈心跳,或兩手發戰,或氣不接續 |
肝氣實 |
頭痛目眩 |
血 |
血虛 |
唇淡面白,心煩不寐,精神衰弱,津液不足,夜熱盜汗,筋惕肉瞤,甚則手足瘛疭 |
血瘀 |
特點:痛處不移或大便色黑腠理:局部青腫疼痛 經絡:身痛筋攣 上焦:胸膈肩膊刺痛 中焦:脘腹竄痛 下焦:小腹脹滿刺痛 |
五臟 |
心虛 |
多悲 |
心實 |
神志失常,喜笑不休 |
肝虛 |
目無所見,或陰囊縮筋攣,善恐 |
肝實 |
兩脅少腹痛,多怒 |
脾虛 |
四肢不用,飲食不化,腹痞滿,善憂 |
脾實 |
腹脹滿便秘,身腫 |
肺虛 |
少氣息微皮毛不澤 |
肺實 |
氣逆喘咳 |
腎虛 |
頭昏眼花,腰酸痿厥,大便虛秘小便失禁或不通遺精,五更泄瀉 |
腎實 |
下焦壅閉,或痛或脹 |
陰證和陽證鑒別要點:需從望、聞、問、切諸方面逐一比較。
鑒別項 |
陰 證 |
陽 證 |
望 |
面色蒼白或暗淡,身重蜷臥倦怠無力,萎蘼不振,舌質淡而胖嫩,舌苔潤滑 |
面色潮紅或通紅,身熱喜涼,狂躁不安,口唇燥裂舌質紅絳,苔色黃或老黃甚則燥裂,或黑而生芒刺 |
聞 |
語聲低微,靜而少言,呼吸怯弱,氣短 |
語聲壯厲,煩而多言,呼吸氣粗,喘促痰鳴,狂言叫罵 |
問 |
大便氣腥臭,飲食減少,口中無味,不煩不渴,或喜熱飲,小便清長或短少 |
大便或硬或秘,或有奇臭惡食,口干,煩渴引飲,小便短赤 |
切 |
腹痛喜按,身寒足冷,脈象沉微細澀遲弱無力 |
腹痛拒按,身熱足暖,脈象浮洪數大滑實而有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