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江,魅力鄂州
鄂州市
![]() 鄂州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其“左控淝廬,右連襄漢”。地屬“吳頭楚尾”,古謂“江南樞紐,楚東之門戶”。境內 83 公里的長江岸線,共有 6 座港口,可泊萬噸級船舶。鄂(州)黃(岡)長江大橋已通車。橫貫市區的武(昌)九(江)鐵路,東聯(北)京九(龍)線,西接(北)京廣(州)線。 106 、 316 國道和京珠、滬蓉兩條高速公路橫貫東西,縱貫南北。武漢天河國際機場距鄂州市中心 70 公里,京九鐵路黃岡站距鄂州市中心僅 15 公里。境內有六座互通式立交橋,形成水路、鐵路、公路交叉的運輸網絡,交通十分便利。 全市總面積15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01萬公頃。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中間低平;最高點“四峰山”海拔485.8米,最低點梁子湖的“梁子湖”,海拔11.7米。境內擁有大小湖泊133個,水域面積65萬畝,是著名的“百湖之市”、“魚米之鄉”。 ![]() ![]() 全國十大名湖之一梁子湖方圓300多平方公里,湖中有島,島中有湖。鄂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過渡區,平均氣溫17℃,無霜期268至272天,平均降水量1200至1500毫米,年日照時為2038至2083小時。 鄂州資源豐富,物產富饒,素有“鄂東聚寶盆”的美稱。境內鐵礦石探明儲量居湖北省第二位,膨潤土、珍珠巖等31種非金屬礦探明儲量居全省之首。 鄂州市有鄂城、華容、梁子湖三個縣級區和葛店開發區,以及古樓、樊口、西山、鳳凰等四個直管街道辦事處。鄂城區轄汀祖、碧石渡、澤林、燕磯、杜山、新廟、沙窩、花湖、楊葉、長港等10個鄉鎮;華容區轄廟嶺、華容、段店、臨江、蒲團等5個鄉鎮;梁子湖區轄東溝、太和、涂家垴、沼山等4個鄉鎮和梁子島生態旅游區;葛店開發區轄葛店鎮。全市有漢、蒙古、回、苗、藏、壯、朝鮮、滿、侗、瑤、白、土家、高山、水、納西、錫伯、傈僳等20多個民族。 ![]() 古今兩武昌上下傳承,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唐代以前,武昌府的府治就設在鄂州;宋元以后,武昌府、縣之間又調過頭來。 “千年往事人何在,遺跡猶存說仲謀”。吳王城、武昌樓、試劍石、讀書堂……眾多的三國遺跡,逐有向人們訴說著一千多年前古武昌鄂州的風韻與輝煌。曾經輝煌的吳王古都——鄂州,在開放與發展的今天,又迎來了新的繁榮。 ![]() 鄂州是省級“衛生城市”、“文明城市”和“雙擁模范城”。1993年,省政府公布鄂州為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1999年,鄂州獲“湖北省小康市”稱號;1993年,鄂州被命名為“湖北省書法藝術之鄉”。 當前,全市上上下下正在努力爭創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 1990年,年輕的鄂州抓住改革開放帶來的發展機遇,建立了湖北省第一個開發區——湖北省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 ![]() 春天生物、人福藥業、安致藥業、康源藥業、浩信藥業、趨勢生物科技、武大氨基酸等30多家大中型藥業企業在這里落戶;美國波爾亞太、香港中華制漆、美國歐文斯科寧新材料、晨光科技、興達集團、華碩新材料第一批知名企業在這里投資興業;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大、湖北化學研究院等20多家高等院校的高新技術成果在這里轉化。 這里已經形成了一個“研發在武漢,基地在鄂州”、“總部在武漢,創業在鄂州”的創新企業群。省政府批準葛店開發區為湖北省醫藥產業基地,國家科技部批準葛店開發區為國家火炬計劃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產業基地。 長江的波浪和湖水的漣漪,造就了鄂州江邊有山,山下有城,城中有湖,湖中有山,好一幅城在水中,人在畫中的美景! ![]() ![]() 近郊武漢新區規劃以武漢為中心,8個城市眾星拱月,形成了一個直徑為200公里的城市群落。這一城市圈包括武漢及黃石、鄂州、孝感、黃岡、咸寧、仙桃、潛江、天門等8個中小城市,是長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目前,這一城市圈的國民生產總值占到湖北全省的一半以上。在基礎設施方面,武漢通往這8個城市的高速路將在2007年年底全部建成。而計劃中的輕軌也將鋪設到孝感、鄂州。屆時,從武漢通往這些城市僅需1小時。 鄂州素有百湖之市之稱,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我市旅游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旅游活市”戰略,并將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來培植和發展。 一古樓、二寶塔、三眼橋、四眼井、五大坊、六大巷、七星臺、八卦石、九曲亭、十字街。 一都(吳王故都)兩線(沿江線、長港線)四湖(梁子湖、洋瀾湖、花馬湖、紅蓮湖)六山(蓮花山、西山、沼山、葛山、白雉山、天平山)”的旅游景觀發展格局已經形成。我市已明確提出了把鄂州建成山水園林城、生態旅游城市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目標。 ![]() ![]() 每到雙休日,鄂州紅蓮湖、梁子湖的一日游、二日游,已成為武漢人休閑度假的首選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