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
為了紀念鄭和船隊在南海諸島的活動,中國政府在1947年公布西沙群島西面的一群島嶼為“永樂群島”,東面的一群島嶼為“宣德群島”。將南沙群島中的一個群礁,為“鄭和群礁”。
簡介中國西沙群島西部島群,位于永興島西南約40海里處。又稱西側群島、西八島。屬海南省。主要由甘泉島、珊瑚島、森屏灘、晉卿島、琛航島、廣金島、金銀島、中建島、華光礁、盤石嶼、北礁等島、礁、灘組成。前六者均在同一個巨大的弧形礁盤上,名為永樂環礁。永樂環礁上有大小島嶼13個,曾被南越部分侵占,也是收復西沙的主戰場。在永樂環礁之外還有兩個島嶼:中建島是永樂群島中陸地面積最大的島嶼,獨立于西沙的最西端;盤石嶼環礁上的島嶼即盤石嶼。 各島四周都有沙堤包繞,中間低平,有淡水井,有的甘甜可飲,有的能用不能飲。有麻風桐、羊角樹、椰子樹等。發展前途從發展前途來看,永樂群島島嶼眾多可按其大小,分別利用。如大的可建機場,小的可建倉庫、住宅,各島相望, 易于彼此照應。中間的淺湖水產資源豐富,加上淺湖礁頭不多,且多偏于東側,航道和漁場都好。淺湖有多個“門’’和外海溝通, 是船只停泊和避風的好場所。島上有淡水供應,如甘泉島即以甘泉出名。附近又為石油遠景地區,故永樂群島發展前途,大有可為。 從地理位置看,永樂環礁正當南洋航道的東側, 交通位置良好。歷來外敵入侵多來自西南方面,從防衛形勢來看,也以永樂環礁為重要。環礁構造永樂群島是典型的環礁,邊緣有珊瑚島、甘泉島、金銀島、晉卿島、琛航島、廣金島等12島及羚羊礁和筐仔沙洲。其中珊瑚島嶼22個,沙洲7個,總面積約8平方公里。這些島成圓形分布,包繞著“石塘”,說明永樂群島發育在一座典型的“環礁”上。 在廣大的礁盤上,還發育出許多島嶼初期形態的沙洲,如金銀島南面的幾個沙洲、森屏灘上的銀峙仔等沙洲。各島礁間通大海的門也有很多,如老粗門、全富門、銀嶼門、石嶼門、晉卿門、甘泉門等。礁則有羚羊礁等多座。總之,它是南海諸島中的島嶼最多的環礁。因而也是西沙群島的主要群島。交通從文昌的清瀾港有西沙群島的補給船瓊沙2號,還有不定期從三亞榆林軍港出發的補給艦,到永興島,15小時左右可以到達島上,坐瓊沙2號需提前一周向西沙工委申請辦上島證,沒有上島證是不能乘坐補給船的。“門”的形勢“門”是珊瑚島區交通的門戶,是外海來瀉湖捕魚的漁船、和臺風期入湖避風的船只的通路。在海洋中,淺水瀉湖還是優良港口和潛艇或艦隊的基地。永樂環礁有名的“門”,有六個。老粗門珊瑚島和甘泉島之間的通海水道叫老粗門,因珊瑚島土名老粗島而得名。珊瑚島歷來都是永樂群島的重要島嶼,由海南島來的船只都是先到這個島,然后由老粗門進入水樂群島的。老粗門是一條寬廣的水道,寬達2,400米,水深有些地方在2米以內,深處可達45米。其底部為珊瑚碎屑,少見活珊瑚生長。這里西南海流沖擊力較強大,是維持水道廣闊的原因。全富門全富島和珊瑚島之間的水道稱全富門。全富即是說這里物產豐富,來此可以變富之故。一說是這里沉船多,來此可獲財富得名。其實這里也是靠南海航路東側,為主要航道,故來往船只多,在此遇難的也多。水道中少珊瑚礁頭(即礁墩)發育,多為沙底,西南潮流又大,門寬達3,000米,深20米以上,有利于船舶出入。銀嶼門在銀嶼和全富島間的水道,稱為銀嶼門,這條水道較差,深5至20米,寬度在l,200米以上。水淺并有礁墩發育。石嶼門石嶼門指石嶼和銀嶼之間的水道。寬度在1,500米以上,正當東北季風吹拂,風急流緊,水道淺,深5—16米,礁頭較多、不利航行。晉卿門在琛航島和晉卿島之間,也以深廣為特色,故成為淺湖外通重要航道,目前和宣德群島交通船只多經由此,而入湖作業漁船也以此為主要航道。本航道寬2000米。深達40--50米,以沙底為主,故水道不致因珊瑚生長而淤塞。但退潮急流能把淺湖中珊瑚塊帶入水道中,這是瀉湖海面在退潮時高于外海海面之故。甘泉門在甘泉島和羚羊礁之間的門,稱為甘泉門。門的一側為島一側為礁。故門的形態不明顯。本門受西南流影響大,水道深寬,最狹處也寬l,000米水深在20米以上,對航行有利。此外,廣金島和筐仔沙洲之間亦有一門和外海相通。軍事50年代后半期,南越當局開始覬覦南海諸島的南沙群島、西沙群島兩大群島。1956年5月26日起,就公然提出領土要求。 1956年至1958年先后侵占了永樂群島的珊瑚、甘泉、琛航和金銀4島,后除了繼續占據珊瑚島外先后撤離侵占其余三島的部隊。 1959年2月22日,南越海軍HQ225號炮艇侵入西沙,使用武力劫走中國漁船5艘,漁民69人。為維護西沙主權,中國政府決定由海軍南海艦隊組織西沙巡邏編隊。 1959年3月17日,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榆林基地政委袁意奮、快艇11支隊支隊長王發明率南寧號護衛艦172艦和瀘州號獵潛艇153艇首次赴西沙宣德海區巡邏。 1974年收復永樂群島后停止,其間共進行77次,參加巡邏的艦艇170艘次,通過巡邏西沙,護漁護航,進行了初步的偵察和警告。這是當時中國海軍執行的航行距離最遠的巡邏任務,這對艦艇裝備還相當落后的中國海軍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1974年1月15日10時,南越海軍的16號驅逐艦"李常杰"號侵入西沙的永樂環礁海域,并于13點50分,向中國漁民的捕撈作業基地甘泉島炮擊10發,公然摧毀中國國旗。還企圖登上當時在永樂環礁從事捕魚生產的廣東白馬井水產公司南漁402、407號漁輪,中國漁工與其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