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這個年齡的孩紙,小時候,幾乎沒有幾個能抗拒對午餐肉的愛。那小小的鐵皮罐里,承載著我們對美食最簡單,卻最樸素的愛和追求。在那個物質不是很豐富的年代,沒有那么多花花綠綠各式各樣的小零食。偶爾春游或者生病,才能吃上一盒,每一口帶著珍惜與不舍的糾結..就是小時候最美好的回憶!
時至今天,各式新鮮的,加工過的肉類已經琳瑯滿目,分散了我們的視野。但是這個小鐵罐子裝載的食品,卻仍然可見。一成不變的是外殼和包裝,但是里面的味道卻已經不再當年。雖然仍然常常駐足,甚至偶爾買來解饞,但是厚重的面粉口感,不再純正的味道,卻往往讓人更失望.....
但素,作為本質吃貨的偶,腫么可能就滿足于此捏?
于是,開始琢磨自己制作這個曾經裝在鐵皮罐里的美味,試驗幾次之后,試吃的時候,不免感嘆!哇,原來不用鐵皮罐裝,依然可以很美味捏(:p)而且,因為用料新鮮實在,味道和口感都加分不少,雖然并不是100%復刻童年的美味,但是解饞綽綽有余,而且吃得安心放心。我想,其實也可以讓現在的小寶寶嘗試下,她們爸爸媽媽小時候曾經的摯愛。 
自制午餐肉:
A:豬前腿帶肥肉(去掉皮):700g(肥瘦比3:7或者2:8比較合適,瘦肉太多,也容易偏硬),
B:蔥:25g 姜:25g(我用姜汁10g);雞蛋:84g(一個半);面粉:65g,豌豆淀粉:65g;水:約136g(能將面粉和淀粉溶解成比較稀的糊狀為宜),鹽:7g;糖:15g,雞精:5g
淡味生抽:20g;食用油:14g;十三香或者五香粉:10g,
C:紅曲粉:2.5g(也可以省略);蒜粉:5g ,辣椒粉:8g(C料是根據不同口味,可以做成蒜香,或者麻辣,可以不加,只是大概給出比例,紅曲粉這里只是做天然色素,讓肉呈現粉紅,據說紅曲也有抑菌的作用,但是這里主要是做上色用,所以也可以省略)
做法:
 1,肉切小塊,蔥姜剁碎放入料理機打成肉糜;或者直接用刀剁成肉糜。
2,將其他調料放入與肉餡一起攪拌均勻,面粉和豌豆淀粉和水和雞蛋攪拌成糊后加入肉餡,用筷子朝一個方向攪拌,給肉餡上勁兒,目的是增加肉餡的粘度。
3,準備蒸肉用的容器,在內部刷一層食用油(配方分量外),為了方便脫模。
4,將肉餡裝入容器,壓實,蓋蓋子(最好有蓋子的容器,可以將肉餡壓緊,不然蒸出來高低不平,也容易有水汽進入。水開以后中火,整約半小時。(跟厚度有關,也不可以太厚。6-7cm以內為宜)
蒸好之后稍微溫溫的吃,口感很好,有點糯。冷藏之后呢會有點變硬,最好吃之前再加熱一下。

 做東西只是其次,偶們最大的目的是吃,怎么吃是很大的學問,偶對此表示學疏才淺,只是略有心得,嘻嘻
早上的時候,可以用煎鍋稍微刷點油,油煎午餐肉,隨著滋滋滋的聲音一點點的迸發,口水也在醞釀,香味也在散開~~煎好的肉肉,可以夾三明治,漢堡。當然也可以做個餐蛋面。
每次看到tvb的電視里說,幫你下了一碗面,十有八九是餐蛋面,還是便當盒裝的那種感覺才夠味兒,哈哈
每每都覺得能有多好吃捏?想必其實人家吃的也是一種帶感情或者回憶的味道,所以才覺得美味。
正所謂吃的是味兒,品的是情,對吧!

家庭自制的午餐肉,縱然跳出鐵皮罐,卻依然誘惑
偶爾入廚,炮制美味,雖然辛苦,卻享閑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