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練習 步驟: 一、起步, 1。離合器采到底,掛一檔。 2。開左轉向燈。 3。鳴喇叭 4。看一下左后視鏡,松手制動。 5左腳抬離合器。(掛二擋時關掉左轉向燈) 二、停車。開右轉向燈,踩剎車,踩到車速10至20碼,再踩離合器,看一下右后視鏡,等車停穩后做以下動作: 1。拉手制動。 2。脫空檔。 3。關右轉向燈。先抬離合器,后松剎車。 第二階段到公路上體驗起步停車。 ![]() 第三階段學倒庫移庫。 一、直線進退。 二、倒庫: 從右邊倒,在右側三角窗口看到中間樁桿,方向盤往右旋轉一圈,看見右庫邊兩樁桿重疊時,方向盤往右轉死,看見左庫第一個樁露出20公分時,方向盤向左回一圈,車行直后,方向盤向左回一圈,眼睛看見左庫前面的線后停車。 三移庫:左庫移右庫, 1。掛一檔,方向盤往右轉死, 2。松離合器,車頭轉到中間樁桿20公分,方向盤立刻往左轉死,車直后,回一圈或二圈。 3。掛倒檔,方向盤往右轉死,看見左庫前面左樁與車頭的那條經線對齊后,方向盤往左回死,車直后回一圈,停車, 4。掛一檔,方向盤往右轉一圈,車頭邊與中樁桿大概對成20公分,方向盤往左回二圈,車直后回一圈停車, 5。掛倒檔,方向盤往右轉一圈, 6。看右庫邊后面樁桿車遮擋了,方向盤向左回二圈,車直后方向盤向右回一圈, 7。方向盤往左一圈,車角對準左庫前面兩桿,方向盤向右回一圈,出庫后,看見前面線與車邊線大概重合一半時,方向盤往左轉死,車直后停車, 8。掛倒檔。方向盤往右一圈,倒車看見左庫邊兩桿重合,方向盤往左轉死, 9。眼看右鏡子,右庫邊桿杈開20公分,方向盤往右打一圈,車直后,再往右打一圈,適當位子停車, 10。出庫時,車頭橫邊遮住前線,方向盤往右打死, 11。車頭大概轉45度方向盤回一圈,車直后方向盤回一圈。停車。 新手重溫一下教練教的起步標準動作。呵呵。如果是你剛開完的,帶*號部分可以省略。從上車開始: 一、調位置。前后距離,手動檔主要調左腳,腳掌把離合踩到底后,腳略有余度為準。自動檔調油門。腳調好,手一般不會有太大問題,手以方便操作方向盤為準。靠背以舒適為準,每個人的要求都不同,但從安全角度看,盡量不要放得太低,躺著開車會影響安全帶發揮作用。 *熟悉車。如果不是常用的車,先熟悉檔位,燈光,喇叭等等設備的使用,不同車廠的設置不完全相同。打火前應先熟悉檔位,其他設備可以在打火后熟悉* 二、準備打火。手動檔左右搖動波棍,看看是否已經入檔。自動檔觀察檔位情況,標得很清楚的了。為保險記,應該養成手動檔踩離合及剎車打火的習慣,即使車入了檔,這樣啟動也不會有什么問題。自動檔踩剎車。這也是為什么先調座位后打火的原因。 三、打火。應該都會了吧。呵呵。如果鑰匙擰不動,很可能是方向盤鎖死了,邊輕輕轉動方向盤,邊擰就是了。先打火再做其他事情的理由是可以先熱著車。打火后,左腳先勻速慢慢松開離合,確認無掛擋后,右腳松剎車。 *四、調鏡。左右倒車鏡以看到車門把手為左右的標準。上下的標準為地平線(平路)在鏡子上部1/3處。車內后視鏡以看到整個后窗為準,如果后排有PLMM則自行把握,嘿嘿…… 五、系安全帶。除了自己,只要座位有安全帶就提醒乘客系上。 六、熱車。冷車起步,雖然有人說為了省油可以打火即走,不超過20公里就行。不過用腦子想想就知道,無論現在的工藝如何先進,帶負荷的發動機和無負荷的發動機相比,在機油未到工作溫度的情況下,傷害必然就必然更嚴重。何況,起步時,發動機的負荷是非常大的。所以,如果不是救人救火的,最好熱車3-5分鐘再走。其實也沒多少油,大概相當于跑一公里而已。 六、起步。先打左燈(車停在左側的打右燈),看鏡(切記),確認安全后開始起步。踩離合,入一檔(切記)。離合松開的步驟是:快-停-慢。快速找到半聯動點,這個時候車開始輕微抖動。停在這個位置。松開手剎,老司機很多習慣先踩剎車再松手剎,所以你排隊的時候,看到前面的剎車燈亮了,就是他準備走了,建議新手也養成這個習慣。松開手剎后,右腳慢慢放開剎車。很多新手一直放離合不會放剎車,車抖得厲害他也感覺不到,這個錯誤非常傷車。右腳輕柔加油,把轉速提高到1200轉。這個時候需要用到傳說中的油離配合了:左腳勻速松開離合,右腳同時輕輕加油,保持轉速在1200轉左右,直至完全松開離合。 手剎起步。坡非常陡(例如車庫),而且人多貨多的重車狀態下,松開剎車后,就算全部放開離合,車還是溜后。這個時候就需要使用手剎起步了。拉上手剎。一直放離合到車開始抖動。手剎不松開。保持左腳不動(不熄火的關鍵,斜坡起步離合一定不能放快了)。右腳開始慢慢加油,左腳離合配合(以車不激烈抖動,甚至熄火為準),到車有向前走的趨勢(加多少,主要看坡和車的情況,不要太猛了,否則松手剎車就沖出去了),松開手剎。左右腳油離配合,慢慢提高轉速的同時勻速放開離合。這里特別提醒的是,不要一直加油不松離合,否則燒了離合就不要怪我了。司機的高下就在油門控制上了,熟練的司機可以把轉速控制得恰到好處,不溫不火,看上去跟平地起步一樣。很多剛剛掌握的新手則把發動機踩得震天響,搞不好還燒離合。在車庫出口很容易看出一個司機的水平:狂嘯著沖出來的,要么是水平有限,要么就是心情不好或者喝了酒。出車庫像走平路似的,不溫不火地勻速上來,說明他的油門控制已經有一定水平了。建議:手剎起步可以從平路練起。 七、回燈。很多新手會忘掉,搞得后面的司機以為他一直要變到最左道。至此,完整的起步動作完成。 *八、試剎車。如果不是你常開的車,起步后,盡快找機會試一下剎車 練習項目:起步停車 1.起步的方法和要領 起步時,關鍵是加速踏板(油門踏板)的踩踏板方法和離合器的回位方法。 *加速踏板的踩踏方法 ![]() 加速踏板的踩踏量過小,離合器抬得過急,容易引起發動機熄火。相反,加速踏板的踩踏量踩得過大、離合器連接過急,容易引起汽車竄行。這些都必須引起注意。 *半離合器的感覺方法 ![]() 發動機聲音變大、車體開始抖動,判斷汽車已經開始起步。掌握離合器半聯動位置,可以防止汽車起動時竄行。 起步的順序 一邊將離合器抬起,一邊輕輕地踩踏加速踏板。請記住正確的順序。 ![]() ![]() 2.停車方法 停車時,應早一點收起加速踏板。制動踏板的踩踏方法是:開時輕輕踩踏,慢慢加力,在停止之前逐漸減輕踩踏。 逐漸練習,掌握消除停車時沖擊波動的方法。 1)停車的順序 ![]() ![]() 2.停車 要記住停車的正確操作順序。停車時如果駐車制動器(手剎)制動力小,有時車會溜車。因此,駐車制動時一定要用力拉駐車制動桿直到聽到“咯咯”聲音為止。 ![]() ![]() 上下車與駕駛姿勢(圖)(4)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8日 13:53 人民交通出版社 座位和后視鏡的調整 1.座位的調整 用一只手握住轉向盤,另一只手控制座位調節柄,調整到使腳能將離合器踏板和制動踏板輕松踩到底。 ![]() 將座位調整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 2.內后視鏡的調整 ![]() 1)內后視鏡的調整 保持正確姿勢,面向正前方,手握后視鏡邊緣調整,調整到只要轉動眼睛就可看到汽車后面的全部情況即可。 2)外后視鏡的調整 ![]() 外后視鏡應調整到能看見車體部約占鏡子橫向1/4,車外物體占3/4;使地平線處于正中稍偏下的位置,以便能夠觀察路面上盡可能遠的物體。 安全帶的系法和摘法 1.系法 把安全帶慢慢拉出,不要使其擰勁,將安全帶扣到能聽到“咔”的一聲為止。若系得不正確,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就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 ![]() 2.摘法 用左手拿安全帶,用右手按下安全帶扣將其摘下。左手慢慢將其送回。 ![]() 摘安全帶時,不要將摘下的安全帶馬上撒手,以防安全帶金屬扣彈回,打碎玻璃或傷到人。所以,必須手拿安全帶將其慢慢送回。 總結 那么,現在讓我們來復習一下。 1.鎖好車門 ![]() 不只是要鎖好駕駛席車門,還應確認其他車門是否鎖好。 2.調整座椅 ![]() 調整到能將各個踏板(尤其是離合器)踩到底,并能方便操作各種裝置的位置為止。 3.后視鏡的調整 ![]() 以正確地駕駛姿勢,將內后視鏡調整到透過汽車后窗能很容易看到汽車后面的情況。用外后視鏡看到車體占1/4,看到車體以外部分占3/4. 4.系好安全帶 ![]() 將安全帶系好,直到聽見“咔”一聲為止。 坡道行車(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 14:14 人民交通出版社 練習目標:掌握坡道行駛的特點,選擇適當的速度和擋位,避免在坡道上行駛時中途停車、后退現象發生。 一、上坡時的速度和擋位選擇方法 汽車上坡行駛時,比平路行駛時需要更大的動力。 擋位和速度的關系: 坡道行車(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 14:14 人民交通出版社 練習目標:掌握坡道行駛的特點,選擇適當的速度和擋位,避免在坡道上行駛時中途停車、后退現象發生。 一、上坡時的速度和擋位選擇方法 汽車上坡行駛時,比平路行駛時需要更大的動力。 擋位和速度的關系: 二、下坡行駛速度與檔位的選擇方法 1)速度不太快時就開始制動。 2)掛到低擋。如果行車速度不快,再降一個檔位。 3)比較長的下坡路段主要依靠發動機制動,以腳制動作為補充。 ![]() 三、在坡道中途停車的方法 1.上坡行駛的停車方法 汽車上坡行駛時,由于坡度阻力車速自然會降下來,與平緩路段相比較只需輕輕制動。停車后用力踩踏制動踏板,防止汽車向后滑行。 ![]() 與前車排隊時,因為前車有溜車的可能性,因此要保持一定車距。 2.下坡行駛的停車方法 下坡行駛時,在重力的作用下速度會逐漸提高,比平緩路段需要的距離長。因為速度逐步增加,盡早踩踏制動踏板非常重要。 ![]() ![]() 四、坡道起步的方法 1.使用駐車制動器(手剎)坡道起步 在坡道起步時,注意防止汽車向后移。操作必須迅速正確。 ![]() ![]() ![]() 2.不使用駐車制動器(手剎)坡道起步 ![]() ![]() 右腳踩住制動踏板,左腳將離合器踏板控制在半離合狀態。 ![]() ![]() ![]() 右腳制動踏板快速地移到加速踏板(這時稍稍用力踩踏加速踏板)。 車輛起動后,半離合狀態下的離合器踏板輕輕回位。 3.在坡道上行駛時發動機熄火的處理方法 行駛在坡道上的動機熄火時,駕駛員非常容易緊張,應沉著操作。首先將車制動,不要下車,用正確的步驟重新起動發動機。 ![]() ![]() ![]() 坡道行車(圖)(5)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 14:14 人民交通出版社 4.坡道上發動機熄火的原因 ![]() ![]() *加速踏板踩踏不足。 ![]() *抬離合器踏板過急。 ![]() ![]() *掛錯擋位。 *忘記放下駐車制動桿。 *注意:駕駛汽車,操作必須認真。 5.下坡時的起步方法 下坡時起步不是什么難題。利用下坡的坡度慢慢放開駐車制動桿,汽車就開始起步了。起步后選擇適當速度的檔位,輕輕地將離合器踏板回位。 ![]() 附: 圖解駕駛技巧,受用一輩子哦! ![]() ![]() ![]() ![]() ![]() ![]() ![]() ![]() ![]() ![]() ![]() ![]() ![]() ![]() ![]() ![]() ![]() 單(雙)行道路行駛 在單行道路上(或沒有劃分中心線的雙行車道路)正常行駛時,最佳行車位置是道路中間略偏右,也就是駕駛員坐在路的中心朝前開。 解析 1、便于控制方向:由于一般情況下道路是呈弧形中間高兩側低,中偏右行駛時車輛會向右偏行,這時只須左手將方向盤的自由行程輕輕向左帶住就能控制車輛的直行方向。 2、有利于交會車和讓超車:中偏右行駛,使車輛能以較小的角度駛向路邊并將車輛擺平。 3、便于車輛急轉彎:參照單行道路左、右轉彎。 ![]() 單(雙)行車道右轉彎 1、車輛行至距彎道約30米減速(或控制車速),并將車偏向左行駛,以到達彎道時在道路右側留出足夠轉彎內輪差寬度為準則,在到達彎道時(打方向前)達到最理想的轉彎速度。 2、根據彎道大小向右打方向,并注意保持(控制)車速。 3、彎道接近轉完時:如果前方有來車,可將車輛朝路,并根據可否通行控制車速或停車;如果前方無來車或障礙,可將車輛直接向正常行駛路線回正;回方向時應根據彎道的大小掌握適當的提前量。 單(雙)行車道左轉彎 1、車輛行至距彎道約30米減速(或控制車速),并將車偏向右行駛,以到達彎道時緊*道路右側(窄)為準則,在到達彎道時(打方向前)達到最理想的轉彎速度。 2、根據彎道大小向左打方向,并注意保持(控制)車速。 3、彎道接近轉完時:如果前方有來車,可將車輛朝路右側回直,并根據可否通行控制車速或停車;如果前方無來車或障礙,可將車輛直接向正常行駛路線回正;回方向時應根據彎道的大小掌握適當的提前量。 ![]() 單(雙)行道路連續轉彎 (示例) 下圖是一條先左轉彎后右轉彎再向左小轉彎的連續轉彎道路 1、車輛行至距彎道約30米減速(或控制車速),并將車偏向右行駛,以到達彎道時緊道路右側(窄)為準則,在到達彎道時(打方向前)達到最理想的轉彎速度。 2、根據彎道大小向左打方向,并注意保持(控制)。 3.當車輛接近轉完左轉彎時,這時已經能完全看見前方道路是向右轉彎,應適當提前回轉方向盤,當到達右彎道并在道路右側留出足夠轉彎內輪差寬度時,向右打轉方向,同時注意保持最理想的轉彎速度。 4、當右轉彎接近轉完時,這時將能夠提前看見前方小左轉彎及小左轉彎后的直行路面的狀況,最為常見的情形有以下兩種: (一)前方小左轉彎或直行路面有來車:繼續右轉彎并參照左轉彎要領進行左小彎道轉彎,在左小彎道將要轉完時,提前回轉方向,將車輛靠直行道路右側行駛,并注意根據前方道路可否通行情況隨時減速或停車。 (二)前方小左轉彎或直行路面無來車:在右轉彎將要完成前,提前回轉方向盤,忽略小左轉彎,直接將車輛朝直行道路正常行駛路線回正,并可適當提前將車輛行駛速度提高。 ![]() 檔位吃作及運用 加減檔(配檔)基本原則: 檔速與檔位相適當:從最低檔速到最高檔速都是本檔的適應范圍,盡可能避免長時間使用最低或最高檔速; 換檔(加、減檔):原則上只要達到檔速范圍,就能換檔,檔位的取舍要考慮車速、動力性和經濟性; 拖檔:低于最低檔速一般稱為拖檔,拖檔會使車輛行駛無力、前后竄動,嚴重時會造成發動機熄火; 升檔:當車速達到高一檔的速度時,就應該實施升檔,一般來說,高速車在檔升檔時機為發動機轉速3500—4500轉/分; 退檔:當車速接近檔位最低車速時,就應該實施退檔,高速車退檔時機應該掌握在本檔速度中—中偏低的范圍內,最晚不能低于本檔的最低車速;退檔時機的選擇應根據路面和動力需求來掌握; 不同路況下檔位的運用: 提速加檔:在未進入正常行駛速度前,應該盡量在本檔將車速提高(發動機轉速中偏高所對應的車速),以便加檔后車輛行駛有足夠的動力性;這一點在實施上坡加檔時尤為重要; 保持檔位動力性:上坡行駛和一般路面調整速度行駛時,檔速應保持中速(發動機中速運轉狀態),使車輛行駛時有足夠的沖力和速度可調節性能; 正常行駛:正常行駛時,速度不需要太大的調整,檔速選擇中偏低,以利于行駛的經濟性; 下坡配檔: 一般的非危險性下坡,檔位可適當掛高,下坡阻力小,加速性能,加檔操作可提前進行,掛高檔可以節省燃料; 下長坡配檔:下長坡時,為了避免長時間使用剎車,造成剎車減效和失效,應該掛相應的低檔,利用發動機來牽制車速;配檔的原則掌握在不需要長期使用剎車減速為度; ………………………………………… 換檔操作:踩下離合踏板——迅速松開油門——將檔換到所需的檔位——根據檔速配合適當的油門(或不配油門)、同時迅速將離合抬到接觸點半接觸狀態——完全平穩后輕輕放開離合踏板。 油門與離合器配合及實際訓練 油門與離合器配合又簡稱為油離配合,油離配合的快速與準確在駕駛操作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常見的有起步、換檔后的吻合,坡道起步、坡道掛停等。 油離配合的兩個關鍵操作是一次性油門配備到位和一次性離合接觸點到位,油門到位應該略早于接觸點到位,操作配合好的一般不會出現空油門(聲)和車的前沖后拉感覺。 油門一次性操作訓練:按大、中、小油門練習一次性搓壓油門并穩住,搓壓方向為前偏下方向,參考值為發動機轉速表和發動機聲音; 離合一次性接觸點到位操作訓練:先將離合踩到底——慢慢抬到接觸點并穩住,記憶此位置——將離合踩到底并迅速回抬到原來的位置——反復練習以上動作,以能一次性抬到位并感覺車有稍動感為準。 油離配合操作訓練:搓壓油門同時抬離合——車有稍動感油門有沉悶聲時,兩腳同時穩住。練習到能輕松、準確操作為宜。 低速控制訓練(多重起步法) 多重起步法:需要低于起步檔(一般為1、2檔)最低檔速時,可以用“多重起步法”來控制行車速度,即可控吃作性強又安全實用;多重起步法的實際運用是非常重要,運用范圍也非常廣泛,如:繁華地帶跟車、場地車輛移位、準確轉彎找點、實用倒車倒庫、前、后短距離移動、繁華地段調頭等等。 低速控制訓練(多重起步法) 多重起步法:需要低于起步檔(一般為1、2檔)最低檔速時,可以用“多重起步法”來控制行車速度,即可控吃作性強又安全實用;多重起步法的實際運用是非常重要,運用范圍也非常廣泛,如:繁華地帶跟車、場地車輛移位、準確轉彎找點、實用倒車倒庫、前、后短距離移動、繁華地段調頭等等。 低速控制訓練(多重起步法)的操作: 多重起步法顧名思義,就是將起步重疊,利用起步車速的慣性連接下一次起步,不斷地重復操作,實現低于起步檔的速度達到行車目的。多重起步法的初車速來源于起步車速,但其精髓是利用車速慣性。操作時要注意的是,因為并未真正地完成起步,達到起步檔的最低速度或者達到油門所對應的起步檔速度,所以離合器踏板在操作過程中不能完全放開,而是根據起步過程中已經達到的車速來利用其慣性,利用慣性時需要踩下離合器。 操作方法:配油門抬離合到接觸點——預計車速可利用慣性時,踩下離合并松開油門——車速慢至快停或停下時再次配油門抬離合到接觸點——重復操作以上動作; 當路況需要車速是走走停停時,一般宜用1檔重復起步;當路況需要車速慢慢快快時,一般宜用2檔做得復起步; 多重起步法正確、靈活運用: 1、多重起步法可根據需要與半聯動(又稱壓離合)配合使用,可實現坡道跟車又能減少離合器磨擦片磨損和磨擦發熱; 2、當前方(或后方)情況接近時,踩下離合器利用慣性,感覺有安全隱患時,可同時護住剎車確保行車安全; 3、有安全距離時實施起步延伸車速,接近目標時利用速度慣性,利用慢性時(踩下離合)可隨時實施制動和實施車輛轉向。 現在駕照分類 駕照類別:A1、A2、A3、B1、B2、C1、C2、C3、C4、D、E、F、M、N、P,共15個類別 準駕車型及代號如下: 大型客車 A1 大型載客汽車 牽引車 A2 重型、中型全掛、半掛汽車列車 城市公交車 A3 核載10人以上的城市公共汽車 中型客車 B1 中型載客汽車 大型貨車 B2 重型、中型載貨汽車等 小型汽車 C1 小型 、微型載客汽車等 小型自動擋汽車 C2 小型 、微型自動擋載客汽車等 低速載貨汽車 C3 低速載貨汽車(原四輪農用運輸車) 三輪汽車 C4 三輪汽車(原三輪農用運輸車) 普通三輪摩托車 D 發動機排量大于50ml的三輪摩托車 普通二輪摩托車 E 發動機排量大于50ml的二輪摩托車 輕便摩托車 F 發動機排量小于等 于50ml的摩托車 輪式自行機械車 M 輪式自行機械車 無軌電車 N 無軌電車 有軌電車 P 有軌電車 希望這些知識對各位學習駕駛的朋友有所幫助。在實際的操練中各位朋友如果能夠想起這篇文章中的一兩條就已經是我莫大的榮幸。另外知識是死的,希望大家能夠靈活運用。最后,預祝大家能夠把車駕駛的越來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