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三個母親:生母、養母、繼母;兩個父親:生父和養父;兩個同胞哥哥和一個同胞姐姐,一個沒有任何血緣關系但情同手足的養姐,還有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妹妹和一個同父異母的弟弟。 這個小伙子叫李星宇,也叫王建立。在 27年的歲月中,他體會了世間的悲歡離合,但這之中充盈著豐盛的愛,他說這是他一生最富有的收藏。 一 1966年底。天津西郊的一個小鎮。當時是公社負責人的李玉林竟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扶著車把,在鄉村的土路上哭了起來。寒冷的夜風吹來,他更加緊緊地摟住孩子。懷中的星宇小小的,才幾個月,這已是第三次送人,第三次被迫抱回來了,別人家里也窮啊。 星宇到現在還覺得自己是不是“妨”人。母親生他 28天后就患產后風去世了,對于這個家有如滅頂之災。一個31歲的男人要帶著11歲、5歲、兩歲、一個多月大的4個孩子怎么活下去?星宇就這樣一次次送給了人家,又一次次被抱回來。嗷嗷待哺的星宇不知吃過多少個母親的奶。 那一天,李玉林從戰天斗地的公社回來,看著三個骨瘦如柴的孩子,看著襁褓中的星宇,終于又一次決定把星宇送人。 6個月大的星宇不會懂得,就要離開至親至愛的家,離開流著同樣血的親人。星定的哥哥和姐姐哭著在他身上找著印記;后背的一塊黑痣和頭上的四個旋兒。這些終生不變的生命印記在那一瞬間刻進了他們幼小的心靈。星宇父親的心像被吊了起來,他不知道孩子今后的命運會怎么樣,他覺得對不起孩子。 當時的他再也不會想到,寄養給人的星宇在 25歲之后又重新回到他的身邊,帶著另一個父親似山的恩情回到這個家。 二 這是一對善良的夫妻。 他們沒有自己的親生孩子,他們已經收養了一個女兒。當時的下放政策使他們從市里遷到了這個小鎮,比起當地的農民,他們的生活并不困窘。他們收養了星宇,給他取名叫王建立。 建立又有了新的父親王紹武和母親。 命運真是飄忽不定,建立的到來沒有給這個家帶來多少歡樂,只為他活下來就使這個家一貧如洗。 建立沒有奶水吃,養母就用小麥面加上少量的水,蒸熟搓碎,再用籮篩出細粉,然后把煮熟的雞蛋黃弄碎,再加上白糖煮成稀粥,每天要喂 4次。養父夜里12點準時起床為他煮粥,一勺一勺喂進去,建立的臉慢慢有了紅暈…… 他們用慈愛和善良養育著這小小的生命。 那一個除夕之夜,兩歲的建立麻疹出不來四肢痙攣,手掌心都被小手指甲摳出血來,從晚上 11點到凌晨兩點,痙攣都沒有停止,外面的鞭炮聲好似撞在養父母心上,更加重了他們的焦慮心情。鄰居拜年來了,看著一家人圍著建立,養父用小勺一滴一滴往他的嘴里喂水。 建立每每手握這個永遠保存在身邊的小勺,他便想起養父母也給了他生命。 建立一次接一次的重病。花去了養父母下放補貼的 2000元(這在當時是個可觀的數目)。最后連洗衣盆都賣掉。建立清楚地記得寒冷的北風中養母顫抖的雙腿,因為她沒有棉褲穿。建立更清楚地記得養姐出嫁時,僅有少得可憐的嫁妝。 1977年,時光又帶走了養母的愛。一場地震,重建家園的重負使養母病倒,養母看著已經帶了12年的建立,留給養父最后一句話:一定要把建立養大成人。 12歲的建立一下子覺得爸爸老了。他看到飄在爸爸頭上的縷縷白發,那時養父53歲,可竟像60多歲的人。他隱隱約約覺得是自己染白了爸爸的頭發。 他要和爸爸相依為命。一天,他聽到鄰居勸養父再娶一個女人好支撐這個家,便沖過去抱著養父說:“不要,不要。”養父撫弄著他的頭發:“孩子,放心,爸爸不會的,爸爸如果要一個不疼愛你的女人,甚至再虐待你,那爸就更難受了,也對不起你死去的母親啊 !” 就是從那時起,建立開始明白爸爸的愛,爸爸的希望。 三 養母去世后的第一個冬天。溫暖的燈光照著養父憔悴的臉和跳動的手指,粗大的手笨拙地縫制著建立的棉衣。他看著日漸衰老的父親瞇縫著眼睛,背都有些駝了,淚水便一下子充滿了眼眶。養父看著流淚的兒子,遞給他毛巾,笑著說:“傻孩子,哭什么,這下我學會了不少東西,以后你長大了也學著自己做,記著,人在世,沒有過不去的關。”建立默默地記著養父的話,他心里發誓長大一定掙很多錢,讓養父過上好日子。 建立的這條棉褲,養父縫了兩天,手被扎破 80多次。 小學、初中、高中, 11年,每天放學時分,建立家的胡同口總站著一個瘦弱的身影,直到遠遠地看見建立蹦蹦跳跳走來,他才慢慢轉身回家。桌上已是熱騰騰的飯菜,養父就默默地坐在一邊,看著他吃,聽他講學校里的事情。 春夏秋冬,酷暑嚴寒,養父在胡同口等來了一天天長高的兒子。 那一天,兒子告訴他:“我考上中南財經大學啦 !”那一刻,養父高興得竟像個孩子似的,在兒子身上捶打不停,把17歲的兒子抱起來,又放下,一次又一次。 為人父的永恒責任感和深切希望在那一天里終于有了回答:孩子有出息了。 建立就要離開這個家了,他和養父竟然好幾天沒有睡好覺。開學的日子臨近,他能一天比一天感覺出養父的悲傷來。臨走的前一夜,他終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養父告訴他:“把你寄養給我和你母親是沒有辦法。當時的情況太難了,你生父是為了使你能活下來。你不要記恨你生父,等你畢業了,我一定親自帶你去認你的父親,這是我最后一個愿望了。”養父說著說著竟老淚縱橫,他像是有預感要失去這個兒子一般,建立難以想象面前的父親不是自己的親生父親,他明明感受到這么深厚細致的關懷。他撲到父親懷里:“您就是我的親生父親,您不要傷心,我以后會好好教敬您的。” 這一次,養父沒有送建立上火車,更沒有站在胡同口。他不敢看兒子離去。可是在兒子報志愿的時候他沒有阻攔。養父心里是這么矛盾,在兒子那里,他得到了安慰,可兒子長大了,注定要遠行了。 建立上大學了。對于他和養父,好像生命的源頭斷了,一封封信飛到學校和家里。信中的一句“爸爸”和“建立兒”便喊出了分隔千里的父子所有的牽掛。幾個寒暑假都是他們父子最為興奮的日子,而每一次建立返校,都如一場生離死別。 人世間不知會發生什么變故,讓人心里的愿望永遠沒法實現。養父終于沒有花到兒子掙的錢。 建立是被一封“父病速歸”的電報叫回來的。面前的父親形容枯槁,那個精精神神的父親哪里去了 ?他控制不住地趴在父親身上痛哭起來。養父慢慢睜開雙眼,淚水竟使他看不清養育了25年的兒子,他說話哽咽:“孩子,你可回來了,可把我想壞了,我真怕這一輩子再也見不到你,這下我可以閉眼了。” 這是多少天的心思啊。早在一個多月前,養父就病倒了,他硬是讓女兒給建立寫了一封平安信,其實他是多么怕再也看不到兒子啊 !他的病情一天天惡化,化驗結果竟是腸癌。 鎮醫院的曹大夫每日都來給養父輸液扎針。養父精神好時就給曹大夫講過去的生活,她聽了感動地說:“您是一位有功之臣,我想就是這孩子的生身父親,也會感激你為他養大了一個孩子,而且培養成人。” 那一天,養父把建立攬在懷里,撫摸著他的頭,眼里充滿了慈愛和不舍,指著曹大夫說:“孩子,曹大夫就是你母親,要不是她精心,咱父子也許早不能見面了,還不趕快叫媽媽。”建立一下子吃驚了,他看著這位面容和善的曹大夫竟不知所措。 曹大夫也哭了:“這孩子是您撫養大的,他永遠是您的。” 養父無語,眼淚默默地流了下來,好半天,他讓建立叫來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建立的生父李玉林。 四 這么多年了,建立哪里知道,他的生父一直牽掛著他。養母去世時,哥哥姐姐和親友都怕養父不能照顧好建立,勸生父把他要回來。李玉林雖然惦記著兒子,但他對全家說:“他的妻子剛剛去世,已經使他受到打擊,現在孩子是他唯一的希望,如果把孩子領回來,他能受得了嗎 ?更何況這人正直、善良,不會讓孩子受委屈的,我們不有那樣做。” 父親沒有說服女兒。她找到建立:“我是你姐姐。”弄得建立好納悶。放心的路上,一次又一次,姐姐向他哭訴了身世,但他還是懵懵然的。姐姐說的一切根本代替不了養父母給他的實實在在的關懷。幼小的建立堅決回絕了姐姐。 在建立上大學的前一天,養父就與建立講了身世,告訴他生父就在這個鎮子上,后來又與一位醫生結婚了,這位醫生帶來了一個女孩兒,婚后又生了一個男孩兒。就是在這位醫生的幫助下,生父艱難地把幾個孩子拉扯大了。 養父生病時,生父來看過養父,但養父并不知道。生父深深地感激投入全部心血養育他兒子的人。 建立的生父來了,他帶著全家人來了,建立的哥嫂、弟妹、姐姐,站了一屋子。 生父真誠地對養父說:“老哥哥,這個孩子我不認,你看,我把兒女都帶來了,他們都是你的兒女,你看看咱們兩家合起來這么多人。” 看著建立的親人,養父拉過建立:“其實,我早就想讓你們父子相認,現在是時候了。孩子,快叫爸爸。”建立跪倒在養父身邊,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養父交代了最后的心事,握著建立的手,離開了這個世界。死,一個字分開了他們。建立長跪在養父的靈前,他怎么也接受不了養父已經不在了。是養父教他怎樣做人,怎樣面對苦難。“我還沒有回報啊,上天為什么不給我機會 ?”至今,建立心中總好像有一件事沒有完成,而這件事是他一生都完成不了的了。 五 他又叫李星宇了。 他回到了 25年前離開的家,這個大家庭太讓他陌生了,但生父那堅定的目光和繼母和養的面容又似曾相識。他們加倍地愛著星宇。 在這一次又一次失去親人的日子里,他始終沒有失去愛。 他經歷越多,越深深懂得:在愛里,沒有什么是徒勞的。他會把他得到的愛送給那些相識和不相識、有血緣關系和沒有血緣關系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