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作為經典的《大學》及其當代價值

     心田0095 2012-07-19

                                  ——王岳川《大學講演錄》之一

     

    對“經典”的解釋是對經典文本“意義”的深層理解和延伸性闡釋。文本是解釋者世界的一部分,傳統通過文本向人敞開,人也通過理解而向文本敞開自身的歷史性。表現了人與世界、人與社會、人與他人、人與自我的諸多復雜關系。理解經典是經典文本意義生成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創新的本體理解過程。經典文本的解釋存在兩個極點:文本一極與解釋者一極。把文本作為解釋中心可稱之為“文本解釋”的客觀主義,而“主體解釋”標舉個體主觀的闡釋活動,不太注重文本原意,講求理解的延伸性創見,表現為解釋的主觀主義傾向。

    筆者對待經典的態度是:盡可能地與文本本意相符或趨近,同時闡發文本的歷史語境及其當代意義,從而使經典文本能夠產生某種程度上的意義增值。一般而言,經典文本體現在它作為一種“召喚結構”令后人不斷地加以理解和解釋,而永遠使解釋者不能窮盡其深層意蘊。需要說明的是,本文的分析方法是“文本細讀法”,我力求通過逐字逐句對經典的解讀,盡可能接近經典的原意,然后經過內容闡釋而發掘出其中所隱含的重要的當代意義。這種“細讀法”有其回歸古典治學之本的意向,也有排拒今日學術空疏學風的旨趣在其中,從而使文本的分析自然同那些“戲說”“大話”或者“隨口引申”的解說劃清界限。

    《禮記·大學》的“大”,在先秦時代讀作“太(tài)學”,宋以后一般讀作“大(dà)學”。《大學》并不是一本書,而是《禮記》中的第四十二篇?!抖Y記》是先秦的一本古籍,由西漢經學家戴圣根據自己的見識,加入一些文獻之后,整理而成的一部總集,其中像《大學》、《中庸》等都并不是漢代的文獻,而是先秦的文獻。《禮記》的意思就是對人們所應當遵守的禮節、儀式的記載。

    (一)由“記”上升到“經”

    《禮記》最初的地位并不太高。一般而言,儒家經典分成三部分:一是“經”,也就是經典、座右銘、指導思想、綱要等。二是“傳”,是對一些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闡釋。三是“記”,是一種歷史文獻記載。在“經”、“傳”、“記”中,“經”最為重要,“記”屬于最末?!抖Y記》就屬于地位不是很高的“記”。但到了東漢末年經學家鄭玄把《儀禮》、《周禮》和《禮記》“三禮”合并為“三禮經”后,《禮記》就從“記”的地位上升到了“經”的地位,變成了儒家的重要經典。[1]其中《大學》、《中庸》在宋代又成為儒家最重要的經典之一?!洞髮W》、《中庸》由《禮記》中的兩篇,加上《論語》《孟子》由朱熹合成《四書》,到宋代成為與《五經》并列的重要經典,當然,這是一個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2]

    從歷史上看,西漢末年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到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信佛的人越來越多,而佛教的消極方面也越來越明顯。為反對佛教,唐代韓愈就提出了以《大學》為綱領的理論體系,用《大學》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來抨擊佛教中只講個人修身養性的佛理。韓愈的學生李翱也推出了《中庸》學說來和佛教對抗。他們開始把《大學》、《中庸》提高到與“六經”同等重要的地位。到了宋代,由于當時理學思想的需要,《大學》、《中庸》的“格物致知”、“修齊治平”和“中和”的處世思想進一步受到重視,而這些又是同宋代大儒朱熹的努力密切相連。

    朱熹在《大學》的開篇之前有一段提示,而且是引用他人的話來說明自己的觀點:子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诮窨梢姽湃藶閷W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孟》次之。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 [3]

    “子程子曰”,前面那個“子”是老師的意思,后面那個程子的“子”是古代對男子的一種尊稱。意思是說,我的老師程頤說了這樣一句話:《大學》是孔子留下來的書籍(但今天學界認為是孔子門生留下來的書籍),是“初學入德之門也”,就是最初開始學習、讀書,進行道德修養的入門讀物。接著朱熹又說,“于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今天可以看到古人做學問有一個先后開端和總結的過程,而這個開端很重要,“獨賴此篇之存。”《大學》正是進入學問的第一篇,叫“開端入門之學”。其次,讀《論語》和《孟子》,最后讀《中庸》。這樣,學習的人要沿著《大學》所說的次序去學習,眼界必然高,心境必然明。由于讀書是循序漸進,最后達到道德修養的境界,這個時候就可以說很不錯了。由此可知,這個開端是對學生的一個“提示”,表明了《大學》這本書的重要性,《大學》就是進入廣闊思想精神域的第一站。

    朱熹繼承并大大發揚了程頤的思想,[4]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在一起成為《四書》,還傾注了大半生的心血作《四書章句集注》。由于朱熹的貢獻,《大學》這篇短短的兩千字左右的論文就升華成為了一本重要的書。盡管它很短,但絕不能小看。因為朱熹說:“某要人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立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大學》一篇有等級次第,總作一處,易曉,宜先看。”(《朱子語類》卷十四)這就為人們指出了讀《四書》的先后順序,“宜先看”三字說明《大學》集中體現了儒家的思想,是入門的重要的途徑。

    經過朱熹的努力,《四書》的經典地位逐漸確立起來,并從此開始風行于世。[5]元仁宗皇慶二年,即公元1313年,《四書》被官方定為科舉考試的教材。明朝永樂年間,官修《四書大全》并頒行天下,作為士子的標準讀本。科舉考試又以它為出題的依據,并以朱熹的《集注》為標準答案。清代的康熙、乾隆皇帝都曾經多次抬高《四書》的地位。[6]從此以后,《四書》成為中國民間最普遍的讀本,深深影響了中國封建社會后期七百多年的讀書人。

    (二)《大學》的作者

    關于《大學》的作者,按照傳統的說法是曾參。一般認為,《中庸》為子思所作,而在文筆上,《大學》還沒有《中庸》那么成熟,因此《大學》應早于《中庸》,《大學》可能是曾參所作,或由其弟子加以補充。

    曾參,字子輿,春秋末期魯國人,生于公元前505年。他和父親曾點都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他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7]的修養方法,世稱“曾子”,后世尊稱為“宗圣”。曾子以孝著稱,在《二十四孝》中“嚙指心痛”講的就是曾子的故事。[8]曾參的孝與修身齊家的《大學》思想完全吻合,相得益彰。史料也證明《大學》的作者應是曾參。

    朱熹說,“《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也。” [9]這表明作為《四書》之一的《大學》與古代作為高等學府的大學,也就是太學,有著密切的聯系。古代有大學這樣的教育機構,古代與大學相對的是“小學”。[10]在中國古代一般是八歲入小學,十五歲入大學。所謂大學,就是長大成人之學。今天的小學大學之間又增加了“中學”,所以現代人入大學一般是十八歲。

    “小學”的學習內容比較簡單。朱熹說,“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a title="" name="_ftnref11">[11]學習掃地和如何跟大人進行對話,學人倫禮貌懂進退秩序。除此之外還要讀一些具有修身養性的兒童讀物,學會“射”(射箭)、“御”(駕車),學習算術、書寫等。

    “大學”同“小學”在學習內容方面有重大的遞進和提升。[12]朱熹認為,“及其十有五年,則自天子之元子、眾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與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學,而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學校之教,大小之節所以分也。”[13]大學要做的就是:“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一句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a title="" name="_ftnref14">[14]

    (三)《大學》的文化心理整合的當代意義

    在我看來,《大學》的思想影響了中國人千百年,但是在飛速發展的今天,在戰爭、災難、瘟疫和人的精神生態失衡的狀況下,《大學》中的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的儒家思想盡管有其歷史局限性,但其東方思想的光輝仍然透過歷史的迷霧而映射出來。

    首先,儒家思想是對人的文化心理結構的一種塑型。因為儒學是向內心去發掘自己內心的“捫心自問”,是進行心靈的反省的“致良知”,是讓人拿出自己本真的知覺的精神醒悟。儒家并不是鼓吹讓人獲得千萬的財產之后才變成一個偉大人物的學派。相反,儒家認為,顏回的高尚在于他于清貧之中對道的追求,清貧并不意味著個體德行(道)的低矮。

    其次,儒家思想強調尊重歷史,尊重教化,尊重道義,對今天而言意義重大。當代社會是一個被西方中心主義慫恿的消費主義社會。在全球化中消費主義甚囂塵上,人人都想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富有。這有正義和合理之處,但消費主義是在超出個體支付能力的情況下,過分地向整個社會攫取,去獲得那些非禮之財、非義之財,以及自己永遠花不完的錢財,導致多少人因人性敗壞而鋃鐺入獄,使得多少人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在這一點上,清貧持重、堅持道義的儒學思想并沒有過時,而且很有必要將儒家的“憂道不憂貧”, [15]嚴于責己、寬以待人的思想發揚光大。這對抵制過分的功利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以及過分的個人主義,都是大有好處的。

    再次,儒家思想還特別強調了個體精神修養的重要性,這一點對于當今世界的和諧發展的意義不可低估。設想一下,哲學家說“他人就是狼,他人就是地獄”。如果每個現代人都變成損他利己的人,對這個社會都瘋狂攫取肆意拿來,不勞而獲卻坐享其成,現代社會豈有安寧之日?因此,克制自己非分的欲望,去供奉一份公心平常心,通過對自我內在精神美德的光大發揚,去做有利于這個世界和諧發展的事情,當然有其積極意義和正面價值,這些都體現出傳統儒家思想超越歷史的不可泯滅的價值。

    最后,還應區分儒學思想中哪些精華應該繼承,哪些糟粕應該拋棄。大致上說,儒家分成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先秦儒家又稱為原始儒家,孔子、孟子思想,包括《大學》、《中庸》思想是其代表。先秦儒家思想中的健康、清新、平等對話的思想,“憂道不憂貧” [16]的思想,以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17]的思想,在今天仍然應該發揚光大,因為這對人類整體都有重要意義。這其中就包含《大學》的作者曾參本人的誠信品德。據載: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a title="" name="_ftnref18">[18]可以說,“曾子殺小豬”的故事體現了先秦儒家質樸清新的誠信思想,這種思想對后世中國人格完善和完成影響頗為深遠。

    但是我也注意到,儒家的兩漢“經學”中,“經”把儒家思想神圣化宗教化了,諸多問題隨之出現。當一種有鮮活生命力的思想——原生態原創思想經過組裝改造之后,變成了一種適應當時政治需要的宗教性教化思想時,它錯綜復雜的問題就不可避免地浮現出來。儒家思想也開始僵化,而不再具有清新剛健的精神了。到了宋明以后,儒家又變成了帶有更多哲學意味的思想,成為很多知識分子所探討的“內圣外王”之學,并被官方化成為一套禁錮人性的觀念規范。在這種觀念規范的支配下,出現了一些偏激的和駭人聽聞的現象,如魯迅所說的“吃人”的封建禮教,還有像束胸、纏足、守寡不能改嫁等。這些消極方面在“五四”時期被大加撻伐。那么,這些消極方面是孔子、孟子的本意嗎?是在先秦出現的嗎?顯然不是。這些消極方面的出現有多重原因,但原始儒家包括孔子、曾子、孟子等他們本來的意思是在于完善人性,而非戕害人性。將儒學發展中出現的各類問題都算在原始儒家的身上,無疑是偏頗的。

    (四)《大學》的當代精神生態價值

    《大學》雖然是古代儒家的思想,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依然有其不可忽視的當代價值。《大學》是中國人文世界的精神土壤,對民族、國家和個體而言,《大學》的價值又非同一般。

    現代“大學” 主要強調的是人的全面發展,包括德、智、體等方面。古代中國的“大學”則主要強調對內在道德心性的開發和完善,二者有所區別。這一側重內心完善的大學教育與現代大學并不是沖突對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因此,在全球化時代重新閱讀先秦的經典,重新審視儒家的思想、道家的思想,這不是發思古之幽情,而是說明古代思想有其亙古常青的魅力。

    全球化對東方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19]西方和東方對全球化有截然不同的理解。西方人認為全球化就等于同質化,而同質化就是整個世界完全一體化。但是,如果西方人或者是美國人的思想等同于全世界所有人的思想,美國人的娛樂方式、波普文化等于全世界各個民族的娛樂方式,西方的所有的思想、宗教都變成全球化,那么這個世界就因其單一性同質性而異常枯燥和乏味。但東方思想家認為,全球化應該有東方的價值和地位。由此,東西方的沖突就出現了。美國思想家亨廷頓曾提出,二十一世紀將是基督教文明與儒家文明的沖突。[20]而中國就是儒家文明的代表。正是由于東方認為全球化應該有其差異性的維度,才讓西方人感到東方不再那么溫順,感到東方浩然之氣威脅到西方霸權主義。

    實際上,思想文化觀念正在從沖突對話協商中走向融合和更高的文化境界。在我看來,全球化等于逐漸學會尊重差異性文化,并通過差異進行對話和溝通而獲得更高的文化共識。這一良好愿望當然也遭遇到現實的挑戰。一個多世紀以來,國人對自我傳統的不信任,過去的經典早已被排斥到邊緣,而西方的波普文化、行為藝術、解構思想已經達到狂歡的地步了,進入中國的流行文化更是變本加厲,經典文化徹底邊緣化。盡管如此,但我們不能悲觀。不管是西方還是東方,只要它們原初的思想成果曾經為人類的思想史做過重要貢獻,為人類精神的成長提供過有益的精神營養,就值得當代人尊重和不斷學習。

    文明之所以得以傳承,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能啟發當代人解決現實問題。當今社會中有著各種各樣的突出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公布了三個百分之一,其狀可謂觸目驚心。第一個百分之一是精神病。在過去,精神病出現的機率并不是很高,但現在卻是人類的百分之一,這就意味著在一百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精神不正常、精神失常、精神憂郁。第二個百分之一更為可怕,一百個人當中就有一位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攜帶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全世界已經有六千萬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占人類六十億人口的百分之一。第三是自殺率百分之一。第一個百分之一還可以醫治,第二個百分之一連醫治都不可能,而第三個百分之一就是死亡本身。[21]這些情況說明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與精神存在方式之間出現了裂痕,我和他人、我和社會、我和世界、我和自我、精神和肉體的關系嚴重撕裂。為什么現代化現代性給予世界的承諾是人人幸福而過上美好的生活,卻出現整體分裂的三個百分之一?面對如此復雜的問題,人類的精神需要真正的文化來療治,否則人類今后賺得了整個世界,但是失去的卻是自己的靈魂,失去了自己真正的幸福。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有必要重新提出大學的意義問題。大學的意義,古代和今天都在追問。漢代鄭玄說:“大學者,以其記博學可以為政也?!?a title="" name="_ftnref22">[22]朱熹說:“大學者,大人之學也?!?[23]這是古代的看法,今天的人們也在探討大學的意義。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曾說,“大學者,非大樓之謂也,乃大師之謂也。”[24]所謂“大師”就是指那些德高望重、學貫中西、眼光深邃,而且是面對整個世界毫無私心地把自己的知識貢獻出來,提升人類的精神境界的大學者。可以說,現代的大學理想和古代的大學理想有內在相通之處。當然,這種理想也遭遇到現實的問題。今天的大學,學生空前增多,但是靈魂無根問題、心靈空洞問題、精神缺鈣問題,都值得我們深思。重新審視大學的意義,重新塑造大學精神就成為當務之急。

    “學術者,天下之公器?!笔裁唇小疤煜隆??什么叫“公器”?今天,我們有多少學者,有多少大學生心里邊還有“天下”這個詞?還有“公器”的尺度?這難道不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在這時重溫中國經典——《大學》,其當代意義就鮮明地浮現出來。



    [1]《大學》的學派歸屬在學術史上有不同意見。宋儒大多認為其法思孟學派,而馮友蘭則認為《大學》源于荀學,其理由如次:1,《大學》“止于至善”((清)阮元??獭妒涀⑹琛?,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673頁),是來自《荀子·解蔽》的“止諸至足”(《諸子集成》2,上海:上海書店1986年版,第271頁)。2,《大學》“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第1674頁),及“君子有挈矩之道也”((清)阮元??獭妒涀⑹琛?,第1674頁),來自《荀子·不茍》“五寸之矩,盡天下之方”(《諸子集成》2,第30頁),《非相》“圣人者,以己度者也”(《諸子集成》2,第52頁)。3,《大學》言“正心”,言“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來自《荀子·解蔽》“故人心譬如槃水,正錯而勿動,則湛濁在下而清明在上”(《諸子集成》2,第267頁)一段。4,《大學》言致知格物,來自《荀子·解蔽》“凡觀物有疑,中心不定,則外物不清”(《諸子集成》2,第269頁)一段。但我認為,這種解釋中有些牽強,《大學》的基本思想傾向,仍然應歸屬于思孟學派。

    [2] 《四庫提要》:“《大學》、《中庸》,舊《禮記》之二篇。其編為《四書》,自宋淳熙始。其懸為令甲,則自元延祐復科舉始。古來無是名也?!熳訒形灏佥d矣,趙岐、何晏以下,古籍存者寥寥。梁武帝《義疏》以下,且散佚并盡。元明以來之所解,則皆自四書分出耳。”見《四庫全書總目》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289頁。

    [3] 國學整理社《四書五經·大學章句》,世界書局印行1936年版。

    [4] 程顥《大學》改本的大致框架是:三綱領—釋三綱領—八條目—釋八條目;程頤改本的大致思路是三綱領八條目—釋三綱領八條目。朱熹大學改本的大思路與程頤相同,也是先列三綱領八條目,然后再依次一條條列出與之相對應的釋文。朱熹比二程更進一步,不僅對《大學》原文有條理化的要求,還講求文章嚴格的內在結構,故其對《大學》的整理結果比二程改本更為細致。但也因為其對古典經典強分經傳、顛倒舊次、補闕遺文,而導致“率情咨意”,而引起歷代學人的詬病。在我看來,朱熹太過明顯的“六經注我”方式在古典文本中,置換進自己的思想邏輯和文本闡釋,其“過度闡釋”,其功過都同樣明顯,一方面,從新的歷史情境和問題出發,激活了經典的意義闡釋空間,另一方面,過分為現實而闡釋或者為表達自我對時代問題的解決焦慮而形成的誤讀,又成為思想史誤讀的爭訟不已的事件。

    [5] 據學者顧歆藝的統計研究:朱熹《大學》注僅引用了二程(5處)、鄭玄(3處)、王肅(1處)、呂大臨(1處)四家的解說;《中庸》也只引用了二程(7處)、呂大臨(5處)、鄭玄(4)、張載(4)、楊時(1)、游?。?)、侯師圣(1)、沈括(1)八家解說,許多家的注語都只引用了一條,其余大部分都是朱熹本人的解釋。

    [6] 劉師培認為:“三國以后,說《大學》、《中庸》者,皆附《禮記》解釋。唐孔穎達作《禮記正義》,亦并疏《大學》、《中庸》二篇。惟梁武帝《中庸講疏》裁篇別出,已開宋儒之先。”見其《經學教科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頁。

    [7]《論語·學而》,(清)阮元??獭妒涀⑹琛罚?457頁。

    [8] 曾子對母親非常孝順,有一天上山砍柴,家里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怎樣招待,著急中就咬自己的手指。曾子忽然感應到母親的呼喚而覺心痛,便背著柴迅速回家,對客人以禮相待。

    [9] 國學整理社《四書五經·大學章句序》,世界書局印行1936年版。

    [10] 《禮記·學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

    [11] 國學整理社《四書五經·大學章句序》,世界書局印行1936年版。

    [12] 《禮記·學記》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于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

    [13] 國學整理社《四書五經·大學章句序》,世界書局印行1936年版。

    [14] 《禮記·大學》,(清)阮元??獭妒涀⑹琛?,第1673頁。

    [15] 《論語·衛靈公》,(清)阮元??獭妒涀⑹琛罚?518頁。

    [16] 《論語·學而》,(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第2457頁。

    [17] 《孟子·公孫丑上》,(清)阮元??獭妒涀⑹琛?,第2685頁。

    [18]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諸子集成》5,第214頁。

    [19] 參王岳川著《全球化與中國》,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2年版。

    [20] 亨廷頓著《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年版。

    [21] 參王岳川著《發現東方》,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版。

    [22]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大學·疏》,(清)阮元??獭妒涀⑹琛?,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1673頁。

    [23] 國學整理社《四書五經·大學章句》,世界書局印行1936年版。

    [24] 梅貽琦先生1931年12月3日到清華大學任校長時,在全校大會上發表的就職演說。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制服丝袜美腿一区二区| 少妇高潮水多太爽了动态图| 久久亚洲精品11p|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在线| 日本一区不卡高清更新二区| 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99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麻豆中文字幕| 桃花岛亚洲成在人线AV| 老司机导航亚洲精品导航|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亚洲国产成人影院播放| 草草浮力影院|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大| 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116美女极品a级毛片|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蜜芽|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少妇| 国产在线观看播放av| 东北寡妇特级毛片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好看电影| 成年女人碰碰碰视频播放| 97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严洲|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9|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看 | 少妇办公室好紧好爽再浪一点|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 国产天堂亚洲国产碰碰| 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成人片| 无码福利写真片视频在线播放| 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模人人喊 | 国产真实伦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普通话国语对白露脸| 精品人妻伦九区久久AAA片|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