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止學》(原文及譯文)

     圖書 館員 2012-07-19

    《止學》(原文及譯文)

    《止學》,這是一部湮沒久遠的關于勝敗榮辱的絕學。當您開始學習此智慧時,您便已站在了人生的制高點上!

    《止學》作者:王通,號文中子,隋朝大儒,史書中關于他的文字不多,但他門下的弟子則有大名鼎鼎的唐太宗開國時的一批元勛魏征、李靖、徐世績、房玄齡……。所以他對于開創唐代文化思想來說可謂功績卓絕,此著作是以道家思想論處世之道的典范之作。

    《止學》告訴我們:在什么情況下,應該在什么地方停下來的學問。從事物之間的相互變化出發,水滿則溢、月圓則缺,所以要“適可而止”。“有余”就不好,“不足”就補之,這是大自然的規律。

    千萬不要小瞧一個“止”字,它關乎每一個人的勝敗榮辱:對于大人物來說,一個“止”決定了其平凡與偉大;對于一個平凡人來說,它決定了他的成與敗;對于賭徒來說,它決定了輸與贏……“止”之奧妙,存乎一心。

    凡是按《止學》要旨去做的人,無不獲得令人側目的成就。最著名的例子當屬為政的曾國藩和為商的李嘉誠。清人曾國藩少時就深愛《止學》一書,他一生的作為和成就,處處都有“止”的烙印。而今人李嘉誠更是按《止學》的要義身體力行,甚至將“知止”二字高懸于辦公室的醒目之處,終使其成為一代商界至尊。他們均是“知止”的范和“止學”的受益者,這從一個側面告訴人們:《止學》的影響是深遠的,任何人都不該忽視,欲成大事尤其如此。
     

    知止,則日進無疆,反者,道之動。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墨子

    人生之善止,可防危境出現,不因功名而貪欲,不因感極而求妄。

    ——曾國藩

    《止學》乃人生行為之約束,忽略此學,智者必有一失。

    ——曾國藩

    知利之止,知欲之止,為知人生之成局!

    ——李嘉誠

    如何在進和止之間保持一個合理的張力和平衡,這是非常關鍵的。只有這樣你才能自得。

    ——李景林

    “人生而有欲”,但貴在“知止”。唯有以“知止”為始,才能以“得”為終。唯有領悟到了《止學》中的真諦,才能避免滑向人生的沼澤地。

    ——佚名

    《止學》(原文及譯文)

    《大學》中講“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能夠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后心才能靜下來,不會妄動;能做到心不妄動,然后才能安于處境隨遇而安;能夠隨遇而安,然后才能處事精當思慮周詳;能夠思慮周詳,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這也是中庸的道理。
    這是一部湮沒久遠的關于勝敗榮辱的絕學,當你捧讀本書時,你已經站在人生的高點上。凡是按《止學》要旨去做的人,均獲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本書不僅是傳統文化關于“止”之思想集大成者,而且具有極強的實用價值。凡按本書要旨去做的人,均取得了令人側目的成就,如當屬為政的曾國藩和為商的李嘉誠。他們的經歷告訴讀者:《止學》的影響是深遠的,任何人都不該忽視,成大事都尤其如此。
    千萬不要小瞧一個“止”字,它關乎每一個人的勝敗榮辱:對于大人物來說,一個“止”決定了其平凡與偉大;對于一個平凡人來說,它決定了他的成與敗;對于賭徒來說,它決定了輸與贏……“止”之奧妙,存乎一心。大智知止,小智惟謀.過猶不及,知止不敗.

    墨曰:知止,則日進無疆,反者,道之動。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持盈保泰、長生久視之道。

    自古有一種杯子叫“公道杯”,酒裝七成則容納,過7成則神奇般的遺漏殆盡,告誡人們辦事不要貪心,適可而止,“謙受益,滿招損”,《止學》更多的是告誡做人的哲理,辦事、斂財要有“度”。
     

    智卷一

    1、智極則愚也,圣人不患智寡,患德有失焉。
    【譯文】過於聰明就是愚蠢了。圣人不擔心自己的智謀少,而擔心自己的品德有缺失。

    2、才高非智,智者弗顯也。位尊實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謀,智有窮而道無盡哉。
    【譯文】才能出眾不是智慧,有智慧的人并不顯露自己。地位尊崇其實充滿危險,有智慧的人不戀權位。大智慧的人知道適可而止,小聰明的人只是不停地謀劃,智計有窮盡的時候而天道卻沒有盡頭。

    3、謀人者成于智,亦喪于智。謀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也。智有所缺,深存其敵,慎之少禍焉。
    【譯文】謀劃別人的人成功在其智計上,也會失敗在其智計上。謀劃保全自身的人依靠其智計,也要舍其智計。智計有它缺欠的地方,謀略存有他的敵手,謹慎使用才能減少禍患。

    4、智不及而謀大者毀,智無竭而謀遠者逆。智者言智,愚者言愚,以愚飾智,以智止智,智也。
    【譯文】智慧不夠卻謀劃大事的人只能失敗,智計不知停止卻謀求長遠的人很難如愿。對有智慧的人說智慧,對愚蠢的人說愚蠢,用愚蠢來掩飾智慧,用智慧來停止智計,這是真正的智慧。


    用勢卷二

    1、勢無常也,仁者勿恃。勢伏兇也,智者不衿。
    【譯文】勢力沒有永恒的,仁德的人一會依靠它。勢力埋伏著兇險,有智慧的人不會夸耀它。

    2、勢莫加君子,德休與小人。君子勢不于力也,力盡而勢亡焉。小人勢不惠人也,趨之必禍焉。
    【譯文】勢力不要施加給君子,仁德不能給予小人。君子的勢力不表現在權勢上,以權勢為勢力的人一旦權勢喪失勢力也就消亡了。小人的勢力不會給人帶來好處,趨附它一定會招致禍害啊。

    3、眾成其勢,一人堪毀。強者凌弱,人怨乃棄。勢極無讓者疑,位尊弗恭者忌。
    【譯文】眾多的人才能成就勢力,一個人卻可以毀掉它。有勢力的人欺凌弱小的人,人們怨恨他就會離棄他。勢力達到頂點而不知退讓的人讓人猜疑,地位尊貴而不謙恭的人使人嫉恨。

    4、勢或失之,名或謗之,少怨者再得也。勢固滅之,人固死之,無驕者惠嗣焉。
    【譯文】勢力有時會失去,名聲有時會遭誹謗,少發怨言的人能失而復得。勢力一定會消失的,人終會死亡的,不驕縱的人才能惠及子孫。

    利卷三

    1、惑人者無逾利也。利無求弗獲,德無施不積。
    【譯文】迷惑人的東西沒有超過利益的了。利益不追求它就不能獲得,仁德不施舍就不能積累。

    2、眾逐利而富寡,賢讓功而名高。利大傷身,利小惠人,擇之宜慎也。天貴于時,人貴于明,動之有戒也。
    【譯文】追逐利益的人眾多但富貴的人卻很少,賢明的人出讓功勞但他的名望卻有增高。利益大的容易傷害自身,利益小的能給自己帶來實惠,選擇它們應該慎重。天道貴在有其規律,人貴在明智有節,行動要遵守戒規。

    3、眾見其利者,非利也。眾見其害者,或利也。君子重義輕利,小人嗜利遠信,利御小人而莫御君子矣。
    【譯文】許多人都能看見的利益,就不是利益了。許多人都視為有害的東西,有的卻是有利益的。君子重視道義而輕視利益,小人貪戀利益而遠離信用,利益可以驅使小人而不能驅使君子。

    4、利無盡處,命有盡時,不怠可焉。利無獨據,運有興衰,存畏警焉。
    【譯文】利益沒有窮盡的地方,生命卻有終了的時候,不懈怠就可以了。利益不能獨自占據,運氣有好有壞,心存畏懼就能警醒了。

    辯卷四

    1、物樸乃存,器工招損。言拙意隱,辭盡鋒出。
    【譯文】事物樸實無華才能得以保存,器具精巧華美才招致損傷。拙於言辭才能隱藏真意,話語說盡鋒芒就顯露了。

    2、識不逾人者,莫言斷也。勢不及人者。休言諱也。力不勝人者,勿言強也。
    【譯文】見識不能超過別人的人,不要說判斷的話。勢力弱於別人的人,不要說忌諱的話。力量不如別人的人,不要說勉強的話。
    3、王者不辯,辯則少威焉。智者訥言,訥則惑敵焉。勇者無語,語則怯行焉。
    【譯文】稱王的人不和人爭辯,爭辯會減少他的威嚴。有智慧的人話語遲鈍,話語遲鈍可以迷惑敵人。勇敢的人并不多言,多言會使行動猶豫。

    4、忠臣不表其功,竊功者必奸也。君子堪隱人惡,謗賢者固小人也矣。
    【譯文】忠臣不會表白他的功勞,偷取他人功勞的人一定是奸臣。君子可以替人隱瞞缺點,誹謗賢德之士的人一定是小人。

    譽卷五

    1、好譽者多辱也。譽滿主驚,名高眾之所忌焉。
    【譯文】喜好名譽的人多數會遭受侮辱。贊譽太多君主就會驚恐,名聲太高就會招來眾人嫉恨。

    2、譽存其偽,諂者以譽欺人。名不由己,明者言不自贊。貪巧之功,天不佑也。
    【譯文】名譽有虛假的,諂媚的人用它來欺騙他人。名望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明智的人不會自我贊揚。貪婪和巧取所得的功名,上天不會保佑他。

    3、賞名勿輕,輕則譽賤,譽賤則無功也。受譽知辭,辭則德顯,顯則釋疑也。上下無爭,譽之不廢焉。
    【譯文】賞給他人名譽不要隨便,太隨便了名譽就不貴重了,不貴重就失去了它的功效。接受榮譽要懂得辭讓,辭讓就能顯現美德,顯現美德就可以解除猜疑了。上司和下屬沒有爭斗,他們的名譽就不會被廢棄了。

    4、人無譽堪存,譽非正當滅。求譽不得,或為福也。
    【譯文】人沒有名譽可以存活,不是正道得來的名譽卻能讓人毀滅。求取名譽而得不到,這也許就是福氣了。

    情卷六

    1、情濫無行,欲多失矩。其色如一,鬼神莫測。
    【譯文】情感過度就沒有品行,欲望太多就會失去法則。神色保持不變,就無人能猜測出他的心思。

    2、上無度失威,下無忍莫立。上下知離,其位自安。君臣殊密,其臣反殃。小人之榮,情不可攀也。
    【譯文】上司沒有度量容人就會失去威信,下屬不能忍受屈辱就不會成就事業。上司和下屬都懂得保持一定的距離,他們的地位自然會保全。君主和臣子過於親密,做臣子的反而會招來禍殃。小人的榮達,不可以和他們攀附交情。

    3、情存疏也,近不過已,智者無癡焉。情難追也,逝者不返,明者無悔焉。
    【譯文】情感有疏遠的時候,最親近的人不會超過自己,有智慧的人不會對他人癡迷。情感難以追尋,過去的一去不回,明智的人不會懊悔不已。

    4、多情者多艱,寡情者少艱。情之不斂,運無幸耳。
    【譯文】注重情感的人艱辛多,缺乏情義的人磨難少。情感不加收斂,命運就不會有好結果了。

    蹇卷七

    1、人困乃正,命順乃奇。以正化奇,止為樞也。
    【譯文】人處困厄是正常的,命運順利是出人意料的。把逆境轉化為順境,有所不為是關鍵。

    2、事變非智勿曉,事本非止勿存。天災示警,逆之必亡;人禍告誡,省之固益。躁生百端,困出妄念,非止莫阻害之蔓焉。
    【譯文】事情的變化不是有智慧的人就不能掌握,事情的根本不知停止就無法保存。天降災難表示警告,違逆它一定會滅亡;人生禍亂讓人警戒,反省它必有益處。躁進產生無窮禍患,困境容易生出邪惡的念頭,不停止就不能阻止此中害處的蔓延了。

    3、視己勿重者重,視人為輕者輕。患以心生,以蹇為樂,蹇不為蹇矣。
    【譯文】看視自己并不重要的人為人所重視,看視別人十分輕視的人被人輕賤。禍患從思想引發,如果把困境視為樂事,那麼困境就不是困境了。

    4、窮不言富,賤不趨貴。忍辱為大,不怒為尊。蹇非敵也,敵乃亂焉。
    【譯文】窮困不可以說富貴的事,貧賤不要去攀附富貴的人。忍受屈辱是最重要的,不發怨怒是最寶貴的。困境不是敵人,真正的敵人是放縱胡為。

    釋怨卷八

    1、世之不公,人怨難止。窮富為仇,彌禍不消。
    【譯文】世道不公平,人們的怨恨就難以停止。窮人與富人互相仇視,遍布的禍患就無法消除。

    2、君子不念舊惡,舊惡害德也。小人存隙必報,必報自毀也。和而弗爭,謀之首也。  
    【譯文】君子不計較以往的恩怨,計較以往的恩怨會損害君子的品行。小人心有隙怨一定要報復,這樣只能讓我毀滅。講和而不爭斗,這是謀略首先要考慮的。

    3、名不正而謗興,正名者必自屈也焉。惑不解而恨重,釋惑者固自罪焉。私念不生,仇怨不結焉。
    【譯文】沒有適當的名義就會惹來非議,讓名義歸正就一定要委屈自己了。疑惑不能解除仇恨就會加重,想消融疑惑的人一定要自我譴責了。自私的念頭不產生,仇怨就不會結下了。

    4、寬不足以悅人,嚴堪補也。敬無助于勸善,諍堪教矣。
    【譯文】寬厚并不能討好所有的人,嚴厲可以作為它的補充。恭敬對勸人改過沒有幫助,諍諫就可以教導他了。

    心卷九

    1、欲無止也,其心堪制。惑無盡也,其行乃解。
    【譯文】欲望是沒有止境的,思想可以制伏他。疑惑是沒有盡頭的,踐行就能解除它。

    2、不求于人,其尊弗傷。無嗜之病,其身靡失。自棄者人莫救也。
    【譯文】不向他人求助,尊嚴就不能受到傷害。沒有特殊愛好的毛病,自身就不會迷失。自我放棄的人人們無法拯救他。

    3、苦樂無形,成于心焉。榮辱存異,賢者同焉。事之未濟,志之非達,心無怨而憂患弗加矣。
    【譯文】苦與樂沒有一定的形態,它的形成取決於人們的思想。榮與辱存有差異,賢明的人卻同等對待它們。事情沒有成功,志向不能達到,思想上沒有抱怨就不會增加人的懮慮和禍患了。

    4、仁者好禮,不欺其心也。智者示愚,不顯其心哉。
    【譯文】仁德的人喜好禮儀,是不愿欺騙他的思想。有智慧的人顯現愚鈍,是不想暴露他的思想。

    修身卷十

    1、服人者德也。德之不修,其才必曲,其人非善矣。
    【譯文】讓人信服的是一個人的品行。不培養品行,人的才能就會用於偏邪,他的下場便不是善終了。

    2、納言無失,不輟亡廢。小處容疵,大節堪毀。敬人敬心,德之厚也。
    【譯文】采納他人的建議就沒有缺失,不中途停止就不會前功盡棄。小的地方存有缺點,大的節操就可以被葬送掉。尊敬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思想,這是提高品德的關鍵處。

    3、誠非致虛,君子不行詭道。禍由己生,小人難于勝己。謗言無懼,強者不縱,堪驗其德焉。
    【譯文】真誠不能靠虛假得來,所以君子不使用詭詐之術。禍患由於自身而產生,小人很難戰勝自己。對誹謗的話不懼怕,對勢大的人不放縱,以此可以驗證一個人的品德了。

    4、不察其德,非識人也。識而勿用,非大德也。
    【譯文】看不出人的品行,就算不上會識別人。能識人卻不能任用他,就不能說是德高者了。
     
    《止學》讀后感
    閱讀《止學》,欣喜好文,過目不忘,愛不釋手。
    “止學”,不是教人們盲目地停止學習,而是叫你有質量有效果地去學習實踐。前人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此乃夫一座右銘也。不為什麼,只是喜歡,就像日常生活中的三頓飯一樣,不吃不行,人生的享受。
    俺相信,當你喜歡上《止學》,沉浸于它博大深奧空間,并置身于人生勝敗榮辱漩渦中,加以日常運用實踐時,你便已站在了生命的制高點上,無論你的人生狀態是忙著還是閑著、是受寵還是失意、是清貧還是富貴、是成功還是失敗,你都會從容面對,心平氣和,順其自然,你的人生都會變得輕松自如,清靜自在起來。
    《止學》源于現實,高于生活,它集圣賢高度智慧與實踐,清醒地引導人們去看清這個世界和人生的真相,什么是真實的、值得珍惜追求的,什么是虛幻需要舍棄的;告訴我們什么是生活中的智慧,并明確智慧(道)與聰明(術)的界限,引導我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作舍身取義正人君子,而不是貪圖功利的勢利小人。
    《止學》以明智透徹的哲理,告訴我們怎樣去認識人生中必須經歷的關于名譽、利益、交友、情感等重大問題;怎樣看待困境、窮富、苦樂等人生境遇;怎樣與環境、與人、與自己的內心相處,它指出,禍患由于我們自己所做下的“因”產生,告訴我們修身養性、注重道德養成的重要性,君子貴在改變和戰勝自己。一個人生命的成長,就在這樣的取舍和掌握界限的“度”中平衡,同時在取舍中衡量其自身的價值與質量,并最終決定生命延續之長遠意義。按照它的指向去經營人生具體環節,無不獲得令人欣慰的成就。
    捧讀《止學》,想起了“七、一”建黨九十周年xx講話中關于培養教育下一代的重要章節,這一理念體現了人民的政黨關注民族興盛生死存亡的高度責任感,這對我們的國家、我們每一個家庭都是極其重要的大事。
    夫一臆想,如果我們能不失時機地、有效地導向我們的子孫,從小能得以《止學》觀念的認知灌輸,并在孩子們的成長經歷中得以讀懂運用、舉一反三,融會貫通,那我們的孩子會在艱苦的人生道路中發展出應對困境的優良人格特性,與人合作的開闊心胸視野。當他們的智商與情商正常地同步發展,長江后浪推前浪,那將是一種具有無限生命力的精神動力及巨大潛能要素,還愁“青”不勝于“藍”嗎?還愁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難以實現嗎?!
    我們的家族、民族、國家的希望在孩子們身上,《止學》中的智慧是我們給孩子們最到位的營養才智,也是他們發揮后勁兒、能走的更遠更好的經營人生的發展源泉,而一個成功的人生,不僅僅只具備生活技能,而是優良的人格品質及較全面的綜合素質。
    我們都深愛自己的孩子,希望他們發展的好。反思我們的教育,在陶冶性情、積累涵養、讀書指導實踐這方面占多大的比重?不知不覺中,我們看重的是什么,而忽略了什么?什么對一個人一生起最重要的畫龍點睛的作用?什么是傳承?不見偏差,將貽誤子孫后代生生世世!
    一個民族的興盛重在教育,而我們的老祖宗給后代提供了全方位的做人理念,這是我們每個生長在東方人的幸運。而教育的重頭戲在于教育者的身教。我們每個長輩成人能在自身的人生道路每個階段切實做好自己,復興我們的家族乃至民族指日可待。
    讀止學精神,悟做人智慧,生命將因學用結合《止學》而超越世間煩惱憂患、恐懼抑郁。不信,我們都來品讀,直至自己的心認為它的確是一部湮沒久遠的關于人生勝敗榮辱的絕學!
    這里我鄭重地將這部《止學》,送給我可愛的孩子們,真希望你們能靜下心來閱讀并逐漸感興趣,哪怕事務纏身,哪怕似懂非懂,也要抽出時間來結合自己的成長實踐來認真讀一讀天賜的好書,也許它會改變你的一生。
    止學》深入淺出,哲理經到,它需要你讀一生。我認定一個讀與不讀的人的人生,會決然不一樣,真的不是神秘化。我想這部書,只要有一定人生閱歷,都會喜歡。
    孩子們,我希望你們是務實的,但不希望你們一輩子被事物所湮,希望你們做好自己后代的表率,畢竟將來的世界是更文明美好的,而這世界屬于你們和你們的后代!我相信,你們有條件有能力走到自己人生的至高點。
    止學,學無止境!
    《止學》
    隋 文中子
    智極則愚也。圣人不患智寡,患德之有失焉。
    才高非智,智者弗顯也。位尊實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謀,智有窮而道無盡哉。
    謀人者成于智,亦喪于智也。謀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智有所缺,深存其敵,慎之少禍焉。
    智不及而謀大者毀,智無歇而謀遠者逆。智者言智,愚者言愚,以愚飾智,以智止智,智也。
    勢無常也,仁者勿恃。勢伏兇也,智者不矜。
    勢莫加君子,德休于小人。君子勢不于力也,力盡而勢亡焉。小人勢不惠人也,趨之必禍焉。
    眾成其勢,一人堪毀。強者凌弱,人怨乃棄。勢極無讓者疑,位尊弗恭者忌。
    勢或失之,名或謗之,少怨者再得也。勢固滅之,人固死之,無驕者惠嗣焉。
    惑人者無逾利也,利無求弗獲,德無施不積。
    眾逐利而富寡,賢讓功而名高。利大傷身,利小惠人,擇之宜慎也。天貴于時,人貴于明,動之有戒也。
    眾見其利者,非利也。眾見其害者,或利也。君子重義輕利,小人嗜利遠信,利御小人而莫御君子矣。
    利無盡處,命有盡時,不怠可焉。利無獨據,遠有興衰,存畏警焉。
    物樸乃存,器工招損。言拙意隱,辭盡鋒出。
    識不逾人者,莫言斷也。勢不及人者,休言諱也。力不勝人者,勿言強也。
    王者不辯,辯則少威焉。智者訥言,訥則惑敵焉。勇者無語,語則怯行焉。
    忠臣不表其功,竊功者必奸也。君子堪隱,人惡,謗賢者固小人矣。
    譽存其偽,諂者以譽欺人。名不由己,明者言不自贊。貪巧之功,天不佑也。
    賞譽勿輕,輕則譽賤,賤則無功也。受譽知辭,辭則德顯,顯則釋疑也。上下無爭,譽之不廢焉。
    人無譽堪存,譽非正當滅。求譽不得,或為福也。
    情濫無行,欲多失矩。其色如一,神鬼莫測。
    上無度失威,下無忍莫立。上下知離,其位自安。君臣殊密,其臣反殃。小人之榮,情不可攀也。
    情存疏也,近不過己,智者無癡焉。情難追也,逝者不返,明者無悔焉。
    多情者多艱,寡情者少難。情之不斂,運無幸耳。
    人困乃正,命順乃奇。以正化奇,止為樞也。
    事變非智勿曉,事本非止勿存。天災示警,逆之必亡;人禍告誡,省之固益。燥生百端,困出妄念,非止莫阻害之蔓焉。
    視己勿重者重,視人為輕者輕。患以心生,以蹇(jian)為樂,蹇不為蹇矣。
    窮不言富,賤不趨貴。忍辱為大,不怒為尊。蹇非敵也,敵乃亂焉。
    世之不公,人怨難止。窮富為仇,彌禍不消。
    君子不念舊惡,舊惡害德也。小人存隙必報,必報自毀也。和而弗爭,謀之首也。
    名不正而謗興,正名者必自屈焉。惑不解而恨重,釋惑者固自罪焉。私念不生,仇怨無結焉。
    寬不足以悅人,嚴堪補也。敬無助于勸善,諍堪教矣。
    欲無止也,其心堪制。惑無盡也,其行乃解。
    不求于人,其尊弗傷。無嗜之病,其身靡失。自棄者人莫救也。
    苦樂無形,成于心焉。榮辱存異,賢者同焉。事之未濟,志之非達,心無怨而憂患弗加矣。
    仁者好禮,不欺其心也。智者示愚,不顯其心哉。
    服人者德也。德之不修,其才必曲,其人非善矣。
    納言無失,不輟亡廢。小處容疵,大節堪毀。敬人敬,德之厚也。
    誠非虛致,君子不行詭道。禍由己生,小人難于勝己。謗言無懼,強者不縱,堪驗其德焉。
    不察其德,非識人也。識而勿用,非大德矣。

    《止學》▎一部湮沒已久的絕學 曾國藩李嘉誠的床頭書

    《止學》,這是一部湮沒久遠的關于勝敗榮辱的絕學。當您開始學習此智慧時,您便已站在了人生的制高點上!

    《止學》作者王通,號文中子,隋朝大儒,史書中關于他的文字不多,但他門下的弟子則有大名鼎鼎的唐太宗開國時的一批元勛魏征、李靖、徐世績、房玄齡……。所以他對于開創唐代文化思想來說可謂功績卓絕,此著作是以道家思想論處世之道的典范之作。

    千萬不要小瞧一個“止”字,它關乎每一個人的勝敗榮辱:對于大人物來說,一個“止”決定了其平凡與偉大;對于一個平凡人來說,它決定了他的成與敗;對于賭徒來說,它決定了輸與贏……“止”之奧妙,存乎一心。

    清人曾國藩少時就深愛《止學》一書,他一生的作為和成就,處處都有“止”的烙印。而今人李嘉誠更是按《止學》的要義身體力行,甚至將“知止”二字高懸于辦公室的醒目之處,終使其成為一代商界至尊。他們均是“知止”的范和“止學”的受益者,這從一個側面告訴人們:《止學》的影響是深遠的,任何人都不該忽視,欲成大事尤其如此。

    智卷一

    1、智極則愚也,圣人不患智寡,患德有失焉。

    【譯文】過於聰明就是愚蠢了。圣人不擔心自己的智謀少,而擔心自己的品德有缺失。

    2、才高非智,智者弗顯也。位尊實危,智者不就也。大智知止,小智惟謀,智有窮而道無盡哉。

    【譯文】才能出眾不是智慧,有智慧的人并不顯露自己。地位尊崇其實充滿危險,有智慧的人不戀權位。大智慧的人知道適可而止,小聰明的人只是不停地謀劃,智計有窮盡的時候而天道卻沒有盡頭。

    3、謀人者成于智,亦喪于智。謀身者恃其智,亦舍其智也。智有所缺,深存其敵,慎之少禍焉。

    【譯文】謀劃別人的人成功在其智計上,也會失敗在其智計上。謀劃保全自身的人依靠其智計,也要舍其智計。智計有它缺欠的地方,謀略存有他的敵手,謹慎使用才能減少禍患。

    4、智不及而謀大者毀,智無竭而謀遠者逆。智者言智,愚者言愚,以愚飾智,以智止智,智也。

    【譯文】智慧不夠卻謀劃大事的人只能失敗,智計不知停止卻謀求長遠的人很難如愿。對有智慧的人說智慧,對愚蠢的人說愚蠢,用愚蠢來掩飾智慧,用智慧來停止智計,這是真正的智慧。

    用勢卷二

    1、勢無常也,仁者勿恃。勢伏兇也,智者不衿。

    【譯文】勢力沒有永恒的,仁德的人一會依靠它。勢力埋伏著兇險,有智慧的人不會夸耀它。

    2、勢莫加君子,德休與小人。君子勢不于力也,力盡而勢亡焉。小人勢不惠人也,趨之必禍焉。

    【譯文】勢力不要施加給君子,仁德不能給予小人。君子的勢力不表現在權勢上,以權勢為勢力的人一旦權勢喪失勢力也就消亡了。小人的勢力不會給人帶來好處,趨附它一定會招致禍害啊。

    3、眾成其勢,一人堪毀。強者凌弱,人怨乃棄。勢極無讓者疑,位尊弗恭者忌。

    【譯文】眾多的人才能成就勢力,一個人卻可以毀掉它。有勢力的人欺凌弱小的人,人們怨恨他就會離棄他。勢力達到頂點而不知退讓的人讓人猜疑,地位尊貴而不謙恭的人使人嫉恨。

    4、勢或失之,名或謗之,少怨者再得也。勢固滅之,人固死之,無驕者惠嗣焉。

    【譯文】勢力有時會失去,名聲有時會遭誹謗,少發怨言的人能失而復得。勢力一定會消失的,人終會死亡的,不驕縱的人才能惠及子孫。

    利卷三

    1、惑人者無逾利也。利無求弗獲,德無施不積。

    【譯文】迷惑人的東西沒有超過利益的了。利益不追求它就不能獲得,仁德不施舍就不能積累。

    2、眾逐利而富寡,賢讓功而名高。利大傷身,利小惠人,擇之宜慎也。天貴于時,人貴于明,動之有戒也。

    【譯文】追逐利益的人眾多但富貴的人卻很少,賢明的人出讓功勞但他的名望卻有增高。利益大的容易傷害自身,利益小的能給自己帶來實惠,選擇它們應該慎重。天道貴在有其規律,人貴在明智有節,行動要遵守戒規。

    3、眾見其利者,非利也。眾見其害者,或利也。君子重義輕利,小人嗜利遠信,利御小人而莫御君子矣。

    【譯文】許多人都能看見的利益,就不是利益了。許多人都視為有害的東西,有的卻是有利益的。君子重視道義而輕視利益,小人貪戀利益而遠離信用,利益可以驅使小人而不能驅使君子。

    4、利無盡處,命有盡時,不怠可焉。利無獨據,運有興衰,存畏警焉。

    【譯文】利益沒有窮盡的地方,生命卻有終了的時候,不懈怠就可以了。利益不能獨自占據,運氣有好有壞,心存畏懼就能警醒了。

    辯卷四

    1、物樸乃存,器工招損。言拙意隱,辭盡鋒出。

    【譯文】事物樸實無華才能得以保存,器具精巧華美才招致損傷。拙於言辭才能隱藏真意,話語說盡鋒芒就顯露了。

    2、識不逾人者,莫言斷也。勢不及人者。休言諱也。力不勝人者,勿言強也。

    【譯文】見識不能超過別人的人,不要說判斷的話。勢力弱於別人的人,不要說忌諱的話。力量不如別人的人,不要說勉強的話。

    3、王者不辯,辯則少威焉。智者訥言,訥則惑敵焉。勇者無語,語則怯行焉。

    【譯文】稱王的人不和人爭辯,爭辯會減少他的威嚴。有智慧的人話語遲鈍,話語遲鈍可以迷惑敵人。勇敢的人并不多言,多言會使行動猶豫。

    4、忠臣不表其功,竊功者必奸也。君子堪隱人惡,謗賢者固小人也矣。

    【譯文】忠臣不會表白他的功勞,偷取他人功勞的人一定是奸臣。君子可以替人隱瞞缺點,誹謗賢德之士的人一定是小人。

    譽卷五

    1、好譽者多辱也。譽滿主驚,名高眾之所忌焉。

    【譯文】喜好名譽的人多數會遭受侮辱。贊譽太多君主就會驚恐,名聲太高就會招來眾人嫉恨。

    2、譽存其偽,諂者以譽欺人。名不由己,明者言不自贊。貪巧之功,天不佑也。

    【譯文】名譽有虛假的,諂媚的人用它來欺騙他人。名望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明智的人不會自我贊揚。貪婪和巧取所得的功名,上天不會保佑他。

    3、賞名勿輕,輕則譽賤,譽賤則無功也。受譽知辭,辭則德顯,顯則釋疑也。上下無爭,譽之不廢焉。

    【譯文】賞給他人名譽不要隨便,太隨便了名譽就不貴重了,不貴重就失去了它的功效。接受榮譽要懂得辭讓,辭讓就能顯現美德,顯現美德就可以解除猜疑了。上司和下屬沒有爭斗,他們的名譽就不會被廢棄了。

    4、人無譽堪存,譽非正當滅。求譽不得,或為福也。

    【譯文】人沒有名譽可以存活,不是正道得來的名譽卻能讓人毀滅。求取名譽而得不到,這也許就是福氣了。

    情卷六

    1、情濫無行,欲多失矩。其色如一,鬼神莫測。

    【譯文】情感過度就沒有品行,欲望太多就會失去法則。神色保持不變,就無人能猜測出他的心思。

    2、上無度失威,下無忍莫立。上下知離,其位自安。君臣殊密,其臣反殃。小人之榮,情不可攀也。

    【譯文】上司沒有度量容人就會失去威信,下屬不能忍受屈辱就不會成就事業。上司和下屬都懂得保持一定的距離,他們的地位自然會保全。君主和臣子過於親密,做臣子的反而會招來禍殃。小人的榮達,不可以和他們攀附交情。

    3、情存疏也,近不過已,智者無癡焉。情難追也,逝者不返,明者無悔焉。

    【譯文】情感有疏遠的時候,最親近的人不會超過自己,有智慧的人不會對他人癡迷。情感難以追尋,過去的一去不回,明智的人不會懊悔不已。

    4、多情者多艱,寡情者少艱。情之不斂,運無幸耳。

    【譯文】注重情感的人艱辛多,缺乏情義的人磨難少。情感不加收斂,命運就不會有好結果了。

    蹇卷七

    1、人困乃正,命順乃奇。以正化奇,止為樞也。

    【譯文】人處困厄是正常的,命運順利是出人意料的。把逆境轉化為順境,有所不為是關鍵。

    2、事變非智勿曉,事本非止勿存。天災示警,逆之必亡;人禍告誡,省之固益。躁生百端,困出妄念,非止莫阻害之蔓焉。

    【譯文】事情的變化不是有智慧的人就不能掌握,事情的根本不知停止就無法保存。天降災難表示警告,違逆它一定會滅亡;人生禍亂讓人警戒,反省它必有益處。躁進產生無窮禍患,困境容易生出邪惡的念頭,不停止就不能阻止此中害處的蔓延了。

    3、視己勿重者重,視人為輕者輕。患以心生,以蹇為樂,蹇不為蹇矣。

    【譯文】看視自己并不重要的人為人所重視,看視別人十分輕視的人被人輕賤。禍患從思想引發,如果把困境視為樂事,那麼困境就不是困境了。

    4、窮不言富,賤不趨貴。忍辱為大,不怒為尊。蹇非敵也,敵乃亂焉。

    【譯文】窮困不可以說富貴的事,貧賤不要去攀附富貴的人。忍受屈辱是最重要的,不發怨怒是最寶貴的。困境不是敵人,真正的敵人是放縱胡為。

    釋怨卷八

    1、世之不公,人怨難止。窮富為仇,彌禍不消。

    【譯文】世道不公平,人們的怨恨就難以停止。窮人與富人互相仇視,遍布的禍患就無法消除。

    2、君子不念舊惡,舊惡害德也。小人存隙必報,必報自毀也。和而弗爭,謀之首也。  

    【譯文】君子不計較以往的恩怨,計較以往的恩怨會損害君子的品行。小人心有隙怨一定要報復,這樣只能讓我毀滅。講和而不爭斗,這是謀略首先要考慮的。

    3、名不正而謗興,正名者必自屈也焉。惑不解而恨重,釋惑者固自罪焉。私念不生,仇怨不結焉。

    【譯文】沒有適當的名義就會惹來非議,讓名義歸正就一定要委屈自己了。疑惑不能解除仇恨就會加重,想消融疑惑的人一定要自我譴責了。自私的念頭不產生,仇怨就不會結下了。

    4、寬不足以悅人,嚴堪補也。敬無助于勸善,諍堪教矣。

    【譯文】寬厚并不能討好所有的人,嚴厲可以作為它的補充。恭敬對勸人改過沒有幫助,諍諫就可以教導他了。

    心卷九

    1、欲無止也,其心堪制。惑無盡也,其行乃解。

    【譯文】欲望是沒有止境的,思想可以制伏他。疑惑是沒有盡頭的,踐行就能解除它。

    2、不求于人,其尊弗傷。無嗜之病,其身靡失。自棄者人莫救也。

    【譯文】不向他人求助,尊嚴就不能受到傷害。沒有特殊愛好的毛病,自身就不會迷失。自我放棄的人人們無法拯救他。

    3、苦樂無形,成于心焉。榮辱存異,賢者同焉。事之未濟,志之非達,心無怨而憂患弗加矣。

    【譯文】苦與樂沒有一定的形態,它的形成取決於人們的思想。榮與辱存有差異,賢明的人卻同等對待它們。事情沒有成功,志向不能達到,思想上沒有抱怨就不會增加人的懮慮和禍患了。

    4、仁者好禮,不欺其心也。智者示愚,不顯其心哉。

    【譯文】仁德的人喜好禮儀,是不愿欺騙他的思想。有智慧的人顯現愚鈍,是不想暴露他的思想。

    修身卷十

    1、服人者德也。德之不修,其才必曲,其人非善矣。

    【譯文】讓人信服的是一個人的品行。不培養品行,人的才能就會用於偏邪,他的下場便不是善終了。

    2、納言無失,不輟亡廢。小處容疵,大節堪毀。敬人敬心,德之厚也。

    【譯文】采納他人的建議就沒有缺失,不中途停止就不會前功盡棄。小的地方存有缺點,大的節操就可以被葬送掉。尊敬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思想,這是提高品德的關鍵處。

    3、誠非致虛,君子不行詭道。禍由己生,小人難于勝己。謗言無懼,強者不縱,堪驗其德焉。

    【譯文】真誠不能靠虛假得來,所以君子不使用詭詐之術。禍患由於自身而產生,小人很難戰勝自己。對誹謗的話不懼怕,對勢大的人不放縱,以此可以驗證一個人的品德了。

    4、不察其德,非識人也。識而勿用,非大德也。
    【譯文】看不出人的品行,就算不上會識別人。能識人卻不能任用他,就不能說是德高者了。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天堂| 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481页| 67194熟妇在线观看线路| 久久精品蜜芽亚洲国产AV| 粗壮挺进邻居人妻| 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9久久6|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网站| 东京热TOKYO综合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亚洲 校园 欧美 国产 另类|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好看电影 | 换着玩人妻中文字幕| 毛片免费观看天天干天天爽| 丰满无码人妻热妇无码区|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 亚洲精品男男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欧美色五月俺也去|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99久久免费只有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久天啪天天久久99久孕妇| 亚洲天堂av日韩精品| AV无码国产在线看免费网站| 国产免费无遮挡吃奶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看| 韩国青草无码自慰直播专区| 在线涩涩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不卡| 无码H黄肉3D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5G| 国产亚洲色视频在线| 久久久国产精品VA麻豆|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 | 国产成人综合色就色综合 | 少妇粗大进出白浆嘿嘿视频 | 一卡二卡三卡四卡视频区|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上班人妻精品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