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1. 極限心率:220-年齡。例如:一個50歲的人,他的極限心率是:220-50=170次/分鐘。 2. 基礎脈搏:早晨,起床前安靜的1分鐘的臥位脈搏數。每個人的基礎脈搏是相對穩定的。 3. 晨脈:即基礎脈搏
現在,大把講究“樂活”的人進行體育運動。如何評定煅練效果,用具體指標衡量自己的身體,從而科學地指導運動,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是絕大多數運動者不了解(或者不掌握)的。對于不是從事專業體育運動的的普通人來說,測量脈搏是最簡單易行的方法。我們可以用這個方法檢驗運動能力和煅練效果、調控運動量等等。 一、運動強度 運動量和運動方式因運動目的而異,例如減肥、強化肌肉、比賽、健身都有不同的方式方法。我講的運動量特指健身,強調煅練心肺功能的運動量。 (1)通常一次健身運動的強度應該使自己的脈搏達到極限心率的70%,并持續一段時間。只有這樣才能強化呼吸,增大肺活量,刺激肌體功能。經過一段時間的煅煉后,可以使紅血球個數增加,個體的體積減小,而表面積增加。這樣就加大了氧氣與二氧化碳的交換量,代謝能力加強,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加,起到煅練心肺功能的作用,這就是所謂“有氧運動”。 (2)仍以50歲的人為例,在煅練中應該達到的運動強度是使自己的脈搏為極限心率的70%,即(220-50)×70%=119次/分鐘,并且在這個強度上的累積時間應達到8~12分鐘。 (3)持續時間可以分段累積。例如:脈搏在119次/分鐘持續2分鐘后,稍作休息,當下降到85~90次/分鐘,再進行第二次高強度運動;反復幾次,達到累積時間。 (4)例如:有兩個“小”朋友跟我游泳,在他們小的時候我并沒有每次幾千米的要求他們,只是強調“水感”。當他們到了18~20歲,則要求他們每個200米后,心率要達到150~170次/分鐘,雖然沒有做過專門的短距離沖刺訓練,但他們倆的爆發力與耐力都不錯,而且身體發育非常均衡,一個1.84米,另一個1.87米,細腰寬肩,漂亮極了。 二、運動能力 如何衡量自己的運動能力? 當我們進行運動時,脈搏加快;停止運動后,脈搏減緩。 脈搏加快的速率標志著爆發力的強弱;脈搏減緩的速率反映了血氧水平(恢復能力)。 三、脈差 (1)測量基礎脈搏。 (2)慢慢站起即刻測量1分鐘立位脈搏數。 (3)測量脈差:立位脈搏數-基礎脈搏數=脈差。例如:基礎脈搏55次/分鐘,立位脈搏75次/分鐘。75-55=20次/分鐘。 20就是脈差。 評定的標準: (1)通常18次/分鐘為脈差的臨界值 (2)脈差小于18次/分鐘時,運動負荷較低。 (3)脈差等于18次/分鐘時,是身體疲勞的臨界狀態。如果運動員的體質好、訓練水平高,這一差數遠遠高于18次。個別運動員的差數達到40后,才會出現嚴重的機體疲勞癥狀。而體質弱、運動水平較低的人脈差一般在20-25次就會出現明顯的身體疲勞指征。 用測量脈搏次數評定運動量時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基礎脈搏不變。例如:60次/分。經過一定運動負荷后立位晨脈可能會升到70、80、90、100。這種運動量屬于可以承受的運動負荷(對于提高運動成績而言這是必須的訓練強度),這樣的脈差數不至于造成疲勞的積累。 (2)基礎脈搏增加。例如:70次/分,而且立位晨脈也在較高的水平上,例如:90次/分以上,說明疲勞程度逐漸加深。這時身體會出現明顯不適。如: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心率不齊、出虛汗等等現象。此時必須進行調整,使各種癥狀得到明顯的緩解。 (3)運動后脈搏出現明顯的反應,脈差在臨界值上下波動,說明取得最好的煅練效果。 四、晨脈 所謂“晨脈”就是基礎脈搏。最簡便的方法,是在用運動后第二天的晨脈來判斷運動量是否恰當。運動后如果第二天晨脈不變,說明運動量合適,晨脈增加5次/分以上,說明前一天運動量偏強,應當降低運動量或運動強度。 五、舉例 我以自己為例說明用測脈搏的方法來掌控運動負荷。 (1)我通常以200米游泳沖刺作為加大運動負荷的手段,游完這個距離要使脈搏達到140次/分鐘,如果達不到我就會加快速度。游完200米一般用時2分30秒~3分,去掉前20秒提速階段,加上結束后20秒左右仍維持的高頻脈搏,平均每次在140次/分鐘的心率大約2分45秒。在一次訓練中,一般進行8~10個沖刺。也就是使高頻心率保持20分鐘左右。 簡單說,我使心率在140次/分鐘保持2分45秒,休息2分45秒;再次使心率達到140次/分鐘,并再次保持2分45秒,再休息2分45秒。重復10次,大約使140次/分鐘心率累積時間為27~28分鐘。(當然,這是我賽前訓練的運動量,常人不宜,切勿模仿!) (2)我的心率從60次/分鐘加速到140次/分鐘大約用20秒的時間;停止運動大約20秒心率開始下降。第一個沖刺結束后1分鐘后心率下降到100次/分鐘,2分鐘后下降到80次/分鐘。第十個沖刺結束后2分30秒下降到100次/分鐘,5分鐘后下降到80次/分鐘。 (3)連續5天保持這個運動量,我的基礎脈搏不變48次/分鐘。5天的脈差分別是12、18、30、29、25(次/分鐘)。休息2天,脈差恢復4次/分鐘。說明第三天最疲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