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12、“大暑”養生:多咸少甜勿進補,心靜少動防中暑

     zjhzjzc 2012-07-21

    12、“大暑”養生:多咸少甜勿進補,心靜少動防中暑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每年72224日交節,此時太陽已達黃經120度。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其氣候特征是:“斗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攝氏40度的高溫天氣,在這酷熱難耐的季節,防暑降溫工作不容忽視。

    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一種水生一種陸生,陸生的螢火蟲產卵于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出現,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大暑時節既是喜溫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也是鄉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節,我國有些地區的人們茶余飯后有以斗蟋蟀為樂的風俗。大暑也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有諺語說:“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意謂在夏天午后,閃電如果出現在東方,雨不會下到這里,若閃電在西方,則雨勢很快就會到來,要想躲避都來不及。

    人們也常把夏季午后的雷陣雨稱之為“西北雨”,并形容“西北雨,落過無車路。”“夏雨隔田埂”及“夏雨隔牛背”等,形象地說明了雷陣雨常常是這邊下雨那邊晴,正如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句:“東邊晴天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大暑尤需防中暑

    1、預防高溫中暑

    大暑時節,尤其要預防高溫中暑。因為進入大暑后,氣候炎熱,酷暑多雨,暑濕之氣容易乘虛而入且暑氣逼人,心氣易于虧耗,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難以將養,而導致疰夏、中暑等病。當出現全身明顯乏力、頭昏、心悸、胸悶、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惡心等癥狀時,多為中暑先兆。

    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應立即將患者移至通風處休息,給病人喝些淡鹽開水或綠豆湯、西瓜汁、酸梅湯等。

    夏季預防中暑的方法: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曬;注意室內降溫;睡眠要充足;講究飲食衛生。有條件的人,進入夏季后,宜常服用一些芳香化濁,清解濕熱之方,如鮮藿香葉、佩蘭葉各10,飛滑石、炒麥芽各30,甘草3,水煎代茶飲。也可在暑熱之季服用一些仁丹、十滴水等。

    2、預防“情緒中暑”

    除高溫中暑外,還應特別注意預防“夏季情感障礙癥”, 即心理學家所說的“情緒中暑”。

    中醫有“天人相應”的養生學說,即人體的精神心理、心態情緒會隨著自然和季節氣候的變化而發生微妙的變化,氣候變化會引起生理和精神情緒的變化。大暑時節高溫酷熱,人們易動“肝火”,會產生心煩意亂、無精打采、思維紊亂、食欲不振、急躁焦慮等異常行為。這是“情緒中暑”所引起的。現代醫學生理學也認為:人的神經細胞對夏日的氣溫、氣壓、濕度和氣流等氣象要素的變化高度敏感,高溫的氣候會影響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節中樞,繼而影響大腦的神經活動和內分泌的激素分泌,于是產生一系列類似“中暑”的癥狀。“情緒中暑”對夏日養生和身心健康的危害甚大。特別是老年體弱者,由于情緒障礙時會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壓升高,甚至會引發猝死。所以,人們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來防止“情緒中暑”的發生:

    第一、要“靜心”養生。俗話說:“心靜自然涼。”越是天熱,我們越要心靜,盡量保持淡泊寧靜的心境。不要生悶氣,遇到不順心的事,要學會情緒轉移,感到心煩意亂時可以想想一片綠林、一片藍天等,平靜一下心情。

    第二、要保證睡眠。情緒與睡眠亦密切相關。睡眠不足,心情會變得急躁。經常作息顛倒或長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緒也不穩定。因為夜間11點至凌晨1點是臟腑氣血回流的時間,此時,血回流到肝臟準備儲存精氣(能量),如果不睡,能量無法被貯藏,就會肝盛陰虛,陰陽失和。

    第三、要調劑好飲食。日常膳食應盡量減少進食油膩食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僅能防暑,還能增進食欲。注意多飲水,以調節體溫,改善血液循環。多進食“清火”的食物和飲料,如新鮮蔬菜、水果、綠茶等。

    第四、要注意養氣。日常生活應保持不急不緩、心平氣和的狀態。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都要保持不急不緩的動作,讓呼吸均勻有序,“氣”自然就會“和”。“氣”順了,轉化為足夠的能量,身心舒展放松,“心”自然就平靜了。

    3、預防陰暑

    此節氣還要預防陰暑傷人,由于酷暑難當,人們常常喜歡晚上到庭院或溪流河邊納涼休息,或當勞動運動出汗后立刻用涼水洗澡,有的則大量喝冷飲,更有甚者干脆室外鋪上涼席睡覺,一覺醒來后卻出現惡寒頭痛,或伴沉重感、鼻塞流涕、喉痛咽干、四肢酸痛、肌膚發熱而無汗,或伴有消化道癥狀如嘔吐腹瀉等等。這是患了傷暑癥中暑的一種,中醫學稱之為陰暑。

    人們夏季對中暑的預防較為重視,但對陰暑證往往認識不足,正如《病論》所說“暑熱逼人者畏而可避,可避者犯之者少,陰寒襲人者快而莫知,莫知則犯之者多,故病暑者陰暑居其八九”。對于陰暑祖國醫學這樣論述的“靜而得之”“避暑乘涼得之”意思指夏天酷暑,人們往往貪涼露宿太過或久臥空調房間或飲用生冷瓜果甜膩之品無度而患此病癥。

    陰暑的致病原因不單純,暑邪而兼有寒和濕,所以陰暑不像中暑那樣明朗化、發病急驟,陰暑病程比較長,濕邪纏綿治療不對路,患者也極為苦惱的。現代醫學認為發生陰暑的原因,炎熱的氣候條件下,體內新陳代謝旺盛、體力消耗大、抵抗力減弱、當遇到氣候突然轉涼或突然受到寒冷刺激后病原微生物會乘虛而人,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嘔吐、腹瀉,甚至造成口眼歪斜。誘發中風及半身癱瘓等病癥預防陰暑的發病切不過于貪涼、露宿、或通宵達旦地使用電扇空調,還要節制生冷飲食和大汗之后冷水淋浴。

    大暑是冬病夏治的好時機

    大暑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盛的時節,在養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說法,故對于那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痹證等陽虛證,是最佳的治療時機。有上述慢性病的朋友,在夏季養生中尤其應該細心調養,重點防治。

    以慢性支氣管炎為例,可內服外用并舉,具體方法:內服溫腎壯陽的金匱腎氣丸、左歸丸等,每日二次,每次一丸,連服一個月。外敷藥可選用白介子20、元胡15、細辛12、甘遂10,同研細末,用姜汁調糊,分成六份,每次取一份攤在直徑約5厘米的油紙或塑料薄膜上,貼在后背的肺俞、心俞、膈俞穴上或貼在雙側的肺俞、百勞、膏肓穴上,用膠布固定。一般貼46小時,如有灼痛感可提前取下,局部微癢或有溫熱舒適感可多貼幾小時。須注意的是,每個伏天(夏季初、中、末三個伏天)貼一次,每年三次,連續貼三年,可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力,降低機體的過敏狀態。這種內、外結合的治療可以有效地根除或緩解癥狀。

    五形人的大暑養生

    中醫的傳統理論以五行理念將人的體質分成木形、火形、土形、金形、水形人。各種體質的人對季節的耐受性不同,因此調養前應找準自己屬于哪種體質。絕對典型的五行人比較少,按照“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原理,大多數人可能兼具兩個臨近的五行體質特點。

    大暑時節是一年之中最熱的節氣,“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此時暑毒外蒸,五形人該怎樣養生呢?

    1、火形人:“石膏化濕粥”可清熱消暑

    體質特點:皮膚赤色,脊背肌肉寬厚,臉形瘦尖,頭小,步履穩重,性情急。

    飲食調養:多吃具有健脾消暑,清熱生津功效的食物,如綠豆、白茅根、竹蔗、木棉花、金銀花、豬肉、太子參、淮山等。

    藥膳選擇:石膏化濕粥

    石膏化濕粥

    原料】生石膏120克,陳皮6克,杏仁15克,薏苡仁30克,粟米5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石膏打碎,粟米、薏苡仁洗凈。將生石膏、陳皮、杏仁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5分鐘左右,去渣取汁,將淘洗干凈的粟米和薏苡仁加入藥汁中,再加適量水,煮至粟米及薏苡仁熟,快熟時加冰糖適量。

    功效】清熱健脾消暑。

    2、金形人:綠豆黃瓜祛暑生津

    體質特點:體形較瘦,但肩背寬,動作敏捷,膚色較白。

    飲食調養:多吃健脾益氣、清熱祛暑生津的食物,如綠豆、黃瓜、豆芽、紫菜、西瓜、番茄、百合等。

    藥膳選擇:馬齒莧綠豆湯

    馬齒莧綠豆湯

    原料】馬齒莧250克,綠豆100克,豬瘦肉250克。

    做法】將馬齒莧除根,去老莖,洗凈后切成段。煲內放適量清水,把綠豆淘洗干凈后直接放入煲內煮約15分鐘,再放豬瘦肉、馬齒莧煮約1-2小時,煮至豬肉軟熟,放入香油、精鹽、味精調味即成。

    功效】清熱祛濕,消暑解毒。

    3、木形人:“玫瑰藕粉粥”可理氣養陰

    體質特點:膚色蒼白,頭小,面長,兩肩廣闊,背部挺直。

    飲食調養:多吃益氣祛暑,清熱生津的食物,如太子參、麥冬、五味子、綠豆、西瓜、桃子等。

    藥膳選擇:玫瑰藕粉粥

    玫瑰藕粉粥

    原料】玫瑰花5克,藕粉30克,冰糖屑15克。

    做法】將玫瑰花洗凈,放入砂鍋中煮15分鐘,去渣取汁,用沸汁沖調藕粉,加冰糖屑,攪勻即成。

    功效】疏肝解郁,理氣養陰。

    4、水形人:豆類當家健脾益氣

    體質特點:體形較胖,偏矮,腹部較大,膚色偏黑,怕寒喜暖。

    飲食調養:多吃綠豆、百合、鴨肉、冬菇、紫菜等食物。

    藥膳選擇:薏苡仁赤豆湯

    薏苡仁赤豆湯

    原料】薏苡仁30克,赤小豆30克,大棗6枚,白糖10克。

    做法】將薏苡仁、赤小豆、大棗分別洗凈,入鍋,加適量清水,用小火慢燉1小時,待薏苡仁、赤小豆熟爛后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化濕利濕,清熱消暑。

    5、土形人:鮮荷葉烹制八寶飯可健脾

    體質特點:皮膚黃色,面圓,頭大、肩背豐厚,腹大,大腿到跳脛部都生得壯實,手足不大,肌肉豐滿。

    飲食調養:避免吃太多生冷、肥甘厚味的食物,宜多吃具有健脾祛濕、清熱消暑功效的食物,例如綠豆、百合、黃瓜、豆芽、鴨肉、紫菜、西瓜、番茄、赤小豆、薏米等。

    藥膳選擇:荷葉藥汁八寶飯

    荷葉藥汁八寶飯

    原料】薏苡仁50克,蓮子15克,粳米250克,鮮荷葉3張,扁豆30克,白豆蔻10克,杏仁20克,胡蘿卜1個,白糖、小蔥各適量。

    做法】將薏苡仁、蓮子、扁豆、白豆蔻、杏仁分別用清水洗凈,備用。將胡蘿卜洗凈切絲。再將淘凈的粳米放入砂鍋中煮至七成熟,撈入盆內,拌入白糖,拌勻。把上述藥物擺在荷葉上,再將粳米飯攤放在藥上,用荷葉包好,上籠蒸熟,取出扣入盆中,再撒上胡蘿卜絲、小蔥即成。

    功效】健脾祛濕。

    大暑時節的飲食

    由于大暑是一年之中最熱的節氣,“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暑毒外蒸,因此飲食宜增咸減甘,做菜可適當放些姜、蔥、蒜、醋。

    飲食調養方面,應食用溫、軟的食物,避免過度喝冷飲,冰凍瓜果、甜膩食物也應少吃。可多吃綠豆、百合、黃瓜、豆芽、鴨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赤小豆、薏米、南瓜等食物清熱祛濕,益氣消暑的食物。

    暑天,運用飲食的營養作用養生益壽,是減少疾病,防止衰老的有效保證。夏季的飲食調養是以暑天的氣候特點為基礎,由于夏令氣候炎熱,易傷津耗氣,因此常可選用藥粥滋補身體。《黃帝內經》有“藥以去之,食以隨之”,“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的論點。著名醫家李時珍尤其推崇藥粥養生,他說:“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也。”藥粥對老年人、兒童、脾胃功能虛弱者都是適宜的。所以,古人稱“世間第一補人之物乃粥也”,“日食二合米,勝似參芪一大包”。《醫藥六書》贊:“粳米粥為資生化育坤丹,糯米粥為溫養胃氣妙品”。可見粥養對人之重要。藥粥雖說對人體有益,也不可通用,要根據每人的不同體質、疾病,選用適當的藥物,配制成粥方可達到滿意的效果。

    夏季養生,水也是人體內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健身益壽之物。俗話說“人是水澆成的”,這話不無道理。水約占人體重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傳統的養生方法十分推崇飲用冷開水。實驗結果也表明。一杯普通的水燒開后,蓋上蓋子冷卻到室溫。這種冷開水在其燒開被冷卻過程中,氯氣比一般自然水減少了1/2,水的表面張力、密度、粘滯度、導電率等理化特性都發生了改變,很近似生物活性細胞中的水,因此容易透過細胞而具有奇妙的生物活性。根據民間經驗,實驗結果,每日清晨飲用一杯新鮮涼開水,幾年之后,就會出現神奇的益壽之功。日本醫學家曾經對46065歲以上的老人做過調查統計,五年內堅持每天清晨喝一杯涼開水的人中,有82%的老人其面色紅潤,精神飽滿,牙齒不松,每日能步行10公里,在這些人中也從未得過大病,由此說來水對人體之重要,是千真萬確的。

    除水之外,酒、湯、果汁等都可稱為飲品。合理選用都能對人體起到很好的強身健體的作用。

    盛夏陽熱下降,絪蘊熏蒸,水氣上騰,濕氣充斥,故在此季節,感受濕邪者較多。在中醫學中,濕為陰邪,其性趨下,重濁粘滯,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食療藥膳以清熱解暑為宜。

    下面是可供大暑節氣選用的佳肴。

    清拌茄子

    原料】嫩茄子500,香菜15,蒜、米醋、白糖、香油、醬油、味精、精鹽、花椒各適量。

    做法】茄子洗凈削皮,切成小片,放入碗內,撒上少許鹽,再投如涼水中,泡去茄褐色,撈出放蒸鍋內蒸熟,取出晾涼;蒜搗末;將炒鍋置于火上燒熱,加入香油,下花椒炸出香味后,連油一同倒入小碗內,加入醬油、白糖、米醋、精鹽、味精、蒜末,調成汁,澆在茄片上;香菜擇洗干凈,切段,撒在茄片上,即成。

    功效】清熱通竅,消腫利尿,健脾和胃。

    熗拌什錦

    原料 豆腐1塊,嫩豆角50,西紅柿50,木耳15,香油、植物油、精鹽、味精蔥末各適量。

    做法】將豆腐、豆角、西紅柿、木耳均切成丁。鍋內加水燒開,將豆腐、豆角、西紅柿、木耳分別焯透(西紅柿略燙即可),撈出淋干水分,裝盤備用。炒鍋燒熱,入植物油,把花椒下鍋,熗出香味,再將蔥末、鹽、西紅柿、味精同入鍋內,攪拌均勻,倒在燙過的豆腐、豆角、木耳上,淋上香油攪勻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健脾清暑,解毒化濕。

    注意豆角中含有血球凝集素A,是一中毒蛋白,加熱后毒性可大為減弱。所以豆角一定要焯透,以防止中毒。

    綠豆南瓜湯

    原料】綠豆50,老南瓜500,食鹽少許。

    做法】綠豆清水洗凈,趁水氣未干時加入食鹽少許(3左右)攪拌均勻,腌制幾分鐘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南瓜去皮、瓤用清水洗凈,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待用。鍋內加水500毫升,燒開后,先下綠豆煮沸2分鐘,淋入少許涼水,再煮沸,將南瓜入鍋,蓋上鍋蓋,用文火煮沸約30分鐘,至綠豆開花,加入少許食鹽調味即可。

    功效】綠豆甘涼,清暑、解毒、利尿;配以南瓜生津益氣。是夏季防暑最佳膳食。

    苦瓜菊花粥

    原料】苦瓜100,菊花50,粳米60,冰糖100

    做法】將苦瓜洗凈去瓤,切成小塊備用。粳米洗凈,菊花漂洗,二者同入鍋中,倒入適量的清水,置于武火上煮,待水煮沸后,將苦瓜、冰糖放入鍋中,改用文火繼續煮至米開花時即可。

    功效】清利暑熱,止痢解毒。適用于中暑煩渴、痢疾等癥。

    注意:喝此粥時,忌食一切溫燥、麻辣、厚膩之物。

    冬瓜筍干老鴨湯

    【原料】老鴨一只,冬瓜、筍干各適量。火腿適量。

    做法1、筍干提前用水浸泡至軟,撈起洗凈撕成長條,切段;2、冬瓜洗凈留皮,去瓤和籽,切塊;火腿稍沖洗,切片;3、老鴨洗凈,斬大塊,冷水下過,汆水后撈起沖凈;4、將10碗水倒入瓦煲燒開,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小火煲兩個小時,下鹽調味飲用。

    功效】清熱消暑、滋陽補虛損。

    注意】焯鴨子的時候用冷水下鍋,可以最大程度地去掉鴨肉的腥氣。

    說明】中醫理論稱鴨肉為“妙藥”和滋補上品,民間也有“大暑老鴨勝補藥”的說法。燉老鴨時加入冬瓜、筍干等食材,既可葷素搭配起到營養互補的效果,又能補虛損、消暑滋陽。

    糖醋嫩藕

    原料】嫩藕500。醋、白糖、精鹽。

    做法】先將嫩藕洗凈去皮,對切成兩半,再切成片狀放入盆內,用沸水連泡兩次使發軟,然后倒去開水,加入醋、白糖、精鹽調拌,腌漬3小時即成。

    功效】主治暑熱煩渴。

    苦瓜炒肉片

    原料】苦瓜250,瘦豬肉100

    做法】苦瓜與瘦肉同炒佐餐。

    功效】主治陰虛燥熱之糖尿病。

    適宜大暑時節的粥、湯、茶

    1、六款適宜大暑的粥品

    大暑節氣正值中伏前后,高溫悶熱;且是雷陣雨最多,易挾濕。暑濕之氣乘虛而入,最易使人心氣虧耗,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會引發苦夏、中暑等病。

    天熱汗多,因此大暑養生,首先要重視補水,平時喝開水最好,必要時,則應該適當補充鹽分和礦物質,以維持身體所必需。此外,夏令氣候炎熱,易傷津耗氣,還應重視以粥養生。

    李時珍認為,食粥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醫藥六書》曰:“粳米粥為資生化育坤丹,糯米粥為溫養胃氣妙品。”由于藥粥對老人、兒童、脾胃功能虛弱者均適宜,古人也稱粥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大暑喝粥需以補氣清暑,健脾養胃為主。清補食物有綠豆、百合、黃瓜、豆芽、鴨肉等;清暑食物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等;健脾養胃食物則為赤小豆、薏米、南瓜等。

    以下介紹的幾種粥品可供選用:

    綠豆粳米粥

    原料】綠豆60,粳米100

    做法】將綠豆放入溫水中浸泡2個小時,再和粳米一起加1000毫升清水煮粥。

    功效】祛熱毒、止煩渴、消水腫.每日早晚各吃一次,特別適合老人和兒童食用。

    苦瓜菊花粥

    原料】苦瓜100,菊花50,粳米60,冰糖適量。

    做法】苦瓜洗凈去瓤,切成小塊。粳米和菊花洗凈,二者同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水開后,將苦瓜塊、冰糖加入鍋中,改用小火煮至米爛粥稠即可。

    功效】清暑熱、止痢解毒,適用于中暑煩渴、下痢等癥的輔助食療。

    注意】忌同時食用濕燥、麻辣、厚膩的食物。

    西瓜皮粥

    原料】西瓜皮100,大米50

    做法】將西瓜皮削去外表硬皮,切成丁。大米淘洗干凈放入沙鍋中,加入適量水和西瓜皮用旺火煮沸,再轉用小火煮成粥,調入白糖即成.

    功效】清熱解暑、利尿消腫,常食可防中暑。

    薏米紅豆粥

    原料】薏米20,赤小豆30,大米100,水適量。

    做法】將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時,大米洗凈,加入適量水,同煮成粥.

    功效】健脾滲濕、清熱消暑。

    清暑扁豆粥

    原料】扁豆15,赤小豆30,懷山藥15,木棉花15,薏米30,鮮荷葉半張,燈芯草少許。

    做法】慢火煮粥,以豆熟透為度,每日2次服用。

    功效】主治中暑。

    四色粥

    原料】綠豆、赤小豆、麥片、黑芝麻等份,白糖或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4味加水共煮粥。侯熟.將白糖調入,空腹溫服。

    功效】主治中暑。

    2五款適宜大暑的湯品

    湯品既可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同時又可補充水分,還有開胃的作用。下面介紹的幾款湯品可供大暑時節選用:

    消暑消食湯

    原料】山楂、甘草、麥芽各50克。薄荷葉50克。

    做法】前三藥冼凈放入砂鍋,加入清水。煮沸十分鐘后放入薄荷葉,立即蓋上并即刻離火。五分鐘后,去渣即可飲用。

    功效】消暑解渴,健脾消食。對于暑天的風熱感冒,發熱、頭痛目赤等有防治作用。

    清暑養陰湯

    原料】枸杞子、五味子各12克,甘草9克。薄荷葉9克。

    做法】前三藥洗凈放入砂鍋加水,煮沸10分鐘后加薄荷葉,加蓋離火,五分鐘后加白糖攪拌均勻,即可飲用。

    功效】益氣養陰,治中署、內熱。

    防暑清咽湯

    原料】玄參、麥冬各15克,桔梗、甘草各5克,胖大海10

    做法】前四藥冼凈放入砂鍋,加清水煮沸15分鐘后離火,加入白糖、最后加入冼凈的胖大海十克。涼后置入冰箱,適時取用。

    功效】可解口干舌燥并治療急、慢性咽喉炎。

    褪暑涼血湯

    原料】大青葉、白茅根、魚腥草、金銀花、淡竹葉各二十克。

    做法】冼凈入砂鍋,加水煮沸后改小火20分鐘后離火。去渣,加白糖攪拌勻。涼后置入冰箱。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可用來治暑天咳嗽,清熱利尿,有極佳效果。

    祛暑益氣湯

    原料】太子參、沙參、石斛、麥冬各15克。

    做法】上藥用水浸泡一小時后,入砂鍋加清水、煮沸后改文火煮30分鐘后離火,加白糖攪拌,晾涼后,擠入檸檬汁數滴,置入冰箱冷藏。

    功效】益氣養陰,潤胃生津,適合眩暈、心悸、乏力者以及老人和兒童飲用。飲用時,可取一份加入涼開水稀釋沖和。

    3六款適宜大暑的茶品

    大暑時節補充水分的途徑除直接飲用白開水外,還可通過茶品來消暑解渴。下面介紹的幾款茶品可供選用:

    焦麥茶

    原料】大麥100

    做法】將大麥炒焦,再加15002000毫升水煮開。晾涼后飲用。

    功效】非常可口又能降溫防暑。

    藿香降溫茶

    原料】藿香和決明子適量。

    做法】將兩種藥材用沸水沖泡,晾涼后飲用。

    功效】防暑降溫,清肝明目。

    菊花竹葉茶

    原料】白菊花、橘皮、山楂、鮮竹葉各510

    做法】用5001000毫升沸水沖泡后飲用。

    功效】清熱祛濕,開胃健脾。

    麥芽茶

    原料】麥芽適量。

    做法】炒黃,配鮮蒿放茶中。

    功效】預防中暑。對高溫勞動者尤宜。

    荷花茶

    原料】鮮荷花6朵。

    做法】將鮮荷花放入砂鍋內,加水500毫升,煎沸3分鐘,取汁倒入茶杯,冷涼代茶飲用。每日1~2劑,頻頻飲服,一般連服3日可痊愈。

    功效】清暑利溫,升陽止血。

    青蒿薄荷茶

    原料】青蒿15,薄荷5

    做法】上藥放入茶杯內,沖入開水,加蓋悶泡15分鐘,待冷后代茶飲用。每日l劑,分數次飲服,一般連服3日可痊愈。

    功效】清虛熱,解暑。

    適宜大暑的八種排毒下火食物

    大暑使天氣進入了一年中最熱的暑伏。火辣辣的太陽不僅會讓人“精神不振”,連食欲都會“一落千丈”。冰水解渴但容易傷胃,雪糕涼快熱量卻不小……那么,有沒有既營養又解暑的食物呢?當然有!以下8種食物就具有既營養又解暑的功能,可供選用:

    1、醋:最佳調味品

    醋在烹調中必不可少,夏季菜中放醋更是有益。夏天細菌繁殖活躍、腸道傳染病增加,此時,醋能對各種病菌有較強的殺傷作用。

    2、苦味菜:最佳蔬菜

    俗話說:天熱食“苦”,勝似進補。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苦味素、生物堿等,具有抗菌消炎、解熱祛暑、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多種功效。

    3、鴨肉:最佳肉食

    鴨肉味甘、咸、性涼,從中醫“熱者寒之”的治病原則看,特別適合體內有熱的人食用,如低燒、虛弱、食少、大便干燥等病癥。

    4、熱茶:最佳飲料

    茶葉中富含鉀元素,既解渴又解乏。美國的一項研究指出,喝綠茶還可以減少1/3因日曬導致的皮膚曬傷、松弛和粗糙。據英國專家的試驗表明,熱茶的降溫能力大大超過冷飲制品,乃是消暑飲品中的佼佼者。

    5、西瓜:最佳水果

    西瓜味甘甜、性寒,民間又叫“寒瓜”,是瓜類中清暑解渴的首選。民間有“每天半個瓜,酷暑能算啥”的說法。夏天出現中暑、發熱、心煩、口渴或其他急性熱病時,均宜用西瓜進行輔助治療。

    6、綠豆粥:最佳粥品

    夏天多吃粥類食品,是我國傳統的保健方法,對身體大有好處。喝粥最好喝綠豆粥,綠豆性涼,有清熱解暑的功效。用于防暑的粥還有荷葉粥、鮮藕粥、生蘆根粥等。

    7、果蔬汁:最佳抗疲勞食物

    夏天四肢倦怠時,多喝些果蔬汁是不錯的選擇。因為新鮮果蔬汁能有效為人體補充維生素以及鈣、磷、鉀、鎂等礦物質,可以增強細胞活力及腸胃功能,促進消化液分泌、消除疲勞。

    8、西紅柿:最佳防曬食物

    德國和荷蘭兩國科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多吃西紅柿可防曬。如果每天食用40克西紅柿醬,被太陽曬傷的風險將減少40%。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番茄紅素在起著主要的作用。

    適宜大暑的運動——游泳

    游泳是夏季最為適宜的健身運動。我國最早的詩歌集《詩經》中,就有“泳之游之”的詞句。大暑盛夏炎熱,酷暑難消,游泳既可讓人得到樂趣,消暑去涼,又能讓人從中得到鍛煉。

    游泳時,人在水中承受的壓力比在空氣中大許多倍。站在齊胸深的水中,呼吸肌可得到有效的鍛煉。經常游泳的人,心臟能得到鍛煉,心肌發達,收縮能歹強。同時,呼吸肌亦強壯有力,肺活量大。

    游泳零中全身肌肉有節奏地進行著緊張收縮、放松舒張的交替活動,鍛練了肌肉,也消耗多余的脂肪。因而,經常游泳,能使人體肌肉富有彈性,體美。經常在冷水中鍛煉,體溫調節機能得到改善,從而增強子人體對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

    游泳時,人體各部分的器官都參與活動,從而加大了人體能量的消耗.促進了新陳代謝,增強了神經、呼吸和消化、血液循環等系統的功能。

    游泳時,水流和波浪對身體的摩擦和沖擊還形成了水對人體的特殊的“按摩”這樣能使全身肌肉得到放松,緊張的神經得到休息,可以對經常失眠的人進行有效的催眠。

    不要剛吃飽飯就游,以免因體表血管擴張,胃腸血液相對減少而影響消化功能。也不要空腹游泳,以防體內能源供不應求,使大腦血糖不足,引起頭暈眼 花,四肢無力,甚至暈倒。游泳的最佳時問是在飯后一小時左右。不宜在烈日下長時間游泳,最好避開中午陽光特別強烈的時問段,以防中暑。游泳前,應充分做好四肢、軀干各類關節和肌群的準備活動,再用涼水澆澆面、胸等部位,慢慢適適應水溫水溫,切不可貿然入水,以防發生抽筋事故。劇烈運動后出汗較多,也不應二即游泳。此時體力疲勞,肌體反應遲鈍,如立即下水.容易產生因動作不協調引起的嗆水,還會使張開的汗腺和毛細血管急劇收縮,出現肌肉痙攣。

    大暑時節的保健七功

    1、大暑六月中坐功

    適應病癥:心火導致的肺經病變

    《遵生八箋》云:“運主太陰四氣。時配手太陰肺燥金。坐功:每日丑、寅時,雙拳踞地,返首向肩引,作虎視,左右各t五度,叩齒,吐納,咽津。治病:頭項胸背風毒,咳嗽上氣,喘渴煩心,胸膈滿,臑臂痛,掌中熱,臍上或肩背痛,風寒,多汗,中風,小便數欠,淹泄,皮膚痛,及健忘,心情郁結,風溫寒熱。”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我國大部分地區通常為一年最熱時期,也是喜濕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天陽下濟,地熱上蒸,天地之氣上下交合,各種植物大都開花結果了,展示了自然界萬物繁榮的景象。本法以“大暑”命名,正是針對這一時令特點而制定的氣功鍛煉方法,適宜于大暑時節鍛煉,可于大暑時開始,至立秋為止。本功法動作簡單,僅要求“雙拳距地,返首向戶引作虎視。”“作虎視”即如猛虎窺視。《素問.氣交變大論》說:“歲火太過,炎暑流行,肺金受邪,發病瘧,少氣咳喘,血溢血泄注下,嗌燥耳聾,中熱肩背熱,上應熒惑星。甚則胸中痛,脅支滿脅痛,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內痛。身熱骨痛而浸淫……痛反譫妄狂越,咳喘息鳴,下甚血溢泄不已……。”炎夏以火熱為特點,從人體五臟來說以心病為多見。火本克金,火太過就會乘金傷肺,而使肺金受邪,出現肺的病變。文中所述本法的主治病癥,大多屬于肺經病變,采用本功法鍛煉,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具體方法:每日凌晨三至七點時,雙拳按地,頭頸向肩部方位扭動、運視,左右方向各三至五次,然后牙齒叩動三十六次,調息吐納,津液咽人丹田九次。可治:頭項胸背風毒,咳嗽上氣,喘渴煩心,胸膈滿,臑臂痛,掌中熱,臍上或肩背痛,風寒,多汗,中風,尿急尿頻,皮膚痛,及健忘,心情郁結,風溫寒熱諸證。

    2、意照膽囊功

    適應病癥:膽囊炎癥。

    具體方法:雙腿并攏站立,雙臂自然垂下,兩掌心貼近股骨外側,中指指尖緊貼風市穴;拔頂,舌抵上腭,卻除心中雜念。兩掌心相搓2分鐘。兩掌心照患處,距離身體約10厘米,每1次照1020分鐘,默念消炎止痛,膽囊暢通。

    3、章門觀想功

    適應病癥:腹瀉、消化不良、腰背疼痛。

    具體方法:自然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內側,中指指尖緊貼風市穴,拔頂,舌抵上腭。提肛,凈除心中雜念。全身放松,意念觀想側腹部。第十一浮肋游離端之下方,章門穴可疏通足蕨陰肝經.每次練功觀想20分鐘以上,每日早晚各練功1次。

    4、膽俞導引功

    適應病癥:口苦。

    具體方法:自然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內側,中指指尖緊貼風市穴,拔頂,舌抵上腭。提肛。凈除心中雜念。全身放松,兩手掌相互摩擦至熱,搓背后第十與第十一胸椎棘之問.兩旁之膽前穴,一上一下為一次,搓64次。舌上卷。有唾液產生勿吐出,可分數咽下,舌盡量保持在上卷狀態。

    5、揉腹搓足功

    適應病癥:舌酸、食道痙攣。

    具體方法:自然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內側,中指指尖緊貼風市穴.拔頂,舌抵上腭。提肛,凈除心中雜念。全身放松,兩手大指與大指、食指與食指相接,兩手內勞宮緊貼小腹部,意念想小腹內有團熱流,兩手在外,外導內引做順時針旋轉36圈,再逆時針旋轉36圈。搓足跟,一上一下為一次,各搓108次,使足跟達到熱脹為好。

    6、按天心穴功

    適應病癥:治高熱昏迷。

    具體方法:用大指按揉手掌之小天心穴,兩手各按揉36次,按時要用力。小天心穴位置位于手掌側,太魚際和小魚際交接之中點,左右手各一穴。

    7、丹田呼吸功

    適應病癥:前列腺炎、痔瘡等。

    具體方法:端坐于椅子上,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大腿與小腿呈90度角。軀干伸直,全身放松,下頜向內微收。左手勞宮正對肚臍,右手內勞宮貼在左手外勞宮處,吸氣收小腹,使小腹貼命門,肛門自動內收。呼氣命門催肚臍。一吸一呼為一次。做108次,收功時,自然恢復至剛開始練功的姿勢。

    大暑功

    72324日至867日。每日于15時練此功法。

    練時盤膝而坐,雙拳于膝前踞地。先伴隨吸氣轉首向左肩至極,并瞪大眼晴而后在閉氣情況下,使眼球向后上轉動3次。最后伴隨呼氣,使頭返正而放松全體。然后再隨吸氣返首向右肩亦虎視3次,如此左右虎視各做5遍,即收功轉為內功靜坐。

    內功鍛煉:叩齒、吐納、咽液。

    防治:頭項胸背風毒、胸膈滿悶、咳逆喘急、小便頻數、大便泄瀉、健忘等癥。

    附錄1

    大暑“四補”

    大暑時節,濕熱的氣候條件使人體消耗增大,如果不注意營養元素的補充,容易引起蛋白質、無鹽機、維生素等的缺乏,從而影響人體新陳代謝,因此大暑時節要講究飲食調節,防止疾病“秋后算賬”。可注意“四補”:

    1、吃豆補蛋白質

    盛夏,人體新陳代謝加快,蛋白質消耗增加,由于消化功能下降,又使蛋白質攝入減少,體內呈現出負氮平衡狀態。各種豆類如豇豆、青豆、扁豆、蠶豆、綠豆、赤豆等,含有品質優良且十分豐富的蛋白質,可有效補充體內蛋白質的不足,滿足機體代謝需要。暑多挾濕,空氣濕度增高,濕易傷脾,濕熱交蒸,人常感到頭昏身重,四肢無力,食欲不振。豆類多具有健脾利濕功效,伏天食用,能夠有效緩解上述濕遏熱伏的表現,令人神清氣爽。

    2、吃蔬菜水果補維生素

    在炎熱的夏季,人體的維生素消耗加大,同時大量飲水也容易把維生素沖出體外,因此夏天飲食結構要多樣化,多吃些水果、蔬菜來補充維生素,現在市場上銷量較大的西紅柿、草莓、胡蘿卜、柿子椒等都含有大量的維生素,這樣對于吸收和平衡體內維生素都有著很好的作用。

    3、喝紫菜湯補無機鹽

    紫菜中不僅富含鈉、鉀、鎂,還含有各種人體需要的無機元素,對咽喉腫痛、煩躁失眠、高脂血癥、高血壓、糖尿病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紫菜湯是老年人夏季補充水和電解質的佳肴。做法是:在湯盆中放入1克左右紫菜、一撮蝦皮,加入適量醬油、蔥花、香油、雞精,將800毫升沸水沖入湯盆即可。

    4、口渴最好喝淡茶水

    夏天大量出汗后容易缺鉀,人體缺鉀就會感到倦怠乏力,且耐熱能力降低。茶葉的含鉀量特別大,約占其干重的15%左右(紅茶比重更大些)。夏天宜飲綠茶不宜飲紅茶。綠茶性苦寒,葉綠湯清,有清涼感,而且氨基酸含量較多,故能消暑降溫。

    附錄2

    夏三月的時令果蔬養療

    《黃帝內經》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人的飲食起居都要和四時相應。夏季歷經農歷456三個月。農歷4月:肝氣已病,心火漸壯。宜增加酸味而減少苦味,以補腎助肝,調養胃氣。農歷5月:肝氣休,心火旺。宜減少酸味而增加苦味,益肝補腎,以固精氣。農歷6月:肝氣微弱而脾氣旺盛。宜節制飲食疏遠女色。此時,陰氣內伏,暑毒外蒸,縱意當風食冷,便多有暴泄疾患。需飲食溫軟,不要太飽,時常飲粟米溫湯(小米粥),豆蔻(多年生的綠色植物)熟水最妙。而整個夏季的特點是心旺腎衰,因此即使很熱時也不宜飲冰水、吃冷飲,否則易引起脾胃虛寒。如果飽腹受寒,必然會引起霍亂吐瀉。

    適宜夏三月的果蔬有:

    冬瓜

    常用量500克。

    功效:清熱解暑,健脾利尿。

    應用:適用于暑癤痱毒,膀胱濕熱,小便不利,水腫等癥。

    制法:將冬瓜洗凈,去皮,去瓤,切成小方塊,加水適量煮熟。

    服法:佐餐食用或單獨食用均可。

    解說:冬瓜性味:甘,溫,無毒。入肺、小腸經。《本草綱目》早有記載,主治小腹水脹,利小便,止渴。能益氣耐老,除心胸脹滿,祛頭面熱,利大小腸,壓丹石毒。可削熱毒痛腫。將冬瓜切成片摩擦痱子,效果很好。搗成汁服,可止消渴煩悶,解毒。冬瓜熱吃味佳,冷吃會使人消瘦。煮食養五臟,因為它能下氣。想要體瘦輕健,可以多吃冬瓜;要想長胖的人則不要吃。凡是患有發背及一切痛疽的人,可以削一大塊冬瓜貼在瘡上,感到瓜熱時就換掉。用冬瓜,散熱毒很好。但久病陰虛的人忌食。丹溪認為這是因它的性喜降而急。孫真人說:九月時不要吃冬瓜,否則令人反胃。只有經霜后的冬瓜吃了最好。

    絲瓜

    常用量100

    功效:清熱,化痰,涼血,解毒。

    應用:適用于患熱病身熱煩渴,痰飲咳嗽、腸風痔漏、崩帶,血淋,療瘡,乳汁不通,痛腫等癥。

    制法:將絲瓜洗凈,去皮,切成小方塊,加水適量煮熱后即可食用。

    服法:佐餐食和或單獨食用均可。

    解說:絲瓜性味:甘,平,無毒。在《本草綱目》中早有記載,主治痘瘡不出,將枯絲瓜燒存性,加朱砂研末,用蜜水調服,很好。將老絲瓜,筋絡貫穿,房隔聯屬。故能通人脈絡臟腑,去風解毒。消腫化痰,去痛殺蟲,以及治各種血病。

    綠豆

    常用量100克。

    功效:清熱解毒,解暑止渴,消腫,降脂。

    應用:適用于冠心病、中暑、暑熱煩渴、瘡毒癤腫、食物中毒。還可預防動脈硬化。

    制法:先將綠豆洗凈,浸泡2小時,加水適量煮熟即可食用。

    服法:第日23次頓服。

    禁忌:脾胃虛寒腹瀉者不宜食用,一般不宜冬季食用。

    番茄

    常用量150克。

    功效: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同便秘。

    應用:適用于高血壓,眼底出血,脾胃虛弱,熱渴,老年性便秘,五臟虛弱,肺氣虧損等癥。

    制法:將鮮番茄洗凈,加水適量煮熟即可食用。也可去皮涼拌食用。

    服法:佐餐用。

    禁忌:腸胃虛寒者不宜食。

    茄子

    常用量150克。

    功效:消腫止痛,補中益氣。

    應用:適用于五臟勞損,寒熱往來,散血止痛,消腫寬腸。可用醋磨后敷毒腫。

    制法:將茄子洗凈,切成大塊,加水適量煮熟即可食用。也可炒熟食用。

    服法:佐餐食用。

    禁忌:長期受寒的人不能多吃。

    西瓜

    常用量西瓜500克。

    功效:除煩止渴,清熱解暑。

    應用:適用于熱盛傷津,暑熱煩渴,小便不利,喉痹,口瘡等癥。

    制法1、將西瓜洗凈,用刀切成牙形。2、挑去西瓜子后食用。

    服法:每日午、晚食用。

    桃子

    常用量水蜜桃2個。

    功效:生津,潤腸,活血,消積。

    應用:適用于煩渴,血瘀,大便不暢,小便不利,脹滿等癥。

    制法:將桃子去毛,冷水洗津,開水沖洗35分鐘,去皮、核后即可食用。

    服法:每日午、晚飯后食用兩個。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蜜臀| 欧美成人一卡二卡三卡四卡| 嫩草成人AV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MV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有无人妻vs无码人妻激烈 |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卡一卡2卡3卡精品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日韩在线| 欧美人和黑人牲交网站上线| 色欲AV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免费人成网站免费看视频|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电影| 亚州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人妻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 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 色综合AV综合无码综合网站| 久章草在线毛片视频播放|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 色AV专区无码影音先锋| 久久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果冻豆传媒麻婆精东| 国产情侣激情在线对白| 少妇xxxxx性开放| 日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无码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的毛片|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五月婷| 特黄三级又爽又粗又大| 99视频30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日韩精品一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免费人成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对白老熟女正在播放| 美女禁区a级全片免费观看|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日韩人妻中文字幕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