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句子訓練 文章是由句子組成的,句子是文章的基礎。要寫好作文,就要練習寫好句子。學習把句子寫完整、寫通順、寫連貫、寫具體……。把句子的基本功練好了,就為作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句子訓練一 怎樣把句子寫完整 一個完整的句子,要符合兩個要求:一是表達的意思要完整;二是結構要完整。結構完整的句子一般有兩個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講“誰”或“什么”,后一部分主要講“干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樣”。要告訴別人一件事,或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一定要把句子的兩個部分都寫出來,意思才能表達清楚。 如下面例句: 1 姐姐 學打字。 2 媽媽 是優秀教師。 3 菊花 真好看。 這三個句子各表達了一個完整的意思。第一句告訴我們“誰干什么——姐姐學打字”;第二句告訴我們“誰是什么——媽媽是優秀教師”;第三句講“什么怎么樣——菊花真好看”。如果少了一個部分,句子就不完整,意思就不清楚了。 又如: 1 你 星期天去圖書館嗎? 2 房子 建好了嗎? 3 爸爸 下班了嗎? 這三個句子是向別人發問的。都表達出了完整的意思,也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句問:“你星期天干什么”;第二句問:“房子怎么樣了”;第三句問:“爸爸是不是下班了”。為了表達出發問的語氣,句子的末尾用了表示疑問語氣的“嗎”字和“?”,句意更清楚,聽的人就更明白了。 還有一種表達感情的句子,也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 例三: 1 這棵白楊多高啊! 2 我 玩兒得多么開心啊! 第一句講“白楊高”,第二句講“我開心”,都是講“誰”或“什么”“怎么樣”,都有兩部分,意思完整。為了表達對白楊的贊美和“我”的高興心情,句子的末尾加上了“啊”字和“!”。 把句子寫完整,最重要的是掌握好我們在語文課中學過的單句的三種基本句式。如下表
想一想,練一練: 1.按三種基本句式寫句子,回答問題。 ①______ ______ ②______ ______ 誰 干什么? 什么 干什么? ③______ ______ ④______ ______ 誰 是什么? 什么 是什么? ⑤______ ______ ⑥______ ______ 誰 怎么樣? 什么 怎么樣? 2.把下列句子補充完整。 ①同學們( ) ②小猴子( ) ③太陽( ) ④( )是我的好朋友。 ⑤( )真大。 ⑥( )在海上航行。 3.照“例”把句子寫完整。 同學們 參觀了愛國主義圖片展覽。(干什么) 都是少先隊員。 (是什么) 青蛙 (干什么) (是什么) 我家 (干什么) (是什么) 汽車 (干什么) (是什么) 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 讀詩使人靈秀; 數學使人周密; 科學使人深刻; 倫理學使人莊重; 邏輯修辭學使人善辯。” 讀讀培根的話,想一想,讀書還有哪些好處,請你仿照培根說的句式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語文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體育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樂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術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讀書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訓練二 怎樣把句子寫通順 作文,除了要把句子寫完整外,還要注意把句子寫通順。寫通順,就是寫的句子要合乎語法規則、合乎事理,合乎人們的語言習慣。如果句子寫出來詞序顛倒、不合事理,不合語言習慣,別人就難理解句子的意思,甚至鬧出錯誤和笑話來。 要把句子寫通順,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詞語在句子中的先后順序。哪個詞在前,哪個詞在后,哪個詞和哪個詞搭配,都要按照一定的順序組合排列,不能顛三倒四。 例如:1.我告訴媽媽,雞生蛋了。 2.媽媽告訴我,雞生蛋了。 3.弟弟告訴我,媽媽生蛋了。 4.告訴弟弟我,生蛋媽媽了。 上面四個句子所用的詞都一樣,但因詞的順序變了,所以句子的意思跟著起了變化。第一句是講“我”告訴媽媽一件事;第二句則是媽媽告訴“我”一件事;第三句鬧成了笑話——“媽媽生蛋了”;第四句由于詞序排列混亂,意思表達不清楚,別人無法理解。上述例句說明,要把句子寫通順,一定要注意詞序的排列與詞的組合。 把句子寫通順,還要注意合乎事理。 例如:1.春天到了,種子在發芽、生根、長葉。 2.春天到了,種子在長葉、生根、發芽。 第一句,通順,合乎植物生長的規律,第二句雖然也通順,但不合事理。植物的生長規律是發芽→生根→長葉。違背事理的句子,在意思上是講不通的。 把句子寫通順,還要注意合乎人們的語言習慣。如我們常說“刮風了”“下雨了”。如果說成“刮雨了”、“下風了”。人家就要說你是胡說八道。 把句子寫通順,可以經常做如下練習: 1.擴詞成句。 例:樹→松樹→兩棵松樹→栽了兩棵松樹→院子里栽了兩棵松樹→我在院子里栽了兩棵松樹。 2.整理詞序。 例:好孩子/是個/小勇/懂禮貌的 小勇是個懂禮貌的好孩子。 3.詞語搭配成句。 4.按要求寫句。 例:①______ _______ 誰 干什么 ②______ _______ 誰 是什么 ③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什么時候 誰 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 想一想,練一練: 1.照樣子擴詞成句。 例:球:足球→踢足球→國安隊踢足球→勇猛的國安隊踢足球→中國勇猛的國安隊踢足球。 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排列錯亂的詞整理成通順的句子,寫在橫線上,加上標點。 ①土層里的 烏鴉 啄吃 喜鵲 在 和新 翻松的地老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走來走去 大草原上 在 羊群 一眼望不到邊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軍民聯歡 我們 興高采烈地 慶祝 八一建軍節晚會 參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詞語連成通順的句子。 媽媽 悄悄地 落下去。 小勇 輕輕地 走上領獎臺。 太陽 不慌不忙地 走過去蒙住小三的眼睛。 那像雪一樣白的 是天空中飄著的雪花。 那像晚霞一樣紅的 是田野里的油菜花。 那千變萬化的 是山坡上的桃花。 那像金子一樣黃的 是果園里的梨花。 4.下面的話應怎樣排列?排好后把它寫下來,加上標點。 ①分給大家吃 媽媽讓我把葡萄洗一洗 吃過晚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吹得樹葉亂搖 一只蜘蛛垂落下來逃走了 忽然一陣大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詞序顛倒的病句,請修改后寫在橫線上。 ①春風和煦地輕輕地吹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北風凜冽地呼呼地刮個不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把勞動場面熱氣騰騰地寫下來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樣把句子寫具體 把句子寫具體,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后,加上一些恰當的修飾或補充說明的詞語,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加清楚明白,更加生動形象。 例如:1.翠鳥掠過湖面。 2.機靈的翠鳥掠過波光粼粼的湖面。 第2句加上一些修飾詞語以后,就具體多了。它告訴了我們“是什么樣的”翠鳥,掠過的湖面“是什么樣的”。如果把第2句再修飾一下:“一只機靈的翠鳥輕輕地掠過波光粼粼的湖面。”表達的意思就更具體了。但要注意一點,把句子寫具體并不是堆砌很多詞語,只能根據表達的需要,該修飾的就修飾,不該修飾的就不要畫蛇添足,以免造成重復、累贅。 例如:1.我們高興。 2.我們高興得跳起來。 第2句加上了“跳起來”,就把“高興”的結果、程度具體地描繪出來,強化了表達的感染力。練習把句子寫具體的方法很多,在小學語文課中學過的,有下列三種基本方法: 1.加定語。 例:隊旗在空中飄揚。 “(鮮艷的)隊旗在(蔚藍色的)空中飄揚。”括號里的詞語我們就叫它定語。加上這些定語后,就知道了是什么樣的隊旗,在怎樣的空中飄揚。表達的意思更明白具體了。 這種練習同學們在語文作業里做過很多。 如;給下面的句子加上詞語,使句子表達得更具體。 ①演員們的表演,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演員們( )的表演,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②人群熱烈歡呼起來。 ( )的人群熱烈歡呼起來。 上面句子中括號里要加的詞語就是定語。加上什么樣的定語,能使這兩個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更具體呢? 根據句子的內容,第①句可以加下列一些詞語: “昨天”——說明表演的時間 “在百花劇院”——說明表演的地點 “精彩”——說明什么樣的表演 “昨天在百花劇院精彩”的表演——說明了表演的時間、地點和水平。 加上這些定語以后,顯然,每一句都比原句要具體。最后一句,不但告訴了表演的時間、地點,還把表演的情況也說明了,自然是最具體的了。 第②句可以這樣加: 如果要讓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更清楚、更明白,還可以讓中心詞——“人群”帶上遞加式定語:“廣場上參加活動的滿懷激情的”人群…… 2.加狀語。 例:弟弟跑來了。弟弟是怎樣跑來的? 弟弟(搖搖晃晃地)跑來了。 括號里的詞語我們就叫它狀語。加上狀語就把弟弟跑的樣子寫出來了。句子就具體了。 這種練習同學們也做過不少。 例:給下面的句子加個詞語,讓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具體。 戰士們完成了任務。 戰士們( )完成了任務。 括號里要加的詞就是狀語。加上哪些詞語,能把意思表達得更具體呢? 根據表達意思的需要可以加上與“完成任務”搭配恰當的很多詞語。如: 加上“勝利、圓滿、光榮”一類的詞,就能表明任務完成的“情況”。 加上“提前、超額、昨天、早晨”一類的詞語,就能表明完成任務的“時間”。 加上“都、全部”一類的詞,就從“范圍上”表明了完成任務的情況。 加上“在極困難的情況下”一類的詞語,就表明了是在“什么條件下”完成任務的。 總之,不管加什么詞語,只要與句子的中心詞——“完成”搭配恰當,又符合句子的本意,都能使句子表達得更具體。 3.加補語。 例:飛機飛。飛機飛得怎樣呢? 飛機飛得(又高又快)。 括號里的詞語就是補語。加上補語,就把飛機飛得怎樣寫具體了。 又如: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加上括號里的詞語就把漓江水靜的程度寫出來了。 以上是練習把句子寫具體的三種基本方法,只要掌握了它們的規律,作文時就能運用自如。 想一想,練一練: 1.照“例”把句子寫具體。 例:燕子飛過田野。 (什么樣的燕子?飛過怎樣的田野?) 黑色的燕子飛過綠油油的田野。 ①天空飄著白云。 (什么樣的天空?飄著什么樣的白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太陽升起來了。 (什么樣的太陽?怎樣地升起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西北風刮著。 (什么樣的西北風?刮得怎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青蛙爬出來。 (從什么地方爬出來?) 青蛙從洞里爬出來。 (它是怎樣爬出來的?) 青蛙從洞里慢慢地爬出來。 (洞是什么樣子的?) 青蛙從又黑又濕的泥洞里慢慢地爬出來。 ①鴨子游過來。 (從什么地方游過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是怎樣游過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溪是什么樣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孩子數星星。 (什么樣的孩子數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在什么地方數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是怎樣數星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星是什么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教室里擺著課桌椅。 (什么樣的教室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樣擺著課桌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桌椅是什么樣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______機器______制造______零件。 嶄新的機器日夜不停地制造出各種各樣的零件。 ①______春風______吹遍______大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山村里______閃爍著______燈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周總理______關懷著______戰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使每個句子表達得更具體。 ①( )太陽冉冉升起,照在( )草原上,草原到處灑滿( )陽光。牧民們懷著( )心情,放牧著( )牛羊。 ②在( )土地上,長著( )莊稼。那( )玉米,( )高粱,還有那( )谷穗,真惹人喜愛。 把句子寫具體,還可以進行單項練習,如下表: 想一想,練一練: 仿照上表的形式,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寫具體。 1.把樣子寫具體。 ①原句:熊貓真可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句:晚霞真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動作寫具體。 ①原句:老爺爺走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句:山羊跑得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程度寫具體。 ①原句:西瓜真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句:天氣真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神態寫具體。 ①原句:老師望著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句:他沉思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概念寫具體。 ①原句:這棵樹大得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句:這座山大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訓練四 怎樣把句子寫靈活 作文,除了把句子寫完整、寫通順、寫具體外,還要注意把句子寫得靈活,用多種多樣的句式來表達思想內容。這樣,語句就顯得生動活潑,表達的思想感情更加豐富多采,鮮明感人。同學們學過的課文中有很多種句子形式,但最基本的,也就是在說話、作文中用得最多的是下面表格中的四種: 上述四種句式是根據它們在說話、作文中的用途來分的。我們必須好好掌握。 除了掌握好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這四種基本句式外,還可以用多種方法變換句式來表達思想內容: 1.用不同句式表達同一個內容。 例如:寫文具盒的樣子,就可以用下列三種不同的句式來描述: ①什么樣的文具盒? (長方形的、綠色的、塑料制的文具盒。) ②文具盒是什么樣的? (文具盒是塑料制的、長方形的、綠色的。) ③什么樣的文具盒是什么樣? (塑料制的文具盒是長方形的、綠色的。) 又如: ①這是誰的鋼筆?(這是小強的鋼筆。) ②這鋼筆是誰的?(這鋼筆是小強的。) ③誰的鋼筆是這支?(小強的鋼筆是這支。) 2.用同一種句式表達不同的內容。 例① 例② 例③ 3.變換詞序表達同一內容。 例①列寧打碎了花瓶。 花瓶是列寧打碎的。 例②空中的燕子擺著尾巴飛來飛去。 燕子在空中擺著尾巴飛來飛去。 例③蠶姑娘在蠶山上蓋起了白色的新房。 在蠶山上,蠶姑娘蓋起了白色的新房。 例④你把這道題再仔細做一遍。 這道題,你再仔細做一遍。 你仔細一點兒,再把這道題做一遍。 上述四例,每組句子表達的意思雖基本相同,但詞序改變以后句式變了,句子意思的側重點就有區別了。如果我們能運用多種句式來表達同一思想內容,文章的語言就生動活潑多了,表達的內容也就更確切了。 4.變換“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兩種不同的句式,但關系非常密切。它們可以互換。例如:“日本女排被中國女排打敗了”,可變換成”中國女排把日本女排打敗了”。這說明,這兩種句式能表達同一個意思。不過由于句式的變換,表達的意思有細微差別罷了。作文的時候,用哪句好呢?要根據表達的需要而定。請看例句: 這兩個句子表達的主要意思相同,但句式不同。上句是陳述句,下句是“被”字句。上句的陳述對象是“森林爺爺”,是說森林爺爺怎么樣;下句的陳述對象是“狂風”,是說“狂風”怎么樣。 這兩句表達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不同。上句是陳述句,講“民警叔叔”怎么樣,下句是“把”字句,說“民警叔叔把小勇”怎么樣。表達的意思側重點有區別。 這兩個句子的句式不一樣,上句是“被”字句,下句是“把”字句。上句是說“孔繁森爺爺”怎么樣;下句是說“洪水”怎么樣。上句突出強調“孔繁森爺爺”,下句突出強調“洪水”。 上述各組例句說明,“把”字句和“被”字句是可以互換的,互換以后表達的主要意思是相同的,但是意思表達的側重點有細微差別。因此,在說話、作文時,要學會根據表達的需要選用句式,覺得哪種句式哪種說法最合適最得體就選用哪種。 5.陳述句與反問句的變換。 例如:這是很值得贊揚的。 這難道不值得贊揚嗎? 這兩個句子,意思是一樣的,但句式和語氣不同。第一句是陳述句,語調平穩;第二句是反問句,感情比第一句強烈,它迫使讀者經過思考得出肯定的結論。在作文、說話時,有時為了強調、突出表達的內容和思想感情,可變換句式來達到效果。 想一想,練一練: 1.按下面要求各寫一個句子。 ①述說一件事情的陳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提出問題的疑問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示強烈感情(如贊揚、憤怒、驚訝)的感嘆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表示請求(或命令、禁止、勸阻)意思的祈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同一句式寫不同內容的句子,照“例1”填寫在下面表格里。
3.用三種不同的句式寫電冰箱的樣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改寫句子。 ①陳述句改成反問句。 我的心情不能平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時間是非常珍貴的,難道我們能不珍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聽了孔繁森事跡的報告,誰能不深受感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改成帶“把”字的句式。 清脆的歌聲打斷了我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風吹得樹葉颯颯作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改成帶“被”字的句式。 肖強和李剛修好了教室里的門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日戰士的鮮血染紅了勝利的戰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十萬個為什么》這本書把他迷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霞把山峰、田野、村莊染紅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小樹林被大雪覆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條小魚都被貓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照“例”改變詞序寫句子。 例1:明明捉到了蛐蛐。 蛐蛐是明明捉到的。 巨浪吞沒大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啄木鳥除掉了樹上的害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荷葉上的水珠滾來滾去。 水珠在荷葉上滾來滾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里的小魚歡快地游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藍天上的星星調皮地眨著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猴子在高桿的頂上倒豎了蜻蜒。 在高桿的頂上猴子倒豎了蜻蜒。 山羊在銅絲上不慌不忙地走來走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只老虎在茂密的森林里尋找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照“例”把下面每組里的兩個句子合成一個句子。 例:張衡坐在院子里。 張衡指著天空數星星。 張衡坐在院子里指著天空數星星。 小猴子扔了玉米。 小猴子去摘桃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陽光淡淡的。 太陽光一點也不刺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樣把句子寫生動 有些事物的形態、顏色、氣味、聲音、性質、結構及活動變化,用直接敘述的方法,很難表達清楚,需要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進行描繪,才能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怎樣把句子寫得生動形象呢? 請同學們先看看下面這個小故事: 有一位生下來就雙目失明的善良少女,多次聽人說綠色象征著生命、和平、青春,是最美的顏色。可是,她怎么也捉摸不出綠色的模樣,想象不到綠色的形象。于是,她四處求人給她講:什么是綠色?這個看來容易的問題卻難住了不少人。后來一位有學問的阿姨知道了,非常同情她,為了讓這位失明女孩理解綠色,她專程登門去安慰她,親切而溫柔地告訴她:“綠色是春天的顏色,它像春天一樣可愛,看著它,心里很舒服,就像春天的陽光照在自己身上一樣;綠色是充滿生氣的顏色,它在陽光下閃爍著,就像生命在跳動。比方說吧,春天里,人們快樂地唱呀,跳呀,笑呀,朝氣勃勃的,而綠色呢?就是歡快的顏色中的小孩兒,特別活潑可愛;綠色是一種十分柔和的顏色,看著它,好像給人一種親切溫柔的感覺,就像你用手去撫摸綢緞一樣;綠色,還是一種謙遜的顏色,春天一到,你到大自然里放眼一看:山綠了,水綠了,田野也綠了,可是,人們總是贊揚花兒多么美麗,然而綠色從不計較這些。啊,這么說吧,綠色就像你的心地一樣,寧靜、善良、優美。”雙目失明的少女聽了阿姨的這番描述,高興極了,連聲說:“啊,我看見綠色了!我看見綠色了!真是太美了!不過,比起綠色來,我還差得遠呢!太謝謝您啦!” 這位失明少女為什么說她看見綠色了呢?這就是那位阿姨用生動的語言,巧妙的比喻對綠色的描述,引起了盲姑娘的聯想,使她感覺到綠色的存在,想象出綠色的美麗,體會到綠色的溫柔。 反復細讀阿姨對綠色的描繪,想一想,她是怎樣把句子寫生動、形象的?是怎樣巧妙地運用比喻的? 把句子寫生動,寫形象,在小學語文課本里常見的、也是同學們在作文中常用的方法,除描寫、比喻的手法外,還有擬人、排比、夸張等多種方法。如下面段落中的例句: 秋天來臨了。 天空像一塊覆蓋大地的藍寶石。村外那個小池塘睜著碧澄澄的眼睛,凝望著這美好的天色。一對小白鵝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山谷里楓樹的葉子,不知是否喝了過量的酒,紅得像一團火似的。村前村后的稻子,低著頭彎著腰,在秋風中默默地等待著人們去收割。半空中,排著“人”字形的雁群,高興地唱著歌,告別人們,向天邊慢慢飛去…… 這段描寫秋天原野景色的話,一共只有7句,卻有5個是擬人句,如“池塘睜著碧澄澄的眼睛,疑望著……”;“白鵝欣賞自己……”;“楓樹的葉子喝了……酒”;“稻子低著頭彎著腰”;“雁群高興地唱著歌”運用擬人的方法,把無思維的動植物描寫得活靈活現,使它們像人一樣會思想、有感情、能說話,有性格有行為。增強了語言的形象性,生動性和感染力。 排比句也能增強語氣、充分表達感情。這種句式由結構相同或相似、字數大體相等、意思相聯、語氣一致的詞組或句子組成,排成一串。并且,常常有一個相同的詞語,反復出現在各詞組或句子中,起連鎖作用,讀起來,朗朗上口,節奏感強,有氣勢,很有表現力。 讀讀下面的排比句,體會體會句子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抗日戰爭時期沒有教室,就在棗樹林里上課;沒有桌椅,就坐小板凳,雙手擱在腿上寫字;沒有黑板,就用鍋煙灰在墻上刷一塊;沒有粉筆,就用土塊代替。 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陣風吹來,柳絮不停地飛舞著。 它掛在小樹上,像給小樹披上了一層美麗的紗裙;它浮在小河上,像許多小蟲在蠕動;它落在草地上,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小花;它飛到田野上,給辛勤的農民伯伯跳起了歡樂的舞;它來到幼兒園,撫摸著孩子的臉蛋…… 以上三段都是用排比句來寫的。第一段描寫抗日戰爭時期孩子們在艱苦條件下堅持學習的情景;第二段歌頌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人的偉大精神;第三段則是描寫柳絮飛向各處的景象。三個段落內容雖然不同,但根據表情達意的需要,都用排比的方法,語言生動活潑,句子整齊有序,抒發了豐富的感情,寫出了景物的生動畫面。 為了表達的需要,有時在一句話里,同時運用幾種修辭方法,句子更生動、形象。 如下列例句: 1.草地上盛開著各種各樣的野花,紅的、白的、黃的、紫的,真像個美麗的大花壇。 2.像鵝毛一般的雪,像蘆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帶絨毛的種子一般的雪,在空中飛舞。 3.踏進公園的大門,上百盆菊花張著笑臉迎接游客,黃菊花像一堆金,白菊花像一盆雪,紅菊花像一團火…… 例句(1)先用排比“紅的、白的、黃的、紫的”,后用比喻“真像個美麗的大花壇”;例句(2)前面三個分句是排比句,但每個分句又都是比喻句。排比和比喻兼用;例句(3)則同時運用了擬人、排比、比喻三種方法。描寫公園的菊花。先用擬人法說“菊花張著笑臉迎接游客”,接著用三個句子結構整齊、字數相等的排比句運用比喻的方法寫菊花的顏色。 這樣在一個句子或一段話里同時并列地或交錯地用幾種修辭方法來表達內容,自然就更生動、形象了。 想一想,練一練: 1.照“例”寫擬人句。 例:鮮花張開了笑臉。 星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陽沖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月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貓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 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例”寫排比句。 例: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有的像羊群,悠閑自在地走來走去…… 公園里的菊花,有的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有______的______。 他的歌聲,飛到______;飛到______;飛到______。 3.認真讀一讀下面的例段,做好后面的練習。 夏天的星星就像俏皮的孩子一般逗人喜愛,它們有的會跑到老遠的地方,好像躲在紗帳里跟我們捉迷藏,使人只能看見一個朦朧的影子;有的活像一個怕羞的小女孩兒,閃著明亮的眼睛,躲在一個角落,在偷什么似的;有的又像天真活潑的孩子一樣,扮著鬼臉不停地朝我們眨眼睛。 ①這段話里運用了______和______兩種修辭方法,描寫了______。 ②照上面例段的寫法完成下面的練習。 A.水池里養著許多可愛的小金魚,這些小金魚就像______。它們有的______;有______的;有的______。 B.山邊流淌著一條小河。那清澈的流水啊就像______;那潺潺的流水聲啊就像______;它歡樂地蹦跳著,就像______奔向遠方。 4.什么是紅色?請你用一段話描述下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