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產無憂散,安胎、催生,善治一切胎產癥,有“十三太保”方之稱。其組成與劑量:當歸4.5克,白芍4.5克,厚樸2.1克,川貝母3克,黃芪2.4克,荊芥穗2.4克,菟絲子4.2克,枳殼1.8克,川芎3.9克,羌活1.5克,甘草1.5克,生姜3片。本方原為散劑,但臨床多作湯劑使用。 中醫臨床記載本方“有胎即能安胎,臨產即能催生。懷孕者,不拘月數,偶傷胎氣,腰酸腹痛,一服即安。見紅欲小產者,一服即下,甚至橫生逆養,六、七日不下,嬰兒死于腹中,命在須臾者,一服即下”。“懷孕者七個月起,七月服一劑,八月服二劑,九月服三劑,十月亦服三劑”。 綜上所述,保產無憂散的功效,一是安胎,二是催生,三是轉胎。安胎是本方的功用之一,方中有黃芪、艾葉、菟絲子、白芍等安胎藥,也有厚樸、川芎、枳殼之性味辛竄行下之品,加之荊芥、羌活、生姜辛溫發散。 這些藥若用于沖任不固、氣血雙虧,及血熱所致之胎動不安,均未必適宜。若有滑胎病史者更應慎用。因此本人認為,保產無憂散主要功用在于轉胎和催生之用。據婦產科臨床報導,此方用于矯正胎位,成功率達百分之八十以上。動物實驗本方對胎兒有興奮作用,可促進胎兒活動性。孕婦服本方后,胎動增強,自行回轉頭位,卻無宮縮增強現象。 中醫治療胎動不安,必須辨證施治。孕婦體質有陰陽盛衰之不同,虛實寒熱之差異,氣虛腎虧之特征。故臨證用藥,應詳審病情,仔細辨證,因病立法,對證處方,保產無憂散并非胎產通用之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