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銅梁人。1926年入成都私立美術專科學校學習鋼琴、小提琴和作曲。1929年轉入上海私立中華藝術大學,次年秋入國立音樂專科學校。1934年起,先后在中央航空學校、上海音樂藝文社《音樂雜志》任教或作編輯。抗戰時期創辦抗戰音樂刊物《戰歌》,并先后在重慶擔任中國電影制片廠音樂顧問、軍委會政治部設計委員、中央訓練團音樂干部訓練班教員、國立音樂學院理論作曲組副教授,國立社會教育學院教授、《音樂月刊》主編。新中國成立后,先后在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江蘇師范學院、華東師范學院、北京藝術師范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任教授。30年代創作了鋼琴曲《中國組曲》和抗日歌曲《出發》、《前進曲》、《前線去》、《長城謠》、《流亡三部曲》之二《離家》之三《上前線》、《民族至上》等,并創作了《中華兒女》、《保家鄉》等電影歌曲,同時為軍隊創作了《海軍軍歌》、《空軍軍歌》。1941年為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譜寫全部插曲。1956年,根據古曲《平沙落雁》創作了鋼琴曲《飛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