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經87歲高齡的王丹鳳,如今住在上海繁華的靜安區陜西南路一處幽靜的小區里安享她的幸福晚年。1949年7月,香港推出備受歡迎的“滬港四大女星”,王丹鳳榜上有名,其他3位是李麗華、周璇、白光。今年已經87歲高齡的王丹鳳,如今住在上海繁華的靜安區陜西南路一處幽靜的小區里安享她的幸福晚年。耄耋之年的王丹鳳,據說見過她的人依然還是覺得王奶奶很美麗! 如果說中國電影是一部傳奇,那她就是傳奇中的傳奇。她就是王丹鳳,新中國22大明星之一,許多中國影迷記憶中那個明媚洋氣漂亮、風華絕代的電影女明星。 被評為上世紀“50年代最漂亮的女演員”王丹鳳,因在影片《護士日記》、《春滿人間》、《女理發師》中任主演或重要角色而家喻戶曉。 她從影60多年,主演近60部影片,在中國銀幕上留下了許多令人難忘的形象。 上世紀四十年代,17歲的她在影片《新漁光曲》中飾演女主角漁家女,被影界稱為“小周璇”,名噪一時。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1957年,電影《護士日記》里她唱的這首插曲,成為后來的中國人童年時必唱的歌曲,而電影里朝氣、嬌媚的新中國第一代女護士的形象也因她的扮演格外動人。當年,影片上映后,許多男性找對象,首選護士。 她還是唯一一個參演根據大文豪巴金《家》、《春》、《秋》改編同名電影的著名女明星;她是唯一一個應邀參加美國總統里根就職典禮的中國籍著名女明星;她是唯一一個前往加拿大拜訪昔日電影皇后胡蝶的著名女明星。 近十幾年拒絕拍照,平時喜歡看韓劇 不過,王丹鳳在上海的家里簡單素雅至極。米黃色的墻面,白色的蕾絲窗簾,灰色的沙發,只有墻上掛著的兩幅王丹鳳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照的大照片隱約訴說著房主人的身份。 王丹鳳自己說,這所大房子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她和丈夫柳和清結婚后就一直住著,房子當年是法國人設計的。因為這兩張照片是她最喜歡的,所以也一直掛著。 在1992年和丈夫去了香港常住后,王丹鳳那時候就很少回上海。即便回到這所老宅子里,除了見幾個老朋友外,基本閉門不出。如今王丹鳳完全定居在上海了,也許回到自己的故土還是感到親切吧。87歲的她喜歡看韓劇。“我喜歡看他們的表演,很細膩,我也很喜歡裴勇俊、崔智友。我有滿滿一抽屜的韓劇碟片。” 雖然相談甚歡,但當記者提出要給王丹鳳照相時,她卻拒絕了。“不要照的,現在我老了,不好看的,所以不要照。請你一定理解,你可以選我以前的照片用的。”老人的拒絕委婉但卻很堅決。她還說,其實早在她還擔任全國政協常委和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時就不愿意照相了,只是那時因為工作需要沒有辦法。后來,從1995年世界電影百年后,她就拒絕別人給她照相了。也許,她希望留給觀眾和讀者永遠最美的記憶。 曾被評為“滬港四大女明星” 祖籍浙江寧波的王丹鳳,1924年8月23日出生在上海。經營旅店為業的爸爸給她起了個優雅而又吉利的好名字,叫玉鳳。 1941年,一個偶然的機緣,竟使王丹鳳撞開了影壇大門。原來,王丹鳳的鄰居舒麗娟是“合眾影片電影公司”的演員,她知道這個漂亮的鄰家小阿妹酷愛電影。一天,舒麗娟領著王丹鳳來到徐家匯的“合眾電影公司”。此時正在拍攝由導演朱石麟執導的影片《龍潭虎穴》。不經意中,朱石麟發現了王丹鳳那張俊俏美麗的面容。舒麗娟馬上說:“朱先生,她是十足的小影迷,她想拍戲。”“那好呀,來試試鏡頭吧。”隨后,朱石麟讓王丹鳳扮演一個端茶的小丫頭。他發現王丹鳳很上鏡,于是,讓王丹鳳把姓名寫在紙上交給他。
隨后,王丹鳳與電影公司簽訂了3年的拍片合約。很快,王丹鳳便在朱石麟導演、桑弧編劇、顧也魯、英茵主演的《靈與肉》中扮演女學生,這是王丹鳳初登影壇的處女作。 隨后,王丹鳳又在電影《新漁光曲》里一躍成為了女主角,與當紅小生黃河演對手戲。王丹鳳對這個極富有挑戰性的角色情有獨鐘,演得十分用功。果然,王丹鳳在《新漁光曲》上映后,轟動影壇,很快聲名鵲起,她也被稱為“小周璇”。 其間,王丹鳳作為一位“芙蓉出水”的新星,可自由選擇拍片,她從不與任何一家影業公司固定簽訂合同,所以,非常自主地在各影業公司相繼拍攝了《終身大事》、《青青河邊草》、《月黑風高》、《亂點鴛鴦》、《鸞鳳怨》、《斷腸天涯》、《無語問蒼天》、《珠光寶氣》、《夜來風雨聲》等9部著名的影片,故享有當時上海電影界著名女演員中拍片最多的“高產女星”之稱譽。 在新中國成立前,王丹鳳陸續主演和參演了二十余部影片。在這些以家庭悲歡離合和男女愛情為主題的影片中,王丹鳳扮演銀幕中不同的女主人公不盡相同的悲劇故事,此時的王丹鳳已經成為人們心目中閃耀的電影明星了。“有點像王丹鳳”成為當時衡量美麗程度的表述之一。 1948年到1950年,應香港長城影片公司邀請,她參加拍攝了《錦繡天堂》、《瑤池鴛鴦》等7部影片。讓王丹鳳高興的是,在影片《錦繡天堂》中,她和自己崇拜的偶像“電影皇后”胡蝶配戲,這也讓她們之間的友誼持續了幾十年。 1949年7月,香港推出備受歡迎的“滬港四大女星”,王丹鳳榜上有名,其他3位是李麗華、周璇、白光。 王丹鳳和大名鼎鼎的歌姬白光合影 愛情和愛國的雙雙召喚 1950年,王丹鳳與陶金、劉瓊、韓非等人,作為香港電影劇團的成員,前往廣州進行慰問解放軍演出。11月,王丹鳳回到了闊別已久的上海,投入了新中國的懷抱。 此時,王丹鳳與柳和清正忙碌著在籌備兩人的婚禮。柳和清出身電影世家。父親柳中亮與叔父柳中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共同經營上海國泰影業公司發家。以后柳中亮創業大同影業公司,柳和清完成學業后便幫父親在公司打理業務。1951年元旦這一天,王丹鳳與柳和清在相愛長達7年之久后,喜結秦晉之好。1月15日出版的《青青電影》雜志,特意用了整整兩個版面的圖文,完整報道了王丹鳳和柳和清在上海逸園大酒店舉行結婚典禮的詳細經過。婚禮隆重而熱烈,上海電影界的著名導演、演員和工商界的老板及朋友都親臨祝賀。 繼而,王丹鳳便重返影壇,在當年柳中亮獨立門戶創辦的“大同”影業公司里,主演了新拍攝的影片《彩鳳雙飛》。這部影片由朱端鈞等人編劇、潘子農導演,王丹鳳和李緯、陳述演對手戲。在影片完成后不久,留守在上海的多家私營電影廠合并在一起,成立了上海聯合電影制片廠。 隨后,上海聯合電影制片廠又經過“公私合營”,全部歸屬于國營體制的上海電影制片廠。1952年12月,王丹鳳成為新成立不久的上海電影制片廠的一名女演員。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影壇佳偶相伴近60年,丈夫為她挑衣攝影 1951年元旦,王丹鳳與柳和清在相愛長達7年之久后,喜結良緣。盛大的結婚儀式轟動上海,報紙雜志紛紛報道。 柳和清原是國泰影業公司的少東家。他父親柳中亮與叔父柳中浩在上世紀40年代共同創辦上海國泰影業公司,柳和清后自立門戶,創立大同影業公司。新中國成立后,私營電影廠先公私合營后又并入國營,成為上海電影制片廠,柳和清擔任上影廠宣傳科長,專職攝影,后來擔任過上海攝影家協會理事。 1958年來,王丹鳳無論是頭頂光環,還是“文革”后下廠勞動,柳和清與王丹鳳始終是左右相隨,矢志不渝。在上海影壇,柳和清對妻子的好是眾所周知的。王丹鳳的很多照片都是出自柳和清,而被大家公認穿衣精致的王丹鳳穿的很多衣服都是柳和清買的。“他買衣服都不需要我去的,只要他看好了,就一定合適。”說到這,王丹鳳的幸福感溢于言表。他們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在日本學國際貿易,二女兒在香港,三女兒在美國學藝術,沒有一個從事電影。 新中國成立后,王丹鳳和上官云珠到農村體驗生活 “先批王丹鳳!” 十年動亂期間,王丹鳳也不可避免地經歷了抄家、批斗會、干校勞動。但她一不是共產黨員,排除了“混進黨內的階級異己分子”嫌疑;二無緋聞,扯不上“腐化”;三沒有參加過所謂的“大毒草”攝制組,所以直接受到的威脅打擊比白楊、黃宗英少得多。據白穆回憶,當看到別人被拳打腳踢時,她偷偷躲在食堂堆放雜糧的倉庫里,嚇得魂不附體。 有一次,她與黃宗英、白穆、石靈在上海近郊勞動,造反派展開“田頭批判”。批判會還沒開始,年輕的農民們早已在前排小木凳上坐好。4位受批對象一經押到,有人大喊:“先批王丹鳳!” “是唱花旦的嗎?”有人交頭接耳。 輪到瘦高個兒黃宗英上前,有人笑著說:“她是唱小生的。” 王丹鳳、黃宗英、秦怡及魏鶴齡(后排左)迎接新中國的成立 一場鄉間批斗會,竟也開出些觀眾見面會的意思。盡管被身后的工宣隊重重敲了一下,白穆還是笑得停不下來。 面對上影廠造反派的胡言亂語,王丹鳳溫順而誠懇地聽著,沒有流露絲毫不滿情緒,在當時,屬于“難能可貴”。 在奉賢干校,有的女演員暗中帶點醬瓜、咸菜,王丹鳳從不帶吃的。她嚴格遵守作息制度,在宿舍里不與人高聲交談,手拿一本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翻來覆去地讀。大太陽底下勞動,她總是帶頂帽子,一鋤一鋤地挖,從不偷懶。出勤時,她走在前面,到工作間取農具也不挑不揀…… 總之,她當時給人們的印象是:乖巧、隨叫隨到、任人擺布,積極要求進步,投入人們常說的“脫胎換骨的改造”。所以,她能活到今天。 左起:成龍、夏夢、羅文和王丹鳳 參加里根就職典禮唯一大陸影人,活躍政壇魅力不減 上海淪為孤島的5年間,王丹鳳拍了25部片子,扮演的多是受侮辱和欺凌的婦女形象:招待員、歌妓、丫頭等等。1948-1950年,應香港長城影片公司邀請,她參加拍攝了《錦繡天堂》、《瑤池鴛鴦》、《瓊樓恨》、《海外尋夫》等7部影片,多為古裝戲。 從1950年回到上海后的30年里,王丹鳳拍過《家》、《海魂》、《護士日記》等13部影片,其中,《家》中的“鳴鳳”,《護士日記》中的“小燕子”簡素華,以及《女理發師》中的角色讓老觀眾記憶猶新。她還是中國電影史上唯一一個參演了根據大文豪巴金《家》、《春》、《秋》三部曲改編同名電影的女明星。 王丹鳳在加拿大拜訪自己的偶像電影皇后胡碟 為了演好女理發師,王丹鳳曾經到南京路理發店拜滬上名剪劉瑞卿為師。她虛心好學,沒有一點明星架子,天天準時到店里當學徒。很快,理發店門前天天清早排出影迷長隊,情狀不輸今日粉絲。 1963年的《桃花扇》讓她倒了霉,因為“宣揚才子佳人”。此后15年,她沒拍過一部電影。 1980年的《玉色蝴蝶》成為王丹鳳的封箱之作,此后,淡出影壇的她作為民主黨派人士開始參政議政。王丹鳳先后當過第四、五屆上海市政協常委,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六、七屆民盟中央常委,第九屆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 王光美(左二)和王丹鳳都是歷經風雨滄桑的堅強女性 1989年到香港定居后,王丹鳳一邊和丈夫經營著名聞香港的素食餐廳“功德林”,一邊履行全國政協常委的職責。 1985年1月,柳和清王丹鳳夫婦應邀赴華盛頓,參加里根總統的就職典禮。而她是獲此殊榮的唯一大陸電影界人士。當主持人介紹“有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的著名演員王丹鳳”時,場內掌聲四起。那一次,王丹鳳夫婦還到加拿大溫哥華探望了時年78歲的影后胡蝶。臨別時,胡蝶將一對燒制著彩蝶圖案的小瓷盆送給王丹鳳,說:“我一共只有兩對,一對送你,一對自己留著。”4年后,胡蝶病逝。王丹鳳成為大陸惟一探望過她的友人。 王丹鳳和40年代的女明星陳云裳、胡楓的合影,最右邊戴眼鏡的老太太好象是某著名導演的夫人 2005年,作別影壇20多年的王丹鳳被授予“優秀電影藝術家”稱號。87歲的王丹鳳說,她“懷念過去的文藝片”,如深深影響過她的《飄》、《魂斷藍橋》;她念念不忘當年貼在閨房墻壁上的那些偶像:周璇、袁美云、胡蝶、阮玲玉、陳云裳…… 歲月荏苒,昔日的風華絕代熠熠星光如今在王丹鳳這里都已成了平淡往事,因為年歲漸高,她和丈夫不久前將香港的兩家“功德林”素餐廳轉讓給一家餐飲集團。“他們會管理得更好。”老人平淡地說。也許,以后,在上海的這個老宅子里,王丹鳳和丈夫會甘于清寂而又自得其樂地頤養天年。 周璇和王丹鳳曾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 周璇和王丹鳳的素顏合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