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方文化常識 班級 姓名 一、湖南境內的重大考古發現 1、湖南澧縣彭頭山遺址距今約8000年,這里出土的1萬多粒稻和大米,說明長江中游地區是世界水稻栽培最早的地區之一。 湖南澧縣城頭山遺址距今5500年左右,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城址,號稱“中國第一城”。城頭山城址的東墻下發現有6500年以前的稻田及配套灌溉設施遺存,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 3、湖南寧鄉出圭的商代青銅器,其中有著名的四羊方尊,它是現在最大的青銅酒尊。方尊的腹部以四只羊的前身為飾,造型奇特。(右圖) 二、資產階級改良與革命道路的探索 1、1989年維新變法失敗后,瀏陽人譚嗣同與楊深秀等六人被殺害于北京菜市口,史稱“戊戌六君子”。被捕前,他慷慨地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臨刑時他說:“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2、1915年12月,袁世凱稱帝,蔡鍔宣布云南獨立,發動反袁護國戰爭。蔡鍔在護國戰爭中功勛卓著,被譽為“再造民國第一人”。 三、工農武裝起義與紅軍長征 1、1927年冬,朱德、陳毅發動了宜章年關暴動,揭開了湘南起義的序幕。1928年4月,朱德、陳毅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勝利會師。 3、1934年8月,紅六軍團轉戰湖南(任弼時、肖克、王震),與賀龍的部隊勝利會師。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中央紅軍突破四道封鎖線(第二、第三、第四均與湖南境同有關)。 四、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湖南的大事 1、石窖慘案(1943年5月,日軍包圍益陽南縣廠窖,在此逐垸、逐院、逐船進進了3天的瘋狂大屠殺3萬多中國人)。 常德細菌戰(1941年11月,日軍在常德地區撒下大量的鼠疫桿菌,發動了慘無人道的細菌戰)。 2、三次長沙會戰(1939年9月,第一次長沙會戰;1941年9月,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12月,第三次長沙會戰)。 長衡戰役(日軍為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于1944年發動了豫湘桂戰役,其中的長衡會戰最為慘烈)。 常德會戰(1943年11月,日軍進攻素有“川黔咽喉”之稱的常德,它是湘西北的重鎮)。 湘西會戰(1944年4月,日軍為了摧毀中美在芷江的空軍基地,威逼重慶,進攻湖南西部,國軍組織湘西會戰)。湘西會戰是國民黨正面戰場由防御到反攻的轉折點。 3、1945年8月,21-22日,中國代表與日本代表就日軍投降的有關具體問題在芷江進行洽談。 主要內容:①日本代表交出了武士刀和兵力部署表冊。②中國代表指令日軍在各戰場向國民黨軍隊投降。③雙方簽署了備忘錄。 影響:芷江洽降,使中國人民揚眉吐氣,是中國抗日戰爭史上的重大事件,為中國戰區的對日受降和在南京舉行受降儀式作了必要的準備。 五、湖南解放 1、1949年, 2、人民解放軍在衡陽、寶慶(今邵陽)一線,為消滅白崇禧集團,發起了衡寶戰役。衡寶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的重要戰役之一,為進軍大西南創造了有利條件。 3、湘西剿匪,共殲匪9200余人,解放湘西20多個縣,湘西匪患徹底終結。 六、創建共和國的湘籍元勛 1、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毛澤東:湘潭人,1949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人民公仆劉少奇:寧鄉縣人,新中國成立后,先后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等。 “黨和人民的駱駝”任弼時:汩羅人,1945年,中國共產黨“七大”在延安召開,任弼時與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一起,被大會選舉為領導全黨的“五大書記”。 橫刀立馬的彭德懷:湘潭人,任國務院副總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和國防部長等職。 兩把菜刀鬧革命的賀龍:桑植人,新中國建立后,賀龍任中央人民政府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副總理等職。 寬容大度的羅榮桓:衡山(今衡東)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羅榮桓任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等職。 七、思想與文化教育 1、北宋著名的“四大書院”中,有湖南長沙的岳麓書院和衡陽的石鼓書院。 2、理學是北宋周敦頤創立的哲學流派。周敦頤是道州營道(今道縣)人。被后人尊稱為“濂溪先生”。周敦頤的理學,為湖湘學派的形成奠定了思想淵源。 王船山:名夫之,衡陽縣人。明清之際的唯物主義思想的代表人物。 魏源:隆回人。編寫了《海國圖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用以抵御外國侵略。 3、曾國藩創建湘軍,對軍制進行了重大改革,使湘軍成為鎮壓太平天國的主要力量。 4、理解:雷鋒精神就是舍己為人、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精神。樂當“傻子”,做一個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國家的人。 雷鋒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雷鋒在日記中寫道“我要做一個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國家的人。 毛澤東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周恩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斗志。 5、湖南近代教育發展情況 ①湖南近代教育發韌于維新變法時期,熊希齡創辦的時務學堂是湖南的第一所近代學校。②20世紀初至30年代中期,湖南中小學教育一直居全國前列。③五四前后,湖南出現了一批有影響的教育家,楊昌濟、徐特立、羅辀重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八、科技成就 1、銅官陶始創于唐代。后成為全國著名的“五大陶都“之一。 醴陵瓷是世界名瓷之一,創始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 2、1983年,國防科技大學成功研制出“銀河-I“巨型計算機。2002年,他們研制出“銀河”高性能實時仿真計算機系列,使我國跨入世界計算機仿真計算機的先進行列。銀河系列計算機的研制,使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后第三個具備研制高性能計算機能力的國家。 3、20世紀八九十年代,湖南師范大學劉筠教授帶領的協作組,培育出三培體鯽魚和鯉魚,后被命名為“湘云鯽”和“湘云鯉”。 九、民俗風情 1、女書是目前發現的唯一的女性文字,共有2000多個字符。千百年來,女書只在湖南江永縣上江圩一帶婦女之間傳承使用。 2、漢族傳統節日有年節、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 苗族傳統節日有苗年節、祭祀節。 土家族的傳統節日是趕年。 侗族的節日有新婚節、架橋節、撒瑪節、姑娘節等。 瑤族傳統節日盤王節。 十、文學藝術 1、茶陵詩派是明代前期由茶陵人李東陽開創的詩歌流派。(茶陵詩派反對內容蒼白、文風萎靡的文體,主張詩歌要抒寫性情)。 2、主要地方劇種名稱 湖南的地方劇有湘劇、花鼓紅、祁劇、辰河戲等約20個劇種。 3、古代史書上,湖南書法方面成就最高的是歐陽詢和懷素。 歐陽詢(557-641),長沙人,唐代書法家。他創造了獨具一格的“歐體”,纖濃合度,意態清遒,筆力挺拔。他與虞世南、禇遂良、薛稷并稱為唐初四大書法家。 懷素(725-785):長沙人,唐代書法家。以善“狂草”出名。懷素的書法揮灑自如,氣勢磅礴,成為一代草書名家。 4、湘潭人齊白石把中國畫推向了新的高峰。他融合傳統寫意畫和民間繪畫的表現技法,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90歲時,新中國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稱號。 5、識記:田漢、周立波、丁玲、沈從文的代表作 田漢作詞的《義勇軍進行曲》,后來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丁玲的《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風驟雨》,于1951年同獲斯大林文學獎。 周立波的《山鄉巨變》、沈從文的《邊城》、楊沫的《青春之歌》等也是文學史上的名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