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畏寒的穴位按摩八法 寒冷的部位因人而異,大致分為兩類。其一是與其他部位比較,溫度較低。這是因為該部位的血管收縮,血液的流動太細所致。另一種是皮膚的溫度與其他部位的皮膚溫度幾乎相同的人,但總會有一冷就認為凍得不得了的感覺。特別是年輕的女性朋友,即使是血液流動的非常順暢,但有錯覺的人還是不少。 這種人不能光做怯寒癥的治療,必需要將冬季認為是活動性的快樂季節。因為喜歡運動的人都不會患怯寒癥。還有一些人自覺有怯寒癥便不想活動,做什么都提不起勁。這么一來,怯寒癥就只會越來越惡化。一般所言的怯寒癥,因人而異,有種種的型態。有腰部發冷型,有腳發冷型,也有肩及手腕發冷型等,以不同部位的怯寒癥最多。但是因體質虛弱而消瘦及全身機能低下的人,全身都會冷,其痛苦很難忍受。有些人會抖個不停,有些甚至會局部發痛,以致無法動彈等。 1、手指冰涼:點按勞宮穴(握拳時中指所點的手心處),緩慢用力,盡力抓握幾秒鐘,然后緩緩放松稍停后再重復抓握,只需幾下就可使手指轉暖。 2、肩膀及手腕寒冷——按摩膀胱經上的“申脈”穴; 3、手足怕冷:常按魚際穴,可緩解手足怕冷癥狀,尤其天寒為四肢冰冷所苦的女性朋友,只要常按此穴,自有成效。 4、怕冷、手腳發涼:按摩三焦經上的陽池穴(位于人體的手腕部位,即腕背橫紋上,前對中指、無名指指縫凹陷處),可迅速暢通血液循環,平衡荷爾蒙分泌,曖和身體,進而消除發冷癥。 懼冷而無法入睡的人,睡覺前按摩陽池穴,然后立刻蓋上棉被,身體很快就會暖和起來。只要堅持刺激陽池穴,便可不為冬天的來臨而發愁。刺激方法: 5、全身寒冷——按摩“氣海”穴; 6、腳部寒冷——按摩“梁丘”穴; 7、腰部寒冷——按摩“腰之陽關”穴; 8、因體質虛弱而消瘦及全身機能低下的人,全身都會冷,其痛苦很難忍受。有些人會抖個不停,有些甚至會局部發痛,以致無法動彈等。按摩大拇指內側的合谷穴、手腕內側3 -5cm的內關(在外關的反面)穴及膝蓋下方6-8cm的足三里、腳底的涌泉穴。天天按摩,可緩解手腳冰冷及全身畏冷的癥狀。這種人不能光做怯寒癥的治療,還要加強運動,喜歡運動的人都不會患怯寒癥。 |
|
來自: 釋懷齋 > 《風 寒 暑 濕 燥 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