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三彎水抱山——武夷山游記(六) (2009-08-06 13:51:47)
時間:2009年4月22日
地點:福建武夷山
天氣:晴到多云
人物:隨行新の酷成員12人
九曲溪簡介:九曲溪,如一條晶瑩的玉帶,串起兩岸奇峰怪石、青松翠竹;串起道南理窟、洞天佛地;串起飄香巖茶、石刻摩崖;串起悠揚棹歌、故事傳奇……
九曲溪發源于華東大陸最高峰——武夷山脈主峰黃崗山,全長60多公里,由西向東穿過武夷山景區,盈盈一水,折為九曲,所以得名。 縱觀天下名山,既能觀山又能玩水者屈指可數,山水結合能象九曲溪這樣完美就更是鳳毛麟角了,九曲溪是山水和諧之美的典型代表。
曲曲山回轉,峰峰水抱流。是武夷山水完美結合的最好寫照。武夷的山不離水,武夷的水不離山。著名作家劉白羽形容得好:丹山,是武夷的錚錚鐵骨;碧水,是武夷的幽幽心靈。一條清澈碧綠的九曲溪盤繞在丹山之間,丹山和碧水就好象相親相愛的伴侶,在耳鬢廝磨,訴說著綿綿的情話,永不分離。
“一溪貫全山,兩岸列仙岫”,當你乘古樸的竹筏蕩入彎彎碧水之中,抬頭可望山景,俯首能見魚翔,側耳可聽溪聲,垂手即觸清流。丹山碧水結合得如此天衣無縫、完美無暇,不得不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造化的神奇。
歷代名人留在九曲溪兩岸的文化遺存,架壑船棺、古崖居、紫陽書院、叔圭精舍遺址、桃源道觀、止止庵、永樂禪寺等道觀寺院,摩崖石刻、詩詞歌賦、故事山歌等,賦于自然山水生命與靈魂。武夷山摩崖石刻,從唐代到清代全山共有四百多幅,中國古文化書寫在武夷山水間,書法藝術與山光水色相映爭輝;漫步九曲溪畔你仿佛徜徉在歷史的文化長廊中,與一位位摯愛過武夷山水的名儒高士對話。
當您乘坐竹筏沿九曲溪順流而下,湍流中浪擊飛舟,深潭里凌波輕筏,一路水程逍遙浩蕩。掩于青山丹崖中的九曲溪,雖水路彎彎卻有驚無險,讓你感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生發出見仁見智、亦真亦幻的游興。觀賞仙巖怪石,感悟千年文化,自然與文化渾然天成、歷史與時尚和諧交融,無不感到輕松與愜意,進入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境界,身心與武夷山水融為一體。
峰巒巖壑,秀拔奇偉,九曲清溪,流出其間。九曲溪兩岸奇峰形態各異,栩栩如生,通過山峰和溪流的大小、遠近、高低、長短、粗細、深淺、疏密、濃淡、曲率等展示了武夷大自然中最富有韻味的節奏之美;春雨綿綿,云蒸霞蔚,峰巒疊嶂,煙雨迷離,輕風起時,云卷云舒,峰巒若隱若現,盡顯武夷山朦朧之美;夏日秋風,極目皆圖畫,丹山、碧水、綠樹、藍天、白云相映成趣,武夷山充滿色彩之美,冬天來臨,青山綠意依然,萬籟寂靜,偶有白雪輕揚,裝點溪山如披上輕紗銀妝,分外妖饒……(資料整理)
漂流的起點-星村鎮的九曲溪碼頭









【官帽山】

【掉了下巴的癩蛤蟆】

【漢堡包】

【筆架山】也像麥當勞的標志

【烏龜石】

【雙乳峰】








感謝新の酷成員超人、石亭居士友情提供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