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連城記和田玉專賣
對于很多和田玉初友來說,和田玉世界的博大精深讓人感到心慌。 玩玉,先說“玩”。 二、比較 請你們玩玉,不要“玩”玉。 人活在世界上對人生和世界都有一定的看法和認知,每個人不盡相同,當然玩玉也是一樣。 在古玩城的一大堆石頭里(攤主號稱籽料,其實籽料、染色山料、卡瓦、水石俱全,能否淘到有價值的東西全憑淘寶者自己的眼力),我總算扒拉出一塊不錯的東西:看上去黑乎乎的,但玉質比較細膩,仔細觀察之下可發現有裂紋的地方明顯呈現綠色;用白色強光手電觀察,可見純凈的綠色;再測密度,3.03,標準的碧玉密度——“鑒定三部曲”走完,沒有問題,這就是傳說中的和田黑碧玉了。高興之余,將其在幾位玉友中傳看。不想大都嗤之以鼻:什么黑碧玉,黑卡瓦吧?!未作爭辯,我揣著石頭回了家。一通翻箱倒柜之后,又找出幾塊黑乎乎的石頭——一塊墨玉,一塊黑青玉,一塊黑卡瓦,一塊黑皮青玉,第二天一起帶到了古玩城。 一位平時比較要好的玉友對我昨天翻到的那塊黑石頭頗感興趣,問:“你說昨天那塊是黑碧玉,有什么依據?”沒想到這一問,邊上好幾位玉友一下子圍了過來——大家平時最頭疼的就是黑石頭,要是能夠簡單明了地弄明白,豈不快哉?不看東西、不做檢測,光說不解決問題。于是我取出準備好的四塊黑石頭,再加上頭天買進的那塊,讓他們仔細觀察。幾位看過之后議論紛紛,但誰也沒有得出全然正確的答案。 看來,黑石頭確實難以分辨,尤其是在這些石頭全被冠以和田玉,并因此身價急升之后,魚目混珠者就更多了。你甚至不能說全都標上墨玉或黑碧玉以高價出售的賣家就是奸商,因為有的東西估計連賣家自己也沒有弄得太明白,或者干脆就是最初以高價格進了低值貨品,再以更高價標賣而已——反正高舉高打,有錢賺就成。 實際上,要鑒別這幾種黑石頭并不十分困難,只要有幾件簡單的工具就行。我一邊說,一邊取出相應的工具演示起來: 首先判斷他們是黑色的軟玉還是黑色卡瓦。這五種石頭中,有四種都屬于軟玉,只是因為顏色、品質有所不同,價格才拉開了不小的距離。排除黑卡瓦的方法有三:一是密度。相對密度在2.9以下者,黑卡瓦的可能性極大,并且即使不是黑卡瓦,也很難是和田玉。有的書中稱墨玉的密度可以低到2.66,經過實測后發現這恐怕是作者的一個數字錯誤,沒想到后來以訛傳訛,就一順溜地錯下去了;二是用強光電筒觀察。黑卡瓦進光光斑小,并且光斑周圍有較多的黑點,給人以光斑不完整的感覺。而和田玉除石性較重者外,光斑大都在強光電筒外0.5厘米以上;三是用懸吊的耳機磁鐵測試。這五種黑石頭中,僅極少數的黑青玉有極微弱的鐵磁性,而黑卡瓦則與磁鐵相當“親近”,一測一個準。 黑卡瓦就這樣被測了出來,放在一邊。周圍的人越圍越多,看得大家嘖嘖稱奇。 然后,通過觀察其外觀,將其中的黑皮青玉分開:既然是黑皮青玉,絕大多數情況下黑皮不會全包,總有青色的玉肉漏出來,也就一目了然了。 還剩下三塊黑色的和田玉了。判斷它們的方法最簡單有效的就是用強光電筒觀察。好幾個腦袋一下子“碰”在了一起,眼睛都直直地盯著我手中的那塊玉。 其中一塊進光呈白色。墨玉大多系白玉或青白玉中沁入石墨所致,其“地張”依然還是白玉或者青白玉,而白玉也好青白玉也罷,用白光電筒觀察進光仍然是白色的。同時,即便是墨玉也鮮有全黑者,大多數情況下總能找到一些白色或青白色的條帶,這樣即使不用任何儀器肉眼也可分辨。我手里的這塊墨玉正好就有一條明顯的白色條帶。 墨玉沒有疑問了。大家又把目光投向剩下的兩塊黑石頭。 這兩塊石頭中,一塊進光綠中帶黃,一塊(也就是頭天購得的那塊)進光全綠。這是由于黑青玉本身仍是青玉,而青玉在白光電筒照射下呈現出的顏色正是綠中帶有較明顯的黃。這塊石頭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黑碧玉就不同了。因其“底子”就是碧玉,其進光自然呈現綠色,而不會帶有明顯的黃色等其他顏色。其光斑中有時也會有少量黑點(這一點與碧玉相似),但與黑卡瓦相比黑點會少很多,并且不會影響進光。 另外,從料子的細膩程度上看,墨玉與黑碧玉都比較油潤細膩,而黑青玉則多數顯得比較粗糙,黑卡瓦就更不用說了,不僅粗糙,而且發干。 眼見著很快區分出了五塊黑石頭,大家頗為興奮。但實際上,這還不是所有黑石頭的全部。我之前就見到過全黑并且絲毫不進光者,密度有高有低,高的達到3.1以上,而低者僅2.8左右,并且硬度都相當高。為搞清楚這些究竟是什么東西,我還曾將它們送過鑒定,但幾家鑒定機構都原封不動地將石頭退還給了我——他們也沒能得出明確的判斷。這正應驗了一句老話——學無止境。看來,在玉石鑒別這條路上,我們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45萬和田玉被認定為贓物黃先生在工藝品市場花了45萬元從一家店鋪中買了一塊和田玉石,可誰料不久由于這塊玉石被認定為是一起詐騙案的贓物,而被依法予以了收繳。為此,黃先生將店主陳先生告上法庭,要求退款。 2009年3月,黃先生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到陳先生位于本市麗水路工藝品市場內的店鋪中選購玉石。經過反復挑選和討價還價,最終黃先生以45萬元的價格購買了一塊重約37公斤的新疆和田玉石。事后,黃先生將貨款通過銀行賬戶匯給了其朋友,朋友則帶著現金到陳先生的店鋪內付款。之后,黃先生委托陳先生對這塊玉石進行切割加工。 2009年7月,黃先生突然接到公安機關的通知,稱該玉石為一起詐騙案件中的贓物,并出具了扣押物品清單將黃先生家里的玉石和切割后的部分全部進行了扣押。此后,法院作出刑事判決,認定這批玉石是陳先生的朋友張某詐騙而得的贓物,張某因此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6個月,同時違法所得被予以追繳。 就這樣,黃先生的45萬元打了水漂,他多次向陳先生交涉想要討回貨款但都遭到了拒絕。于是去年7月,黃先生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店主陳先生立即返還貨款。 庭審中,陳先生辯稱,黃先生購買的玉石是朋友張某放在他店里代售的,由于張某不懂玉石,于是他就根據自己的從業經驗與黃先生談妥了成交價錢,但當初自己并沒有經手貨款,貨款是張某的親戚經手的。因此。陳先生認為他和黃先生雙方之間并不存在買賣關系,實際黃先生是與張某之間發生了買賣關系。 法院審理后認為,陳先生在其經營的店面中將玉石出售給黃先生,現陳先生并沒有證據證明其在出售過程中向黃先生明示該玉石是其代他人出賣,因此,陳先生與黃先生之間顯然已經構成了買賣合同關系。在該買賣合同中,出賣人陳先生并非玉石的權利人,其朋友張某也非玉石的權利人,真正的權利人是刑事案件的受害人。現司法機關已對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予以追繳,因此陳先生與黃先生之間的買賣合同屬于無效合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 一審判決后,陳先生提出上訴,二審維持了一審判決。 提防和田玉魚目混珠剛加工好一些和田玉黃口料珠子,串了一副看上去還不錯的項鏈,正在幾個玉友中得瑟,一個擺攤的女老板看見了,不失時機地沖我們招招手:“我這里也有一串和你這個一模一樣的項鏈,要不要看看?”說完彎腰從攤上拿起一串塔珠(即珠子上小下大排列)項鏈來,果然黃黃的,油油的,比我這串的珠子還稍大一點,顏色也更黃一些,要真是和田玉的話,堪稱和田玉中的極品——黃玉了。幾位玉友正準備接過來仔細“審讀”,我擺擺手說,不用看了,料子不對。看上去很油潤,是因為抹了液體石蠟、橄欖油甚至噴了發膠的緣故,而不是材料本身的潤澤。那老板有些不高興,說:“你的就是好的,我的就不對?”我也不和她爭辯,只應了一句:“我這串鏈子能出和田玉鑒定證書,價值在3000元之上;你那串要是也能出和田玉的證書,1萬我收了,如何?”老板悻悻地將項鏈放回原處,不再搭理我們。 也奇怪,在出產正宗和田玉的地方,偏偏還出產一種甚至好幾種足以魚目混珠的東西,乍看上去比“正主兒”還漂亮,玉龍喀什河里的卡瓦石就是典型的例子。新疆出產黃口料,也出產黃色的岫玉(也就是黃卡瓦,還有人稱其為新疆岫玉,因其主要成分為蛇紋石,與遼寧岫巖所產岫玉相同,不少鑒定機構干脆直接出具岫玉證書)。雖然看上去顏色更黃,但硬度小,油性差,不像和田玉越盤越潤,而是越久越干,一些不法商人往往鉆買家對黃色料子不大熟悉的空子,用黃卡瓦冒充和田黃玉,欺騙消費者。 還有一次,手里正拿著一塊籽料原石把玩,一位也經常逛古玩城的老者湊上來,接過我的料子看了一會,也從自己口袋里掏出一塊看上去和我那件差不多的料子遞給我,說:“我這塊比你的漂亮多了,還一點裂沒有!”言語間很是得意。 確實一點裂也沒有,并且看上去略帶黃色條紋的“皮”與白潤的“玉”也相得益彰,但這并非和田玉,而是用一種叫做巴基斯坦玉的大理石磨制而成的。 “是在門口的‘走鬼’手里買的吧?”我問。老者很驚訝:“你連這都知道?”我不僅知道,還知道這玩意不僅有人將其當和田玉賣,甚至還敢號稱羊脂玉,開價幾千元,還價幾百元甚至幾十元都會毫不猶豫地賣給你。老者將兩件東西平攤在手上,仔仔細細對比了一陣,最后得出結論:還真有些不同,雖然看上去差不多。 看上去差不多,這正是不法商家以假充真騙人錢財的“基礎”。不僅“差不多”,假東西甚至往往比真貨看上去還賞心悅目,比方和田玉中染色的假皮,顏色比真皮籽料更鮮艷,要不如何能夠吸引買家的眼球? 和田玉中的青花料子以前價格明顯偏低,近來其價值逐漸被玩家發現,尤其是黑白分明、有一定圖案的“黑白山水”,近一年多來價格突飛猛進,其中的精品許多人即使開出高價仍求之而不得。與此同時,與和田玉相伴而生的黑白水石或黑白相間的東陵石也借機大行其道,成為冒充和田青花甚至青花籽料的主要道具。 一位玉友通過QQ發來一張手鐲圖片,看上去像極青花籽料,不僅黑白分明,而且十分油潤,如果是真東西,應該是青花里的高檔貨了。但仔細觀察之下卻發現這并非真正的和田玉,而是由東陵石加工而成,所謂“油潤”也是抹上去的。于是回復玉友說,這東西千萬不能買,一旦下單,恐怕連退貨都難。玉友過了好一陣才告訴我說,他和賣家聯系了,賣家承認是“東陵玉”,網店標價18000元,現在一折就可以買到。但東陵石手鐲的實際價值也就在百元以內,1800元買來做甚?這位玉友還真有耐心,不停地和賣家閑扯,直到對方把他拉黑為止。 既然有東陵石手鐲,也就必然有類似的原石。到網上一搜,果然,不僅有,還不少。在一家網店里,一塊非常典型的東陵石被賣家描述為“2.5公斤極品青花玉原石籽料”,標價竟高達8萬元!在“收藏寶貝”一欄,發現已有2人收藏,說明已有人處于“半咬鉤”狀態。看來,即使是假得不能再假的東西,也仍然有人上當受騙,要不騙子們忙活半天豈不是白辛苦了么? 當然,也不能說賣這些東西的人全都是騙子,因為有的賣家確實自己也不甚明了,只不過低價買進高價賣出,賺點差價而已。在古玩城就有一位跟我關系還不錯的老板,看我比較喜歡青花,就向我猛推薦他的料子,其中確實有不錯的東西,但也有一些標準的東陵石。從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交往來看,相信他是不會騙我這個朋友的,再結合他對和田玉的了解,不難得出結論:他真的沒有分清青花和與青花很像的東陵石。 連玩玉多年的商家都分不清,玩玉的同學們恐怕還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能避免“吃藥”上當。 和田玉行業低迷 賭石瘋狂不再往年只要春節一過,各地的玉器銷售商都開始補貨,因為這段時間是傳統的玉石銷售旺季,不過今年的玉石市場似乎有些不同,記者走訪了廣東的一些玉器市場后發現,玉石零售商基本都按兵不動,玉器為何賣不動了呢。 在廣東的玉器加工圈內,有著高檔看揭陽,中檔看平洲的說法。不少平洲的商家告訴記者,往年過了正月初八,他們們就開門營業。但是今天春節過后,開門營業的商鋪依然寥寥無幾。 玉器加工商告訴記者,以前他們(玉器零售商)來的次數 比如說兩個月來一次現在最多三個月才會來一次 以前一次進50萬的貨現在可能會減少到20萬左右。 一位玉器加工商告訴記者,由于翡翠帶綠帶紫的原料開采出的越來越少,曾經不被看好的無色或白色翡翠原料開始進入市場,并冠上玻璃種、冰種等頭銜開始變得價格不菲。去年年初到今年年初,玻璃種冰種的翡翠原料價格上演了一輪暴漲暴跌的行情。 玉器加工商告訴記者,以前3萬現在1.5萬就等于虧了。 玉器加工商告訴記者,比如我們以前買玻璃種原料是在150萬一公斤 現在可能就剩下100萬一公斤是有往下的趨勢 玉器加工商告訴記者,我去年年中的時候在平洲買了一份邊角料 買的時候是花了七十多萬 買了以后這一種品種就往下跌 跌到現在這個東西 我看要虧一半 翡翠的情況是這樣,其他玉器產品的情況又是如何?記者又來到廣州最大的華林玉器城。一位和田玉加工商告訴記者,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和田玉行情逐漸轉冷。高端產品價格持平、中低端產品價格跌落、所有產品的交易量都有不同幅度的減少。 玉器加工商告訴記者,白玉的話,基本上都降了20%賣給人家喊價都不能像原來喊那么高比如這一個,以前是賣5萬,現在起碼降20% 就是4萬塊錢 像這個以前賣7、8萬你現在都不敢喊價 這位經銷商告訴記者,由于生意冷清。今年春節前,她比往年提前了一個多月就早早回家了。在市場中記者還發現,與和田玉和翡翠相似,曾經被熱炒的黃龍玉等其他種類玉石,也都出現量價下跌。有業內人士分析,目前整個玉器市場正處于近年的一輪大的行情調整之中。 各類玉器價銷售的轉冷,使得原本翡翠、和田玉只漲不跌的神話被打破。但是也有業內人士依然相信,材料稀缺、制作精美的高端玉器產品雖然交易量出現下降,但價格未受多大影響,過了盤整期后還有更大的升值空間,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根據呢,繼續來看記者調查。 有著二十多年從業經驗的平洲珠寶玉器協會會長粱晃林認為,出現目前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公眾對于經濟前景不看好,所以當然也降低了對玉器的投資需求。 平洲珠寶玉器協會會長粱晃林告訴記者,如果社會經濟變差的話 我們這個行業是首當其沖的就是說我們珠寶翡翠產業繁榮的周期比其他行業要短 蕭條的時間要長 這是我們這個行業的特色 不過梁晃林認為,雖然玉器的價格在下跌,但主要集中在中端產品上,而高端翡翠由于原料稀少,不可再生,開采成本不斷增加的原因,此后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間。那么玉石原料的價格究竟是堅挺還是下降呢,新疆和田玉原料市場交易信息聯盟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中低端的和田玉籽料價格比去年11月份下跌了15%-20%,但高端的和田玉籽料價格目前還是維持在3萬元/克左右,并沒有下跌的趨勢。而且這些收藏級的高端籽料只囤積在少數資金充裕的從業者手中。一旦需求回暖,可能又會迎來新一輪上漲的行情。 玉器加工商告訴記者,收藏的人都在觀望應該是這樣的事情 原材料肯定漲 我們也現在不敢出手但是我們不出手又怕以后原材料更漲 所以說反正在資金可以流動的情況下就買一點原材料放著 除了玉石市場的最新變化外,我們的記者在采訪中,也注意到一個特殊的群體,在中國的玉石市場上,賭石一直都沒有停止過,一些投資者花巨資買上一塊外表無奇的石頭,賭的就是切開之后,里面是否有上好的翡翠料,這種市場行為從幾年前興起,一直發展到瘋狂的地步,那么現在玉石市場上,這些瘋狂的賭石人是否還在?這個市場又發生哪些變化了。 平洲一位有著二十多年玉器行業經驗的玉器加工商告訴記者,2010年翡翠行情最火爆的時候。他和其他幾位加工商曾集資兩千多萬去緬甸賭回一塊翡翠毛料,把這塊毛料在平洲第二次進行投標時就虧了一千二百萬。二次接手的加工商繼續加工的話還要繼續虧損。 玉器加工商告訴記者,那一大件就剩下來八百萬,現在八百萬,做下來還可能要虧六百萬。在平洲,進行翡翠毛料競標的地方被稱為“標場。那么現在標場里的生意好做嗎,記者在一家標場內看到,來自緬甸的翡翠石料鋪了一地,標場經營者仔細查看著翡翠毛料和標價。 翡翠標場工作人員:現在生意不好一年只開三標四標 看見過的成交價 那幾百萬 上千萬都有根據石頭來的 一位在緬甸和國內參加過多次翡翠毛料競標活動的玉器加工商告訴記者,隨著去年下半年翡翠市場進入調整期,部分投機資金的撤離,賭石市場也在逐步回歸理性。 玉器加工商告訴記者,去年在緬甸 3月份的時候兩千多萬人民幣 兩百多萬歐元 別人中標了那個人后來感覺太貴 就沒有去拿 后來那個石頭到去年的年底 12月公盤去標結果這次標800多萬人民幣 80多萬歐元就標下來了 平洲珠寶玉器協會秘書長藍麗君告訴記者。現在平洲市場每年大約有十幾二十次大型翡翠毛料競標活動。玉器加工商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更趨謹慎,現在平洲市場雖然競標的翡翠毛料數量較大,但是大多數都已經大部切開,屬“半賭”性,只有極少部分翡翠毛料為“全賭”。 平洲珠寶玉器協會秘書長藍麗君告訴記者,就是它完全沒有切口 可能只開了一兩個窗口的那一種我們叫蒙頭 蒙頭在這邊 已經非常的少可能就是千分之一以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