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神奇脈法:祖傳九代老中醫

     淄水漁夫 2012-09-06
    神奇脈法:祖傳九代老中醫--梁秀清
     

    現代:

     

    文魁脈學與臨床醫案(趙文魁)

    麻瑞亭治驗集(麻瑞亭)

    中醫脈學研究(崔玉田)

    脈診(劉冠軍)

    脈學心悟(李士懋)

    實踐脈學(黃杰熙)

    圖像診脈法(周華青)

    脈學闡微(邢錫波)

    中醫脈學三字訣(肖進順)

    蕭通吾脈訣及脈案(蕭通吾)

    脈學芻議(張琪)

    中醫微觀脈學(許躍遠)

    大醫神脈(許躍遠)

    中醫脈學入門(蔣長遠)

    中醫辨脈癥治(向宗暄)

    中醫脈診大全(朱進忠)

     

     

    其他脈法:

     

    丹醫秘受古脈法

    黃元御脈法

    張錫純脈法

    彭子益脈法

    梁秀清脈法

    王光宇脈法

                                 太素脈學

       

    《太素脈秘訣》的作者張太素(號青城山人),明朝人,生平不詳。
      “珍本醫書集成”本《訂正太素脈秘訣》一書分上下兩卷,總凡132篇,其中上卷86篇,下卷46篇,內容略顯龐雜,但其中論脈之本仍不離《內經》、《難經》、《傷寒》、《脈經》、《脈訣》諸書,有裨于醫家之處亦復不少。正如民國董志仁在《太素脈考》中所說:“《太素脈》在可知與不必知之問。學者茍能淡泊名利,以濟世為懷,則精研《太素》,未始非醫術之大助。若徒泥其跡而不究其道,殊非《太素》之本旨矣。”

    最開始知道太素脈是在《黃帝外經淺釋》看到對于清濁之脈的解釋:“中醫對脈象的論述中,有二十四脈(《脈經》)、二十七脈(《瀕湖脈學》)、二十八脈(《診家正眼》)的記載,但均無濁脈的稱呼,唯有《素女脈決》中有“脈清者為貴人,濁者難為貴人”的說法。這里雖然將濁指為脈象,但未能說明其體象,但可以推測清脈脈體輕清細柔,濁脈之脈體重濁而粗大。”當時的這個《素女脈決》吸引了我的目光,覺得這個跟傳統脈象不同,值得去一探究竟。
        后來看到陶御風先生的《筆記雜著醫事別錄》有關太素脈的內容知道其實太素脈是有傳承的,觀清˙陳夢雷等《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醫術名流列傳》提及精通太素脈者有:
    胡重禮
    按《儀真縣志》:胡重禮,明初以醫名,尤妙太素脈。有久瘧不止者,求視其脈,曰:此瘧母也,須百劑方愈。病者服至半中止,而病未瘳。他日,就孫醫脈之,曰:此須五十劑乃可。如言而病已。蓋孫即重禮壻,傳業於重禮者。聊舉一端,以見其藝精如此。
    吳伯參
    按《處州府志》:吳伯參,穎慧縝密,信實不欺,尤精太素脈,指晰人禍福修短,無弗驗。有脈宜死者,為定其時,至期無爽。
    楊文德
    按《饒州府志》:楊文德,樂平萬全鄉人。攻醫,精《內經》太素脈。明初徵詣太醫院,洪武戊寅乞歸田里,明袓御書種德二字賜之。舟抵饒城,醫者劉宗玉延之,文德為講岐黃心法,以太素授之。紫極宮道士朱姓者疾,文德診之曰:不數劑愈。朱以銀飲器謝之,文德卻不受,中途長嘯。時宗玉子烈,因問其嘯之故,文德曰:明年春肝木旺,脾土受剋,至期果死。黃復昌疾,文德診之曰:一劑即瘥。官貴脈旺,秋當入仕,尋以薦授丹陽令。餘皆類此。所著有《太素脈訣》一卷。
    姚暘【姚蒙 沈元吉】
    按《松江府志》:姚暘,字啟明,華亭人。父潤袓,元醫學教授,好古博雅,著稱吳越。暘少孤,事母孝,世其家學。洪武中,以人材試行人,宣德間,除莆田知縣,有聲。未幾辭歸,號柳隱。孫蒙,字以正,沉靜博學,善醫,尤精太素脈,定人休咎若符契。巡撫鄒來學常使視脈,蒙既敘病源,因曰:公根器別有一竅出污水。來學大驚曰:此隱疾何由知?蒙曰:以脈得之。左關滑而緩,肝第四葉有漏洞下,相通既久。來學改容謝。請藥弗予,屈指計曰:但還留臺,五日可到。來學解其意,即治行,果抵會同舘而卒。蒙屢徵不起,臨終作謝世辭,驚悟超脫,蓋有所見云。同時有沈元吉者,切脈不逮蒙,而明斷善用藥,屢起危疾,與蒙并稱。
    趙銓
    按《廬陵縣志》:趙銓,字仲衡,與羅文莊善,贈以古風,稱為石亭子是也。高唐里人。精岐黃家言,雖為制舉業不廢,以諸生入監貢。仕靈壽、霍山兩邑夏貴溪,大拜入京,取道吳城,夜泊,更闌人靜,忽擁騶傳呼,聲出空中,雜以絲竹金革,滿驛交喧,俱以為宰相天人當有異,乃明下隱隱有宣言藥王爺爺到。聞於貴溪,使人詢:藥王何人?曰:姓趙者,已而寂然。乃銓舟至,貴溪有心物色之,問來舟為誰?曰:秀才姓趙者。相國即月下索趙生見,倒屣與語,大加賞異,即攜與入京。會世廟不豫,大醫束手,貴溪及大臣公卿咸舉銓入診視,不終劑而龍體大安。上既龍性,加不豫,益稍不受嬰拂,太醫待詔者入,未診視,而得罪杖殺者再三。銓入見,龍袍垂地,跽不得前。上曰:可前?銓曰:龍袍在地上。上乃喜笑曰:會講話,便知醫。乃手舉起龍袍以前。乃知前待詔對以龍袍在地下,是以觸上忌耳。銓既稱旨,朝廷官之而就令焉。銓意不欲久仕,解組歸,惟著書修真而已。有乞醫者即赴之,不責人金帛,而施藥不怠。銓診太素有神。清江蕭公須山病篤,銓往,適病者假寐,銓先診其長子,診畢,取酒相歡曰:子脈無憂,何妨乎父壽?投一劑而愈。方出都門時,見一死者,已含斂,方入棺,銓下馬啟其衣衾,令取沸水下刀圭灌之,死者立甦。或以問銓,銓曰:吾過其旁,知其無死氣。若有死氣,十丈內可決,忍妄啟其衣衾耶?其神類若此。銓臨終無病,腹中閣閣作聲,笑曰:龍吟虎嘯,風雲慶會,吾當赴之。有頃,異香滿室,見頂上一道光彩,冉冉而上,而銓坐逝矣。經日如生,舉棺時,舁者覺輕虛若無七尺身者,或傳以為尸解云。銓所著有《春風堂集》、《石亭醫案》、《岐黃奧旨》、《諸家醫斷》、《太素脈訣》、《體仁彙編》。
    李守欽
    按《氾水縣志》:李守欽,號肅菴。聰明善悟,讀書損神,病將危,得蜀醫醫而愈之,即北面受其業。走峨眉,邂逅異人,授岐伯要旨。歸從黃冠遊,尤精太素脈理,又能預知人事遠近,活者不可勝數。諸王臺省,咸敬禮之。徙居榮澤觀中,有客自河北來,星冠羽扇,守欽識其非常人,即謹遇之。數日談論,皆世外事。守欽善對,客甚敬之,曰:先生我師也。又曰:三日後,羅主事過此,我當去也。因題詩於壁而別。越三日,果羅主事自南而北,經於榮澤,為黃河泛漲所阻,棲遲觀中,偶見所題,驚曰:此吾世父之筆,緣何題此哉?始知客為羅念菴也。人由是謂守欽能識仙客,號為洞元真人。壽九十有八。所著有《方書一得》、《太素精要》諸書行於世。
    何鑾【何如曾】
    按《松江府志》:何鑾,字廷音,華亭人。宋何滄十二世孫也,四世祖將仕郎侃善醫,鑾習其業,精太素脈。龍華張憲副以雛僧,腕帶金釧試之診,鑾曰:此脈清如入水珠,乃方外孤孑,不應在公府中。憲副嘆為神人。又常視督學馮侍御疾,知其父以暮年舉子,及病所由起皆隱中云。其四世從孫如曾,字希魯,亦善察脈,與孝廉張省廉交厚,計偕走別,如曾知其病已深,謂曰:禮闈尚遠,緩行若何?省廉不悟,行次毘陵,疾作還,不旬日而殂。常遊蘇州某太夫人有危疾,六脈俱沉,群醫束手。如曾往視曰:此經所謂雙伏,乃陽回吉兆也。以一劑投之,得汗而愈。
    霍愷
    按《禹城縣志》:霍愷,號心田。兒時能讀書,過目輒記,既攻舉子業,補邑庠,弟子員嘗有病,恨時無明醫,遂取黃帝扁鵲之脈書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說,時出新意,初自治療每藥輒愈久之,親識輩求治者莫能止。乃又益讀《靈樞》、《太素》、《甲乙》諸祕書,凡經傳百家之涉其道者靡不通貫嘗曰:世之論醫者,俱稱東垣、羅謙甫、朱丹溪三人,三人固皆聖于醫若丹溪者,尤集醫之大成者也。予之論病投劑,俱取以為準,故能往往收厥效。臨邑有管方伯諱懷理任湖廣時,監大辟刑,因悸而病,既愈,目張不得瞑,愷煮郁李仁,酒飲之使醉,即愈。人問其故,愷曰:目絲內連肝膽,恐則氣結,膽衡不下,郁李仁能去結,隨酒入,膽結下,膽下則目能瞑矣。又有季邑陳姓人病霍亂,他醫以熱劑加喘,愷曰:是木中熱,脾且傷,奈何復燥之將不得前後溲與之地漿飲石膏湯。陳不信,謝去,病益劇,竟如其說而獲安。各鄰邑俱聞其名,凡有奇證怪病,他醫所不能治者,胥來求療,無不取效去。後傳其業于婿楊汝卿,今楊卻硯其所自出云。
    郭福順
    按《福建通志》:郭福順,大田人。世名醫,少貧賤,挾藝餬口汀邵間,應手皆愈,切脈多,精《太素》。為人言數年後事皆驗,人皆異之。
    徐仲宇
    按《湖廣通志》:徐仲宇,不知何許人,善岐黃術,慣用針,凡奇疾濱死者,一針即活,人號太素先生。
    聶寵
    按《六安州志》:聶寵,六安人。自少習醫,得太素真訣。父卒事叔如其父,叔病刺股,血和藥進之而愈。樂施與重,然諾有鄉人遺孤女,寵收養之,及長為治譒奩以嫁。貧者有喪,則施之棺。或病不能就醫,輒往治之,不責其報。世稱高義。
    張汝霖
    按《平陽府志》:張汝霖,號濟川,猗氏杜村人。初業儒,後謝帖括,專心岐黃之術,為名醫。僧冥淵嘗患暑,汲井水沃顖,濟川見之,曰:一月之後將患頭痛,不可忍,當亟服藥。僧不聽,月餘果頭痛,坐臥無措,乃求方於濟川。濟川曰:今始求藥,遲矣。頭痛及年,當自止,但慮汝牙早落矣。逾年齒隕而頭痛愈。又邑紳陳起登為諸生時,患疾經年,延濟川診視,曰:若得變證,傷寒則大愈。無幾陳果變證,患熱疾增劇,家人惶遽,求濟川。濟川備問寢息唾嗽狀,曰:可勿藥,有喜也。家人以不下藥為疑,濟川乃出一方示之曰:但令發汗,疾即愈矣。家人持歸,人爭謂自濟川所得奇方,閱視之,止數味無異尋常,疑信者半。及服之汗出,遂痊。濟川尤精太素脈,每決人死生壽夭無不中。然不肯輕言,有求療治者,必盡心調理之,卒不計利,人以此益重之。年九十三嘗隔歲預知死期,謂其子孫曰:吾於某年月必死。凡吾書未就者,當速為補輯之。於是口誦若干卷,令其子日錄之。至藏書盈箱,凡有殘缺者,悉語其子曰:某卷某葉失幾字,訛幾字,校訂殆無遺漏。其學之邃博如此,親友聞而駭之,爭來觀。濟川曰:某年某月吾必死,親友愛我者,當期前一日共至,劇飲以盡平生歡。及期,親友果聚,濟川黃髮童顏,扶杖徐步無恙也。相與笑語竟夕。至次日,令其子視棺衾設喪次,因正衣冠瞑目而逝,卒年九十有四。人爭異之,相傳為仙去。
    林時
    按《合肥縣志》:林時,字惟中,合肥人。精太素脈,活人甚眾。有方氏婦求治疾,診其脈,不藥,語其家人曰:速為治殮具,夏得秋脈,必死。死在庚申辛酉日。後果於庚申日死。他類此。
    汪梧
    按《婺源縣志》:汪梧,字濟鳳,大畈人。聞衢之開化有林氏,善岐黃術,往從學焉。盡得其傳以歸,治疾投劑即效,四方求療者,車馬填門。尤精於太素脈,斷人終身休咎,無爽。
    彭用光
    按《江西通志》:彭用光,廬陵人。善太素脈,言多奇驗。所著有《體仁彙編》,醫術家多循守之。
    陳得祥
    按《章丘縣志》:陳得祥,東錦之普濟人。少好元學,嘗遇一黃冠雙鬟方瞳,傾蓋語合,得祥邀至家,因盡授《太素脈訣》,復語之曰:世所傳《脈經》、《脈訣》大謬,汝持此遊人世,可無兩手,後數十年當遇我。而里中人沿習高陽生說,不肯信,乃北走燕,始落落難合,後其醫益奇驗,名暴起,遂傾諸國手,縉紳迎之無虛日。後歸里董復亨試其脈應如響,恨相遇之晚,顏其門曰長桑真脈。
    洪魁八
    按《饒州府志》:洪魁八,樂平人。世業岐黃,初得異授,精於太素脈,八法神針。邑人黎澄葉瑞,當未遇時,以疾延其診視,輒預定其科第,與歷任地方,卒之時日。斷休咎死生,百不失一。年八十餘,無疾而坐化,蓋神於醫者,時莫得而匹云。
    張琦
    按《朔方志》:張琦,精太素脈,斷病,踰二十年,生死卒如所許。
    丘可封
    按《貴溪縣志》:丘可封,字汝禮,由歲貢歷官國子監典簿,博覽羣書,通天文,尤精《黃帝素問》,與人切太素脈,談休咎,終身不爽。著有醫書及經驗奇方,多出自創。可封,三仕學官,皆砥節立名,有賢聲,遷國學,三疏致仕,以故未究其用。
    趙律
    按《畿輔通志》:趙律,雄縣人。性恬靜慈愛,居家孝友,幼嗜問學,長厭舉子業,遂精詩學,前後有司校,咸以隱君子禮遇之。後感母疾,乃學醫術,洞究軒岐之秘,以濟人為念,略不責報。尤精太素脈,易州守某詿誤失官,屬診其脈,律曰:來春可辨明。後如其言得白,除上蔡令。過雄,復請診之,律驚惶不敢對,陰謂其子曰:此斬首分骸脈也,兇莫甚焉!後遭流賊之變,夫與婦俱死節。

    壽小云:中醫脈診解讀身心奧秘

    壽小云教授,1982年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先后在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工作,現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脈象研究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他長期從事中醫脈象基礎理論和臨床應用研究,對疾病脈診和心理脈診有深刻的認識和體會,并在挖掘傳統中醫脈學理論和融合各民族脈法基礎上,把中醫脈診運用到心理學研究領域,形成了中醫心理脈學理論。
      20多年前,壽小云在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時,他給病人診脈尤其用心。由于他善于脈診,脈診收集的疾病信息與他人不同,所以他的診室叫脈診專科門診,慕名而來者不斷,擁有大批“粉絲”。
      壽小云在臨床實踐的同時,細心研讀歷代脈學著作,分析各種脈診理論和方法,從中挖掘脈學精華,并吸收現代脈學研究成果,在脈學研究上提出了以病脈診斷體系和心理脈象體系為兩大基本內容的脈學理論,開拓了中醫脈學新領域。
      構建脈象臟腑疾病診斷識別技術
      在病脈診斷體系中,以《素問·脈要精微論》中臟器在寸口分布定位的模式為基礎,以植物神經、神經—體液調節造成的寸口局部組織形態學變化為識別特征,結合傳統28病脈涉及的心率、心律、心搏輸出量、血液流暢度、血管舒縮阻力、脈搏力度、脈位、脈體等,構建了脈象臟腑疾病診斷識別技術,形成了臨床實用的脈象診斷體系。
      中醫診脈主要診寸口脈。但寸口的寸、關、尺三部脈的跳動并不是均勻一致的,某個局部可以明顯不同于其他局部,如寸強尺弱、關細無力等。壽小云認為,凡是脈動有差異的地方就是獨動點。獨動點的異常搏動是對應臟腑器官疾病的反映,即中醫“是動則病”的脈學理念。診脈的關鍵,一是確立脈象與臟腑組織器官對應的候診部位(臟腑功能區反應點);二是對候診部位異常搏動點的脈象信息加以提取;三要對提取的脈象信息加以綜合分析并對其臨床意義進行區分。
      壽小云的病脈診斷體系中,診脈部位的精細和對脈管周圍組織的細微體察是關鍵。
      關于寸口脈診部位,他認為《素問·脈要精微論》的描述最為詳盡和實用。把寸口脈由寸、關、尺三部再細分為寸前、寸、關、尺、尺后五個部位。五個部位分候臟腑,不但可以了解五臟六腑功能狀態,還可從寸前了解頭部(胸喉),從尺后判斷少腹、下肢等。他還沿用《素問·脈要精微論》的方法,將寸關尺分前、中、后、內(上、中、下)、外(上、中、下),分別對應不同臟器,用“上竟上”、“下竟下”的原則以“見微知著”,使脈診分候臟器擴大到了全身,拓展了脈診判斷疾病的范圍。此法與上述五個部位脈診法相互參照,使其對疾病部位的判斷達到了更準確的地步。
      在脈象諸多信息的拾取中,傳統對28病脈的診察主要是體會壓力波變化,但特異性較差。壽小云認為,中醫脈象獨動理論最基本的物質基礎是感覺寸口脈血管壁和血管周圍組織細微改變所致的脈象局部形態改變。正是由于寸口與臟器間存在直接的對應效應和脈象反應點,所以各臟腑器官的生理病理變化,都會以不同的形式在寸口脈上表達出來。如血管周圍組織出現增生、小結節、張力加大或隆起、組織虛軟或凹陷等微形態學改變時,經過精細觸摸,可以得出病位、病性等方面的特異性判斷。壽小云舉例說,下肢壞疽患者,尺脈近心端(尺后)血管可見鋼絲樣緊張痙攣,而手掌壞疽患者寸脈出現鋼絲樣緊張痙攣。有結石者,相應位置脈管上呈現沙石樣結節;息肉者相應位置脈管上呈現肉筋樣結構等等,這些脈象特征明確、專屬性強,是疾病脈診的重要依據。
      對中醫心理脈象的探索
      壽小云“診必言脈”,善于從病人脈象中發現問題。在長期臨床脈診實踐中,他漸漸發現一種現象,即在摸有些病人的脈時,自己也有一種異樣的感覺。詢問病人,常常發現病人受到過嚴重的情緒刺激,或存在顯著的心理問題等。之后,他有意識地摸索和總結,慢慢地發現了一些心理異常的脈象特點。例如大怒時左關肝部位會凸起,強力搏動;恐懼時尺脈則變得細緊振顫,這是心理脈象診斷的物質基礎。
      有一位旅居國外的成功女士,找壽小云看病時隱瞞了自己的真實身份,以胃口不好和失眠就診。正常的病脈診斷之后,壽小云判斷其為胃寒,處方并囑其少吃冷食。但這個病人右尺脈的顯著形態引起了壽小云的注意,他從病人脈象反映的心理狀況上,發現病人性格自主自立,必有所作為,但當前卻有較大心理負荷,遂告知病人調整心態很重要。病人聽后很驚訝。后來她來信說,回去除了按時吃藥外,還積極調整心態,癥狀漸漸好轉。
      像這樣的就醫者,壽小云遇到過很多,他將脈診中得到的疾病信息和心理信息綜合分析,針對病人的心理障礙和癥狀,以心理疏導配合藥物治療,常常使臨床療效大大提高。
      壽小云說,這種被稱為“脈象讀心術”的心理脈診,從歷史上看并不神秘。《黃帝內經》就揭示了人體心理情感和脈象的關系,指出人體驚恐、恚恨、勞心等各種心理活動都能使心神受擾,血脈不寧,脈象則隨之變化;《傷寒論》中提到人心理活動時出現的十幾種單脈和相兼脈;其他歷代許多醫著中也都有心理脈象的記載。
      壽小云認為,中醫心理脈象的診斷自古就有,在臨床是可信可行的,人類的心理活動通過脈象可知、可識、可讀。中醫心理脈象就是把古代心理脈象方面的研究系統化、條理化,再應用到醫療實踐中去的一門中醫心理診斷技術。
      關于中醫心理脈學的研究與運用,壽小云發表過多篇論文,1998年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了《壽氏心理脈學與臨床》一書。他提出的脈象振動覺、脈象溫度覺等新的脈診手段,為脈診增加了新的信息來源。尤其脈象振動覺的頻率變化多端,特異性強,是許多脈象,尤其是心理脈象的主要鑒別指標。
      現在請壽小云進行心理脈診的人各種各樣,向他拜師學習的人也很多。他說,心理脈診不僅可用于心身疾病的診斷,還可為擇業、擇偶、兒童成長、預防犯罪等提供幫助。他現在將大量的時間用于講學,希望更多的人重視脈診、掌握脈診,并通過整理傳承,使中醫脈診的經驗以流傳發揚。

     

    壽小云脈海真言

    踏入脈學之門,堅定樹立不為孺子,誓為人杰,做大智慧者的信念。堅信自己是最好的,堅信自己有能力擴展達到古人未能攀登的領域,堅信自己能踏上脈學之巔。
    脈海真言言之一
      跳出老祖宗的框框,才能獲得真知
      老祖宗留下很多文化遺產,都是千百年醫學實踐的結晶。但就學脈者而言,卻一定要跳出老祖宗的框框,才能獲得真知。
       中醫的先進,在于千百年醫療實踐的錘煉;中醫的守舊,在于不敢越過祖宗雷池一步。最早較為完整的古籍為王叔和的《脈經》,經后世醫家輾轉沿襲,鮮有創新之舉,造成中醫墨守千年一脈的現狀。《脈經》講得多是理論上的東西,很多內容從陰陽五行推演而來,缺少臨床實際意義。
       恐我直言,古代醫書中沒有一部講明真正實用的脈法的。中醫至今學堂上只能抱著恒古不變、缺少臨床實用價值的《脈經》傳授,導致臨床中醫師無以適從,導致中醫診斷“望聞問切”四寶缺三,只能單憑問診診斷或開西醫化驗單檢查的尷尬地步。中醫脈法絕技的失傳,導致中醫界傳授無門,使之喪失了和現代醫學競爭的最有力武器,這是造成中醫衰亡的重要原因。可想而知,西醫詢問病情之后,有眾多現代化儀器作后盾,得出科學結論;而中醫呢,傳統望聞問切之中,如果僅剩問診一項,不敗于西醫之下才怪呢。我們今天全力搶救中醫脈學,乃匹夫有責之舉。
       勸示諸位要想學好脈象的話,一定不要迷信脈學古籍,一定不要以為老祖宗的話都是對的。如果照書學脈的話,一定是學不好的,想學脈法一定自奮圖強,到實踐中摸索,到民間高人中去學習。
    脈海真言言之二
       不要迷信權威。
        脈海真言言之一已明確,在中醫脈學古籍中,沒有一部具有臨床實際診斷意義的脈書,屬于瀕危醫技。遨游脈海近四十年,眼見中醫脈學領域起伏跌宕,可以說目前不存在壟斷一切的權威。每一個對脈學有所研究,有所領悟的人,他本身的工作就是創新,就是超越古人,就是成大光明者。堅信自己能達到古人所未能達到的領域,相信自己就是權威。努力加油,走自己的路。
       樹立脈理為真的絕對信心(脈海真言言之三)
       我的第一個脈學導師王金皋先生仙逝已有十年,每每思念他的脈學絕技,尤其他對腫瘤的先知先覺、診之有道的精湛醫術,思念他仁厚寬宏的音容笑貌。
       閑暇之時,我每每潛下心來,打開記憶封存的思緒,尋索先師給我留下的最寶貴東西。我只能說,我最感激、最寶貴的東西就是先師把我領進脈學之門。先師帶給我的,是讓我對脈學的堅定信念,是讓我看到脈學的真實,是使我堅信中醫脈學是每一個努力拼搏中醫的人都能掌握的。對脈象的真實堅信不移,是迅速跨入脈學之門,掌握脈學真諦的最重要條件。
    (脈海真言言之四)
       脈海無涯,勤學是岸。脈學學習是個漫長的過程,經驗需要一點一滴積累、學識需要一點一滴領悟。正如古人所云:時時勞其筋骨,苦其心志,瀝其心血,方有可能成為集大成者。往往當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會覺得忽然間茅塞頓開,好像一夜之間一切都明了了,一切都得心應手了,那才是智慧之花盛開,勤學必有所報之時。
    脈海真言言之五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是萬古永恒的真理。瞻望古今,名師之下,徒弟眾多,但其中能成大氣候者寡,徒弟能超越先師者寡。其原因在于各人能力有大小,悟性有高低,智慧有高下,學識有多寡。其中最重要的是信念、悟性和勤奮。有了這三條,成功是必然的。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高清69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 奇米777四色成人影视| 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2020|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视频|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国产成人综合色就色综合| 国产免费1卡2卡|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综合欧美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欧美极品色午夜在线视频| 狠狠久久亚洲欧美专区| 久在线精品视频线观看| 无码精品国产D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丝瓜影院|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成 人影片免费观看| 丝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卡一卡2卡3卡精品网站|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 国产午夜A理论毛片| 日本乱偷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免费视频一一二区|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图片|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 免费现黄频在线观看国产|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躁婷婷| 国产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网址| 国产盗摄xxxx视频xxxx| 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国产福利精品在现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99九九视频高清在线| 精品国产迷系列在线观看| 国产第一页浮力影院入口|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久热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福利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