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中醫分型治療
2012-09-04 16:13:27| 分類: 睡眠の養生篇 |
失眠的形式可歸納為入睡困難、睡眠淺(多夢易醒)、早醒,中醫治療首先經過問診以了解失眠的原因,通過對脈、舌象和所出現的癥狀來診斷臟腑功能的盈虧情況,可歸納為下列幾種常見癥型。
一、心脾血虧型:因過度憂慮勞累,飲食失調,影響了心脾的正常功能,常出現多夢易醒,心悸健忘,舌淡苔薄,脈細弱。治療心脾血虧型失眠應補養心脾,以生氣血為主,常用歸脾湯以安心神、養心血,藥用柏子仁、五味子、茯神、白術、酸棗仁、遠志、大棗、當歸之類。
二、陰虛火旺型:常因飲水不足和多食煎炸食物而致虛火上炎,出現心煩、咽痛、煩熱、心悸、健忘、腰酸、耳鳴、舌質紅等,更年期婦女常見。治療此種癥型失眠,以滋補腎陰,滋陰降火為主,常用方為天王補心丹,藥用玄參、丹參、遠志、天冬、麥冬、柏子仁、酸棗仁、生地等。
三、心虛膽怯型:若失眠者表現出心慌,膽怯,善驚易恐,睡眠時易驚醒,醒后不能再睡,舌質淡,脈弦細者。中醫認為,這是心虛膽怯所致,應用益氣鎮驚,安神定志的治則,常用方為安神定志湯和酸棗仁湯,藥用人參、茯神、遠志、石菖蒲、龍齒、酸棗仁、知母、川芎、甘草等。
四、脾胃不和型:若失眠者兼有胸悶噯氣,腹部脹痛,大便不暢,舌苔膩,脈滑者,則為胃中不和。治療宜和胃消導,化痰清熱,常用方為保和丸,藥用神曲、半夏、連翹、萊菔子、茯苓等。
如只想依賴藥物來入睡,而不注意生活飲食的調整,則藥物對身體負擔很大,且還有副作用,效果勢必不大。失眠者應通過規律運動和生活起居的調整,才能遠離失眠的困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