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李士懋經驗介紹(弟子報道1,2,3)

     淄水漁夫 2012-09-08

    李老師是真正的中醫,下面是弟子們對其經驗的介紹,喜歡純中醫的同道們請來共同學習:(本人于2012-7-19晚下載學習)

    名老中醫經驗李士懋教授論血管性癡呆治療*

    李士懋名醫傳承工作室:張騰  王四平  張拴成  吳中秋  指導李士懋(石家莊050091)

        河北醫科大學中醫學院李士懋教授,為全國第二、三、四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河北省“十二大名醫”,博士研究生導師。擅長運用中醫療法治療急癥、心腦血管病及內科疑難雜癥。

    1病名理解  血管性癡呆(VD)是有一系列腦血管供血障礙導致腦組織損害引起的癡呆綜合癥總稱,[1]屬中醫“呆證”、“文癡”、“健忘”、“郁證”等范疇。腦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在人體生命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古人對此早有認識。如《素問·脈要精微論》曰:“頭者,精明之腑”。腦為元神之腑,主神明。西漢《春秋元命苞》中有“人精在腦”,“頭者神之所居”的記載。張仲景《金匱玉函經·卷一·證治總則》曰:“頭者,身之元首,人神所注。”明代李時珍提出:“腦為元神之腑”,清·王清任提出:“靈機記性不在心在腦”等,都論述了腦與神明相關,對其進一步分析,腦有主思維、主記憶、主意念、主運動、主任物等作用。腦的特性是腦為清靈之腑,喜靜惡擾,藏而不泄,宜伸忌郁。頭為諸陽之會,居位最高,內含腦髓,主神明以統全身。喜靜惡擾,靜則能發揮其神明之功,以清明內持,動擾則掉搖散亂,無以所從。氣、血、精、津液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是腦發揮正常功能的物質基礎。《素問·八正神明論》曰:“血氣者,人之神”,《靈樞·決氣篇》云:“谷入氣滿,淖澤注于骨,骨屬屈伸,泄則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腦為髓海”,清陽所居,腦必須依賴氣、血、精、津液的濡養才能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

    2病因病機  李老師認為痰瘀互結是血管性癡呆的基本病機。老年人年高體弱,臟腑功能衰退,氣、血、津液不能正常運行、輸布,從而導致瘀血、痰濁的形成。且本病病程日久,遷延不愈,臟腑功能失調,影響氣機的升降出入,久則影響血運。葉天士曰:“初病在氣,久必入血,……久病血瘀。”痰瘀既是人體臟腑氣血失和、津液運行失常的病理產物,同時又易膠結,共同為患。瘀血阻滯,影響氣化,臟腑失去正常輸布氣化功能,氣滯不能運化水液,積液成痰。《血證論》就有“血積日久,亦能化為痰水”之說。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阻于經脈,影響氣血的運行,導致二者生成互為因果,惡性循環,終致痰瘀互結共同致病,故有“痰夾瘀血,遂成窠囊”之說。痰瘀形成,可產生兩方面病理變化,既可直接累及腦竅,致清竅失靈,表現為表情呆板,神志恍惚,行為異常,言語不利等元神失聰之癥。痰瘀又可阻于絡脈,使臟腑化生的氣血不能上濡腦竅,氣血不足,則腦失所養,神明失用。腦為清靈之府,純者清,雜者鈍。痰瘀不但可蒙蔽腦竅,更能阻礙正常氣血運行,使腦氣不能與臟氣相接,腦失所養而成癡呆。正如《血證論》所言:“血在上,則濁蔽而不明矣”,《辨證錄》云:“痰積于胸中,盤距于心外,使神明不清成呆疾矣。”說明了血管性癡呆的形成與痰瘀密切相關。血管性癡呆主要繼發于中風病之后,且以老年人多見,因此與中風病有共同的體質因素,兩者發病機理密切相關。[2]何夢瑤在《醫碥》中闡述中風病病理時說:“病自內發,未有不傷其臟腑者。由于火盛則火發,而血與痰壅矣,由于氣虛則氣滯,而血與痰凝矣。痰血凝滯,食亦不化,填壅于腑,則二便不通;阻塞腑氣則昏迷不醒,其重者也。”不難看出痰瘀交結是中風發生發展及演變為癡呆的病理基礎,而且也是自中風之始即潛發癡呆的隱患根源。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高血脂、血液流變學異常、動脈硬化、自由基增多、腦梗塞均與痰瘀痹阻證相關,[3]而這些正是血管性癡呆的致病原因。李老師在臨床觀察中發現,血管性癡呆患者顯示出不同程度的痰瘀指征:如神識呆癡,表情淡漠,精神抑郁,神志昏蒙,舉止失度,喃喃獨語,肌膚甲錯,面色晦暗,顏面、四肢老年斑迭出,鞏膜瘀絲縷縷,日夜顛倒,舌暗,苔膩,脈弦滑。現代研究發現,心腦血管病變和體內脂質代謝異常與老年期癡呆有密切關系。正常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其不飽和脂肪酸自動過氧化和脂褐質沉積相應增加。動物實驗表明,脂褐質的沉積造成的生理損害包括回避反射下降和記憶力下降。[4]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老年期階段,肌體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下降,體內自由基堆積,損傷組織細胞,加速人體衰老的進程。[5]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血管性癡呆的病理改變有纖維素樣壞死、脂肪透明變性和微動脈粥樣瘤。[6]這些均與祖國醫學的痰結、瘀血有關。痰瘀貫穿本病始終,既是臟腑功能失調的病理產物,又可作為新的致病因素,產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蒙塞清竅,神機失用;阻遏氣機,氣行失暢;蘊久化熱,擾亂心神;久留傷正,導致正虧。因此痰瘀不除,本病難愈。李士懋教授在臨床實踐中觀察到,血管性癡呆患者的臨床辨證多屬痰瘀互結,盡管有的患者兼有其它的證候。因此指出:痰瘀互結是血管性癡呆的基本病機。[7]王永炎院士在證候的共同特征中指出:“內實外虛指每一證候的信息群組成而言。‘內實外虛’是證候最重要的特征。所謂‘實’,是指最能反映該病機的權重最大的關鍵內容,是群體在某一特定病變過程中所具有的共性規律,是干預的依據。‘虛’則指具體某一患者所表現出的一系列個性化癥狀信息,它涵蓋了所有能夠表達個性化的內容,如體質、性情、人格特征、生活習慣、生存環境等等,事實上是在這些因素作用下所形成的外在表現,對干預原則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需要強調的是,在此‘內外’的概念缺乏實際的位置意義,是指證候的信息群組成而言。”[8]血管性癡呆,臨床表現出多種證候,痰瘀互結是其基本病機,即王永炎院士所指的“內實”。3治療原則李老師認為活血化痰是治療血管性癡呆的基本大法。痰瘀既是病理產物,又是導致癡呆發生的致病因素,為病之標。痰瘀證貫穿本病始終,痰瘀不除,本病難愈。正如唐容川在《血證論》所云:“瘀血踞住,……故以祛瘀為治血要法。”陳士鐸更明確提出“治呆無奇法,治痰即治呆”,并提出“開郁逐痰法”,對指導臨床有重要價值。目前大量的臨床報道提示老年期癡呆多痰多瘀,化痰祛瘀治療老年期癡呆確有良效,古方治療此類疾病之癲狂夢醒湯(《醫林改錯》)中,既有活血化瘀藥,又有蘇子、半夏、陳皮等化痰藥。劉氏[9]等認為,瘀血痰濁上犯而阻塞腦竅,是引起老年癡呆的直接因素。大量臨床研究和觀察報告表明,瘀血與痰濁常相兼為患,在老年癡呆等病變中尤其如此。[10]因此,滌痰開竅、活血通絡為本病的重要治法。近年來,中醫痰病及瘀證的研究日趨深入,為我們從微觀上提示化痰祛瘀改善智能的作用機理提供了客觀依據,許多化痰祛瘀藥均有改善心腦血管微循環,增加心腦血流量,降低血粘度,抗動脈粥樣硬化,抑制脂褐素形成和積累等作用。[11]由此可見,化痰祛瘀法是老年期癡呆的重要治法,通過化痰祛瘀促進益智,從而使痰化瘀消則竅開絡暢,腦海得養,神安智生矣。蔡建偉觀察治療血管性癡呆臨床資料62篇,方劑71首,涉及藥物113味,得出的結論是:臨床治療血管性癡呆選用較多的是活血化瘀類,其次為化痰利濕類、平肝熄風類及補益類。痰瘀阻絡,清竅失養是其病機關鍵……[12]李士懋老師在臨床實踐中,恒以活血、化濁為基本大法,在三甲散的基礎上,更增膽星、菖蒲、天竺黃以滌痰;增水蛭、三七、姜黃、乳香、冰片以行氣破瘀,以化痰、祛瘀為基本治則,佐以海藻、珍珠以軟堅散結;黃連以清熱;白芍、何首烏滋補肝腎,養陰熄風,遂形成軟脈之處方,以此方治療VD多例,均取得良好療效。總之,痰濁、瘀血是血管性癡呆的基本病機,在治療過程中,以化痰、活血為基本治則,根據其它兼證,佐以益氣、補腎、滋陰、溫陽、養血等治法,以此為原則治療血管性癡呆,定能獲得良效。

    4典型病例

    李某,男,54歲,司機,1999年9月14日初診。腦腔隙性梗塞2次,恢復尚可,一年來智力下降,健忘,不識路徑,不辨紅綠燈,不能繼續開車。繼之言語減少,答非所問。常呆坐,看電視后不知看的是什么,至不再看電視。脈弦滑有力,舌紅暗。此痰瘀互結,蔽阻心竅。予活血滌痰開竅。陳皮、半夏、膽南星、枳實、石菖蒲、郁金各100g,白礬30 g,天竺黃、茯苓各100 g,川芎90 g,赤芍100g,桃仁、紅花各30 g,當歸、土鱉蟲、水蛭各100 g,蜈蚣60條,全蝎90 g,懷牛膝、天麻各100 g,乳香80 g,地龍100 g,銀杏葉90 g,丹參120 g,珍珠粉50 g,炙鱉甲120g,甲珠100 g,生牡蠣120 g,夏枯草、海藻各100 g。一料共為細面,早晚各1匙。2000年1月17日診。上藥共服4個月,精神狀況明顯好轉,能簡單計數,看電視后故事情節可大致復述,亦可幫助料理家務。脈轉緩滑,尺脈較差。當增扶正之品。菟絲子120 g,巴戟天100 g,仙靈脾90 g,肉蓯蓉、何首烏各100 g,鹿茸30 g,紅參60 g,生黃芪100g,茯苓120 g,半夏100 g,膽南星90 g,天竺黃100 g,枳實、石菖蒲、郁金各80 g,川芎70 g,歸尾90 g,赤芍、桃仁、紅花各100 g,土鱉蟲70 g,水蛭60 g,蜈蚣40條,全蝎80 g,天麻100 g,懷牛膝120 g,地龍100,g,珍珠粉30 g,銀杏葉90 g,丹參、炙鱉甲各120 g,白礬20 g,海藻、甲珠各100 g,一料共為細面,服如上法。2001年3月2日診:上藥共服兩料。現精神、智力與常人無明顯差異,其語言及思維近似常人,囑其繼服一料,以鞏固療效。現已上老年大學,能正常聽課及與人交流。按:關于癡呆,薛生白于《濕熱病篇·34條》曾有生動的描述,曰:“濕熱證,七八日,口不渴,聲不出,與飲食亦不卻,默默不語,神識昏迷,進辛開涼泄,芳香逐穢,俱不效,此邪入厥陰,主客渾受,宜仿吳又可三甲散。”薛生白注云,此為“陰陽交困,氣鈍血滯而致,濕不得外泄,遂深入厥陰,絡脈凝瘀,使一陽不能萌動,生氣有降無升。心主阻遏,靈氣不通,所以神不清而昏迷默默也。破滯破瘀,斯絡通而邪得解矣。”此腦絡被阻,靈機不運。脈弦滑有力,舌紅暗,乃痰瘀互阻腦絡,故宗薛生白所云,破滯破瘀,通其腦絡,大隊滌痰活瘀開竅。一料后脈較緩滑,且尺脈較差,乃痰瘀挫后,虛象漸顯。故增益脾腎之品與滌痰破瘀開竅同用。歷經一年半堅持治療,竟獲殊功。

    

    李士懋診治疾病經驗(弟子報道2)

    以脈診為重心的辨證論治規律
    ———李士懋教授臨床經驗淺述
    王金榜 梁保麗(050091)


      李士懋教授35年來集教學、臨床、科研、著書立說于一身,嘔心瀝血、孜孜以求、潛心脈學,頗有心悟,倡以脈診為重心的辨證論治
    規律,驗之臨床,療效卓著。是對中醫學的一大貢獻。
    1 疾病診斷,重視脈診

    關于疾病的診斷,傳統中醫學認為,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達到診斷的目的。以其望聞問切的順序作為診斷的價值取向。李老師根據
    長期的臨床實踐和理論研究,倡導四診之中,脈診對疾病的診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常謂:“若論四診的重要性,當以脈診為先”。在臨床
    過程中,無論是對疾病的性質和病位的判斷,還是對疾病程度、轉歸和預后的判斷,老師大都以脈為憑。
     1·1 病性的判斷 老師認為,疾病的性質主要分虛實兩類,而虛實之分,主要依據脈象,脈實則證實,脈虛則證虛。如患者陳某,畏寒肢冷,脈沉,某醫以虛證予以溫陽散寒數劑不愈且日重。經老師診其脈,雖沉但燥數有力,遂以熱厥實證投升降散加味清透而愈。
     1·2 病位的判斷 老師認為主要以脈為據,結合經絡臟腑的癥狀作出判斷。如寸口脈象變化,又出現心經癥狀,則病位在心;若出現肺
    經癥狀,則病位在肺。對那些上部有病狀而脈變化在尺或下部有病狀而脈變化在寸等復雜證候,更須依賴脈診來確定病位之所在。如一頭
    痛患者,老師診其脈尺浮,以相火旺;淫于膀胱經,循經上灼,遂予以知柏地黃湯而愈。
     1·3 疾病輕重程度的判定 老師認為以脈測知。如熱證脈數,脈越數實有力,熱就越重,反之則熱輕等,進而決定清熱藥物的量。
    如臨床上對清瘟敗毒飲的應用,老師倡言以脈為憑,而用重劑、中劑和輕劑,常收效恰當。
     1·4 疾病的轉歸和預后 老師認為在疾病的過程中,病因病機是不斷變化的,而脈象的變化最為靈敏和準確。而且可以先知。如濕溫病始受濕邪,蘊而化熱,病由濕重熱輕轉化為濕熱并重、熱重濕輕,濕熱又可以化燥傷正,首先可以以脈象上得以準確反映,脈由濡而濡數而滑數而洪數,進而出現芤、虛或細數或微脈等變化。至于吉兇順逆、脈有無胃、根、神以及真臟脈等對疾病的預后有重要的診斷價值,因而指導治療。如一胃出血患者方某,搶救半月無效、已病危通知。老師診其脈,按之根神尚存,以濕熱痞證,斷然以瀉心湯辛開苦降, 3劑后病人血止脈靜,轉危為安。
    2 脈診原理,無非氣血
    脈僅前人記載就有27或34種之多,臨床操作常囿于字句、劃地為牢,加之復合脈,令人難得要領,莫衷一是。所以老師常說:只要理解脈象形成的原理及影響脈象變化的因素,對諸脈也就能然胸臆,不為所惑了。脈為血脈,賴血以充盈,靠氣以鼓蕩。老師認為脈形成的原理“一言以敝之,乃氣與血
    耳”。也就是說,氣血的變化是脈形成的基礎。氣血的生理正常則脈見和緩;氣血的生理失常則脈見病象。大致可規納如下。
    2·1 氣的生理常對脈的影響
    氣盛:則鼓蕩血脈之力亢盛,氣血外涌則脈見浮、洪、實、大等象;氣血妄動則脈見數、疾、燥、促等象。氣郁:或不能暢達以鼓動血脈則脈見沉、
    伏、牢、澀、遲、細、短、結等象;或不得敷布而脈失溫煦則脈見弦、緊、細、澀等象。
    :或無力鼓蕩血脈則見脈來無力的緩、遲、微、弱、濡、澀等象;或失于固攝而見氣浮于外的浮、虛、散、芤、微、濡等脈
    象;或氣虛已極而見真氣外越的強勁搏持之真脈,不可誤作實脈。
    2·2 血的生理失常對脈的影響血盛(熱):或奔涌于外則見脈浮、洪、實、長等象;或血流薄疾則脈見滑、數、疾、促等象。
    血瘀:脈道不利則脈見沉、伏、牢、澀、細、小、短、促、結等象。血虛:或不能充盈血脈則是細、小、濡、短、澀等脈;或血行不健則見促、結、代等脈;或氣失依附則脈見浮、虛、微、芤、散等象;或經脈失于濡養則脈見拘急而弦。
    3 脈象變化,當識病機
    老師認為,中醫學辨證的思維體系在脈象上有著具體的體現。在診脈的過程中,要動態的看待脈象的變化。同一種疾病,由于不同的
    病理階段,可出現不同的脈象;不同的疾病由于相同的病理階段,可出現相同的脈象;而且同一病理階段,由于輕重程度的不同,又可以
    出現兼脈的不同變化。所以認識脈象的變化,關鍵在于認識病機,掌握氣血的相互聯系和變化規律,謹守病機之所在。
    4 脈癥關系,理通則明
    傳統脈學理論常以某脈主某病、必見某癥來論述,這種以脈述癥的方法是值得商榷的。脈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同一病機可出現
    許多癥狀,而且病機的變化可預見于脈,而病人常無自覺癥狀,如若憑脈說癥,以脈定癥,無異有按圖索馬冀,盲人摸象之嫌。所以老師
    臨床上無問癥之多寡,常以脈測機,按機施治,每收奇效。如一患者王某,55歲,頭暈月余,訴寒熱交作,全身上下酸痛,表里內外不舒,令人
    無從著手,老師診其脈弦而不任重按,證屬肝寒失養,投以烏梅湯加味,數劑而愈。
    5 脈無從舍,貴在識脈
    傳統觀點認為脈有假脈,因而有“舍脈從癥”之說。老師倡言:“脈無假,關鍵在于是否識脈”。各種脈象的出現都有其內在的病理
    生理基礎,恰好反映著人體內在的本質規律。臨床上所謂的假脈無非有以下幾種情況:
     5·1 陽證見陰脈 是指陽熱亢盛,反見沉、遲、細、小、澀等陰脈。這是由于火熱閉伏氣機,氣血不得暢達所致,此乃火熱亢盛的反
    映,并非假脈;陰證見陽脈:是指陰寒內盛,格陽于外,反見浮數之陽脈,此乃陰盛之極的反映,并非假脈。
     5·2 表證見里脈 如溫病初起,“溫邪上受,首先犯肺”,致肺氣月賁郁,氣機不暢,氣血不得外達以鼓蕩血脈,反見沉數之里脈,此
    正是溫病本質———郁熱的反映;里證見表脈:是因里熱外泄或里虛真氣外越而見脈浮或浮大等象,可謂脈出有因。
     5·3 熱證見寒脈 是由于熱邪郁閉氣機,氣血不得暢達,反見沉、澀、遲乃至厥脈;寒證見熱脈:是寒邪搏擊氣血,而見脈緊而數等
    象,這些也都是寒熱本質的反映。
     5·4 實證見虛脈 由于邪阻氣機,血脈不暢,脈見細、遲、小、澀等象;虛證見實脈;常因胃氣衰竭,經脈失柔,脈反見強勁搏持的真臟脈,這些又都是虛實本質的反映。所以老師常說:“脈斷然無假,根本不存在什么舍脈從癥。”正如張景岳所說:“雖曰脈有真假,而實由人見之不真耳,脈亦何從假
    哉。”臨床上確有脈因邪阻而閉厥,無脈可從,但這與舍脈從癥之說截然不同。
    6 脈診綱要,沉候為本
    脈象變化繁多,僅單脈就有27或34種之說,加之怪脈、真臟脈和脈的動態變化,相互聯系以及復雜病機變化而出現的復合脈、兼脈,特別是兩手脈象不同,三部九候各異,令醫者如墜云霧,難得要領。如何執簡馭繁,綱舉目張,歷代醫家都作過許多有益的嘗試。唯獨張景岳獨具慧眼,提出以虛實為綱,曰:
    “千病萬病不外虛實,治病之法無逾攻補。欲察虛實,無逾脈息。”老師驗之臨床,發揮景岳,鮮明的提出:“脈以沉候為準,沉取有力為實,沉取無力為虛”。老師認為脈的虛實當以沉候有力無力為辨,是因為沉候為本,沉候為根。沉候的有力無力,才真正反映脈的虛實和疾病的本質。如患者許某,咽不爽而痛。某醫以“咽炎”予以清熱解毒利咽,久治不愈。老師診其脈弦而拘急,沉取無力,證屬陽虛寒凝咽痛,遂以麻黃附子細辛湯溫陽散寒而愈。
    總之,臨床上如果見一派陽證,脈浮取也可為洪數的陽脈,但沉取指下無力,不任重按,就是陰證或虛證;如果表現一派陰證,脈也見沉遲細澀等脈,但沉取應指,按之鼓蕩,則為陽證或實證。所以沉取有力無力,是診脈的關鍵,不論脈何以變,皆以虛實為綱。
    7 脈象七要,融匯貫通
    老師認為,脈象是由脈位、脈體、脈力、脈率、脈律、脈幅、脈形七個基本要素構成。脈位以浮中沉取之;脈體以長短闊窄申之;脈力以有力無力別之;脈率以疾徐數之;脈律以齊止察之;脈幅以起落分之;脈形以常殊辨之。而且皆驗虛實,以沉取有力無力論之。倘能融匯貫通,才能作出準確判斷。老師經過35年的臨床積累,潛心脈學研究,守繩墨而發繩墨,著成《脈學心悟》,集中體現了他的脈學思想。


    

     

    李士懋老師經驗(弟子總結3)

    李士懋教授應用烏梅丸經驗淺談

    王金榜 梁保麗(050091)


      烏梅丸是厥陰病主方,具有溫臟補肝,調理陰陽的作用,治療蛔厥證確有良效,吾師李士懋教授基于長期的臨床實踐,認為烏梅丸應用,只要抓住其實質,可廣泛的應用于臨床各科。
    1 仲景遣方,意在立法
          烏梅丸出自張仲景《傷寒論》,李士懋教授常說仲景遣方,意在立法,以方示法,臨床審癥求因,辨證測機,法隨機出,依法施治,凡是符合烏梅丸適用病機———肝虛而寒熱錯雜的,無論何證都可廣泛的應用烏梅丸。
    2 謹守病機、寒熱錯雜
          臨證遣方用藥、審因測機,辨證論治是祖國醫學之特色。寒熱錯雜的病機,臨床并非少見,可由多種原因所致,但凡厥陰肝虛而形成的寒熱錯雜證,皆可適用烏梅丸。
    3 證有個體差異,治宜加減變化
         厥陰病其實質是肝木虛寒、寒熱錯雜。隨著個體差異,可出現多種病理變化,臨床施用烏梅丸,當然隨證加減。一方面根據陰陽氣血的盛衰和寒熱的輕重,調整酸苦辛甘的用藥比例;另一方面隨著臨床表現及其病機的偏差加減用藥。無上熱者,減黃連黃柏;無下寒者減川椒、附子;體不虛者減人參、當歸;口苦,心下熱痛者,重用烏梅、黃連以瀉火除痞;中寒嘔吐者,加吳茱萸、半夏以溫中降逆止嘔;肝失疏泄、陰血不足、疼引胸脅者,加柴胡、白芍、川楝子以疏肝緩急止痛;肝氣虛者加黃芪;腎陽虛者加肉桂;腎精不足加肉蓯蓉、鹿膠;脾失健運加茯苓、白術;脾陽虛者加仙靈脾、巴戟天等;大便不通加大黃、芒硝以瀉熱通便;兼氣滯者加木香、枳殼以行氣疏肝。可見臨床隨證加減,是烏梅丸廣泛應用的必要條件之一。
    4 應用指征,首當憑脈
            厥陰病肝木虛寒,其脈當弦、且不任重按,但由于臨床個體的差異,隨著病機的變化,又可出現許多兼脈。若脈兼滑數,則熱象偏重,可加大黃連、黃柏用量;脈兼緩或拘急或緊是陽虛寒重,可加大椒、附用量,或加吳茱萸、肉桂等;脈兼虛無力,是肝氣不足,可加黃芪以補之;脈兼細者,屬肝陰不足,可加白芍,山萸等補肝之體;脈兼濡軟者,是脾虛不運,加茯苓、白術、澤瀉等以運脾化濕;脈兼濡滯者,為瘀血阻滯,可以桃紅、丹參祛瘀通絡。總之,厥陰肝木虛寒,其病機變化多端,但從脈象來看,必見弦而按之無力之脈,無論兼脈如何,都可選用烏梅丸,再以兼脈為憑加減運用。
    5 驗案舉偶
     5·1 眩暈案 郄某,女, 57歲。主因間斷頭暈1年余,加重2天于1998年4月7日初診。患者1年前晨起后出現頭暈,以后間斷發作,曾卒倒1次。曾服中西藥物及頸椎牽引等治療,雖有緩解但時常反復。2天前突然出現頭暈加重,頸項活動受限,伴胸悶惡心,兩脅脹滿,血壓不穩(23~15/14~9kPa),嗜睡,目不欲睜,納差,二便調,頸椎X線片:頸曲度變直, C5、6骨質增生,鉤突關節增生。既往有冠心病史4年。李士懋教授診其脈弦緩,不任重按,舌淡苔白。西醫診斷:頸椎病(椎動脈型)。中醫診斷:眩暈。辨證為厥陰肝木虛寒,脾胃不和。予以烏梅丸加減:烏梅4g,炮附子12g (先煎),川椒4g,干姜5g,細辛3g,桂枝、當歸、黨參各12g,黃連7g,黃柏5g,吳茱萸9g,巴戟天12g,半夏8g。3劑后,頭暈諸證悉減,唯頸項活動不利。上方加葛根、白芍各15g再進7付痊愈。隨訪半年未反復。
     5·2 胸痹案 田某,男, 60歲,退休干部。主因胸悶、心慌3年,加重半月于1997年6月12日初診。患者于3年前因生氣突然出現心前區憋悶,抽搐,伴心慌、出汗、神疲乏力,遂就診于省某院,按冠心病住院治療后緩解,但不能停藥,近半月來出現加重,經人介紹來診。李士懋教授診其脈弦而拘急,按之無力。辨證為胸痹,厥陰肝寒,胸陽不振。以烏梅丸方:烏梅4g,炮附子12g (先煎),川椒4g,干姜5g,細辛3g,桂枝、當歸各12g,黃連5g,黃柏4g,紅參12g,肉桂3g。7劑后癥大減,然后停服西藥守方再進7劑,病緩解,后改用桂枝加附子湯調理,隨訪1年未復發。
    總上所述,烏梅丸廣泛應用于臨床,是有其理論基礎和臨床實踐依據的。可辨證應用于臨床各科。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五月 | 性欧美VIDEOFREE高清大喷水| 亚洲成年轻人电影网站WWW|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小说| 波多野结衣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人与禽2o2o性论交| 国产老熟女狂叫对白|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葵司|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国产日韩av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www永久成人网站| 韩国青草无码自慰直播专区| 国产初高中生真实在线视频 | 日日婷婷夜日日天干|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无码人妻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国产片AV国语在线观看手机版| 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小受被做到哭咬床单GV|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 无码专区 人妻系列 在线| 国产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软件| 久章草在线毛片视频播放| 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有码精品中文字幕| 国精品人妻无码一区免费视频电影 | 最新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免费福利| 久久精品国产国产精品四凭| 亚洲最大日韩精品一区|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 成人免费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影片| 国产亚洲色视频在线| 国产偷窥熟女高潮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