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男人們熱衷于用銳利的理性、權力、戰(zhàn)爭來肢解這個世界的時候,女人們正在用水一樣的感性重新編織、修補、彌合并整合這個世界。 心理學與女性 心理學起源與宗教與哲學,研究世界的起源、生命的繁衍、再生與發(fā)展;研究神性、人性、動物性;研究人對自然的感知、感覺、情感與行為。如果我們接受女性更多是感性支配的,男性更多屈從于理性的話,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心理學是母性的,是闡述世界萬物誕生、存在與變化的學說。 當我們回溯到人類原始文化的起源,會發(fā)現(xiàn)許多人類內(nèi)心深層印刻著的意識原型也是母性的,文化圖騰中的繁殖、豐收、生產(chǎn)無一不包含著“崇母”這樣的原始意象。中國的佛教蘊涵著包容、博大、輪回與再生,應該也是母性的。心理學家埃利希.諾伊曼所著的《原型分析——大母神》認為人類原始意象基本是以母性為主的,而“原始意象是人本能的自我認知和自我描寫——榮格。” 說心理學的內(nèi)涵更接近女性的靈性本質一點不為過,心理學應該是女性最好的朋友。 如果我們接受上述觀點,那么,我們立即可以看出,在以男性文化為主導的現(xiàn)實里,女性內(nèi)心深層的意識原型必然遭受壓抑和引發(fā)自我沖突。她時時刻刻面臨是按本我的方式去把控生活,還是把自己偽男性化,偽理性化去屈從現(xiàn)實。這是兩難選擇,因為如果她堅持本能的意向,獨立、自主、強勢的生活,她會被社會視為異類;如果她選擇討好和服從男性世界,她始終扮演著弱者。 心理學會引導沖突中的女性用隱秘的和諧這一超越的思想去選擇接納和被接納,對文化的順應并不意味著臣服,而是適應。把世界的控制權交到男人手里,并不意味著女性失去什么,而是女性心靈的升華與成熟所致,這是一種佛學的空靈境界。因為男人都是誕生于女人之腹,他們是女人自性中的一部份,用原型來解釋,男人只是大母神背面的陰影,代表女性的惡、貪婪、幼稚與未分化的一面。 知道這些,我們何必對自己的“那一部份”計較呢?寬容與接納才是女性生活的智慧。十年前,我為《時尚先生》雜志寫了“弱勢控制”這篇文章,談到聰慧的女性是通過示弱的方式來支配男人和調(diào)控這個世界的。接下來,我們會討論女性在事業(yè)、愛情、自身成長三個方面如何處理文化沖突,如何從心理學那兒獲益并尋找內(nèi)心的平衡與心靈的飛躍。 事業(yè)與女性 小赫,一家國際投資咨詢公司的副總,十幾年外企的打拚,有極好的商業(yè)敏感力和市場把握能力。在團隊里有極好的信任度和凝聚力,同事們說她是企業(yè)的靈魂。不過,她永遠是副職,因為她不喜好商界的周旋和應酬。老總是個比她大十歲的男性美籍華人,管理能力平平,但善于謀略應酬、活動家、野心勃勃、具有堅強的理性和攻擊力。小赫說:“我沒有更大的野心,我喜歡和員工像一家人一樣和睦相處,不想自己被事業(yè)所累失去閑適的生活。對我來說,攢錢的目的是為了守住一個溫馨的家,一點個人的興趣與空間,幾個知心的朋友和一個小小的社交圈子。”顯然,她在扮演一個企業(yè)的母親,盡可能的給與,而不在意獲取。 你會發(fā)現(xiàn)小赫代表女性的存在不是貪欲的擴展,而是守住利益與親情的滿足。自我保護大于自我發(fā)展,這樣的女性是不容易被生活所累的。這是一種隱忍與大度,如果男人代表人性本質中的進攻、攝取、發(fā)展的力量,那么女性代表人性本質中的管理、統(tǒng)攝、容納的靈魂。 女性在事業(yè)競爭上愿意保持一種低調(diào),可能源于女性的一些特質:包容、耐心,克制和隱忍。對同事間良好關系的在意大于對同事的能力的追求,寧肯自己多付出也愿意與合得來的人共事。 用心理學來解讀,這種低調(diào)也許是女性在男性文化濃重的政界、商界、企業(yè)界、金融界保留一席之地的隱藏的和諧。低調(diào)是一種示弱,示弱的人總會少許多的麻煩,也會減少許多外界與自我的壓力。由于低調(diào)女性會尋找事業(yè)外的追求,把生命的價值實現(xiàn)更多放在能夠操控的,自我生活的領域,而非社會生活領域,如相夫教子,慈善事業(yè)、藝術和友情。 心理學常常有種角色意識,社會上有些角色是男人們熱衷的,你去跟他搶,可能付出的代價要比男人大,因為在男性文化下這些位置具有男人的特質與設定。另外一些角色雖然不炫耀,卻缺一不可,這樣的位置可以省去女性許多的心力和身力。形象地說,兩個板凳,一個高但很硬,一個矮卻舒適,那么為何不先坐那個矮的板凳呢!畢竟事業(yè)對人來說是一種社會外衣,真正的生活是工作之余你在做什么,你是否在享受生命、陽光、物質和親情。 事業(yè)的追求對女性來說是一種誘惑,也是一種陷阱,低調(diào)、示弱、見好就收是女性在職場里的心理平衡術。男性對事業(yè)、權力、金錢的無止境追求,骨子里是沒有安全感,靈魂無力的表現(xiàn),女性本身就是一個家(周國平語),靈魂是有根和有依托的。 愛情與女性 小蘇,炙熱的愛情怎么會改變得那么快呢?一年前認識男友的時候,他是一個充滿陽光、溫暖、自信的男孩子。我情緒不好,不順心的時候,一到他那里就春風撲面地化解了。朋友們都說他是難得的好脾氣。可戀愛才一年,難得的陽光男孩變成了一個脾氣暴躁的男人,發(fā)怒快、能量大、嗓門高,而且越來越不講道理,好好說著突然就火了——然后東西亂扔,滿地狼籍。我雖然有些害怕了,還是溫柔的選擇要幫助和伴隨著他,可他卻決絕的與我分手。離開我,男友開始似乎還很自在,很快就不行了,住精神病院,被診斷為躁抑癥。 從身體的象征意義來說,女性在情愛關系中是一種獲得與接納,接納是愛最自然的表達。而男子的象征卻是給予或被接納,給出的東西總是需要接受的人去選擇和去接受的。接納者總是比被接納者擁有更大的選擇權力,應該說女性在情愛中更有主動權一些。那么為什么現(xiàn)實生活中女性似乎更被動呢?原因是我們的文化建構。情愛的文化多半有一種男性視覺,女性被文化貶低與弱化,使女性帶有一種脆弱的、易于受傷害的心理情結。另外就是舊道德的壓迫與經(jīng)濟上的不平等共同構成男強女弱這一現(xiàn)實。如果女性在心態(tài)上回歸一種強勢,在行為上又恰當?shù)氖救酰敲磹矍橛螒蛑械膭僬呋緫撌桥浴?/font> 像故事中小蘇的男友,他的強勢實際上掩蓋自己人格的不全與心理的脆弱,一旦失去小蘇在情緒上的緩沖與接納,就找不到整合與平衡的力量了。這樣的男人如果不是從女性的一個懷抱到另一個懷抱,注定要處在心理不完整甚至半瘋狀態(tài),唯有女性的包容才是男人靈魂的歸屬。的確如此,女性的原始象征是容器,注定女性會更加豁達、堅實,女性為什么容易寬容男性的背叛與不忠,原因正在此。女性有一種天賦的優(yōu)勢是母性,母性是愛的起源,所以女性天生就有愛的能力。男性卻不同,必須被愛他的愛才是活的,不然就是無源之水。也正因為女性天賦愛的能力是源源不斷的,引發(fā)男人集體無意識中的顫栗和害怕,所以才會產(chǎn)生舊道德中壓抑女性的忠貞意識,仿佛是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 不管多么顯赫的男子,在妻子那里,永遠還是孩子。女性如何在情愛中獲得良好的心理能力呢?這里有三條基本的原則: 一是并存,并存意味著彼此珍重,意味著分享。永遠不要把自己類同于男人,也永遠不期待男人變得像自己。 二是互利,因為愛情、婚姻不是女性生命的全部,生命的意義還有很多。關懷你愛的男人,讓他飄泊的靈魂找到歸屬,同樣,你也可以創(chuàng)造更好的生存空間,實現(xiàn)生命的更多的價值。 三是距離,永遠與男人保持身心的距離。男人有一種征服欲,如果讓他覺得他完全的得到了你,他對你的精神與情感灌注就會快速消退。如果女性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男人與家庭上,靈魂注定將空空無已。
|
|
來自: 香花供養(yǎng) > 《女性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