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掉復雜參數 七項技巧教你零基礎裝機第1頁:丟掉復雜參數 從零開始裝機
上周,和幾位學長小聚。和我這個一畢業就轉行的人不同,幾位學生都考上了中科院研究生,地道的技術流。談論間,復雜的數學公式和物理原理讓我這個小白一蒙加上一蒙。話題轉到DIY裝機,我們每天高喊處理器架構、主板做工的時候,是否真正考慮到小白用戶?我們把一些數據成篇的講述,把專業內容說的足夠細致,是否想過小白用戶能夠理解?真正難懂的不是參數和數據,作為專業媒體我們化繁為簡,丟掉復雜參數,是我們必須思考的一件事。
每個人都不可能把所有的領域都搞明白,所以就不可避免的成為小白用。對于電腦,相信大多數的用戶都不會陌生。但在你的身邊,還有大部分的用戶不懂路由器設置,不懂裝系統,不懂處理器架構,這類用戶就是小白用戶。
![]()
注重用戶體驗,把復雜的操作變得簡單,這是蘋果iOS系統的理念。一鍵搞定操作系統,搞定常用軟件,搞定驅動安裝,這是一鍵Ghost安裝光盤的理念。今天筆者將用7相技巧,告訴小白用戶該如何去裝機?沒有太多復雜的參數,沒有太多的技術講解。小白不用了解計算機的硬件原理,知道怎么裝機,怎么去用,這就夠了。這是我的理念。
第2頁:必須搞懂 這個接口不簡單
必須搞懂 這個接口不簡單 本文的重點并不是去講參數,但有一個接口必須明白是怎么回事。這就是處理器接口。隨著NVIDIA VIA SIS相繼退出主板業務,目前產品分類的不斷簡化,超頻需求的減少,裝機其實越來越簡單。規格的統一,讓我們很難去挑選錯誤的產品,而導致無法安裝。但處理器接口比較例外。 驢唇自然不能對馬嘴。處理器自然不能配對不搭配的主板,這里的驢唇和馬嘴指的就是處理器針腳和主板接口的對應關系。目前裝機市場主流裝機接口分別為AMD AM3+/FM1,Intel LGA1155/LGA2011。筆者分別說明不同接口對應的芯片組,以及對應的處理器產品。
![]() ![]()
![]() ![]()
處理器不同、接口不同、主板插槽不同
>>>AMD AM3+
AMD AM2/AM2+/AM3接口的升級接口,向下兼容AM3接口處理器。廠商也可以通過將傳統的AM3主板升級為AM3+接口。常見芯片組AMD 780L/880G(上一代芯片組,整合顯卡,價格實惠),AMD 970/990FX,針對AMD FX產品開發,同時兼容傳統羿龍II/速龍II 處理器(速龍II X4 631/641/651除外。)
>>>AMD FM1
定位AMD Llano APU,芯片組分別為AMD A55/A75芯片。AMD A75的優勢在于原生4個USB3.0接口,6個SATA3磁盤接口。由于兩者價格差距不大,建議用戶直接選擇AMD A75主板。針對的處理器為,AMD A4/A6/A8系列,以及速龍II X4 631/641/651處理器。
處理器接口與主板芯片對應關系
接口類型主板芯片組建議搭配CPU其他
AMD AM3+780L/880G速龍II X2/X4處理器主打入門市場
AMD AM3+970/990FX羿龍II X4/FX4100/6100/8150兼容AM3
AMD FM1A55APU A4 3300/3400處理器價格便宜
AMD FM1A75A6 3670K/A8 3870K以及速龍II X4 64(5)1原生USB3.0
Intel LGA1155H61賽揚G530/奔騰G620/奔騰G840價格便宜
Intel LGA1155B75/H77酷睿i3 2120/酷睿i5 3450/酷睿i7 2600/酷睿i7 2600原生USB3.0
Intel LGA1155Z77酷睿i5 2500K/3570K,酷睿i7 2600K/3770K支持K系列處理器
Intel LGA2011X79酷睿i7 3820/3930K/3960X定位發燒級
>>>Intel LGA1155
Intel Sandy Bridge/Ivy Bridge處理器的御用接口。芯片組為H61/B75/H77/Z77(仍有部分庫存P67/H67/Z68主板在銷售)。H61主板價格便宜,搭配處理器主要為賽揚G530/G620,B75/H77/Z77功能上有所區別,支持USB3.0輸出,對應處理器為酷睿i3 21xx/i5 23xx/i5 3450/i5 3550/i7 2600/i7 2600K/i7 3770/i7 3770K。其中只有搭配Z77主板,才能實現K系列處理器超頻。
>>>Intel LGA2011
Intel 發燒級裝機,裝LGA2011的其實沒幾個小白,但還是簡單說一下吧。芯片組Intel X79芯片,單芯片設計,主板價格昂貴。支持處理器Intel 酷睿i7 3820/3930K/3960X。
第3頁:化繁為簡 我們用柱狀圖闡述性能
化繁為簡 我們用柱狀圖闡述性能
談到計算機我們就不得不談論性能。但受到架構差異的不同,用戶在選購的時候總會遇到難題。什么的適合自己?怎么樣的才算好?化繁為簡,我們用柱狀圖和雷達圖來闡述性能。
先來參考下這張雷達圖吧。微星H61M-P31主板,一款入門產品。雖然參數更加細致,但對于小白用戶,這些參數基本可以無視??纯聪旅娴睦走_圖,從性能、架構、用料、超頻、性價比五個方面做了對比,不同的曲線,直觀的展示了這款產品的特色,用戶選擇也就更加簡單。
![]()
雷達圖,看起來簡單實用,比起參數更具有參考
那如何對比性能?如顯卡,怎么能拋開做工、散熱、頻率、緩存一系列參數?包括中關村在線在內的各大垂直媒體都會定期做一些產品橫向評測。
![]()
2011年顯卡橫評成績(部分),綜合成績就是用戶最好的參考
我們會對比產品的性能、做工等等,當然這一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會通過數據的形式,給出采購指導意見。如果你是小白,你只需要參考橫評的最后內容,這就夠了。
第4頁:產品不會挑?相信大眾的選擇
產品不會挑?相信大眾的選擇 看完了橫評,看完了編輯專業的指導意見,還是不會挑產品怎么辦?一個最簡單的方法,相信群眾的選擇。諸如京東商城,我們在選購產品的時候可以直接通過,“銷量”這個關鍵詞來排序。銷量好,也就意味著大家都認可這款產品。
![]()
京東商城的銷量排行就是最好的導購內容
以京東商城為例。點開主板的銷售頁面,京東會通過“銷量”這個默認的關鍵詞進行排序。葛優大爺的廣告詞說的后“相信群眾的選擇”。一款好的產品,經得起用戶的考驗,買的人多了,就說明大部分的的用戶都認可這款主板。同時在用戶評價中,評價數越多,評價的真實性也就越高。
![]()
8431條評論,好評97%,說明這款產品足夠的優秀
產品賣的好的另一大好處是廠商會重視這款產品,無論是后續產品Bug的修補,還是維修更換的速度,都要優于一些偏于冷門的產品。用戶所得到的服務也就更加優質。雖然熱銷產品往往會集中于一些一線品牌,一些價格實惠的產品,但對于不追求超頻、豐富功能的小白用戶而言,這樣的參考已經足夠了。
第5頁:主流裝機?先看看自己需求
主流裝機?先看看自己需求
懊惱了好幾年,裝機的朋友總會問“性價比”裝機這個問題。最近終于越來越少了,不過又一個詞匯出現了,主流裝機?隨著筆記本電腦、平板設備的普及,DIY裝機市場其實正在趨于兩極化的方向發展,一類是圖個實惠,一類就是追求高性能的個性裝機方案。如何定位這個主流?其實并不太容易。
回到早期談論過的一個話題,根據自己的需求消費。十年前,電腦還是很生僻的東西,很多人不了解電腦,不知道電腦能做什么。很快十年就過去了,,很多已經擁有了第二臺,乃至第五、六臺電腦,這個時候,用戶對于電腦應用已經太了解,明白自己的需求。
既然懂得需求,那我們就從需求出發去選擇需要的配置。通過價格區間,來做一個細致的區分。
![]()
裝機都是從選配置開始
1500-2500元 入門級家庭上網配置
1500-2500元入門比較常見的預算區間,主要搭配是賽揚G530+H61,或者APU A4-3300+A55。性能不夠強硬,但應對主流上網,聊天,辦公已經夠了。適合普通家庭以及辦公用戶選擇。
3000-5000元 主流獨顯配置
4000元左右裝機價位一直被譽為“黃金價位”,一方面預算控制得當,另一方面出色的性能足夠滿足用戶對于主流游戲的硬件需求。用戶可以選擇一塊不錯的獨立顯卡,或者擠出一定預算選擇固態硬盤,提升使用體驗。
![]()
追求個性的水冷裝機方案開始受到發燒級用戶的支持
7000-10000元 高性能裝機方案 高性能裝機方案,配置好、性能強,滿足用戶多方面的使用需要,這部分用戶基本對硬件都有足夠的了解。當然比較高的預算,已經超出了大部分用戶能接受的范圍。
10000+元 發燒級高性能配置 超過一萬元的裝機配置,基本屬于燒包級別了,用戶有錢,在個性、配置方面需求更高,部分用戶還會選擇水冷方案,進一步突出個性需求。
第6頁:看高清+玩網游 整合平臺足夠用
看高清+玩網游 整合平臺足夠用
“要獨立顯卡,顯存1GB的”遇到這樣的問題,你是否還在苦笑不得。隨著整合平臺性能的不斷提高,整合平臺的性能更為出色。但依舊有很多愿意花錢去買塊獨立顯卡,當然這部分用戶基本都是小白用戶。
用個通俗的話講入門獨顯和整合顯卡的關系。300元入門獨顯玩的游戲,整合平臺都能玩;整合平臺玩不了的,入門獨顯也難以勝任。
![]()
高端顯卡依舊是性能王者
通俗的講完了,再用數據證明一下吧。以AMD APU,AMD A8-3850的測試成績,3DMark Vantage 的測試成績在3900分上下,與入門的Radeon HD6450顯卡基本持平,大概就是400元顯卡的樣子。在這種性能下,入門獨顯已經沒有購買的必要了。
![]()
3DMark Vantage 性能對比,整合平臺已經媲美入門獨顯
無論是Intel還是AMD的整合平臺,高性能已經是目前整合平臺的最大特征。輕松硬件解碼1080P視頻,流暢運行包括《魔獸世界》等主流網絡游戲。如果還在強調購買獨顯,那么我們更多的就是需求個心理安慰(有獨顯才能夠玩游戲?)
那獨顯的價值在哪?高性能支持。獨立顯卡依舊是性能王者,為高畫質單機游戲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這仍是整合平臺所無法實現的。對于選購建議,筆者建議至少700元以上的產品才具有購買的意義。
第7頁:選擇外設 別草草了事
選擇外設 別草草了事
裝機,我們有時候過多的在乎了性能,在乎了處理器、主板、顯卡這些性能產品。外設卻成為了我們不經意間忽視的內容。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外設的選擇真的不能草草了事。
先來說說機箱,不要只看個外觀。鋼板的厚度,機箱是否穩定。前置接口設計、做工是否得當,都需要考慮。例如我們常遇到的,USB接口不能正常工作,前置音頻噪音,都是劣質機箱存在的問題。在正常的裝機過程中,小白往往忽略對機箱的挑選,或者考慮到預算需求,而選擇更廉價的產品。那多少錢的機箱合適?明碼標價150元的機箱,基本算是夠用。
![]()
選外設,除了質量 更多是圖個使用的感覺,找一個好心情
關于電源的選擇,簡單2點,選擇知名品牌,質量過硬,在日常幾年的使用中基本都不會出問題。不會挑?還是老辦法,上網上商城看看哪幾個產品熱銷吧。整合平臺230W的電源夠用,主流獨顯300瓦。高性能配置?相信你已經不是小白,自己去選吧。
鍵鼠的選擇,想便宜選新貴、雙飛燕、雷柏;選品牌,羅技、微軟。賣場中有一部分30-40元價位的鍵鼠套裝,建議不要購買,東西壞了不要緊,重要的是影響心情。
第8頁:防騙?網絡教你一眼辯奸商
防騙?網絡教你一眼辯奸商
防騙?不用那么恐懼!第一哪有那么多騙子?第二,多問幾家經銷商,稍微一平衡,市場中大致的價格就出來了。還不放心?那就是老老實實的選擇網絡購物吧,缺點就是得花幾十元的裝機服務費。
廣告時間:擔心被騙?選網購吧 防騙的關鍵在于電腦的質量。山寨產品用一堆,或者給你裝過時淘汰的配置,用起來不爽比起一時“被騙”100元,更加揪心。
![]()
身邊總會有個玩硬件的小帥哥,拉著他去裝機吧
在背負昂貴的柜臺費用的情況下,商家賺取合理的利潤是正常的。一味的去砍價,去需求更低的價格,往往會得不償失,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終究不會改變。還不放心?身邊自然少不了幾個玩硬件的朋友,拉上他一起去電腦城吧。
第9頁:放下負擔 裝臺屬于適合自己的PC
放下負擔 裝臺屬于適合自己的PC
給老媽買個洗腳盆,技術男你懂的,各類查資料,看參數。折騰了半天,最后總結,看哪個賣的多就買吧。其實裝電腦也是一樣,對于裝機,我們沒有必要搞的太過深奧,如果都跟專家一樣,那么我們這些媒體人是不是都該下崗了呢?
適當的做一些硬件方面的了解,知道自己裝機的需求,學習一些日常使用的技巧。對于一個小白用戶已經足夠了。相信很多用戶,在購買之后,都不會再上網去查查現在硬件的價格,新品的參數。購買需求才是大部分消費者去登錄網站,了解產品的一個直接動力。
![]()
使用計算機為的是快樂而不是煩惱,簡單、易用這就夠了
每個人都是從小白階段過來的,有過“被騙”的經歷,有過燒毀硬件的經歷,這樣我們才能夠成長,去把我們的經驗分享。但這不應該成為消費者選購的初衷,想要裝機?首先你要明白這套配置是否能夠滿足自己的使用需求。如同買蘋果手機,不用了解它細致的參數,流暢、穩定、簡單,這就夠了。
本文盡量去避免那些參數,用最簡單、通俗的話去告訴消費者如何去選擇配置,去打造自己的配置。當然,筆者仍不可避免的使用了一些專業詞匯,生僻內容用戶可以通過百度進行了解。 (本文來源:中關村在線網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