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腫瘤病人隱瞞病情不見得好
“在一項先后對5萬余名不同類型癌癥患者的跟蹤調查中發現,有56%的患者存在嚴重的心理焦慮和恐慌癥狀,致使治療效果不盡如人意。”日前記者在京參加“聚愛天地間———陽光藝術團”暨“聚愛家園”授牌儀式上,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吳良有處長表示,“癌癥防治不能單純依靠藥物和治療,掌握正確的抗癌知識,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對于幫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和生活狀態起著重要的作用。”據了解,該活動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中國癌癥康復工作委員會及科普宣傳部承辦、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協辦。
告之病情更利于治療
很多家屬都擔心病人一旦知道自己得了腫癌,會被這個噩耗擊垮,所以要求醫生配合不要告訴病人真實病情。但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宣傳部長支修益表示,不讓腫瘤病人知道自己的真實病情,反而不能讓他們配合及重視治療。
那該如何告訴病人病情呢?支修益認為,癌癥目前還叫“壞消息”,所以在剛剛確診的時候,如何告訴患者“壞消息”需要藝術溝通的技巧。這需要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疾病的分期狀況、文化程度、家里的經濟收入以及當地的醫保政策等綜合的因素因人而異。“我覺得應該告知病人是腫瘤,但處于哪個程度要視情況而定。比如針對早期癌癥,我們肯定有很好的治愈手段;但如果明明是晚期,主要是延緩生命減輕痛苦,醫生說轉移了還有3個月生存期,這病人怎么能接受?”
患者間的關愛是動力
在抗擊癌魔的戰役中,癌癥患者不僅承受著疾病和治療過程帶來的身體不適,在精神上也同樣飽受折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相關數據,癌癥患者的抑郁癥發病率介于20%-45%之間,大大高于普通人群的6.1%-9.5%。
記者在新成立的中國癌癥康復陽光藝術團里看到了患乳腺癌的趙女士,四十多歲的人全身散發著活力,她說當初一確診是癌癥,“我掉了無數眼淚,心想不知道生命什么時候會停止”。后來,結識了一群病友,相互支持,如今積極地與病魔進行著不懈抗爭,并以音樂和舞蹈,把快樂、希望和關愛帶給身邊的每一位患友和家庭。
中國抗癌協會癌癥康復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史安利女士表示,患者間的相互情緒表達和鼓勵能夠幫助他們建立樂觀的心態、樹立抗癌的信心,這對于患者心理健康是尤為重要的,能夠激發他們積極面對病魔的勇氣和信心,促使他們繼續在人生的舞臺上綻放光彩。此外,為了使病人更好地應對和管理疾病、科學全面地治療,“聚愛家園”患者關愛平臺將充分發揮實體、短信、網絡等各個渠道的優勢,為更多患者提供便捷、全面的疾病咨詢和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