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醫先須知醫治病先要自知 聰明的病人是在走進醫院之前有所準備的,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準備工作是:了解整個診療程序。了解診療程序是一個聰明的病人必備的技能,這將可以讓病人走進醫院時更加自信,可以減少對醫務工作者不必要的誤解,也可以使整個診療過程更加高效——— 更重要的是,以一個久病成醫的老手形象在醫生腦中形成,這會讓走進醫院的病人得到意想不到的在意和細心! ——— 編者 A醫療資料要帶全 物質上,你得準備好你以前檢查所得的各種醫療資料,包括:你原來的病歷、化驗單、X光、CT或核磁共振片。 我一直認為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或為你的家人建立一個健康檔案袋,最好同一個醫院用同一本病歷本(我見的最多的情況是來一趟醫院買一本病歷,當然一本病歷沒多少錢,但你丟失了你所有的關于既往診治過程的最寶貴信息。最重要的是,你丟失了與醫院有過診療行為的最重要證據——— 萬一發生醫療糾紛,你除了就診病歷,你拿什么來證明你曾經在這家醫院看過病,當時醫生的診斷、治療是什么呢)。保存好你每次就診的病歷本,要求醫生將你的診斷與治療信息寫到病歷本上,將各種化驗單按時間順序粘到病歷本后面空白頁上。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醫生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大致了解到你的既往病史(相信我,醫生們大多愿意埋頭看文字也不愿意仔細問你)。 你應該將你的X光、CT或核磁共振片保存好,最好卷起來用報紙包好,放在防潮的地方。而且記住:去醫院時,一定將這些資料帶上,有可能用不上,但這是你既往病史中最有價值的資料。永遠不要以為只要帶上X光、CT或磁共振的報告單就可以,一個好的專科醫生只會對報告單瞄一眼,他們要看的是原始片子,一個好的專科醫生完全可以從片子上看出比報告單更多的信息。 物質上還有一點:如果你參加了各種保險,請帶上你的身份證及醫保卡! B對自己的病情要有了解 心理上,你得初步將自己的病情先組織一下,至少你得預備回答以下問題: 1.你有什么不舒服? 2.這種不舒服有多長時間? 3.除了這些不舒服,還有哪些癥狀? 4.你自己覺得引起這種不舒服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5.這些不舒服前后有什么變化? 6.治療過嗎? 7.在哪里,怎樣治療的? 8.你自己覺得效果怎么樣? 9.你對這次治療有什么樣的期望? 這9個問題,你應該在進醫院之前回顧一下,并組織簡潔而完整的答案,在醫生的診療時間內,即使他可能不會問得這么完整,你也可以自己一股腦兒地按順序說出來——— 因為這就是醫生應該了解的一個完整的疾病史信息! C最好穿寬松衣服 最好在計劃去醫院的當天早晨不要吃飯,不要喝水,也就是空腹,因為你得預備醫生可能要讓你做一些檢查,而很多檢查是要求空腹的,如肝腎功、空腹血糖、腹部B超。 有些檢查要求憋尿,最常見的就是婦科B超,或是雙腎、輸尿管、膀胱的B超,如果有可能做這些檢查,那就盡量不要上衛生間。 身體上的準備還包括衣著,不要帶貴重的飾品,也不要化妝。盡量穿寬松的衣服,牛仔褲是令醫生(特別是對骨科醫生)討厭的衣服之最,尤其是女性那種繃得緊緊的牛仔褲。很多檢查是要求解衣的,你可以把之提到隱私的高度來討論——— 有些身體檢查是必要的,不要因為牛仔褲難卷上去就讓醫生省去了檢查的責任。 D看醫生的步驟及技巧 掛號 掛號有兩層意義:一是你已經與這家醫院建立了某種業務上的聯系;二是分診,也就是將病人按大概病情分一下,哪些病需要看哪一科哪一個醫師。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疾病應該掛哪一科的號好,一般在門診大廳有導醫臺,你可以去問詢,大致將自己的不舒服說一下,她們會指導你掛什么科的號。 與醫生會面 記住走進診室時帶上兩樣東西:尊敬和自信!如果你希望你可以得到醫生的尊重,請記住,你也同樣需要付出。你和你的醫生是完全平等的,只是在醫學領域,他掌握了比你多的知識,這也是你來求助于他的原因。 在會面期間,醫生可能先會問一些你的相關病情,而且最大可能是會按你已經準備到的那9個問題發問,你也可以一股腦兒地將你已準備好的這9個問題的答案一起說完——— 這9個問題對于幫助醫生了解你的病情是必需的! 進行相應化驗檢查 有一詞叫“物化”,是指現在醫患關系更多的不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更多的是人與機器間的聯系。病人拿著醫生開出的檢查單所先干的是:交費!交完費后拿著檢查單到醫學輔助科室進行對應檢查,檢查完等待檢查結果出來,記得,做X片、CT或磁共振這些檢查,不僅要拿到報告單,而且最好能夠拿到原始片子,一個有經驗的專業醫生,一般對報告單不會完全信任。 返回與醫生會面 這時的醫生已經得到了你的病史、查體情況以及各項檢查結果,這時需要他運用他的知識與經驗得出一個初步的診斷,并根據各種情況形成一個治療方案,如果病情復雜,可能還會要求你做進一步檢查或住院檢查治療。在這時,你可以參加臨床決策,而且這時你可以要求醫生將你的病情向你說明——— 這其中,當一個聰明的病人,需要掌握詢問的技能。 E學會 向醫生提問 一個聰明的病人會問以下問題,請你記住,在走進診室之前記住它們,它們會幫助你得到關于你自己病情的完整信息。 1.我所患疾病的自然史是怎樣的,病因是什么? 2.如果我不治療,疾病可能會怎樣發展? 3.我現在有哪些治療方案可以選擇?對每種治療方案,你還需要繼續詢問。 4.我采取這種治療方案,我受益的可能性有多大? 5.受益的程度如何?能痊愈還是僅僅能緩解癥狀? 6.我采取這種治療方案,受害的可能性有多大? 7.可能發生的有害副作用究竟有多嚴重?可能導致死亡嗎? 8.是否還有這家醫院不能提供的治療方法,如果有,我在哪里能得到這種治療? 9.除了主流醫學的治療方案,其他替代醫學(如中醫)在這方面的效果如何?我可以采用嗎? 10.為了戰勝疾病,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一些什么? (摘自《做個聰明的病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