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梁溝兵工廠生產的武器彈藥,武裝了抗日軍民,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戰爭。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參謀長左權、一二九師參謀長李達曾親臨工廠視察。工廠的工人視工廠為戰場,克服困難,創造條件,冒著危險,研制開發武器。廠領導陳廉如、警衛營長鐘傳流在保衛工廠戰斗中,英勇犧牲。梁溝兵工廠是八路軍在硝煙彌漫的戰火中創建和發展起來的。 艱苦的創建歷程 抗戰爆發后,八路軍東渡黃河來到太行山創建抗日根據地。1938年1月,八路軍先遣支隊在司令員張賢約、政委張南生率領下,翻山越嶺來到武安縣管陶川,發動群眾,建黨建政,開展抗日救亡運動。3月上旬,輾轉到達峰峰怡立煤礦。日軍未到,資本家嚇得先逃,煤礦處于癱瘓狀態。先遣支隊動員一部分工人參加了八路軍,并將煤礦機修廠的機床拆卸了一部分,由戰士和工人行程200多里運到武安縣梁溝村。當時沒有蒸汽機和電動機,全靠手工操作,工人因地制宜把機器安裝在老鄉的大羊圈里,用簡陋的工具修復戰時損壞和從戰場上繳獲的殘缺槍支。成為八路軍先遣支隊的修械所。 1939年初,八路軍軍工部為保證抗日軍民的武器裝備,積極謀劃軍工企業的建設。是年5月,畢業于大學機械專業的劉鼎部長,到根據地各修械所考察后,向八路軍總部寫了一個報告,建議把分散的修械所適當集中,利用設備和技術上的優勢互補,不但可以修機械,而且可以制造槍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