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你明明想早睡,卻拖拖拉拉弄到很晚;明知道一座山似的事情堆在眼前,攤開的文件,散亂的衣櫥,要打的電話,該發的郵件,還有自己焦急不安的小心臟……可你還是雙目無神,邊發呆邊思忖:再等一會兒,就一會兒……這該死的拖延癥啊! 自測:拖延癥典型癥狀你有嗎?為什么你總是沒完沒了地拖拖拉拉?“懈怠的小人”占了上風“現在的選擇”和“以后的選擇”:如果是“以后的選擇”,大腦中沉睡已久的“勤奮的小人”會要求你選擇更有益處的選項;而眼前,則是“懈怠的小人”占了上風,你還是會選擇更好吃的 東西。人們的這種行為傾向被稱作“即時傾向”。詳細說來就是你的大腦認為,現在能得到的滿足感要更重要——現在爽了就好,誰知道未來會怎樣? 即時傾向深深扎根于我們的大腦,宏偉計劃往往毀于那一時又一時的欲望滿足。隨著時間的推移,“偶爾”的放縱變得越來越經常,但你始終沒有放棄原有計劃,把今天的計劃推到明天,然后 再推一個明天,然后……[詳細] ![]() 不自信的內心世界以推遲的方式逃避工作,不僅影響工作效率,更容易影響個人職業發展。專家指出,部分人對工作能力不自信是導致拖延行為的一個重要原因。對自己不夠自信,容易產生逃避心理,常以疲勞 、狀態不好、時間充足等借口來拖延進度。希望別人覺得他是因時間不夠未出色完成工作,而不是能力不足。另外,重復、沒有挑戰性的工作也是很多人拖延的原因,沒有足夠的新鮮感或滿足 感,容易出現懶散、拖延的情況。[詳細] 文字工作者和完美主義者更易拖拉拖延有一些職業上的差異,比如記者、文字工作者更容易拖拉。而完美主義者也是“不拖不舒服”的高發人群。他們共同的心聲往往是“多給我一些時間,我可以做得更好”“時間緊迫往往逼 得我文思泉涌”。[詳細] 說中了嗎?其實你是這么想的吧!![]() 本來以為可以完成的嘛~認為自己5天之內可以做完一件事情,所以在離deadline還有15天的時候一點不著急,直到最后只剩5天了才開始。 ![]() 緊迫感更能激發斗志!緊迫感和焦慮逼迫人進入狀態,得到的成績也不差,于是強化了自己最適合在deadline之前短期高壓的狀態下工作的心態。 ![]() 我也拿自己沒辦法……受害者心態。我也知道自己怎么會這樣,別人能做得自己做不到。 ![]() 我真的真的很忙!我一直拖著沒做因為我一直很忙。 ![]() 人家還沒有準備好啊!你催我也沒有用。我準備好了自然會開始做。他們著急也沒用,一切都要等我到了才能開始。 ![]() 壓力太大,不想做事!對抗壓力。因為每天壓力很大,所以要做的事情一直被拖下來。 拖延有沒有得治?喚醒你的理性:置之死地而后生當你現在面臨選擇時,“現在的你”可能會屈服于眼前的欲望,而把更好的選擇留給以后。那么“未來的你”呢?他仍然會和現在做出同樣的選擇,繼續把“更好的選擇”留到以后。只有身處退無可退的絕境,現在的你才會心一橫走上正確的道路。你在月初花了一個月的伙食費買回一堆健康食品,所以這一整個月都只能吃蔬菜和胡蘿卜,因為已經沒錢吃別的了。那些工作狂、學霸們之所以干活那么快,不是他們比我們更聰明,意志力更強,而是因為他們懂得給自己設置障礙,讓拖延癥沒有發病的條件。人都是逼出來的![詳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