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曰便秘,脾約等。從臟腑辨證,多與肺,肝,脾,腎等有關。肺與大腸相表里,肺失宣降則大腸澀滯,可發為便秘,多見于慢性支氣管炎病人。長期情志不遂,可引起肝失疏泄,氣機郁滯,從而大腸傳導失職,導致便秘。勞倦內傷,思慮過度,飲食不節等可導致脾胃受損而升降失常,氣虛鼓動無力而便秘,多見于腦力勞動者或缺乏運動的病人。腎開竅于二陰,腎陰不足可導致腸道失潤而大便干結;腎陽不足可導致腸道失于溫運而傳導無力,發為便秘,多見于老年人。從八綱辨證,此病分熱秘,冷秘,氣秘,虛秘等,且各有其癥。由此可見,此病病因病機復雜多樣,習慣性便秘為慢性病,通常有數月或數年病史,不同于急性熱病便秘或機械性便秘,所以臨床所見,多為虛證。不是氣虛津少,就是腎虛血少等。這就注定本病的治療多傾向于補虛潤腸。說到補虛潤腸這個功效,生白術可謂佼佼者,它既能補脾益氣以治本,又可以潤腸通便以治標,臨床遇到頑固便秘用大黃無效的例子不在少數,而用大劑量生白術無效的就比較鮮見了。生白術能使胃腸道分泌旺盛,蠕動增速,從而使干燥堅硬的大便變軟變潤,容易排出,對經常服果導片等藥導致劑量越用越大,甚至最終無效的病例亦可獲效。我通常配伍富含油脂類的中藥,如杏仁,瓜蔞仁等,效果更是令人滿意。然而這些都是應急之策,若求治本,尚需根據脈證或補脾增液,或益腎養血。治療期間,還需注意調養,主要是飲食方面和定時登廁方面。 便秘少數與其它疾病有關,大部分源于先天體質和后天飲食起居六淫七情。這里主要談后者。
臨床上所見,病程較長的便秘多為氣陰兩虛。我常用歸芍玄麥地首烏(當歸、白芍、玄參、麥冬、熟地、生地、首烏)合枳術湯治療。大黃、芒硝、牙皂、川牛膝、虎杖等通利之品可以選用。肛門脹悶不適者,牙皂尤為要藥。此乃蘇忠德老師經驗。虎杖30~50g,其通便特點是一般不易引起腹痛,此乃梅國強老師經驗。大黃不可久用,不必多用,8~10g后下即可。芒硝可潤燥,應用時間可久于大黃,但孕婦最忌。川牛膝亦可作常用之品,30~60g。枳術湯一般枳實30g、白術30~40g。 亦有便秘合并口干、痤瘡、失眠者,此類患者多舌紅,可用血府逐瘀湯。口干可選加黃連、花粉、玄參、麥冬、條參,痤瘡可選加桑白皮、枇杷葉、連翹、白芷、槐花、遠志,失眠可選加夜交藤、合歡皮、石菖蒲、遠志。 又曾治一便秘患者,畏冷較甚,六脈沉弱,舌淡苔白厚,用溫脾湯獲佳效。 很多便秘患者合并肛裂、肛周炎、痔瘡等,當以治療便秘為主,適當兼顧合并病。 長期服用瀉藥(果導片、腸清茶、排毒養顏之類)之便秘患者較為難治,藥量應比一般患者大。 便秘是個可以反復發生的病癥,有些患者服藥后很長一段時間都大便如常,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停藥不久又發。所以有必要和患者適當溝通,告知此點。如果患者對醫生比較信任,那么可以隨癥狀輕重適當增減藥量,可以吃段時間待癥狀消失舌脈正常后停藥觀察,再發又開始服藥。這樣治療較長一段時間后,大多患者的情況都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 (巍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