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臨床雖可分為陰虛、血瘀、陰陽兩虛、氣虛等型,但以氣陰兩虛型最為常見。這類病人都屬肥胖型,以少氣、乏力,自汗口渴為主要癥狀,我常用四對降糖藥:即黃芪配山藥;蒼術配玄參;生地配熟地;丹參配葛根。陰虛型以一貫煎為主方;陰陽兩虛型以桂附八味丸為主方;血瘀型以“抗自身免疫”一號方為主方,藥物組成為:木香、當歸、益母草、赤芍、川芎。如其他型合并血瘀,此方也可加入其他各型中。 常用加減法:燥熱或烘熱加黃芩、黃連;渴飲加知母、石膏;渴飲無度者加浮萍30克以解渴;多食加重生地、熟地各為30克,玉竹15克;全身瘙癢加白蒺藜、地膚子;腰腿疼加雞血藤、桑寄生;足跟疼加青黛、木瓜;眼目昏花加川芎配白芷、谷精草配菊花兩對藥;膽固醇增高重用決明子30克、首烏15克。兼有冠心病加生脈散;胸痛加川樸配郁金;大便干加麻仁、郁李仁,必要時加川軍;氣急、胸腹漲滿加枳殼、桔梗、杏仁、薤白;陽痿加仙矛、仙靈脾、陽起石、蜈蚣;眼底出血加大薊、小薊、三七;血壓高加用夏枯草、紫石英或三石湯(石膏、石決明、代赭石);對少數病人血糖不降者,可重用黃芪60克,生地、熟地各30克。 (點評:祝老此說非常細致、詳盡,用起來很方便。但是,也很容易誤導人。為醫者,臨床一定要把辯證放在首位,然后參之以祝老的觀點,否則怕要犯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