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乳房”進而拯救靈魂 文 / 北京天壇醫院
生命的故事有獎征文之72 “在座的姐妹們,我衷心地祝福你們,祝福你們身體上的康復,祝福你們精神上的強健,祝福你們用自己的行為發射出一種光芒,讓這個世界上那些得了癌癥,在困惑當中還在掙扎的女子,都從你們這里看到光明與希望!”在北京天壇醫院汝康沙龍舉辦的《生命之旅》活動,面對現場乳腺癌姐妹們勇敢樂觀的表現,深受感動的著名作家畢淑敏為她們送上真摯祝福! 你不孤獨 我們懂你 “我……是名乳癌患者,從確診那天起,我的天空就失去了原有的藍色,灰蒙蒙的霧總在我眼睛里縈繞。我再也看不到花朵、綠葉,再也聽不到歌聲、音樂,再也找不到快樂、幸福!我孤獨地走著、走著,可我怎么找不到前行的路。” “別怕!我們都在,我們懂你,我們都是乳癌姐妹,我們大家在一起,一起分擔煩惱,分享幸福,‘汝康之家’沒有孤單。我們每一天都過得很精彩,每一天都活得很快樂!” 幾位乳腺癌患者在表演舞臺劇“行者的路”:剛剛被確診為乳腺癌的“行者”步伐沉痛地上臺,以內心獨白表達出對疾病的恐懼、對未來的迷茫。這時,來自“汝康之家”的病友們以熱情的舞蹈和積極的話語迎接這位孤獨的病友。 表演結束,“行者”——一位28歲的乳腺癌患者英子(化名)在舞臺上動情地說:“開始,一個人的時候我也哭過……但后來,我漸漸走了出來,我想我還是可以活得很精彩。得病之后,你才知道你最愛的是誰,也才會知道誰最愛你……”這位年輕姑娘,在經歷了生命的歷練后反而懂了愛的真諦,她不僅決定堅強治療,還勇敢地向心儀許久的男友表白了愛意! 乳腺癌姐妹快樂的家 為了幫助乳腺癌患者輕松地治療、快樂地生活,天壇醫院乳腺科于2006年10月成立了國內首家由醫生主導的乳腺癌患者心理支持、治療團體——汝康沙龍。“汝康”寓意為乳腺癌康復,是一個立足于為乳腺癌患者身心康復服務的公益性組織。6年來,汝康沙龍通過大型病友團體心理康復活動、網站論壇、咨詢熱線、面對面輔導、志愿者病房探視、成立病友合唱團等方式,與千余名乳腺癌病友共同構建了一個溫暖和諧、醫患互助的心靈家園,溫暖了千余名乳腺癌病友和她們的家庭。乳腺癌病友們把它親切地稱作“汝康之家”! 8月31日,每季度一次的北京天壇醫院汝康沙龍活動如期舉行。300多名乳腺癌病友就像回到娘家一樣,拉著家長里短,熱熱鬧鬧地聚攏在天壇醫院乳腺科王丕琳主任的周圍。 畢淑敏捐《拯救乳房》 畢淑敏把六種版本的《拯救乳房》叢書捐贈給汝康沙龍。 隨后,畢淑敏向姐妹們講述了一位年輕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故事。這位患者曾跟畢竟淑敏說,她要用她的余生去恨她的母親,因為她認為乳腺癌是母親遺傳的;她要恨她的男友,因為她得了乳腺癌之后,男朋友就不要她了,她要用最后的生命纏死他,要破壞他的家庭;還有,她時時刻刻都抑制不了自殺的沖動。 “這個年輕的女子已做了乳腺癌根治手術,并且完成了很好的化療,可是她精神上的‘癌癥’是多么的嚴重!”畢淑敏說,“如果她能走到你們這么一個歡快的、溫暖的、戰斗的、充滿希望的集體里,就能慢慢地融化她心中的堅冰,不再用充滿仇恨和絕望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親人和這個世界。” 其實,癌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的內心對這個世界喪失了希望。 患癌24年的抗癌明星 “我是一名乳腺癌淋巴轉移的患者——姜軍是我名字,患癌24年,北京天壇醫院汝康沙龍的家長王丕琳主任叫我和大家共同分享我這24年的人生和快樂。”抗癌明星姜軍的現身說法很有震撼力。 對于患癌,許多人最初的心情都是一樣的:心里不安、悲觀失望、人生目標突然中斷,肉體上痛苦,形象變化,顧慮家里的老人、孩子、愛人如何生活等等。但不能總讓問題困擾我們,要拼搏,要抗爭,要讓癌癥還我們的自由生活!讓痛苦見鬼去吧!還是看今朝吧,陽光明媚,幸福多多! “生理生命可貴,精神生命更高尚。要抖起精神,用百折不撓的精神,樹立并追求一個崇高的目標——‘抗癌’!”姜軍的激情一下子喚起了乳腺癌姐妹們的激情——我們不能選擇疾病,卻可以選擇面對疾病時的態度!生命不是因為疾病而灰暗,相反,生命因疾病而更加壯麗多彩!——“別樣人生,別樣快樂!我得癌,我幸福!” 結交新朋友 共“植”抗癌樹 “提醒癌友自己忽略的幸福!”——所有病友在現場領取的幸福卡上寫上了自己患病后感受到的最幸福的事,并投入“幸福存儲箱”。王丕琳主任主持現場招募乳腺癌姐妹作為幸福播報員,將幸福留言朗誦出來與大家分享,尋找幸福卡的主人結為朋友。10對乳腺癌姐妹很快就成了無所不言的好朋友。 最后一個環節更能觸動癌友的心靈,每個月手持一片綠綠樹葉,走上舞臺貼滿一棵象征著生命的大樹,本來空白樹冠變得枝繁葉茂、生機勃勃! 天壇醫院乳腺科王丕琳主任說,這就是汝康沙龍成立的本意所在:醫病醫心,身心同治,“拯救乳房”,更多的是拯救靈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