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六和塔

北京真覺寺金剛寶座塔
中國 佛塔 大觀 (六,建筑三十四)
塔,又稱寶塔、佛塔,初名浮圖、浮屠、窣堵坡(梵文stûpa),本是古印度一種覆缽式墳墓,用于埋葬佛骨。后演繹供養舍利、珍藏經頌、敬拜佛尊等功能。
中國甲骨文本無“塔”字,漢代出現“塔”字是指“物墮聲也”,即物體墜地的聲音。作為佛教建筑的現代意義的“塔”,最早見于晉葛洪《字苑》。
佛教傳入中國后,塔也隨之傳入,與中國原有的觀闕樓閣,特別是重樓式傳統建筑形式相結合,逐漸形成形制多樣、造型各異、用材不一、種類繁多,具有中國民族獨特風格的建筑。
中國佛塔最初多為木制,歷史上有千座以上。有的毀于大火或戰火,更多的難于持久。后改由磚石結構,是重大改革,才得以持續數百上千年留存至今。前文提到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520年),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磚塔,距今已有1470年的歷史。
塔的種類非常多,以建筑材料來區別,主要有磚塔、木塔、石塔、玉塔、沙塔、泥塔、土塔、鐵塔、銅塔、金塔、銀塔、水晶塔、玻璃塔、琉璃塔等。
以層次區分,皆為單層,七層、九層居多,少者三層叫三重塔,多者多達三十七層叫三十七重塔。
按外觀造型分有方塔、圓塔、柱塔、露塔、龕塔、屋塔、六角形塔、八角形塔、多寶塔、樓閣式塔、密檐塔、花塔、過街塔、喇嘛塔、覆缽式塔、金剛寶座塔、墓塔等。
(待續)

北京妙應寺白塔

河北承德永佑寺塔

正定臨濟寺登靈塔

趙縣柏林禪寺塔

呼和浩特慈燈寺金剛寶座塔

遼陽白塔

濟南歷城九頂塔

揚州樓云塔

上海龍華塔

安慶迎江寺振風塔

福州定光塔

龍巖永福李莊北屏山塔

龍游龍洲塔

開封繁塔(這個“繁”讀什么音?你知道嗎?十個人至少九人讀錯。開封人例外。)

登封法王寺塔

臨汝風穴寺七祖塔

岳陽慈氏塔

廣州白塔

珠海古塔

廣東清遠蓬萊寺塔

廣東揭西河婆古塔

廣西田州古塔

樂山靈寶塔

敦煌城子灣花塔

西安小雁塔

西安玄奘墓塔

陜西洋縣開明寺塔

陜西榆林凌霄塔

彬縣開元古塔

湟中塔爾寺太平塔

蘭州白塔山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