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光線 沒有光就沒有攝影。所以善于把握光線,利用光線是攝影的基礎。攝影的常用光為可見光,主要來自于太陽或其他輻射源的能量流。也就是自然光(日光)與人造光(燈噶)。光以波的形式傳播,不同波長的光呈現不同的顏色。在實際攝影創作中,我們應該把握光的照射角度、色彩、軟硬,并善于利用不同的光線來達到攝影的目的。 光的軟硬 光的“軟硬”很容易理解,比如太陽直接照射的光便是硬光,硬光會使不透光物體的表面產生相對強烈的反射光,同時能使被攝體投射出明顯的陰影。當太陽被白云遮擋時,太陽的照射強度便會減弱,光線也會以直線的形式向多個方向分散,不透光物體的表面產生的反射光也不會過于強烈,而且陰影也會柔和。這就是“軟光”,也稱為漫攝光。廣告攝影中使用的“牛油紙”、閃光燈上的柔光箱等附件的作用便是將硬光轉化為軟性光。另外,通過白色墻壁、反光板、反光傘反射的光線也都屬于性質柔和的散射光。 用光的概念 在實際拍攝過程中,硬光和軟光各有作用,不同色彩的光源同樣可以賦予作品感情和特殊的效果。當然我們可以利用自然光及人造光的組合來幫助我們獲得理想的影像。無論是自然光還是人造光,我們都有必要了解光的特性、色彩,包括與感光材料的關系。當然,測光也與用光有著密切的關聯,不同的測光方式和曝光效果會使光線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所以用光不單單是一項基本技術,更是一種概念,它應該融合在所有的拍攝技術和攝影過程中。畢竟有光才有攝影,這是我們在拿出照相機之前就應該意識到的問題。
 ▲硬光拍攝實例
上面這組以影子為主題的照片是利用太陽的直射光線拍攝的。強烈的陽光拉大了畫面的明暗反差,投射出的陰影較為清晰。一般光線強度高,光照方向單一,光影效果便相對較硬,而光線強度弱,光源分散,光影效果就會相對柔和。另外,在強光照射下,光影的分布與光源的照射角度也有著密切的關系。景物投射陰影的長短隨著光源的照射角度的高低而變化。
降低硬光的反差 硬光最大的特點是反差非常大,亮部與暗部的層次很難得到統一。所以人們往往利用硬光拍攝一些光影效果強烈的高反差攝影作品。但是當我們處于硬光狀態下,又需要表現部分亮部或暗部的細節時該怎么辦呢?有這樣幾種方法可以在拍攝時一定程度地降低硬光的反差。 1.半邊減光鏡 在某些情況下,半邊減光鏡可以使景物的亮部和暗部反差得到均衡,這種濾光鏡鏡片的一半呈灰色,一半為透明,相當于半幅中灰密度鏡。例如拍攝日出或日落時,太陽與地面的反差非常大,既想體現太陽的輪廓,又想展現地面的細節是非常困難的,所以用半邊減光鏡的灰色部分減弱太陽光的強度,用半邊減光鏡的透明部分記錄地面的細節,縮小光比和反差。 2.反光板補光 對于拍攝室外人像攝影而言,反光板有著重要的光比控制作用。比如中午的陽光非常強烈,人物的帽子、頭發、裝飾等等都會在面部形成投影,嚴重影響到了人物面部的美觀。這時可以用反光板將直射的陽光從其他角度反射到人物的面部,照亮陰影部分,降低亮部與暗部的反差,獲得理想的拍攝效果。 3.閃光燈補光 在光比非常大的環境中拍照時,閃光燈也可以起到近似反光板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要想獲得合適的閃光效果,首先應該確保在有效的閃光同步速度內進行曝光,比如相機的最高閃光同步速度為1/125秒,如果采用1/500秒曝光則無法看到閃光的補光效果。另外,光圈極小的設置下,閃光的補光效果也會減弱(詳見本書閃光燈部分內容)。
  ▲散射光拍攝實例
上面這些照片同樣是利用自然光拍攝的,但由于拍攝時,太陽被云層遮擋,云層仿佛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柔光箱,使陽光呈漫射狀態。在這種漫射光的照射下,景物的反差相對較弱,光影柔和。景物亮部和暗部的細節均可以得到良好的表現。如果在陽光直射時拍攝這樣的照片,那么不是暗部細節一片黑暗,便是景物亮部一片雪白。除了陰天、多云的天氣外,一些淺色物體的反光也會形成柔和的光照效果,如陽光透過窗戶照在室內,四周墻壁的反光會形成散射光。通常想要使景物亮部和暗部的細節層次都能夠獲得豐富的表現,散射光非常必要。
光的照射角度 光線的強弱控制著被攝體的明暗,光源的方向決定著景物明暗的位置。所以光線決定著景物的質感和形態。也就此形成了順光、側光、逆光的攝影用光方式。我們在拍攝照片時,必須要先明確拍攝的目的和最終所要達到的效果。因為不同的用光手段有著不同的曝光技巧,也會形成不同的拍攝效果。
這些石膏像照片均使用一只閃光燈拍攝,燈的照射位置不同,石膏像的質感、形態、反差乃至所表現的情感也就有所不同。因此我們不僅應該了解光線的軟硬程度,更應該注意光的照射范圍和照射角度,以及周邊物體的反光情況,并根據想要達到的效果和目的來確定拍攝手法或布光方式。
順光 順光是從被攝體的正面予以照明,在平行的光線照射下,物體的正面受光,陰影往往在被主體之后,質感和立體感相對較弱,形態較平。在實際拍攝過程中,順光的色彩及光線的強度都會成為攝影創作的重要條件,重要在于觀察和利用。 順光拍攝的測光及曝光比較簡單,并有利于景物正面細節及光色的表現,適合拍攝風光、建筑、或平面的壁畫、中國畫、書法作品等等。當順光狀態拍攝反光較強的物體時,容易形成一定的反光面或反光點,應加以注意。
 ▲自然光順光拍攝,較大的反差使畫面具有較強的線條感,細節表現也非常豐富。
側光 側光是多數攝影人士最喜歡利用的光線照射角度。因為側光可以突出三維物體的形態,增強立體感。側光有利于表現物體的質感,強調光影效果。如果來自側面的光線較硬,物體的棱角也會顯得更加鮮明,影像也會產生非常銳利的感覺。同時,側光照明也會加大照片中景物的陰影。所以利用單一的側光拍攝人像照片時,最好使用反光板或閃光燈對人物面部的陰影部分進行補償照明(追求高反差效果的攝影除外)。側光適合拍攝人物、風光、靜物及一些強調質感的物體。
 ▲自然光側光拍攝,側光是攝影中最常見的用光方式,有利于刻畫物體的立體感和質感。
逆光 逆光也是攝影最常用的光線。與順光的拍攝角度完全相反,來自被攝體背面的主要光源可以使景物形成一種醒目的線條,并可以完整地體現出被攝體的輪廓。逆光的測光曝光相對復雜一些,按不同的位置測光曝光會得到不同的拍攝效果。所以逆光攝影更需要事先考慮好最終的拍攝效果。利用逆光,并恰如其分地測光曝光可以得到很好的攝影效果。逆光適合人像、風光、花卉、靜物、廣告等多種題材的拍攝。
  ▲相同的逆光場景,測光位置的改變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效果。上圖按照景物進行點測光、曝光,景物的細節得以體現,但天空曝光過度;下圖按照天空進行測光、曝光,天空顏色得到體現,景物呈剪影狀。 在實際拍攝中,我們不僅要關注光線的照射角度,還需要注意光線的強度、色溫以及光比。無論那一項產生輕微的改變,都會使攝影作品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所以巧妙而合理地用光是需要我們去實踐,去積累、去領悟的。這也是攝影創作的關鍵所在。
攝影答疑 想要開一個小型照相館,都需要哪些燈具,應怎樣布光?需要注意些什么? 一般來說,影室閃光燈是最好的選擇。影室閃光燈具有功率大、亮度高、色溫穩定、附件豐富、價格低廉等特點。需要配置柔光箱、反光傘、支架、同步器或同步連線等附件。影室閃光燈具有造型燈,可以站在相機的位置觀察布光效果。一般小型照相館可配置3~4只影室燈,一只燈為主光,一只為輔助光,一只可作為背景光。需要注意的是主光的強度一定要高于輔助光,(因為人造光模仿的是太陽,太陽只有一個)。柔光箱和反光傘可以使光線漫射,達到柔和的光影效果。此外,拍攝人像時,還可以增加一只帶有聚光罩的燈,從背后上方進行測逆光照明,形成頭發或身體的輪廓光。影室閃光燈需要利用測光表進行閃光測光,并控制光比。如今,數碼相機已經走進影樓,一些連續冷光源的燈具(太陽燈等)可以替代影室閃光燈,布光效果更加直觀,而測光的任務也可以由照相機的TTL測光系統來完成了。需要提醒的是,拍攝人像照片時需要格外注意人物的眼神光,如果人物的眼神中反射出兩盞及更多的燈光是人像攝影所忌諱的,調整燈位可以避免出現這種現象。 拍攝風光照片時有必要攜帶閃光燈嗎? 一般拍攝場景非常大的風光照片時,閃光燈并沒有什么突出的作用。但拍攝一些帶有近景的風光照片時,閃光燈可以起到突出前景,協調反差的作用。 拍攝逆光人像時,為什么人物的面部總是特別暗? 逆光攝影需要注意測光的方式及測光的位置。當人物在畫面中占的比例比較小時,多區評價測光很可能會受到來自背景的強光干擾,而使主體曝光不足。如果不使用閃光燈或反光板,我們可以采用點測光方式測取人物的面部,并按照這個測光值進行曝光。那么人物的面部便不會因曝光不足而顯得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