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普九”迎檢相關內容測試 桃子 一、填空題 1.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于 起施行。 答:2006年9月1日 2.義務教育作為一項教育制度和法律制度,具有公益性、 、統一性、 的特征。 答:強制性、免費性 3.遼寧省新一輪“普九”自 年起正式啟動。 答:2004 4.“提高水平普九”是指在“鞏固水平普九”基礎上 。 答:進一步提高“普九”質量 5.“雙高水平普九”指的是 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答:高水平高質量 6.我國現在進行的是第 次課程改革,自 年秋季開始。 答:八、 2001 7.新課程目標包括 、 、 三個方面。 答: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8. 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答:課程標準 9.新課程致力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積極倡導自主、 、 、 等學習方式。 答:合作、探究、研究性學習 10.新課程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包括 、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 答: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 11.“兩免一補”是國家幫助學生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一項重要政策。“兩免”指 ,“一補”指 。 答:免學雜費和課本費、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12.省定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是多少? 答:小學350元,初中550元 13.按“以縣為主”管理體制運行,落實“三統一撤”即工資統籌、 統管、 統任、全部撤銷鄉鎮 。 答:教師、校長、教育辦 14.每所義務教育學校在保證學科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在 教育、科技教育、 教育、 教育、研究性學習等方面發展有鮮明特色的學校教育項目。 答:體育藝術、外語、信息技術 15.《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總體工作方針是:把教育擺在 的戰略地位,把 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 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把 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把 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 答: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 二、簡答題 1.遼寧省提出的“兩類新三片”規劃的含義是什么? 答:“兩類新三片”是遼寧省新一輪普九出現的新名詞。其含義是:我省的義務教育水平可以分為兩類地區:一類是鞏固提高“普九”成果地區。這類地區又分為兩片:第一片是“鞏固水平”片,第二片是“提高水平”片;另一類是高水平、高質量“普九”地區,稱為第三片。以上兩類三片地區,簡稱為“兩類新三片”。 2.首輪“普九”和新一輪“普九”有何區別? 答:首輪“普九”在1996年,是低水平的“普九”,教育管理體制是三級辦學、兩級管理,人民教育人民辦,責任主體不夠明確,教育投入不均衡。新一輪“普九”是高水平“普九”,教育管理體制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以縣為主,政府投入增加,均衡發展、協調統一,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3.“提高水平普九”達標的標準有哪些?(提高片必答) 答:“提高水平普九”評估標準驗收細則共有一級指標7項,二級指標35條。 4.“雙高水平普九”達標的標準有哪些?(雙高片必答) 答:“雙高水平普九”評估標準驗收細則初中用表設一級指標6項,二級指標26條,三級指標71條,滿分總分數為225分。 “雙高水平普九”評估標準驗收細則小學用表設一級指標6項,二級指標26條,三級指標72條,滿分總分數為223分。 5.“提高水平普九”評估標準中的5個“一票否決”項目是什么? 答:①農村初中在校生年輟學率超標;②教育信息化建設未達標;③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未達標;④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未達標;⑤縣區沒有綜合性學生校外活動場所。 6.“雙高水平普九”評估標準中的8個“一票否決”項目是什么? 答:①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未到達97%;②未建立區域內校長、教師定期流動制;③小學、初中計算機生機比未達標;④教學資源庫存量不足5000G;⑤縣區沒有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或中心;⑥人均GDP未達到2000元;⑦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未達標;⑧教師、學生思想道德和學校安全出現重大事件。 7.“提高水平普九”評估標準驗收細則的七項一級指標分別是什么? 答:普及程度;師資水平;辦學條件;教育經費;教育管理;教育質量;執法要求。 8.“雙高水平普九”評估標準驗收細則的六項一級指標分別是什么? 答:普及程度;師資水平;辦學條件;教育經費;教育質量;教育管理。 9.“普九”總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是什么? 答:指導思想:全面啟動、積極推進、堅持標準、注重質量。基本原則:重在推動、貴在求實、軟件從嚴、硬件達標。 10.“普九”現場評估驗收學校的主要程序是什么? 答:聽取校長自查報告;查閱學校檔案資料;現場評估學校辦學條件水平;隨機聽課;隨機召開教師、學生和家長座談會。 11.教育經費是指什么? 答:指中央和地方財政部門的財政預算中實際用于教育的費用。教育經費包括教育事業費(即各級各類的學校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和教育基本建設投資(建筑校舍和購置大型教學設備的費用)等。 12.教育事業費是指什么? 答:指國家用于發展社會各種教育事業,特別是義務教育事業的經費支出(國有中小學校的經費撥款、國有高中等專業學校經費補助,還有對一部分學生的獎學金,困難補助費)。 13.學生公用經費是指什么? 答:指教育事業費中教師工資以外用于學校發展的有關費用統稱公用經費。 14.教育經費“三個增長” 是指什么? 答:教育經費增長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生均預算內教育事業費逐年增長;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在省定額標準基礎上逐年增長。 15.“提高水平普九”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具體內容和標準是什么?(提高片必答) 答:①“校校通”接通率,小學50%以上,初中70%以上;②多媒體教室占班級總數比例,小學10%以上,初中15%以上;③計算機生機比,小學、初中都達15:1;④小學、初中校內教學資源庫存量達到300G(約600張光盤);⑤小學、初中學籍電子化管理覆蓋率均達100%。 16.“雙高水平普九”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具體內容和標準是什么?(雙高片必答) 答:①“校校通”接通率,小學60%以上,初中90%以上;②多媒體教室占班級總數比例,小學15%以上,初中25%以上;③計算機生機比,小學、初中都達10:1;④小學、初中校內教學資源庫存量達到300G(約600張光盤);⑤小學、初中學籍電子化管理覆蓋率均達100%。 17.校長、專任教師學歷提高達標要求是什么? 答:“提高水平普九”:小學專任教師城區和農村專科以上學歷分別達到50%和25%以上,初中專任教師城區和農村本科以上學歷分別達到60%和45%以上。 “雙高水平普九”:除部分有突出辦學業績的校長外,中小學校長均應有本科以上學歷;小學專任教師專科以上學歷達到80%以上,初中本科以上學歷達到70%以上。 18.“提高水平普九”評估標準驗收細則對學校運動場的要求是什么? 答:小學200米以上跑道,生均活動面積15㎡以上。初中400米以上跑道,生均活動面積20㎡以上。 19.“雙高水平普九”評估標準驗收細則對生均占地面積、生均校舍建筑面積的要求是什么? 答:農村和城鎮學校生均占地面積分別為26平方和21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積為10平方米以上; 20.“普九”評估標準驗收細則對小班化教學的要求是什么? 答:“提高水平普九”:小學、初中均無大班額,小學每班控制在45人以內,初中每班控制在56人以內。 “雙高水平普九”:小學、初中均實現小班化教學,小學每班控制在30人以內,初中每班控制在40人以內。 21.“普九”評估標準驗收細則對初中在校生年輟學率的要求是多少? 答:“提高水平普九”3%以下,“雙高水平普九”1%以下。 22.“普九”評估標準驗收細則對中小學圖書配備的具體要求是什么? 答:“提高水平普九”: 城鎮初中和農村中心小學50%達到省一類標準(小學圖書館人均藏書量30冊,報刊60種,工具書、教學參考書120種;初中圖書館人均藏書量40冊,報刊80種,工具書、教學參考書180種),其它學校達到省二類標準(小學圖書館人均藏書量15冊,報刊40種,工具書、教學參考書80種;初中圖書館人均藏書量25冊,報刊60種,工具書、教學參考書120種)。 “雙高水平普九”:小學圖書館人均藏書量30冊,報刊60種,工具書、教學參考書120種;初中圖書館人均藏書量40冊,報刊80種,工具書、教學參考書180種;完中人均藏書量45冊,報刊120種,工具書、教學參考書250種。 23.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課程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踐;教學活動必須尊重學生的知識和經驗;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新課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是課程的創造者與開發者;評價的本質功能在于促進發展。 24.課程改革的六個目標是什么? 答:實現課程功能的變化;體現課程結構的綜合性、選擇性和均衡性;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建立并實施與素質教育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實現課程的三級管理制度,即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體制。 25.課程標準的定義是什么? 答: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應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建議。 26.為什么將教學大綱改為課程標準? 答:課程價值趨向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課程目標著眼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從只關注教師教學轉向關注課程實施過程;課程管理從剛性轉向彈性。 27.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是什么? 答: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 28.現代學習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主動性、獨立性、獨特性、體驗性、問題性。 29.新課程評價教師應包括幾個方面? 答:職業道德、了解并尊重學生、教學設計與實施、交流與反思。 30.利用農遠設備上課的優點是什么? 答:直觀形象、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參與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能夠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