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記敘文開頭技巧
我們可以根據開頭在技法上的特點,將其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比較平實直接的寫法,即常稱之為“開門見山”的寫法;一類是較為藝術、有點曲折的寫法,即常稱之為“生動形象”的寫法。
1. 開門見山法 。開門見山法有以下 6 種具體方法:
人物亮相,直接出場。
這種開頭在記人的文章中用得最多。起筆就介紹所要寫人物,讓人物出場亮相,然后再敘述相關的事件。這種寫法的好處是筆墨簡練,而且可以首先就給讀者一個人物形象的輪郭,以利于逐步加深印象。例如:
〔例文〕
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她雖然穿著打了補丁的衣服,但件件整潔合體。她很注意節儉。每當吃飯后,她都要把飯鍋鏟凈,但籠布上的饃渣吃光。她也挺勤快,除了天天上工外,整個家務活都由她一人承擔。做飯、洗衣、喂豬、養兔、掃院,總是忙個不停。她說話和氣,總帶著微笑,隊上的阿姨都跟她合得來,有的來了貴客請她做飯,有的閨女出嫁求她栽衣。甚至有的生了氣也來找她給開導心思……
哥 哥
別人都羨慕我,因為我有兩個哥哥。
有趣的是:這兩個哥哥,一個個子高,一個個子矮;一個長得白,一個長得黑。他們一個比我大 14 歲,一個比我大 10 歲。
記得小時候,只要我一哭:“小青,快別哭,哥哥給你講故事。”不用說,這是大哥。“小青!別器了,別哭啦──看,哥哥給你學個豬八戒!”這是二哥。我要是還哭下去:“小青,別老哭,你看,布娃娃都笑話你啦!”“小青!你要再哭,我,我──我可去叫警察啦!”──嗯!你們說這倆哥哥逗不逗?(曹繼寬)
這堂課真生動
我們的語
文老師是一個小老頭,戴著一副深度近視鏡,走起路來一步一晃,篤悠悠的,像是在醞釀一篇大作,加上平時說話滿嘴“之乎者也”,以及那幽默詼諧的語言,倒真有點老夫子的味道。別看他這樣,但上課真有兩下子。
這不,你瞧,鈴聲剛響,他就進來了。習慣地用眼睛掃視一下教室,開始上課。
“人物亮相,直接出場”法在說明文中也常常使用,不過直接亮相的不是人物而是事物。例如:花國之王──牡丹
牡丹又名鹿韭、鼠姑、百兩金、木芍藥、富貴花,屬毛莨科牡丹,多年生落葉小灌木,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牡丹是我國的名花,被譽為“花國之王”,“國色天香”,河南洛陽和山東菏澤為我國著名的牡丹產地,是馳名中外的牡丹之鄉。
蟬的自述
我的學名叫“蟬”,就是小朋友們夏天喜歡粘的“知了”。我們蟬儀態端莊,文靜秀氣,是昆蟲世界的驕子。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我們的一生是多么坎坷。好吧,您既然這樣關心我,我今天就不妨把身世跟您敘叨敘叨。
概括內容,總領全篇。
陽臺一角
陽臺是屬于我的小天地。那里有我辛勞流汗所培育的成果。陽臺上的花、鳥是與我朝夕相處的知心良友。
假日,最喜歡到花市采購大包小包的花種,好來布置我的陽臺。那一盆盆的花從開始播種到生長都經過我細心的照料。爆竹紅是不常見的一種花,花瓣層層鮮艷亮麗,喜氣洋洋的,每次見到它,心里就有一股莫名的興奮。迎著陽光,玫瑰花兒被襯托得嬌艷又大方,我常常被它那種高貴的氣質所吸引。蘭花,迎風搖曳,淡淡的花香不但使整個陽臺充滿芬芳,花香還幽幽地流瀉到客廳里來,使得滿室生香。一株株嬌艷的花,在陽臺上,像鄰居般和陸相處著。
鳥兒是小天地里最活潑的角色。一清早,當絢麗的陽光升起,鳥兒就吱吱叫個不停,催促家人起來。它全身最可愛的地方就是紅紅的小嘴,由它嘴里所發出的聲音,帶來了全家熱鬧祥和的氣氛。課業不忙時常常到陽臺逗逗小鳥,鳥兒的鳴叫,使心中的塵擾都拋于腦后。
陽臺一角是我生活里的一部分,它是我一天課業忙碌后的忘懮地,也是我寄情托夢小樂園。
文章開頭的第一句直接扣題;整個開頭概括全文內容 ;“陽臺上的花、鳥是與我朝夕相處的知心良友”統領下文的“養花”、“養鳥”,構成文章的主體。
議論文也常常運用這種寫法來統領全篇。
提示中心,確定基調。
我的心里話
我,一個大家公認的“三好生”,一個全校小有名氣的班長兼大隊長。我在人們眼中是很威風,令許多人羨慕,可是,說出來大家也許不會相信,我的心里有多少倒不出的苦水啊!
以前,說起來我并不能算是個蠻稱職的班長,原因就是我太不嚴肅,成天和同學們一塊兒海闊天空地談天說地,就為這個,老師三番五次地對我說:“……作為一個班長,應注意影響,可你成天嘻嘻哈哈,毫不嚴肅,這樣下去,成何體統?你好好想想……”我不由愣住了,說來說去,原來……唉!笑有什么不好?難道成天板著面孔訓人的班長就好嗎?可老師的話不能不聽,我只得克制自己,從此沒有再失態。老師滿意了,可同學們對我的意見卻越來越大:“班長變了,她以前真好,現在好兇呀!”
“動不動訓人,算什么好班長?”
同學們的意見傳到我耳中,可你們知道嗎?克制自己,不讓自己露出笑容的滋味是多么難受!每天一放學,我沖出校門就感到輕松,我對著藍天笑,對著小鳥笑,對著花草笑,我似乎要找回自己失去的笑容。老師啊!我多想對您說:笑,難道也有過錯?(湯 諍)
這種開頭的作用主要在于確定文章的基調,實際上也起著統領材料的作用。如這篇文章的開頭既提示出“我”在很威風、令人羨慕的背后隱藏著難言的若衷的寫作中心,又確定了文章的基調是“苦”,主體內容是“倒苦水”。
說明起因,順勢而下。
這種開頭是記敘文中最常用的,尤其是在用順敘寫法開頭的時候。“起因”一般是與事件相關的時間、地點、人物、事由等,這些要素交代清楚了,文章就可以順勢寫下去了。
一個值得敬佩的人
胡同口來了個捏面人的老藝人,大家都說他捏得好,買的人多,于是我也去看個究竟。
我半信半疑地向胡同口走去,只見圍了許多人。我好不容易扒開人群,擠了進去。這坐著一位瘦小干練的老爺爺,黑黝的皮膚,一雙粗糙的大手,手里拿著一個武松打虎的半成品,見他拿起一小團紫色的面,捏成細絲,貼在武松的手背上,就成了暴露的青筋,接著又拿起一個紅色的小面球,用針挑了幾下,插在武松的帽子上,就成了紅絨球……此時,人群中響起一陣嘖嘖贊嘆聲“蓋了!”、“神了!”、“絕,”“賣給我吧,我出一塊!”“哎,我出兩塊!”……“嗨,總得講個先來后到吧!”他笑著說,把面人遞給了第一個人,那人高興極了,掏了錢,歡天喜地地拿起面人走了。
美
國教授來我家作客
今年大年夜的前一天(農歷臘月二十九日),是我最難忘的日子。這天,美
國教授布魯斯來我家作客了。
布
魯斯教授,原來在加拿大一所大學教書,現在南京大學任教。我的子清伯伯也在南大工作,他倆是好朋友。去年,我伯伯去美國時,布
魯斯教授特地用專車接伯伯到他農村的家里去玩。今年春節,布
魯斯教授回訪子清伯伯,路過金沙到我家來做客。
中午十一時,布
魯斯教授在子清伯伯的陪同下來到我家。他穿著中國式的藍色棉大衣和藍的卡中山裝,個子比我爸爸高出半頭。高高的鼻梁,淡藍的眼睛,一頭黃發,笑容滿面,和藹可親。
這種說明起因的開頭方法,也可以采用由某一事物或現象充當起因,引起與之相關的往事。
交代結果,引發故事。
這種開頭寫法是先交待某一事情的結果,然后“由果溯因”,以倒敘方式引出具體事件。
引用題目,直奔中心
這種寫法是在開頭里引用文章的標題,可形成落筆扣題,直取中心的效果,給人的印象是簡捷利索,不蔓不枝。
告訴你一個秘密
告訴你一個秘密,我要給媽媽寫封信。你聽了,一定會吃驚地問:“同在一個家,怎么還要寫信?”噓──小聲點,這可是一個秘密!不過對于你──我忠實的朋友,我愿意透露這個秘密。
明天是什么日子?對了,是“三八”婦女節,是媽媽的節日!望著墻上的日歷,不知怎么,媽媽的面容竟這樣清晰地浮現在我眼前,那雙慈祥的眼睛帶著征笑望著我。啊,什么時候霜花悄悄地染白了她的頭發?什么時候皺紋過早地爬上了她的額頭?哦,記起來了,在她提著籃子上街買菜的時候;在她忙碌著為我們準備早餐的時候;在她熬夜為我們縫制衣服的時候……想起這些,我真想恭恭敬敬地說:“謝謝您,媽媽!”
生動形象法。 生動形象法有以下 5 種具體方法:
描寫環境,導引人事。
這種開頭是比較客觀地描寫環境,但又不是像開門見山法中的第四種“說明起因”那樣直白。這種對環境的客觀描寫較少帶有感情成分,比較接近白描。
雨 趣
傾盆的大雨嘩嘩嘩地下個不停,從房檐上流下來的雨水在街道上匯集成了一條條小溪。我呆呆地望著無邊的雨簾,想著怎樣打發這無聊的時光。
“雨敲斗笠嘀嗒嘀嗒,是誰彈起了金琵琶。光著腳丫噼啪噼啪,一路趕著雨花……”突然,從遠處傳來一陣歡樂的歌聲。我進過窗戶向外望去,原來是紅紅、小雨、丁丁正冒著大雨踩水玩呢!
唱歌的是走在最前面的紅紅。她一邊唱,一邊用雙手去接從天而降的雨水。跟在她后面的小雨和丁丁一邊用腳啪噠啪噠地踩著地上的雨溪,一邊有節奏地擺動著胳臂,還不時仰起頭,任憑雨水劈頭蓋臉的沖刷。
看到他們玩得這樣開心,我心里癢癢的,急忙蹬掉鞋子,挽起褲腳,連雨衣也沒穿就沖出房門。
除夕之夜
匆匆吃過年飯,我拿出了焰火轉身跑向街頭。街上真熱鬧啊,許多人在放焰火、鞭炮。“嘭啪”“噼哩啪啦”爆竹聲連續不斷。“小炮仗”在空中飛來飛去,像一千個流星煞是好看。喲,我的小伙伴也來了,葉家曄、陳琪、鴻剛、鴻燕、胡賓……他們手中都拿著一個個美麗的焰火,葉家曄還從家里帶來了 1.2 斤重的“大高升”。我一數,大家的焰火足有 20 多個,而且各式各樣,這些焰火馬上就要大顯身手了。(冷晏斐)
抒發感情,渲染氣氛。
這種開頭也描寫環境,但在描寫中帶有較強的感情色彩,含有借景抒情的意味,主要是為了渲染氣氛。
人間自有真情在
銀色的月光灑遍人間,顯得那么凄涼;昏暗的燈光在屋內閃動著,在這懮悶的環境中,夾雜著爸爸痛苦的呻吟,媽媽無力的嘆息,我非常慌亂、懮慮。
這已是深夜 10 點了,患有癌癥的爸爸靜靜地躺在床上,眼睛微閉,嘴唇烏紅,臉色蒼白,耳鳴,五心煩躁。床頭的收音機里傳出《今夜不寂寞》的女主持人清脆委婉的聲音,但誰也沒注意到,只是默默地坐在沙發上,皺著眉,為爸爸的耳鳴病擔懮著。
為了打破這可怕的氣氛,我暫時從懮慮中解脫出來,慢慢地注意到床頭的收音機。
這個開頭為了渲染“懮悶”的氣氛,描寫月光時說它“顯得那么凄涼”,描寫燈光時說它“昏暗”,加上“爸爸痛苦的呻吟”,“媽媽無力的嘆息”,“我非常慌亂、懮慮”,整個環境和氣氛都顯得郁悶壓抑,為下文的展開作了鋪墊。
構成懸念,引人入勝。
這種開頭在寫法上是用伏筆形成懸念,以吸引讀者的注意。根據懸念的構成形式,大體上可分成 2 種。
第一種是用疑問句構成懸念,使讀者帶著問題往下探究。
我和后媽
我的媽媽很早就去世了,撇下我們父子 2 人。爸爸在家又當爹,又當媽;可辛苦呢!許多人都勸爸爸再找一個。可我想:后媽個個都是兇狠的,她們總是打罵男方的孩子。如果我有了后媽,不就要遭殃了嗎?
轉眼間,冬去春來。一天,爸爸對我說:“小弟,下午,你后媽就要來了,你可要乖一點兒。”我一聽,心里涼了半截,沒想到事情來得這么快。一個下午,我都沒上好課,眼前總是浮現出我在電影里看到的一些后媽虐待孩子的鏡頭。
念母親
已有五六年了,再沒有從錢包里掃出過一毛錢,丟落路邊乞丐的空罐中。每次路過我總是行色匆匆,無動于衷。
這個開頭沒有用表示轉折的關聯詞語來表明文意曲折,但從“再沒有……”一句中,可以看出文意是轉折的。
第二種構成形式是作者運用一些帶有懸念意味的語句,使讀者直接感覺到這是伏筆,也能收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出語反常,先聲奪人。
這種寫法是在開頭中寫出一兩句不同尋常即與一般人的共識相背的話,讓讀者感受到一種強烈刺激,以形成先聲奪人的效果。
例如下面以《我的心里話》為文題的兩個開頭:
開頭一:
人人都說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我卻要說:“不一定。”今天我要講講我的心里話。
在這篇文章里,作者記敘了在奶奶病重期間,媽媽不聞不問甚至在奶奶去世后還認為是少了個累贅的行為,批評和譴責了媽媽。
開頭二:
我的心里話,如果要我說心里話,那么就只有這樣一句:“我真不喜歡過星期日!”要問為什么,那您就看一看我的星期日吧!
在這篇文章里,作者寫了每逢星期天,家里就得接待帶著小孩來打麻將的客人,父母親陪客人從早上打到晚上,作者得照顧 3 個比自己小的孩子,既不能學習又不能休息,因而她覺得這些星期日都是“烏云籠罩,又陰又沉的星期日”。
湖北省武漢市第一屆現場楚才作文競賽中,有一道賽題是《委屈》。下面我們來比較一下以(委屈)為題的 3 個開頭:
開頭一:
我最怕被別人誤會,而被敬愛的老師誤會,心里更是難受。
我崇敬老師。從我踏進校門的第一天起,老師的命令就像圣旨一樣不容許更改。每次老師要求的默寫,我從不看書抄寫。老師布置的練筆作文,哪怕我寫不出來,也不去抄襲別人的。可是有一次,老師卻委屈了我。(武漢市武昌區王婉琳)
開頭二:
我覺得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受委屈,因為我也受過一次委屈,受委屈的滋味可難受呢!(武漢市漢陽區肖哲文)
開頭三:
如果一個人受到了委屈,心里肯定不舒服,有滿腹的怨恨和悲傷,因為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別人的損害。但是,我受到的一次委屈,卻是很有價值的。
相比較而言,黃銳同學的開頭在寫出共識之外,又出語不凡,使文意反轉,效果比其它兩種開頭要好得多。
下面再舉一個這種方式開頭的例子。
引用詩句,帶出敘述。
這種寫法是在開頭引用與文章所寫內容相關的古詩,名人名句、民歌民謠或傳說,由此帶動敘述。這種寫法的好處有三:一是所引用的詩句等都流傳較廣,為人們所熟悉,容易使讀者產生親近感;二是所引用的詩句等大多是對與之相關事物的贊美之辭,對文章的立意有直接幫助;三是用詩句打頭,順勢帶出有關敘述,轉接自然,行文也十分精煉。
1 引用古詩開頭的:
2 引用民歌民謠開頭的:
天山游
“迎著晨風,迎著陽光,跨山過水到邊疆……”歌聲伴著我們,踏上去天山的旅途。
我說不清這是第幾次去天山了。可是,像雄鷹眷戀著高山,駿馬向往著草原,一提到天山,我就按捺不住心頭的激動,恨不得立刻撲進她的懷抱。
3 引用傳說開頭的:
青海湖,金銀湖
相傳青海湖本名金銀湖,因為唐代文成公主進藏時在這里播下了金銀種子……
像一顆珍珠鑲嵌在祖國西北壯美大地上的青海湖,閃耀著神話般的色彩。
去年初春,我專程去青海湖游玩。這天天氣很好,碧空如洗,陽光直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一到湖邊,我的心簡直要醉了。我生在海邊,長在海邊,從來沒見過湖,更不用說這么大的湖了。這一次可真是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