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癰的驗方秘方
肺膿瘍治則以養(yǎng)肺陰、清肺熱、肅肺氣、解毒止血為法。
[通治方]
張仲景:葦莖湯,治咳有微熱,煩滿,胸中甲錯,是為肺癰。 葦莖36克 薏苡仁9克 桃仁50枚 瓜瓣9克 上4味,以水2000毫升,先煮葦莖,得1000毫升,去渣,納諸藥,煮取400毫升,服200毫升。 --《金匱要略》卷上
錢峻:屢驗方,治肺癰未成膿即散,已成即潰,已潰即愈。 桔梗3克 苡仁15克 貝母4.8克 黃芪(炒)3克 金銀花3克 甘草節(jié)3.6克 陳皮3.6克 白芨3克 甜葶藶(炒)2.4克 水2盅,煎半,加生姜1片,食后徐徐服。初起,加防風(fēng)3克,去黃芪;潰后,加人參3克;久不斂,加槿樹皮3克。 --《經(jīng)驗丹方匯編》
[辨證方]
1、熱證
夏少農(nóng):肺膿瘍治則以養(yǎng)肺陰、清肺熱、肅肺氣、解毒止血為法,下列方藥是家傳經(jīng)驗方,療效較好。 鮮沙參30克 金石斛12克 太子參12克 鮮蘆根30克 銀花12克 丹皮9克 炙紫菀4.5克 款冬花4.5克 桔梗4.5克 枇杷葉4.5克 川象貝各4.5克 百部9克 十灰丸9克(分吞) 水煎服。 --《上海老中醫(yī)經(jīng)驗選編》
龔自璋:肺癰奇方。凡人肺癰初起時,咳而兩胸即疼者是也,宜速服此方。初起者即消,日久者即生肉,奇方也。 玄參250克 天冬120克 桔梗60克 炙甘草30克 上用水l0碗,煎至2碗,再用蒲公英15克,金銀花15克,再煎1碗,飽食后服之。 --《家用良方》卷五
2、虛 證
顧世澄:排膿散,治肺癰口吐膿血之后。 人參 黃花 白芷 五味子等分 上研細(xì)末。每服9克,食后蜜場調(diào)服。 --《瘍醫(yī)大全》卷二十一
顧世澄:肺癰神方,何繼充家寶,曾救治多人。 懷生地(酒炒)7.5克 麥門冬6克 薏苡仁12克 當(dāng)歸(酒浸) 棗仁(炒) 大貝母 蘇子 桔梗 瓜蔞仁 百合各3克 牡丹皮 桑白皮(蜜炙)各2克 白芨2.4克 炙甘草0.6克 漢防己1.8克 黃芪3.6克 白水煎。若睡不寧,用棗仁;睡寧,即去棗仁,加北五味子7粒;如咳嗽氣促,去桔梗,加款冬花3克;咳嗽作惡心,加土炒白術(shù)3克。 --《瘍醫(yī)大全》卷二十一
3、實(shí) 證
張仲景:肺癰,喘不得臥,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葶藶(熬令黃色,搗丸)9克 大棗4枚 上先以水600毫升,煮棗,取400毫升,去棗,納葶藶,煮取200毫升,頓服。 --《金匱要略》卷上
朱仁康:脫力丸,治肺癰(肺膿瘍),脫力黃病(鉤蟲病)。 針砂(鐵屑)適量 大棗肉(去核)120克 將大棗肉放石臼內(nèi)搗爛成泥,逐漸加入針砂,搗至成為丸為度,制丸如梧桐子大,曬干。每日服7丸,米湯送下。服藥期間忌食雞蛋、面食、魚腥、茶。 --《朱仁康臨床經(jīng)驗集》
[食療方]
吳謙:金鯉湯,治肺癰。(熱證) 金色活鯉魚(約120克重)l尾 貝母6克 先將鯉魚連鱗刮去肚腸,勿經(jīng)水氣,用貝母細(xì)末摻在魚肚內(nèi),線扎之,用上白童子便半大碗,將魚浸童便內(nèi),重湯燉煮,魚眼突出為度;少傾取出,去鱗、骨,取凈肉,浸入童便內(nèi),燉熟。肉與童便作二三次,1日食盡l枚,其功效甚捷。 --《醫(yī)宗金鑒》卷六十七
鐘玉池:百合白發(fā)豬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