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腎陰虛 腎陰虛證可在腎虛癥狀的基礎上兼有五心煩熱、失眠、盜汗、口干咽燥、頭暈目眩、夢遺、午后顴紅、舌紅少苔或有裂紋、脈細數等癥狀。腎陽虛證則可在腎虛癥狀的基礎上兼有面色蒼白、畏寒肢冷、小便清長、下利清谷、五更泄瀉、帶下清稀、宮寒不孕、舌淡胖、苔白潤、脈微弱而遲等癥狀。
可治療腎陰虛的中成藥:
1.六味地黃丸:六味地黃丸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適合有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消渴等癥狀的腎陰虧損證患者服用。六味地黃丸有各種不同的劑型,如水蜜丸(可每次服用6克)、小蜜丸(可每次服用9克)、大蜜丸(可每次服用1丸)、軟膠囊(可每次服用2粒)等。腎陰虧損證患者可任選一種六味地黃制劑進行服用,應每日服2次。該病患者在服藥后若出現了腹脹便溏的癥狀,則應調整用藥量或停止服藥。
2.知柏地黃丸:知柏地黃丸具有滋陰降火的功效,適合有潮熱、盜汗、口干、咽痛、耳鳴、遺精、小便短赤等癥狀的陰虛火旺證患者服用。腎陰不足兼有舌苔黃膩、小便短赤等下焦濕熱癥狀的患者也可選用該藥進行治療,其用法同六味地黃丸。
3.七味都氣丸:七味都氣丸具有補腎納氣、澀精止遺的功效,適合有呼多吸少、喘促胸悶、久咳咽干氣短、遺精盜汗、小便頻數等癥狀的腎不納氣證患者服用。七味都氣丸的用法是: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需要注意的是,因外感咳嗽而引起的氣喘患者忌服該藥。
4.大補陰丸:大補陰丸具有滋陰降火的功效。該藥是針對陰虛火旺證患者而配制的,其方劑中同時使用了滋陰藥和降火藥,但以滋陰藥為主。大補陰丸適合有潮熱、盜汗、咳嗽、咳血、耳鳴、遺精等癥狀的陰虛火旺證患者服用。該藥的用法是:每次服6克,每日服2~3次。
5.歸芍地黃丸:歸芍地黃丸具有滋肝腎、補陰血、清虛熱的功效,適合有頭暈目眩、咽干、耳鳴、午后潮熱、腰腿酸痛、腳跟疼痛等癥狀的肝腎兩虧、陰虛血少證患者服用。在臨床上,歸芍地黃丸經常用于治療屬于肝腎陰虛證的月經不調。該藥每次服1丸,每日服2~3次。
6.二至丸:二至丸具有補益肝腎、滋陰止血的功效,適合有眩暈耳鳴、咽干鼻燥、腰膝酸痛等癥狀的肝腎陰虛證患者服用。在臨床上,二至丸還常用于治療屬于血虛證的各種婦科病(如月經量多等病癥)。該藥的用法是:每次服9克,每日服2次。需要注意的是,有便溏癥狀的患者忌用該藥。
7.左歸丸:左歸丸具有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的功效,適合有頭暈目眩、腰酸腿軟、遺精滑泄、自汗盜汗、口燥咽干等癥狀的真陰不足證患者服用。左歸丸的用法同六味地黃丸。需要注意的是,左歸丸是純補之劑,久服易滯礙脾胃、影響食欲,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8.麥味地黃丸:麥味地黃丸具有滋腎養肺的功效,適合有潮熱盜汗、咽干咳血、眩暈耳鳴、腰膝酸軟、消渴等癥狀的肺腎陰虧證患者服用,其用法同六味地黃丸。
9.河車大造丸:河車大造丸具有滋陰清熱、補腎益肺的功效,適合有虛勞咳嗽、骨蒸潮熱、盜汗遺精、腰膝酸軟等癥狀的肺腎陰虧證患者服用。河車大造丸的補力比麥味地黃丸更強,其用法同六味地黃丸。
10.杞菊地黃丸:杞菊地黃丸具有滋腎養肝的功效,與其功效相似的中成藥還有明目地黃丸、石斛夜光丸等。該藥適合有眩暈耳鳴、羞明畏光、迎風流淚、視物昏保健品等癥狀的肝腎陰虧證患者服用。在臨床上,該藥還常用于治療屬于陰虛陽亢證的高血壓病,其用法同六味地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