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中里老師在講肺經的太淵穴時,提到“虛則補其母”,我把老師對五臟的母穴論述匯集到一起,便于學習。在查找中,發現原穴補得效果更好。六腑的母穴呢? 2.肝經和心經的母穴有些例外,不是補。“.當您要補肝,而肝又不受補,一補它就上火時,則說明肝需要調理,調理就是補。”心經和心包經的母穴是祛心火的。 3.前面括號內的話是本人加的,其他為中里老師講的。有不對之處望高人指正。
肺經。肺經上俞穴太淵穴屬土,土生金,此穴為肺經母穴。“虛則補其母”,所以此穴可治一切肺虛之癥。 腎經。(腎經上經穴的復溜穴屬金,金生水,此穴為腎經的母穴。)復溜穴的功效是補腎滋陰、利水消腫,改善整個腎功能,解除腎功能失常所產生的各種癥狀。復溜穴和肺經的尺澤穴配合使用是最補腎的。(尺澤穴是降肺氣的,復溜是補腎氣的,二者一降一補才能真正達到身體的平衡。方法就是:先揉尺澤把上面的氣降下來,繼而揉復溜把降下來的氣接收固定住,最后通過揉太溪穴完成儲備的過程,這樣一步一步就可以真正把腎氣補足了(但身體特別沒勁兒的朋友不適合這種方法)。那么哪個穴位來使用這些儲備的的腎氣呢?那就是涌泉,因為涌泉穴是通肝的,腎是先天之本,它得通過肝的生發、疏瀉才能用。---健康大講堂講) 脾經。(脾經上滎穴大都穴屬火),脾經屬土,火能生土,所以此穴為本經母穴。善治脾虛大便無力,心中有火不欲食,以及缺鈣引起的腰痛、腿抽筋等。(天津健康大講堂上講的) #心經。(心經上井穴少沖穴屬木,木生火,此穴為心經的母穴。)主要是祛心火的。當您特別愛心煩、急躁、老想喝點兒涼水的時候,只要用大拇指從這塊兒往下推推捋捋,就能把心火祛除。 #心包經。(心包經上井穴中沖穴屬木,木生火,此穴為心包經的母穴。)是專門用來開竅醒神,祛熱清火。 #肝經。(肝經上合穴曲泉穴屬水,水生木,此穴為肝經的母穴。)木曰曲直就直接把肝習性說出來了。“泉”是指水,腎主水,水代表腎。因此,曲泉穴是溝通肝腎的要穴,既然能溝通肝腎,曲泉穴就能治肝腎陰虛,相當于杞菊地黃丸。曲泉穴又是祛濕熱的要穴,相當于二妙丸。所以揉曲泉穴相當于吃了兩味中藥,既能滋陰又能祛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