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二戰著名將領

     tjhx0526 2012-11-09

    二戰著名將領


    德國元帥“沙漠之狐”隆美爾


    埃爾溫.隆美爾無疑是最有名的納粹將領,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陸軍中最優秀的將領,對他的褒獎著述甚多,戰后,聯邦德國用他的名字給戰艦街道和兵營命名,美國還拍攝了吹捧他的影片《沙漠之狐》。一位美國歷史學家認為,構成出入隆美爾傳奇色彩的因素,首先是他矮小的身材、狐貍般的狡詐和詭秘的微笑,而主要是他在北非沙漠中指揮裝甲部隊時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聲東擊西、神出鬼沒,常使對手措手不及。他被塑造成超脫政治的軍事天才人物,幾乎忘記他納粹將領的本質.

    艾爾溫·隆美爾1891年出生在德國一個普通的中學校長之家。1910年從軍。一戰時隨部隊開赴法國,后又在東線與羅馬尼亞人和意大利人作戰,被德皇威廉二世授予功勛獎章。一戰結束后,他擔任過步兵營長和陸軍學院教官。1937年出版了《步兵攻擊》一書,書中貫穿了德國軍事理論的進攻精神,提出“進攻,進攻,進攻!”強調了發揮火力優勢的重要性,受到希特勒的賞識。1938年,隆美爾升任元首大本營衛隊長,并獲少將軍銜。

      1940年2月,他被任命為第7裝甲師師長。在入侵法國的戰役中,他率領第7裝甲師橫掃法國,其攻擊速度之快,挺進距離之遠,使該師贏得了“魔鬼之師”的稱號。

      1941年,意大利在北非戰場吃緊,希特勒派隆美爾擔任德國非洲軍司令。

      他到達北非后,不到兩個月就扭轉了北非戰局,挫敗了英軍的鋒芒,取得了勝利。隨后在得到補給后,隆美爾再度發起進攻,并迅速突破英軍的防御,占領了托卜魯克,征服了昔蘭尼加。因在非洲戰場的出色戰績,隆美爾獲得了“沙漠之狐”的外號。1942年6月22日,隆美爾被擢升為德國陸軍元帥,達到他一生中的輝煌時刻。之后,他的軍隊在埃及遭遇蒙哥馬利軍隊的強大攻勢,被迫撤出埃及。

      1943年11月,隆美爾出任B集團軍群司令并奉命加強“大西洋壁壘”防御工事。但此時,盟軍已徹底扭轉了戰局,所以他原來準備在盟軍登陸諾曼底之初將其趕入大海的計劃徹底破產。隆美爾的汽車也遭到盟軍飛機的攻擊,他多處負傷,仍活了下來。1944年10月14日,正在養傷的隆美爾因被指控參與謀殺希特勒,被迫服毒自殺。

      隆美爾有著驚人的軍事素質,他把德國軍事學說的進攻精神融于自己的軍事指揮之中,善于捕捉稍縱即逝的戰機,敢于力排眾議,果斷發起進攻。丘吉爾曾這樣評價隆美爾:“盡管我們在戰爭浩劫中相互廝殺,請準許我說,他是一位偉大的將軍。”




    海因茲·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于1888年6月17日生于東普魯士的庫爾姆市,父親是普魯士軍官,對古德里安要求嚴格。在父親的良好的影響和熏陶下,1908年1月17日,古德里安以優異的成績從格羅斯利希費爾德高級候補軍官學校畢業,被授予少尉軍銜,并分配到其父親所在的第十漢諾威輕步兵開始了軍旅生涯。1913年10月1日,古德里安和后來成為德國軍醫總監的恩斯特·路德維希·格內的女兒瑪加麗特結婚,并在當年進入軍事學院繼續深造。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古德里安先在第五騎兵師擔任無線電臺臺長,然后調到第四軍擔任助理通訊官和通信官,1914年10月升陸軍中尉,1915年升陸軍上尉。在戰爭的后兩年,他還擔任過第四步兵師參謀、第52預備師參謀長、第14步兵團第2營營長、德國駐意大利占領區管治局行政科長,并于1918年在法國色當接受參謀軍官訓練后,進入德國陸軍總參謀部任職。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古德里安幸運的成為“十萬陸軍”中4000名軍官之一,任國防軍第十輕步兵團第三連連長。1922年至1924年擔任慕尼黑運輸營營長,在任內他開始系統的鉆研軍隊機械化的問題,研讀了大量的相關學術著作,其中包括富勒、利德爾-哈特、馬特爾的著作,并形成了他那劃時代的裝甲作戰理論。1924年至1927年,古德里安調任國防軍第二師司令部戰術與戰史教官。1927年2月1日,晉升為少校,調回總參謀部任運輸處任職,并兼任戰車戰術教官。1930年,調任第3摩托化營營長,在老上級魯茨上校的支持下,他把該營改編成一個裝甲偵察營。1931年10月,調任運輸兵總監部參謀長,并傾心致力于創建德國國防軍第一支裝甲部隊的計劃。1935年10月15日,調任第二裝甲師師長,是年軍銜為上校,1936年晉升為少將。1937年,古德里安出版了他的關于機械化作戰理論的專著《注意!坦克》。

       1938年3月,德國吞并奧地利,他指揮第二裝甲師從林茨長驅直入維也納。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古德里安任第19裝甲軍軍長,指揮該部與9月4日以迅速而又敏捷的作戰行動從波美拉尼地區穿過波蘭走廊,9月17日占領波蘭東部邊境城市布勒斯特,與入侵波蘭的蘇軍會合,并根據德蘇秘密協定把布勒斯特交給蘇軍。在和蘇聯一起吞并波蘭后,希特勒開始著手解決法國,但是對于總參謀部提出的黃色計劃并不滿意,曼斯坦因在和古德里安商議后確定從阿登地區為主力裝甲部隊突破點,提出了新計劃,該計劃最終被希特勒采用。1940年3月,經過進一步加強的第19裝甲軍改隸屬于克萊斯特裝甲集群,開始準備進攻法國。1940年5月10日,古德里安的第19裝甲軍作為先頭部隊開始發動進攻,從阿登地區突破了聯軍防線,從色當跨過默茲河,5月19日直插英吉利海峽,將英法聯軍包圍,然后掉頭向敦克爾克海灘逼近,直到5月24日希特勒下令停止前進。6月22日,法國投降。

       1940年11月,第19裝甲軍擴編為第二裝甲集團軍,并動調到東部并隸屬于馮·博克元帥指揮的中央集團軍群,為進攻蘇聯秣馬厲兵。1941年6月22日,德軍實施“巴巴羅薩”計劃閃擊蘇聯。7月10日,古德里安與霍特的第三裝甲集團軍將大批蘇軍合圍在明斯克,然后他們違背上司克魯格的命令進攻斯摩棱斯克,7月12日至8月8日合圍斯摩棱斯克并占領羅斯拉爾夫。8月21日至9月6日,奉命與克萊斯特元帥的第四裝甲集群向南增援馮·隆德斯泰特元帥指揮的南方集團軍群,開始對基輔進攻,殲滅蘇軍60萬。1941年10月23日-11月7日,他在向莫斯科進攻的途中遭受到嚴寒和蘇軍頑強的抵抗。他一次又一次的請求大本營允許他將突出部的部隊回撤至圖拉一線,導致長期與他不和的克魯格乘機將其解職,隨后古德里安大病一場,退出軍界。

       1943年2月,古德里安被重新招回擔任裝甲兵總監。德軍在經歷斯大林格勒慘敗后,他為重建德國裝甲部隊進行了不懈努力,通過與軍工部長阿爾貝特·施佩爾密切的配合,大大增加了坦克的產量。7月21日古德里安接替庫特·蔡茲勒將軍任總參謀長。1945年3月28日,古德里安又因為東線戰事和希特勒爭論再次被其解職,直至戰爭結束。1945年5月10日,古德里安被美軍俘虜,1948年獲釋,出獄后出版了個人傳記《一個士兵的回憶》,隨后又開始撰寫一部關于1935年到1945年間德國坦克部隊發展和戰術的專著——《坦克-前進!》,但最終未能完成。1954年5月14日,古德里安病逝,享年66歲,安葬在初任軍職的古斯拉爾。

      古德里安是閃電戰的倡導者,是杰出的裝甲兵戰術家,也是一位天才的軍事參謀和軍隊指揮官,他精心創建了德國機械化部隊,超時代地提出了坦克作戰理論。他正直勇敢,果敢堅定,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關心士兵的利益。和德軍另一位坦克專家隆美爾一樣,古德里安堅持認為指揮官應該在第一線指揮作戰,這樣才能隨時了解一線情況,并能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正確的判斷。他也是為數不多的敢于面對希特勒專橫的高級將領之一。




    美國戰神巴頓


    喬治·巴頓1885年出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18歲時,他進入私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學習,一年后被保送到西點軍校就讀。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巴頓隨美國遠征軍總司令潘興到了法國,得到潘興將軍的賞識。1917年11月,巴頓受命組建美國第一支坦克部隊,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戰斗中,巴頓竟一個人開著坦克,沖入德軍防線,差點送了命。一戰結束后,巴頓回到美國,賦閑在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后,巴頓的軍事才能再次得到陸軍參謀長馬歇爾的賞識。1940年,巴頓受命組建裝甲旅。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國對德日意宣戰。1942年11月,巴頓率領美國特遣隊4萬多名官兵橫渡大西洋,在法屬摩洛哥海


      濱登陸,經過74小時的激戰,終于迫使駐摩洛哥的德軍投降。北非登陸的成功,為盟軍順利完成北非戰略部署創造了有利條件。1943年,巴頓臨危受命,接任美第二軍軍長之職。從他到達的那天起,他便全力以赴整頓軍紀,迅速改變了全軍的渙散狀態。3月17日,面目一新的美軍向德軍發起進攻,一路猛攻猛打,很快與英軍在突尼斯北部完成了對德軍的合圍。


      1943年7月9日,盟軍發起西西里島登陸戰役。巴頓率美第7集團軍攻取巴勒莫,隨后搶在蒙哥馬利之前拿下了墨西拿城。盟軍占領了西西里島,德軍退到意大利本土。此時發生了巴頓打士兵耳光的事件,他因此被免去第7集團軍司令的職務。


      諾曼底登陸戰打響后,巴頓將自己的集團軍編成若干坦克群,命令部下“以盡快的速度,向一切可以推進的地方前進!”在9個月的推進過程中,巴頓部隊殲敵140余萬,取得了驚人的戰果。巴頓晉升為四星上將。德國投降后,巴頓被任命為巴伐利亞州軍事長官。1945年12月9日,巴頓在外出打獵時突遇車禍受重傷,12月21日在德國海德堡一家醫院辭世,享年60歲。


      巴頓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巴頓性格暴躁,戰場上,他用極富個性的粗俗語言激發士兵的斗志。艾森豪威爾曾說:“在巴頓面前,沒有不可克服的困難和不可逾越的障礙,他簡直就像古代神話中的‘大力神’,從來不會被戰爭的重負所打倒。”


    1945年 12月 30日死于車禍。





    渡海登陸作戰的高手--艾森豪威爾將軍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是美國著名國務活動家和軍事家,1944年被授予美國陸軍五星上將。他1915年畢業于西點軍校,1926年畢業于美國指揮參謀學院,1928年畢業于美國陸軍學院。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國內軍隊中服役。1922-24年在駐巴拿馬美軍中擔任參謀職務,1933年任陸軍參謀長麥克阿瑟的副官,后任陸軍參謀長助理。1935~39年任菲律賓軍事顧問。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艾森豪威爾任美國陸軍參謀部軍事計劃局和作戰局局長。1942年6月起任駐歐洲美軍司令。同年11月起先后任北非和地中海地區盟國遠征軍總司令、最高統帥,他先后指揮盟軍在北非、西西里和意大利等地成功地實施了登陸作戰,抗擊了法西斯同盟的軍隊。其中最著名的是指揮300萬盟軍在1944年6月強渡英吉利海峽,成功地在法國諾曼底進行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登陸戰役。


      1944年新年剛過,大不列顛就有一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遠隔重洋的美國,以令人目眩的速度,把整師整師的軍隊,成百萬噸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到英國。英國人幽默地說:英倫三島快被美國人壓沉了。原來,由11個國家組成的歷史上最龐大的300萬盟軍,將從這里出發實施人類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戰役,向歐洲大陸進發!


      這支聯盟大軍的統帥艾森豪威爾上將自1944年1月受命擔任“盟國遠征軍最高統帥”以來,不知熬了多少個不眠之夜。諾曼底登陸戰役的代號是“霸王行動”,各項準備工作井井有條。5月下旬,根據英吉利海峽的潮汐、月相、日出等情況,盟軍原來是將登陸日期確定為6月5日。這次登陸戰役能否順利?艾森豪威爾說:“萬事俱備,只怕有風!”


      然而,上天似乎存心與艾森豪威爾過不去。進入6月后,英吉利海峽遭遇了20年來從未有過的大風天氣,肆虐的狂風掀起的滔滔巨浪,幾乎要把海岸撕成碎片。


      在6月4日凌晨4點30分的高級軍官會議上,盟軍氣象主任斯塔克上校來到會場時,艾森豪威爾從他臉上的“烏云”中看出大事不好。果然,斯塔克認為6月5日的天氣將非常陰暗,完全不便于使用空軍掩護登陸戰役。


      艾森豪威爾清楚,“霸王行動”如果失去空中優勢,無異于讓希特勒看笑話。于是,他決定將登陸時間推遲24小時,改期為6月6日。


      6月5日凌晨,艾森豪威爾只睡了一小覺便起了床。窗外電閃雷鳴。3點30分他又趕到高級軍官會議會場。軍官們無精打采地坐著。這時,斯塔克來了:“將軍們,天氣將會突然變好!”斯塔克話音剛落,會場里爆發出一陣歡呼。“不過,好天氣將只能持續36小時,之后還將會繼續惡化。”


      行動計劃還變不變動?窗外的雷雨催促艾森豪威爾的腦子飛快運轉:如再次推遲兩棲登陸戰役,軍事秘密難說不被泄露,士氣也將下降,敵人的防御必將加強……可萬一天氣狀況沒有改觀,強行登陸將造成盟軍災難性的后果。300萬大軍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他頓感肩上的每一顆將星似乎都有幾噸重!


      艾森豪威爾靜靜地坐著,會場里寥無聲息。時鐘指到4點15分。突然,艾森豪威爾抬起頭來,斬釘截鐵地說:“好,我們行動吧!”頓時,會場里再次爆發出歡呼聲。不到半分鐘,所有人都沖出屋門,消失在雨夜里。僅僅一句話,僅僅半分鐘,盟軍的千軍萬馬沸騰了。5000多艘艦船如離弦之箭,劈波斬浪,朝法國諾曼底海灘直撲而去。


      6日凌晨,睡眼惺忪的德軍借著朦朧的月色發現了海面上密密麻麻的艦船,頓時嚇得魂不附體。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在如此惡劣的氣象條件下,竟會突然出現一個奇異的好天氣,而且居然為艾森豪威爾所利用。擔負主要方面防御的德軍B集團軍司令、詭詐的“沙漠之狐”隆美爾,在家中接到前線告急電話時臉色煞白,連呼:"我太愚蠢了!"


      希特勒狂妄吹噓的“大西洋壁壘”在300萬盟軍的突然打擊下土崩瓦解。盟軍踏上了闊別4年的歐洲大陸。


      1945年,蘇聯人民為表彰艾森豪威爾粉碎法西斯的功勛,授予他“勝利”勛章。戰后,艾森豪威爾任美國駐德占領軍司令。1945年11月,任美國陸軍參謀長。1948年10月退出現役,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兼美國國防部長軍事顧問。1950~52年,任歐洲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武裝部隊最高司令。1953~61年就任美國總統。





    蘇聯“勝利的象征”朱可夫


    格奧爾基·朱可夫1896年出生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個小村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朱可夫應征入伍,從此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1918年,朱可夫加入蘇聯紅軍。后來,歷任騎兵旅旅長、騎兵第4師師長、騎兵第3軍和第6軍軍長、白俄羅斯特別軍區副司令等職。


      1939年6月,朱可夫調任駐蒙蘇軍第1集團軍群司令,指揮蘇蒙軍隊,圍殲當地的日軍,粉碎了日軍北上的企圖。之后,他成為一顆耀眼的新星。1941年,朱可夫被任命為蘇軍總參謀長,成為蘇軍的首腦人物。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蘇聯成立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朱可夫是7名成員之一。1941年9月,列寧格勒被德軍包圍,朱可夫被任命為列寧格勒方面軍司令,率該方面軍與波羅的海艦隊協同作戰,有力地阻止了德軍的進攻。同年10月,首都莫斯科告急,朱可夫又被調回莫斯科,全面負責莫斯科保衛戰的指揮。他在莫斯科近郊以西建立起堅固的防線,頂住了德第4集團軍的正面強攻。寒冬來臨之際,蘇軍對疲憊不堪的德軍發起反攻,迫使德軍敗退,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


      1942年8月,斯大林任命朱可夫為最高副統帥,令其趕赴斯大林格勒前線督戰。朱可夫制定了龐大的反攻計劃,圍殲德軍150萬人。1943年1月,朱可夫被授予元帥軍銜。緊接著他又指揮了列寧格勒突圍戰和庫爾斯克會戰,取得了極大成功。隨后,他率領部隊,以風卷殘云之勢掃蕩德軍,向西挺進,最終攻克柏林。他們挺進的速度之快,甚至超過了蘇聯新聞局對戰事的報道速度。1945年5月8日,朱可夫代表蘇聯最高統帥部,在柏林接受了法西斯德國的投降。


      朱可夫一生功勛卓著。后來他當過蘇聯國防部長等職,1974年與世長辭。正如艾森豪威爾所贊頌的那樣:“有一天肯定會有一種蘇聯勛章,那就是朱可夫勛章





    麥克阿瑟


     麥克阿瑟(1880-1964),出生于美國阿肯色州小石城的一個職業軍人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將軍。并曾任美軍駐菲律賓總督。麥克阿瑟受父親影響,自小就立志從戎,1899年他進入西點軍校學習,4年后,以全班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隨后被派往菲律賓服役,但不久,便被調回華盛頓,先后在羅斯福手下和作戰部任職。第一次世界大期間,麥克阿瑟率“彩虹”師赴法參戰,因作戰勇敢、屢建戰功而不斷升遷,一戰結束時他已是一名準將。戰后麥克阿瑟回西點軍校擔任校長,成為西點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校長,他對西點的教育進行了根本性改革,使其課程適應未來戰爭的需要。1930-1935年,麥克阿瑟任美國陸軍參謀長,屆滿后被派往菲賓任陸軍元帥。珍珠港事件爆發后,他率軍與澳大利亞準備戰略性反攻,擔任太平洋西南地區總指揮。此后采用“越島攻擊”戰略,逐步收復西南太平洋島嶼,并率軍攻入日本,接受日本投降,被任命為盟國最高統帥,全權統轄和改造日本。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麥克阿瑟又被任命為“聯合國軍”總司令,組織了大膽的仁川登陸計劃,挽救了南朝鮮李承晚政權。后因與杜魯門總統在侵朝戰爭問題上意見分歧于1951年被解職,后來他任過蘭德公司的董事長,1964年病逝。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麥克阿瑟擔任太平洋西南地區總司令。他對太平洋地區的戰略概念是,應該使用由艦隊支援的空、地打擊力量出奇不意地對幾個主要目標實施大規模攻擊。而與此截然不同的“跳島”戰略是用直接的正面壓力迫敵逐步后退,所造成的傷亡必將是慘重的。要害地點自然必須奪取,但明智地選擇要害地點,就無須強攻日軍當時占領的眾多島嶼。麥克阿瑟的戰略是,應該把靈活與節約兵力結合起來,在他的部隊不脫離己方的空中掩護之下,沿著前進的軸心線,向幾個重要目標外圍作跳躍進攻。從廣義上講,他謀求用突貫敵人內部防線的方法來割裂并摧毀所謂的“大東亞——南海日本帝國”。正是由于缺乏同日本正面作戰的設施,他建議對日本的堅強據點不做正面攻擊。對每一次戰斗,他所謀求的是獲得時機迂回到敵人后方,打擊其翼側,切斷敵人的補給線。麥克阿瑟的整個作戰理論是拋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那種消耗人力的正面攻擊,回到拿破侖時代的機動作戰。麥克阿瑟采用這一戰略,借助海空軍力量,運載陸軍和海軍陸戰隊,越過不重要的島嶼,向深遠縱深內的主要目標實施“蛙跳”攻擊,從澳大利亞經菲律賓一直打到日本國土,創造了無數個大步跨躍島嶼的勝利戰例。麥克阿瑟的這一戰略是美軍在太平洋地區取得勝利的關鍵原因之一,避強擊弱的規避戰術使美軍重創日軍,而自己的損失卻不大。


      朝鮮戰爭爆發后,麥克阿瑟被任命為“聯合國”侵朝軍總司令,負責援救朝鮮李承晚政權事宜。南朝鮮的美韓殘軍希望迅速得到麥克阿瑟的增援,麥克阿瑟則考慮得更遠,他計劃率領軍隊在漢城附近的港口城市仁川登陸,以攔腰切斷北朝鮮軍隊的供給線,給北朝鮮軍隊以致命打擊。美軍中陸軍和海軍的作戰軍官及參謀人員都反對這一計劃,當地的駐軍司令也表示反對,其理由是:仁川港港口小,潮水水很高,而且只有一條象迷宮似的狹窄水道通向岸邊,水文、地形皆不利于美軍登陸,并且美軍也沒有足夠的登陸艇。但是麥克阿瑟憑借其超常思維拒絕了將領們的反對意見,并且將進攻日選擇在英法七年戰爭時期魁北克戰役191周年紀念日即1950年9月13日這一天。他聲稱,當年英軍將領沃爾夫認為,既然陸、海將軍們都認定他的計劃不可行,那么蒙卡姆(法軍將領)也一定認為他不會那么干。現在,既然美軍軍官都認為仁川登陸不可行,毫無疑問,北朝鮮人也一定會那么想。軍史研究者們認為,仁川登陸是當今軍史上唯一的一次指揮員不做科學作戰計劃而單憑直覺行事的戰役。為了達成登陸的突然性,麥克阿瑟指揮航母分別對南朝鮮東海岸的三陟和平壤外港鎮南浦及清川江口的達陽島進行佯攻,在群山方向實施佯動登陸,同時利用報刊、廣播散布假情報,造成在東海岸登陸的假象。他自己則率10艘軍艦駛進仁川港,稍費力氣便登了陸,然后長驅直入,撲向漢城,粉碎了北朝鮮軍隊對釜山的包圍,迫使其重兵撤回三八線以北。麥克阿瑟又贏得了美軍史上一次罕見的勝利。





    英國軍魂蒙哥馬利


    伯納德·蒙哥馬利1887年出生在英國倫敦。19歲時,他考入桑赫斯特英國皇家軍事學院,次年離開學校,加入英國在印度的駐軍,從此開始了漫長的軍旅生涯。1938年10月,蒙哥馬利奉調到巴勒斯坦,升為少將。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蒙哥馬利率第3師橫渡海峽,出征西歐大陸,失利后被迫隨英軍從敦刻爾克撤退。


      1942年8月,蒙哥馬利被任命為英駐北非第8集團軍司令,他上任后,就著手建立一支具有完善裝甲武器的后備軍和一支裝甲部隊。蒙哥馬利善于根據戰場形勢需要制定作戰計劃。他認為,根據第8集團軍的訓練水平,輕率地放任他們去與敵


      人對抗是不行的。為此,他不惜以辭職相抗爭,堅拒丘吉爾要他提前發動進攻的要求。


      1942年10月,經過充分準備,蒙哥馬利在阿拉曼防線向隆美爾的德意部隊發起進攻。由于英軍在人員和裝備上都占壓倒性優勢,隆美爾軍隊遭受重創后不得不撤出埃及。阿拉曼戰役的勝利扭轉了英軍在北非的局面,蒙哥馬利被提升為上將。


      北非一仗結束后,蒙哥馬利與美國的巴頓將軍協同作戰,在西西里島登陸,進軍意大利。接著又率領盟軍第21集團軍在諾曼底登陸。1944年9月,蒙哥馬利晉升為元帥。1945年5月,駐荷蘭、德國西北部和丹麥的150萬德軍向蒙哥馬利投降。二戰結束后,蒙哥馬利被任命為英國駐德占領軍總司令和盟國對德管制委員會英國代表。1976年去世。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毛片少妇高潮|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二页| 福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虎虎视频| 在线中文字幕有码中文| 中国熟女仑乱hd|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AV| 肉大捧一进一出免费视频| 99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99| 久久伊人色AV天堂九九小黄鸭 | 香蕉久久久久久久AV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国产永久免费高清在线| 妺妺窝人体色WWW在线一| 亚洲另类丝袜综合网|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 亚洲 日本 欧洲 欧美 视频|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 |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少妇粗大进出白浆嘿嘿视频|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无码| 亚洲天堂在线观看完整版|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成人午夜在线观看刺激|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看| 亚洲偷自拍国综合|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亚洲|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理论片| 另类专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日韩A片免费软件| 国产美女精品自在线拍免费| 日韩有码精品中文字幕|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漂亮人妻中文字幕丝袜|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 色欲国产精品一区成人精品| 99久久无码私人网站| 精品人妻伦九区久久AAA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