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購入面包機,用全自動功能做了幾次面包后,熟悉了面包制做的流程,最近嘗試了一下湯種面包的做法,試過才知道湯種確實有效,能提升面包的持水能力,使面包更加松軟。最關鍵的是做法也不復雜,基本上能用面包機自動完成,如果太復雜,不就失去用面包機的意義了。最后經過幾次嘗試,終于做出了令我滿意的面包,口感松軟,借著這次美食大賽,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制做方法。 首先得介紹下湯種:“湯種”在日語里意為溫熱的面種或稀的面種。湯種再加面包用的其他材料,經攪拌、發酵、整形、烤培而成的面包稱為湯種面包。湯種面包與其它面包最大的差別在于淀粉糊化使吸水量增多,因此面包的組織柔軟,具有彈性,可延緩老化,迎合現代人口味。湯種面包也給了我們一些啟示:不要拘泥于傳統的配方或方法,多想一些創新的方法。
制作過程: 下面主角上場:柏翠PE8020A UG 四模式家用全自動面包機,我最滿意的就是有獨立的和面和發酵功能,使用起來很自由。 1、將打好的雞蛋、牛奶、湯種等液體倒入面包機內膽,對角加入鹽和砂糖,最后加入高筋面粉,面粉中間用弄一道溝放進酵母。這樣放置的目的是為了讓酵母不要過早接觸到別的原料。接下來將面包機設置為 “和面1”程序,啟動后將自動工作15分鐘,攪拌面團到成形。
2、15分鐘后,面包機發出“滴滴”聲,“和面1”程序結束,此時再加入植物油,這可能和說明書上說的做法不一樣,大家管這個叫“后油法”。 3、面包機設置成“歐式面包”程序,“重量”選擇900克,“燒色”選擇“中”,按“啟動”鍵。 4、接下來就交給面包機了 揉面,發酵,揉面,二次發酵,最后烘焙,一共3小時。這個期間,基本不用管了。 5、“歐式面包”程序開始后,當面包機第一次發出“滴滴”聲時,是提示放果料的時間到了,這時候開蓋灑入白芝麻。
6、3小時后面包機發出“滴滴”聲,是提示面包做好了,這時請將面包及時拿出冷卻,最好放進保鮮袋進行保存。因為我喜歡吃松軟些的,就提前了15鐘結束了,不然表皮顏色會更深些。
最后的成品: 一些小經驗: 面包機中液體量根據面粉的吸水性不同是有差別的,面粉的吸水性不同,不同季節的吸水性也不同。最好在面包機和面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如果太干就加些水,如果太濕太粘手就得加些面粉了,湯種面包屬于含水量比較大的面包,相對會比較濕些。 如果面包的外殼很硬,有可能是烘烤時間過長,或是面團太干,你可以在面包機程序最后10-20分鐘之間就長按“啟動\停止”鍵來結束烘烤,這樣就不會太干了。 柏翠四模式面包機功能相對比較自由,熟悉了面包的制做流程后,用手動選擇程序來制做,成功率更高,效果更好,比如面團揉得不夠,就可用“和面”功能繼續揉,弄到滿意為止,如果發酵得不夠大,就用“發酵”功能繼續發酵,最后用“烘焙”功能烤制就可以了,相對而言自動模式就比較省心,但是配料要準確,最好買個電子秤,也是能做出很好的面包的。 (柏翠面包機美食大賽第四名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