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 金匱腎氣丸合縮泉丸。藥物組成:熟地黃30 g,山藥15 g,山茱萸15 g,茯苓10 g,澤瀉10 g,牡丹皮10 g,肉桂3 g,附子3 g,烏藥10 g,益智仁10 g。 用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500 mL,分早晚2次口服。 加減:噴嚏頻作加黃芪、白術;咳嗽加杏仁、百部。 現代醫學認為絕經后婦女易發生張力性尿失禁,多因卵巢功能衰退,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尿道擴約肌、尿道周圍及盆底組織萎縮引起;或是經產婦,尤其是有過難產史的婦女,由于盆底組織、膀胱頸部和尿道因分娩損傷所致。我們認為系腎氣不足,固攝無力,膀胱氣化不利所致。 《內經》云:“七七腎氣衰,天癸竭?!苯饏T腎氣丸可補陰之虛,助陽之弱。方中六味地黃丸(熟地黃、山藥、山茱萸、澤瀉、茯苓、牡丹皮)滋腎水;附子、肉桂壯腎中之陽, 用陰中求陽之法,“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以達到溫補腎陽之目的。方中附子、肉桂用量小,體現了“少火生氣”的中醫理論,也說明本方意在徐生腎氣,而不為速壯腎陽。 腎與膀胱相表里,腎氣不足則膀胱虛冷,不能約束小便,故小便頻數或遺尿。益智仁溫補脾腎,澀精縮尿;烏藥溫膀胱,助氣化,止小便頻數;山藥健脾補腎。腎氣健,寒邪去,膀胱功能復常,尿頻遺尿自可得治?,F代藥理研究顯示,金匱腎氣丸具有抗衰老、增強免疫、改善微循環、類性激素樣作用,因而用金匱腎氣丸作為后期調理繼續溫補腎陽,以固攝膀胱。 |
|
來自: 好書風 > 《尿路感染.膀胱.陰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