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加法是一種成長,減法就是一種成熟。
——題記
記得,有人說過:“人生,四十歲以前做加法,四十歲以后做減法。”我基本認同這種人生觀點。
四十歲以前,人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一切都從零開始,不斷學習,不斷收獲,在加法中,讓自己不斷的成長、壯大。
首先是知識與見識的增加,這個時候做加法,可以讓我們積累知識和經驗,對的、錯的都可以往里放,人生就像一塊磁鐵,能吸動的絕不放過。

其次是財富與名利的加法,這是一個奮斗目標,也是一個人追求價值的體現,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進步奮斗,增加人生的含金量,在加法中成長。
最后,是情感,情感的收獲,是用真誠和人格魅力換來的,是精神素養和人生修養的層面,這個加法是通向幸福的一個重要通道。
四十歲以后,就要懂得做減法了,四十而立,也許,這時候家庭、事業都到了一個穩定的階段,也許,也到了人生某一個至高點,這時候就要考慮如何做減法了。

減法,不是隨意的減,有不可控制的,那就是我們的我們年齡增加的同時,生命一直在做減法。
可控制的減法,只有在知足和節制的基礎上才能去做,才能做好。
做減法的時候,首當其沖的應該是欲望了,這個包括物質和精神,物質上不追求奢侈,簡單夠用的實用主義就是個平衡點,一次為基本點,減掉過多的對物質的追求,才不至于給自己增加負累。

精神上,我們不再追求名利的期望,而變的淡泊,減少各種憂心擾心的欲望,以及不切實際的想象,享受淡泊人生,才能不至于在名利的爭奪中喪失了應有的歡樂。
其實,人生適用于減法的還有很多,比如心靈負擔,思想情緒,壞的習慣,太高的期望,這些無宜的,能力不能及的東西,都要用減法消除掉。 這仿佛就是人身上的一塊塊贅肉,徒增不必要的負擔,而影響了人生的健康。
從成長到成熟再到淡泊,人生,就是一場舍得,該舍棄的舍棄,該得到的得到,如果懂得了人生的加減法,也就是看到了舍得人生的美麗。

從追求到豐盈,人生,實際上也是一場向前沖和回頭看的過程,沖到一定的高度,就要回過頭來思考一下,審視一下,什么是可以繼續帶著的,什么是可以舍棄的,只有這樣,這樣才能更輕松的、繼續走下去。
從努力到精彩,人生,實際上人生是一個計劃案,加法是收集人生必須資料的過程,減法是對這些資料的歸納和精簡的過程,收集、歸納、剔除、保留,去糟粕而求精,才能更好的指導自己的人生。
以四十歲為界限來劃分加減,我覺得也有些武斷,其實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應該做好加減法,該加的時候加,該減法的時候減,才能領略到人生的精彩。

所以,人生,要在知足和節制的基礎上,減掉痛苦、貪婪和負累,加上情感、感恩和快樂,去掉表面的遮掩,平衡自己的身心,才能順利的抵達人生的彼岸。
在加法中成長,在減法中成熟,懂得取舍,合理安排加減,辯證的加減,也就是領略了人生的真諦。 希望,我們都能做好人生這道加減法,而回歸到一個平衡的人生基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