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此次蘭州之行的目的就在于吃,雖然吃的目的并不單純!嘿嘿 蘭州大學下車后,徒步去甘肅國際大酒店。朋友錯將5分鐘車程誤以為是徒步5分鐘,一路走了40分鐘。沿途拐進的牛肉面店。東張張西望望。


人生第一碗牛肉面,正宗的!結果是:大冷天里吃的一塊錢一份的小菜十分的可口,面么:面條不行,湯也不行。

徒步40分鐘,終于來到正在裝修中的甘肅國際大酒店。個人認為320元的性價比還是很可以的,也可能是從未涉足內陸城市的原因吧,嘿嘿。房間的裝修看著還比較符合時下,可是當晚就發現熱水不熱,淋浴室的下水道不通,這不是要命嗎。所以什么都是一個道理:一葉障目啊!~

三炮臺

釀皮真的好吃,心服口服!

羊肝的味道還真有點吃不消,抱歉!

不知名的綠葉菜很爽口。對了,在蘭州好像只能在餐桌上看見綠色。

給老公看羊蝎子的照片,他說就是比上海的肉多。我吃下來覺得味道倒是和上海的沒有太大距離。還有,我挑的這塊還是鍋里面肉最少的一塊!

手抓羊肉不叫手抓羊肉,就叫“手抓”。先是每看清,吃了一塊特別肥的,只好停頓。馬總很體恤我,又夾了一塊給我,肥瘦剛好。吃著好香啊,嫩嫩嫩!。那瘦肉吃著好像上海家家戶戶做的蹄髈湯里的蹄髈,沒有一絲羊肉膻味。

第二天一早打車直奔“馬子祿”,結果司機把我們拉到了這家“吾穆勒”。我們說的是普通話呀,怎么沒溝通成功呢?既來之則吃之

“一葷二素”就是一份牛肉兩份小菜,18元。這次最好吃的牛肉面!

只在語文書上讀過的羊肉泡饃當然要親嘗!30元的價格不便宜啊。本以為饃就和上海的淡饅頭無異,泡在湯里面糊唧唧的肯定不好吃。所以不肯撕開來丟進湯里,一口咬下去發現韌勁了得,難怪要泡著吃。可是我這個上海寧的嘴巴還是寧可咬著吃。羊肉湯很鮮,沒有膻味。就是端上來的時候已經不是很燙了,有點小小不滿。羊肉好多啊。

下午好客的主人帶我們去的“再回首”小吃店。不是飯點,但生意很好。口味之外,價格親民!

以前就聽過“醪糟”,好喝。但是不知為什么吃出了城隍廟小吃廣場的感覺,呵呵。順便說一句,比起“醪糟”還是“酒釀”這吳儂軟語更能體現出甜膩。

灰豆子,糖放少了吧。

釀皮和炒粉。釀皮我吃了一碗半,嘿嘿!就愛這個!

小吃結束后回賓館睡覺,休整一下,晚上的夜市啊,我來啦!!!零下10度的夜市啊,燈火通明。當地朋友帶著去的烤魚和烤肉攤。

說這個老爺爺的烤肉比別家要略大一些,1元錢一串。

我知道自己屬井底之蛙,孤陋寡聞,但是不恥下問,所以坦然開口就問當地的朋友:這是海魚嗎?他們聽罷,放慢語氣,很認真的逐字逐句的說:我,們,這,里,離,海,很遠--,很遠---;所以,這個,是,黃河,里的,魚! 丟臉啊!像不像鳊魚?

22元一條,刺稍稍多了些。還是我餓了?


朋友說這個老爺爺只賣牛奶醪糟,生意好的不得了。就靠一個牛奶醪糟,他一個人養一家子十幾口。

這個是小碗,6元。大碗7元。黑白芝麻,花生加葡萄干。零下的室外,喝下去有很幸福的味道。第二天晚上去吃了另一家,好像更加好吃呢。可惜忘記帶相機了。

不知道為什么,總覺得羊雜攤好像澳門的大家樂。切肉的那個人就是莊家,門前的那攤羊雜就是撲克牌和籌碼。表情也一樣的淡定!你們看見羊頭了嗎?

這個是炒面,但是面都在底下。我愛吃面食,哦也!這次沒吃到我心心念念的丁丁炒面,遺憾!

好奇怪的電飯煲啊,湊近一看:筷子消毒機!這個東東倒是未曾見過的呢。蘭州夜市好講衛生啊!




是叫“軟兒梨”吧,看著像凍爛了的梨。回賓館泡在冷水里,立即就裹上了一層冰。一口要下去,我的牙齒啊!!!為什么這么冷的地方還吃凍梨呢?

第三天早上吃的炸醬面。反正也沒吃過正宗的炸醬面,愛面食的我恨不得都裝到肚子里去。這樣一碗8塊錢,在蘭州還是貴了。





第四天早上賓館隔壁的牛肉面。全市統一價:5元一碗,加肉也是5元。但是質量和分量就看各人運氣了。海航的餐盒也沒忘記“清真”!以此收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