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教育心理學新編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教育心理學的對象、范圍和意義一、對象和范圍(一)含義:是研究學校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學規律的科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屬于應用心理學的范圍。(二)理解對象應注意:1.它應遵循科學的全部規律,具備科學應當具備的要求;2.它主要研究學校情境中的學與教;3.其研究的學與教,包括知識、技能也涉及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和情感態度的學習;4.以學生學習過程的研究為核心,其研究序列是學與教而不是教與學。(三)范圍:對學校教育現象的心理學認識;學習的基本理論;各種類型的學習;學習的遷移、保持和遺忘;影響學習的主要心理因素;學習過程及其結果的測量和評定等。二、意義(一)增加對學校教育過程的學生學習過程的理解;(二)教育心理學知識是所有教師的專業基礎;(三)有助于科學地總結教育教學經驗;(四)提供了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和研究的理論和方法基礎。第二節 歷史、發展與現狀一、短暫的歷史 1903年美國桑代克《教育心理學》發端;1887年美國威廉.詹姆士《對教師的對話》雛形;二、發展階段(一)初創時期(1903--20世紀20年代):桑代克強調教育測量、統計分析和學科心理的研究;(二)過渡時期(20世紀30年代--20世紀50年代):(三)發展時期:(20世紀50年代—20世紀80年代):1.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1956)和《人類的特征與學習》(1976),提出“掌握學習理論”;2.布魯納:〈教育過程〉(1960)和“認知發現學習理論”;3.加涅:〈學習的條件〉(1965),研究學習分類的權威;4.奧蘇貝爾:〈教育心理學〉(1968),提出“有意義言語學習理論”;5.安德森:與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學:教和學的科學〉(1974),堅持行為主義觀點。三、現狀和趨勢1.學與教問題成為學校教育心理研究的中心問題;2.認知心理學的理論深入學與教過程的研究之中,重視研究較為復雜的學生的學習過程;3.重視研究課堂教學的心理學問題,強調理論的實際應用,重視學習的個別指導問題;4.重視學習過程中認識、情感和動作技能的統一;5.人本主義心理學對學校教育、對課堂教學過程的影響增加。第三節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觀察法、調查法、自然實驗法、實驗室實驗法、臨床個案法 第二章 現代心理學的教育觀第一節 對學校教育現象的心理學認識一、教育與學校教育1.現代教育觀認為教育應該包括人的一生,包括態度、行為方式、信念、價值體系和知識經驗等各方面;2.現代教育觀認為學校是為適應社會發展所要求的個人社會化而建立的專門系統組織。二、學校教育對學生個體發展的影響(一)影響學生個體的社會化 化指個人逐漸接受一定社會或群體所要求的知識經驗、行為規范、價值體系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的過程。(二)影響學生個體心理的發展三、教學與課(一)什么是教學:包括兩方面(二)什么是課:1.是教學的一個基本單位,指在一定的時間內,教師和學生相互作用達到教學目的,包括三要素:一段時間、教師和學生以及師生相互作用。2.課的組成部分:內容輸入;師生及學生間的相互作用;經驗輸出。(三)有效教學的指標第二節 學生和教師一、學生及群體心理特征(一)學生及學生群體1.分類:(1)正式的學生群體:即根據上級正式文件或學校內部正式規定而建立的各種學生群體組織,又可分為三類:團結的、散聚的、離散的;優秀班集體的形成過程:組建階段、形核階段、形成階段、發展階段;教師的指導:期望、引導、接納、關愛等;(2)非正式的學生群體形成的主要因素:空間、類似(年齡、性別、個性等)需要的互補性 、儀表等;類型:正面型、消極型、中間型、破壞型;特點:群體內部的一致性、情感依賴性、往往具有較突出的“領袖”人物;了解:美國莫雷若的社會測量法;處理:利用非正式學生群體的特點增強正式學生群體的素質;做好消極人員的工作;堅決拆散破壞團伙。二、教師心理(一)教師角色:1.教員;2.學生模仿的榜樣;3.課堂的管理者;4.辦事員;5.團隊活動領導者;6.公共關系人員;7.學者與學習者;8.社會心理工作者和臨床心理學家;9.父母;10.權威人物。(二)教師對學生期待的作用:美國羅森塔爾《課堂中的皮革馬利翁》(1968)(三)教師管教學生的誤區1.對學生言行的要求不當;2.以大量繁瑣的重復或無效的活動取代有效的學習;3.過高估價獎懲的作用;4.缺乏處理問題行為的技巧。(四)課堂上的“講臺效應”(五)教師角色的心理特征:1.熱愛學生,期望學生健康成長;2.意志堅定,善于支配感情;3.學習興趣濃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強烈;4.思維靈活,注意客觀分析;5.觀察敏銳,善于了解學生。(六)合格教師的心理品質1.教師應具備的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組織管理的能力等);2.心理品質:忠誠教育事業,穩定的專業氣質;穩定的情緒,良好的師生和同事關系;要有耐心和信心;樂觀、活潑的性格;公正不自私。(七)優秀教師的品質與技能1.優秀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行為:美國羅森夏和弗斯特歸納為10條(略,見書48頁);2. 理解學生(虛心、敏感、移情作用和客觀性;3.與學生的有效交際;4.理解自己。(八)學生心目中的教師(略,見書52頁)(九)教師教學中的不良習慣(略,見書52頁)(十)課堂師生交往的心理學策略與技巧1.課堂師生交往的性質與特點:性質:是一種人際溝通。它具有傳遞教學信息,滿足師生個體心理需要,改善師生關系,激勵學與教的積極性和改變學生思想和行為等心理功能。特點:是一種正式交往(具有目的性、計劃性、組織性和規則性);是一種代際交往(注意差異);是“一對多”式交往。2.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心理學原則:(1)不要把教師的需要解釋為學生的需要,不要把教師的焦慮和不良情緒轉移給學生,防止對學生的偏見;(2)創造安全而溫暖的課堂氣氛;(3)正常的師生關系要有分寸,應以公認的渠道為限;3.課堂師生正常交往的教師條件(略,見書56頁)4.課堂上促進師生交流的技巧(略,見書57頁)5.課堂交往障礙:語言障礙(語言不當);心理障礙(忽視差異);角色地位障礙;交往技能障礙(缺乏技能);課堂結構障礙(秧田式)。(責任編輯:admin)
來自: sfdxf > 《我的文件夾》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高效課堂新論
高效課堂新論。高效課堂是以“人本”為基石,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精神、意志品格、社會責任、實踐能力的課堂,但高效課堂又不是...
讀《論語》心得體會
孔子首創平民教育,繼承、發展和傳播了古代文化,相傳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足見孔子對當時教育的貢獻。孔子進行教學活動的特點,是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
“高效課堂”新論(三大系統詳解) 李炳亭
兩大關注決定了高效課堂不可能再僅僅是一個狹隘的教學概念,因而高效課堂也絕對不是從字面理解的“高效益”的課堂。6、高效課堂的靈魂是...
探討實施全方位的開放性的英語教學,高中英語教學|留學生論文網,英語論文網
探討實施全方位的開放性的英語教學,高中英語教學|留學生論文網,英語論文網探討實施全方位的開放性的英語教學。電化教學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育媒體恰當結合,有目的地系統傳遞、控制教育信息,充...
教師培訓研修個人總結五篇
教師培訓研修個人總結五篇。每一個學生都發言就是參與嗎?專家的觀點是:“應該說,站起來發言是參與,但從表面上看,是一種行為的參與,...
新時代新征程征文 ——與《論語》經典同行
為了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積極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價值?,促使學生養成好讀書,讀好書的學習習慣,我開展了關于品讀《論語》,學習經典的活動。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
【教育讀書】課之道|解碼高效課堂:課改新論
【教育讀書】課之道|解碼高效課堂:課改新論讓知識回家一站式收藏您的閱讀與創作。【教育讀書】課之道|解碼高效課堂:課改新論 什么...
黃潤清 | 崇尚個性 享受成長
第三,“行政包干,聯動發展”,校長抓名優教師、名優教師帶骨干教師、骨干教師帶年輕教師,落實相應的責權利,促進個性化課堂共創共享...
肥東教研網
教師的學生觀,亦即教師對學生生命成長方式的認知。但是,當教師這個職業客觀存在時,如果我們一味呵護學生而敵視教師,或者漠視教師的存在、權益、尊嚴,則和傳統教育犯一樣的錯誤:不尊重教師!在這...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