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烏敦套海中心小學 畢志華 “愛”是教育的永恒主題。從孔子的“愛之,能勿勞乎?”到夏丐尊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從羅素“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能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發(fā)展”,到蘇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教育風格各有千秋,但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愛的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愛是教育生命力的底線!因為有愛,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努力讓所有孩子自信、健康、快樂地成長。 “愛”呵護孩子的心靈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孩子的心靈像玫瑰花瓣上的露珠一樣,需要我們小心翼翼地呵護。”對于那些性格有缺陷的孩子,需要老師傾注更多的關(guān)心和愛護。 李娜是班里一個很特別的女孩子,她幾乎不和同學說一句話,整天沉默寡言,不聲不響,冷冰冰的表情,沒有一絲笑容,完全沒有同齡孩子所應(yīng)該有的天真爛漫,快樂自信。看著她孤獨的身影,我很是難過和心疼。我也曾多次試圖走近李娜,想給予她愛和溫暖,但是李娜同學卻拒之千里。 于是我想了很多辦法,和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課上課后,我會更多地關(guān)注她;當李娜工整地完成作業(yè)時,我會帶領(lǐng)全班同學為她鼓掌,以帶給她成功的喜悅;當李娜一個人站在操場時,我就讓其他女生陪她一起玩;我經(jīng)常在李娜的作業(yè)本上寫上鼓勵性的話語:“孩子,世界是一面鏡子,你對它微笑,它就會對你微笑,開心一些好嗎?走出你內(nèi)心孤獨的城堡,和我們一起說說,笑笑,我們都愿意做你的好朋友。”班里其他女同學也在我的感召下接近李娜,和她聊天,放學后陪她一起走,給她傳遞友愛的小紙條……慢慢地,李娜開始試著接納同學和老師,開始和個別女同學一起玩,更讓我驚喜的是課堂上讓她讀課文,她終于開口了,而且一次比一次聲音大,每當她讀完課文,就會得到我和全班同學雷鳴般的掌聲。雖然她的話仍然不多,笑容也仍然很少,但是較之以前,已經(jīng)是難能可貴了。我堅信在愛的力量下,李娜有一天一定會和同伴們一起笑,一起唱,一起跳,找回童年的天真和快樂。 “愛”塑造孩子的心靈 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教育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教師的職責,除“傳道、授業(yè)、解惑”,更為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安強是班里一個最調(diào)皮的孩子,膽子大,什么事都敢做,做事沖動,經(jīng)常惹事生非,動不動就打同學。一度讓我特別頭痛。為了矯正他的不良習慣,我費盡心思,多次找他促膝談心。但是效果始終不明顯。 后來在競選班委干部中我就提議由安強任安全委員,職責是管理好學生,發(fā)現(xiàn)有同學打架要予以勸解阻止。我告訴他要讓同學們服從管理,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則,做到“君子動口不動手”,希望他當好老師的小助手。安強慢慢開始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除了偶爾有滋事之外,比以前有了很大轉(zhuǎn)變。今年開學不久,安強同學生病住院了,我?guī)е鴰讉€學生代表去看望他,向他轉(zhuǎn)達同學們對他的問候和關(guān)心,讓他安心養(yǎng)病,希望他早日康復(fù)。此情此景讓一向爭強好勝的安強同學也禁不住流下了眼淚。回學校后他主動把所有落下的功課補上,而且表現(xiàn)特別好。令全班同學都刮目相看。 當然,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是“持久戰(zhàn)”,作為老師不能奢望教育效果立竿見影,必須持之以恒,耐心細致,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塑造孩子的心靈。 “愛”滋潤孩子的心靈 感動是什么呢?是相遇時淺淺的微笑,分別時默默的祝福,失意時鼓勵的話語……用心去聆聽,生命中充盈著真誠與感動。 那天,陽光燦爛,帶著一份特別的好心情去上班。走進教室,班里一個可愛的小女孩跑過來悄悄告訴我:“吳老師,今天是我班代玉同學的生日。”說完她微笑著跑開了,只剩下甜甜的童音在我耳畔回蕩。 上課鈴聲響了,我沒有馬上開始我的教學,而是對孩子們說:“今天是代玉同學的生日,讓我們一起為她唱生日歌,好嗎?”“好!”孩子們異口同聲,熱情高漲。“祝你生日快樂!Happy birthday to you ……”整個教室回蕩著孩子們甜美的歌聲,溫馨、歡樂彌漫在每個孩子的心間。 此刻,雖然沒有美麗的燭光,沒有可口的蛋糕,但我相信這是所在孩子經(jīng)歷的最特別的生日“party”。我甚至覺得孩子們的歌聲是我聽過的世界上最美的聲音,宛如玫瑰在春日下靜靜綻放,宛如露珠在荷葉里輕輕滾動,宛如清風在林間彈奏…… 歌聲結(jié)束,我們用熱烈的掌聲表達對代玉最誠摯的生日祝福。 最后,我提議讓小壽星代玉為全班同學說點什么,代玉站起來,很久都沒有說話,我們都把期待的目光投向她,又過了一會兒,代玉同學說:“謝謝大家……”話音未落,代玉同學的聲音有些哽咽了,她淚流滿面,泣不成聲。教室里異常安靜,我看到好幾個女孩的眼中都有淚光在閃動,我知道此時,代玉、我、孩子們都被深深地感動著…… 以后只要遇到某個學生的生日,我都會讓孩子們一起為他唱首生日歌。讓孩子們懂得愛,懂得祝福,懂得感動,這遠比知識更重要。 “愛”收獲幸福與感動 尊重學生,就會贏得學生的尊重;愛學生,就會贏利學生的愛。班里的孩子和我就像朋友一樣親密,課后一起說說心里話,周末上網(wǎng)的同學還和我在網(wǎng)上聊聊心事,孩子們都愿意把自己的苦惱和不快向我傾訴,這樣我更容易走進孩子們的心靈,讓學生懂是什么是真、善、美,懂得如何去愛自己,愛別人,愛這個世界。 孩子們也懂得去表達對老師的愛。冬天,我的手又紅又腫,一個孩子在日記中寫道:“吳老師為我們上課,手凍得通紅,也不帶手套。我們應(yīng)該感謝老師,而感謝老師的最好方式就是好好學習,把字寫工整,把作業(yè)做好。”孩子們的懂事和可愛時常讓我感動不已。 孩子們會經(jīng)常給我制造驚喜和感動。今年三八婦女節(jié),班里的每個孩子都給我寫了一份祝福,然后裝在一個信封里,由班長交給我。“祝您節(jié)日快樂!百事可樂!”“吳老師,我愛您!祝您長生不老”……孩子們的童真童趣讓我倍感欣慰和幸福。誰說這不是獻給老師最好的禮物?讓孩子們學會感恩,學會愛,學會祝福才是教育的真正追求。 走進心靈,攜愛同行,教育之路一定會被點綴得芳香彌漫。用愛撥動心靈之弦,一定會奏響最美妙的音樂! |
|